-
國家海洋局:海洋合作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要領域
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在開幕致辭中指出,海洋合作已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要合作領域。 王宏表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傳承和發展了「和平友好、開放包容、互學互建、互利共贏」精神,為古老的海上絲綢之路注入新的時代內涵。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將為沿線國家創造更大的合作機遇,實現更多的共同利益。
-
大型紀錄片《海上絲綢之路》將播 中國夢世界夢
明代初期,大航海家鄭和奉永樂皇帝之命,率領浩大的船隊7次下西洋,與30多個國家進行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達到巔峰。 如今,中國正在和多個國家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此舉不僅有深厚的歷史淵源,也具有堅實的現實基礎,對促進全球化時代中國與沿線各國的經濟發展、人文交流,構築休戚與共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有著重要意義。
-
海上絲綢之路時間中心揭牌
海上絲綢之路時間中心揭牌 2020-01-02 國家授時中心 【字體:大 中 小】 未來,海上絲綢之路時間中心將按照「一心四核」的戰略進行布局和規劃建設,著力打造大科學裝置、大數據中心、智能製造、文化教育等四大核心板塊,融入從科學研究、科技交流、運控管理到衍生產業的時空產業全鏈條,成為授時中心在國內布局建設、能夠覆蓋服務福建省、臺海兩岸以及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世界一流時間中心,也將使泉州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時空產業高地。
-
應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延伸至拉美地區
此後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強調了包括「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在內的「一帶一路」建設。2014年3月5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要抓緊規劃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由此可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已經上升到中國對外開放的國家戰略。 中國自古就是對外貿易大國,存在東線、西線、南線等多條線路。
-
海洋專家聚焦「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人民網青島10月15日電(孫陽) 2014中國·青島海洋國際高峰論壇今天開幕,來自13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海洋專家和涉海部門負責人以「海洋科技自主創新與21世紀海上絲路」為主題進行交流探討。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自秦漢時期開通以來,一直是溝通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重要橋梁。
-
「2015重走海上絲綢之路」活動平潭啟航
4月20日上午9點整,「2015重走海上絲綢之路」活動啟航儀式在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東澳碼頭舉行。「一帶一路」戰略構想,落實《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東南衛視聯合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和中華文化促進會共同主辦「2015重走海上絲綢之路」活動,並推出中國首檔大型新海上絲綢之路跨國特別節目----小樣小乳酸《揚帆走「海絲」》。
-
海南氣象護航海上絲綢之路
韋應物的詩作記載著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繁華;海南漁民手中代代相傳的「南海天書」——《更路薄》作為漁民千百年來航行南海的「指南針」,記錄著南海多個島礁地名和重要的海洋氣象資訊。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推動著航海業的發展,航海氣象應運而生。而海南現代氣象工作者正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國家戰略保駕護航。
-
愛奇藝全網獨播《丹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原聲中國》 紀錄...
近期,愛奇藝陸續上線《丹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原聲中國》等一系列聯合自製和全網獨播紀錄片,以創新的內容、精良的製作、深刻的立意,進一步開啟中國紀錄片的國際化視野,紀錄中國與世界的多維溝通。由著名主持人朱丹發起、愛奇藝聯合出品的旅遊人文類IP《丹程》,以當代中國人的視角,拜訪和融入異域國家的普通人,記錄他們平凡而卓越的人生故事,以真善美的價值觀,引發觀眾情感共鳴。
-
除了「一帶一路」與海上絲綢之路外有望開通第三條絲綢之路?
2013年,中國、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家正式成為理事會的觀察員國。面對歷史性機遇,中俄兩國倡議共建「冰上絲綢之路」,共築和繁榮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冰」就是北冰洋,「冰上」是指穿越北極圈連接北美、亞洲和歐洲三大經濟中心的北極航道。 「冰上絲綢之路」主要包括經過俄羅斯海域的東北航道、經過加拿大海域的西北航道和穿越北冰洋中心海域的中央航道等。
-
廣州"海上絲綢之路"將申遺 已正式成立申遺工作小組
去年年底開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被國家提上重要議程,廣州申遺工作也隨之進入「攻堅階段」。 以後,海上絲綢之路的史跡申遺會因為有了廣州而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易西兵介紹,廣州在2012年11月正式被列入「海上絲綢之路」9個聯合申請城市之中,等於進入了國家的「預備名單」。當時「預備名單」中一共包含45項文化遺產。 按照規定,每個國家每年申報世界遺產的項目不能超過兩項,而且至少有一項必須是自然遺產,因此,國家又會綜合各種因素,制定每年的申報計劃,以保證一定的成功率。 「申報全人類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要求非常嚴格。
-
蘇門答臘與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上篇)
2013年10月,習近平主席在印尼國會發表演講,首次提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構想,2014年10月,印尼新任總統佐科提出「全球海洋支點」發展戰略,兩國元首提出的重大而意義深遠的發展理念具有諸多契合點。
-
書寫新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心港口發展紀實
港口,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和支點。2000多年前,中華民族的先輩從福建泉州港、浙江寧波港、廣東廣州港、江蘇揚州港、山東蓬萊、廣西北海駕船出海,揚帆遠航,穿越驚濤駭浪,闖蕩出連接東西方的海上絲綢之路。 港口發展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關注的重點之一。
-
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之爭背後:商機無限
「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海洋部分,舉足輕重,商機無限,為搶佔先機,各地競相出招,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之爭由此濫觴。 黃威廉、彭德斌在聯合編著的《九日山石刻注釋》中說:「這些彌足珍貴的石刻為我國唯一現存完整的古代海上交通史和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歷史史料,它記錄了兩宋王朝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商船遣舶與回舶祈風儀式的千年歷史,印證了我國南北宋王朝泉州港與印度洋、波斯灣、紅海、東非和東南亞各國人民海上貿易和人民交往的史實。」 其他學者對於「起點」有不同看法。
-
「送王船」:人與海的約定 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合作範本
對傳統的生活圖景加以還原,便能吸引更多遊客體驗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及其精神。」 陳淑賢說。廈門鐘山社區代表陳福圓表示,在海難多發的時代,「送王船」通過集體行動緩解了災難給社區民眾造成的心理震蕩,不僅可以重建社區聯繫,還能給居民提供精神慰藉。
-
「冰上絲綢之路」「熱」了北極圈
中國在地緣上是『近北極國家』,是陸上最接近北極圈的國家之一。中國發起共建『一帶一路』重要合作倡議,與各方共建『冰上絲綢之路』,為促進北極地區互聯互通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帶來合作機遇。」2018年1月,中國政府發表的首份北極政策文件——《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中,有關中國是「近北極國家」、共建「冰上絲綢之路」的表述引起世界的高度關注。
-
藍色航運課程串起4小學1初中
青島吉林路小學藉助「走進海洋,認識海洋」主題活動,組織學生參觀了解航海知識,增強學生海洋意識和藍色國土意識。青島普集路小學進行「體驗海上絲綢之路」航運教育活動,通過航運文化班會課、海洋知識競賽答題、航運文化圖畫繪製等活動,感受「海上絲綢之路」國家的多元文化。
-
進博會主題彩繪飛機亮相
吉祥物熊貓「進寶」脖子上的圍巾,黃色一面代表「陸上絲綢之路」,藍色一面代表「海上絲綢之路」,象徵進博會和「一帶一路」是中國與世界各國的重要連接點。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李妍 通訊員南宣)9月19日,全球最新的進博會主題彩繪飛機——南航「進博號」在廣州正式亮相,並在當天執行了由廣州飛往上海的首航航班。令人驚豔的是,在該航班起飛前和降落後,廣州和上海兩地機場的上空均出現了彩虹。
-
日本學者1968年就提出「海上絲綢之路」概念
李慶新的《「南海I號」與海上絲綢之路》(五洲傳播出版社、2010年1月)一書就是其中之一。水下考古學發現沉沒在海底的船舶,從船舶與大量貨物的考古研究中,獲得更多關於海上絲綢之路的新知識。「南海I號」上裝載著6萬~8萬件貨物,其中的瓷器分別來自景德鎮窯、福建的德化窯、浙江的龍泉窯、福建泉州的磁灶窯、廣東省東北沿海的潮州窯、廣東省廣州西郊外的西村窯等等。
-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紀錄片《閩南望族》在京開機
原標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紀錄片《閩南望族》在京開機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公益人文紀錄片《閩南望族》在北京舉行開機儀式。攝影/陳博淵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公益人文紀錄片《閩南望族》在北京舉行開機儀式。
-
#科技咖啡館活動預告# 我和你在海上絲綢之路有次約會
小夥伴們,是不是很感興趣呀海上絲綢之路——藍色機遇與挑戰一、海上絲路簡介二、海洋環境1、滄海茫茫、災害頻發2、海洋環境助力戰鬥力提升3、海洋環境對節點建設的影響4、海洋環境對船舶、艦載機的影響(以美軍參數為例)5、海洋環境與兩極戰略三、海洋資源1、資源危機2、主要新能源的優缺點比較3、海上風電、海浪發電四、「海上絲路」的重要節點1、美國的海上戰略支撐點:夏威夷、迪戈加西亞2、戰略支點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