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海冰觀測預報部署會在京召開

2020-11-27 中國網

  中國網12月31日訊 據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消息,12月28日下午,國家海洋局預報減災司在預報中心組織召開了2013年海冰觀測預報部署會,本次會議旨在貫徹落實局領導對做好今年海冰預警報工作的指示,並協調各相關單位做好今年海冰觀測預報工作。局預報減災司易曉蕾副司長、王華副司長、局辦公室肖銀水巡視員、局新聞辦李謀勝主任、預報中心王輝主任、於福江副主任、北海分局郭明克副局長、減災中心高忠文主任、監測中心韓庚辰副主任、衛星中心劉建強副主任、信息中心等50餘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易曉蕾副司長主持。

  首先,王華副司長傳達了局領導對做好今年海冰預警報工作的指示:對今年的海冰冰情要加強分析研判,及時向中央報告;加大新聞媒體的宣傳力度,第一時間將預警報信息向社會公眾發布;對於海冰災害對海上作業和港口的交通運輸、漁業、人民生活的影響,要有針對性地提出災害防禦措施;對海冰冰情現場的調查和協調要有主題,要與地方政府和企業進一步的溝通。  預報中心分別從冰情概況、預報服務、組織管理、未來預測等方面通報了目前的渤海及黃海北部海冰的情況及預測意見,於福江副主任就預報中心的海冰防禦工作部署以及海冰預警報技術進行了補充,王輝主任最後說道:海冰冰情監測很重要,預報中心會加強海冰預警報會商力度,搞好決策服務產品、進一步做好精細化的海冰預警報產品、並與用戶及時溝通。

  最後易曉蕾副司長對今年的海冰預警報工作進行了詳細的部署,肖銀水巡視員對做好海冰預警報新聞宣傳工作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傳達了局領導對宣傳工作的批示,要大力宣傳海洋工作、服務社會;加大海冰災害科普宣傳力度;拓寬宣傳渠道;建議各單位完善媒體採訪制度。

相關焦點

  • 2018年度全國地震趨勢會商會在京召開
    2017年12月5日-6日,2018年度全國地震趨勢會商會在京召開。中國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鄭國光,黨組成員、副局長牛之俊,中國地震預報評審委員會院士、專家,機關有關司室負責同志和局屬各單位代表參加會議。
  • 「今年海冰情況比常年同期偏輕」--國家海洋局海冰觀測隨船記
    新華社瀋陽1月18日電 題:「今年海冰情況比常年同期偏輕」——國家海洋局海冰觀測隨船記  新華社記者 白湧泉  北緯40度18分31秒,東經122度4分53秒。  18日9時,「中國海警1411」船在寒冷的大風中從這裡駛出,15分鐘後駛離港池,進入遼東灣,繼續開展為期10天的海冰船舶觀測。  「中國海警1411」船,這艘原海軍「海冰723」破冰船最大航速可達16節,1983年服役,2013年轉為海警船後一直在南海與東海執行巡航任務。「今天的海冰監測是『1411』更名以來第一次在中國北部海域海冰監測任務。」船長李濤告訴記者。
  • 渤海海冰發展迅速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海冰藍色預警
    新華網北京2月10日電(記者羅沙)記者10日從國家海洋預報臺獲悉,受較強冷空氣和大雪影響,渤海遼東灣海冰冰情近日發展較為迅速。國家海洋預報臺10日發布海冰藍色預警。
  • 丹東:海冰監測預報正式啟動
    丹東:海冰監測預報正式啟動 作者:邢漫 2017-12-27 09:11   來源:丹東新聞網     12月26日,記者從丹東市海洋環境監測預報中心站了解到,入冬以來,黃海北部淺灘發現少量海冰,並在持續較強冷空氣的作用下,冰情有一定的發展。
  • 海冰厚度預報助力北極科考作業順利開展
    本報訊(特派記者 吳 瓊)當地時間8月9日,記者從中國第八次北極科考隊獲悉,今年8月,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首次為北極科考隊提供海冰厚度數值預報產品。據悉,由於海冰表面融化的影響,目前國際上很難遙感監測夏季的北極海冰厚度,夏季的海冰厚度預報是一個國際性難題。
  • 今冬明春海冰趨勢預報 冰情將比常年略重
    海冰是指直接由海水凍結而成的鹹水冰。山東半島北部沿海在每年冬季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海冰,2009年度渤海灣甚至遭遇了30年一遇的海冰災害,嚴重影響了海上船隻航行和漁業生產。海冰預測和預警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    記者從國家海洋局煙臺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獲知,2011年度山東半島北部沿海冰情趨勢預測出爐。
  • 省海洋預報減災中心組織開展2020/2021年度海冰情況調查
    為掌握2020/2021年度山東省海冰發展基本情況,2020年12月30日至2021年1月1日,省海洋預報減災中心會同東營市海洋環境預報中心開展了相關海域的調查。調查組實地觀測了灘涂、港口、採油區的海冰生成與發展情況。
  • 全國氣象局長工作研討會在京召開
    11月24日至26日,2020年全國氣象局長工作研討會在京召開。中國氣象局有關內設機構負責同志圍繞「十四五」如何做好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和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以及全面深化氣象改革等作交流發言。與會同志結合工作實際分組研討、建言獻策。
  • 海冰精準預測 一道國際性難題
    在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和中國海洋學會海冰專業委員會近日舉行的2018年度海冰預測會商會上,包括劉煜在內的專家們預計,2018/2019年冬季渤海及黃海北部冰情為常年略偏輕(2.5級),2018年12月上旬初冰期,嚴重冰期為2019年1月中旬至2月上旬,3月中旬終冰。  為什麼要做海冰冰情預測?冰情趨勢是如何得出的?如何提高冰情預測準確性?
  • 中國氣象局調度部署重點地區颱風預報服務
    9月2日18時,中國氣象局組織召開防禦颱風「美莎克」氣象服務工作調度視頻會議。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雅鳴連線聽取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等地氣象服務及部門聯動情況,對防禦颱風「美莎克」氣象服務進行全面調度部署。黨組成員、副局長餘勇主持會議。
  • 海洋局預報減災司赴興城調查海冰 今年海冰密度大
    中國網1月7日訊(記者 陳勵 鄭程)1月7日凌晨,國家海洋局預報減災司司長王鋒率領記者抵達遼寧興城在考察中,王鋒司長強調,遼東灣海域冬季海冰密度較大,加之今年寒冷天氣的影響,初冰期早於往年。    今年,葫蘆島一帶冰情以冰皮為主,沒有大的浮冰塊,同時,葫蘆島地區也有著豐富的應對海冰的經驗, 其負責人表示,面對海冰災情決不掉以輕心,嚴密關注沿海區域的各種冰情變化,積極做好海冰預報和應對突發事件的準備,儘快建設菊花島海冰監測站。
  • 海冰工程聯合試驗場蓄勢待發迎今冬海冰
    >為了提升海洋要素的精細化觀測水平,促進觀測數據在海洋數值模式中的應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遼寧省自然資源廳和大連理工大學三方聯合成立了海洋工程聯合試驗場。該試驗場自2016年成立以來,開展了多次針對海冰的觀測和試驗工作,已在The Cryosphere,Annals of Glaciology、中國科學和力學學報等國內外著名期刊上發表論文15餘篇。目前,多家研究機構擬計劃在試驗場開展破冰船冰荷載原位測量、極地氣墊破冰船適航測試和冰下水化學性質測量等工作。
  • 黃海北部海域海冰調查現場採錄
    為給海冰預報提供翔實有效的觀測數據,確保海冰預報的及時發送,向地方政府提供海冰應急決策依據,國家海洋局1月下旬至2《中國海洋報》記者跟隨海冰調查隊,一路在山東、河北、天津、遼寧沿岸部分海域採訪,記錄了一線人員爬冰臥雪觀測海冰的歷程,以及海冰預警報信息背後的奉獻與堅守。
  •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海冰警報:做好防冰減災工作
    海冰警報2010年2月8日16時發布  國家海洋預報臺根據《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發布海冰警報。  實況:2010年2月8日整個渤海和黃海北部被雲覆蓋。結合海洋站和鮁魚圈雷達海冰觀測資料分析,與昨日相比,渤海和黃海北部海冰範圍減小,冰情有所緩解。遼東灣浮冰範圍超過警報標準,發布海冰警報。
  • 遼東灣超過70%海域被海冰覆蓋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今年首個海冰...
    國家海洋預報臺1日下午將海冰預警級別升級為黃色。這是我國今年發布的首個海冰黃色預警。  國家海洋預報臺監測分析指出,由於上一次寒潮過程使我國北部海區水溫大幅下降,加之本次冷空氣過程中的風向有利於海冰的漂移擴散,連日來渤海黃海海冰範圍持續增長,自1月30日起,國家海洋預報臺再次發布了遼東灣海冰藍色警報。
  • 海冰工程聯合試驗場蓄勢待發迎今冬海冰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以下簡稱「該中心」)了解到,近日,隨著聲學都卜勒波浪流速剖面和冰厚測量儀的成功布放,海洋工程聯合試驗場已完成今冬海冰監測、觀測和力學試驗的儀器布放和準備工作。目前,試驗場已經集成了測冰雷達、測繪級無人機、地面氣象站、高清圖像監控、溫度鏈、水下滑翔機和水下聲學冰厚測量儀等綜合海冰要素觀測手段,可以獲取完備的冰速、冰厚、冰溫、水溫、波浪、冰面輻射、冰底形態、碎冰尺寸和冰力學等數據。完備的海冰和水文要素數據可為研究海冰熱動力學過程、海冰與結構物相互作用提供數據支持,並可以為防冰減災提供決策依據。
  • 區域數值天氣預報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會議召開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楊群娜 張芷言報導  日前,中國氣象局/廣東省區域數值天氣預報重點實驗室2013年學術委員會會議暨觀測資料模式應用研討會在廣州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區域數值天氣預報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曾慶存,以及來自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香港天文臺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發布今冬我國沿海海洋災害預測信息
    央廣網北京12月9日消息(記者朱宏源)為落實國家海洋局領導關於做好海洋預警報主體業務工作的要求,總結今年汛期海洋災害各方面應對工作的成功經驗,同時梳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教訓,12月9日,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在京召開2016 年汛期海洋災害預警報工作交流會。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每日會商發布海冰實況及發展趨勢
    自今年11月20日發布海冰年展望後,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一直密切關注今冬海冰情況,從11月底開始按國家標準發布海冰月預報、海冰周預報。受最新強冷空氣影響,12月23日最新海冰遙感實況圖顯示,遼東灣海冰範圍增大到22海裡左右。  12月10日左右,受寒潮天氣影響,12月11日遼東灣出現大面積海冰。
  • 北極海冰縮減 影響幾何?
    如果這一預測結果成真今年9月的海冰面積將會成為北極海冰觀測歷史上的第二小值也許,你很好奇……問題一北極海冰面積能否再破紀錄5來自我國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的數值模式預測結果為460萬平方公裡,與上個月沒有改變。6挪威的METNO SPARSE 上個月預測數值為500萬平方公裡,本月大幅度調整到430萬平方公裡。儘管各個模式之間有差別,但6、7、8月的預測中值範圍變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