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流行趨勢!」紐西蘭專家呼籲不要與野生動物自拍

2021-01-15 環球時報

據英國《衛報》9月2日報導,動物保護專家在近日的「國際企鵝大會」上呼籲,不要與動物自拍,這會給動物帶來情緒壓力,對它們造成難以想像的危害。

「國際企鵝大會」於8月24日至28日在紐西蘭但尼丁舉行,在這次會議上,紐西蘭奧塔哥大學野生動物管理項目主任菲利普·塞登提出,目前有一種影響野生動物的流行趨勢,那就是由名人引領的和動物自拍。

塞登表示,和野生動物自拍的普遍化是「可怕的」,正在傷害動物,給動物造成身體和情感上的壓力,擾亂它們的進食和繁殖習慣,甚至可能降低它們的出生率。

社交平臺上已經有成千上萬人們上傳與野生動物自拍。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在2017年的分析報告中就曾指出,從2014年到2017年,Instagram上的動物自拍照增加了292%。這其中,40%的照片都不值得鼓勵,人們在拍照時擁抱、抓握動物或作出了其他不恰當的舉動。

奧瑪魯藍企鵝棲息地的科學與環境經理菲利帕·阿格紐表示,遊客們經常會攔截從大海遊到岸邊的藍企鵝,追逐它們或試圖把它們撿起來。這種行為雖然看起來不會傷害企鵝,但實際卻可能導致企鵝拒絕餵養幼鳥或獵食。目前,遊客在奧瑪魯藍企鵝棲息地都不許使用手機錄像,因為手機的屏幕光、聲音,人們自拍時的動作和閃光都會讓動物們感到壓力。

塞登說:「我們對野生動物越來越不尊重,我們根本不了解野生動物。野生動物並不會按照我們的意願生活。」

(編輯:YZM)

相關焦點

  • 鍾俊凱:保護野生動物
    成都市雙流區九江小學六年級3班 鍾俊凱地球是一個很美的星球,可現在人類砍伐樹木、亂丟垃圾、捕殺動物,地球把一切都給了人類,人類對做過的事情是否慚愧呢?是讓科技去撕裂土地,還是讓馬蹄去踐踏豐收,又或是讓垃圾埋沒地球,或是殘忍地捕殺動物,把動物擺上貪婪者的餐桌?
  • 19名院士學者聯名呼籲:立法禁食野生動物!敬畏自然才是珍愛生命
    這類病毒原本存在於野生動物身上,把它們引到人身上的禍源,跟一些人管不住自己的嘴——亂殺、亂吃野生動物有直接關係。《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權威專家,告訴你野生動物和病毒之間的聯繫,呼籲大家「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 野生動物引發的疫情,知多少?
    又如一些地方如青海等地,鼠疫的流行就與捕食旱獺有關。而目前全世界流行的狂牛症、口蹄疫、禽流感、布氏桿菌病等無不與動物有關。 專家們呼籲,人們應當抑制自身對「野味」的無限食慾,革除不良的飲食觀念。
  • 蝙蝠不能吃,野生動物不能吃,那海鮮算野生動物嗎?能吃嗎?
    仍在延續的疫情牽動著我們每個人的心,也讓很多人都知道了帶病毒的蝙蝠是不能吃的,病毒的宿主穿山甲、果子狸等野生動物也是不能吃的,很多人都在呼籲立法禁止交易、食用野生動物,也有很多人在疑惑:如果野生動物都不能吃,那麼大海、河流裡的魚、蝦、蟹、貝是不是野生動物?到底能不能吃呢?
  • 梁從誡 汪松呼籲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
    應著眼於杜絕少數消費者和某些行業通過大量捕獵「吃、用、養」野生動物的陋習;擴大野生動物保護範圍,明令禁止為商業或「利用」目的捕獵任何種類的野生動物;禁絕任何種類的野生動物及其製品進入市場;在餐館中禁止以任何種類的野生動物做成食品供顧客消費;對所謂「野生動物園」的建立和養殖野生動物應有嚴格限制。
  • 聯名建議修法禁食野生動物專家:吃啥補啥理念待改變
    (原標題:聯名建議修法禁食野生動物的專家王建平:吃啥補啥理念待改變)
  • 貓是滅絕紐西蘭野生動物的罪魁禍首?實際上它們只是「幫兇」
    貓是滅絕紐西蘭野生動物的罪魁禍首?實際上它們只是「幫兇」紐西蘭位於南太平洋,是全世界最美麗的國家之一。然而,如今的紐西蘭已經遠不如1000年前那樣美麗。在公元10世紀之前,人類還沒有到達紐西蘭。當時的紐西蘭經過數千萬年的地質演化,分割成了無數的小島。這些島嶼被大海分離,生活在上面的動物無法與其他地方的動物交流,因此產生了地理隔離。
  • 且說自拍杆的「流行」與「遭禁」
    「神棍」的出現,拯救了大批自拍愛好者。無論你是想「對影成三人」,還是「相看兩不厭」,自拍杆都會如你所願,而免求於他人。    【流行】    去年以來,被稱為「自拍神棍」的自拍杆迅速躥紅,具有風靡全球之勢成為朋友圈的新寵。旅遊景點,街頭商場,甚至兩會會場,都可見此「神棍」的蹤影。
  • 科學家警示並致力於預防新冠病毒在野生動物的大流行
    問題是,這種大流行速度沒有顯示減緩趨勢,反而呈現第二波加速之勢。,這卻引起了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科學家的警惕,並成立了研究團隊致力於保護新冠病毒下一波潛在大流行的病毒受害者:野生動物。,為什麼要關注水生動物流行可能性呢?
  • 《野生動物保護法》大修 委員呼籲兼顧動物藥傳承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5日訊(記者臧允浩)時隔26年後,《野生動物保護法》大修。修訂草案關於「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等規定在收穫掌聲的同時,關於利用的條款也引發了諸多爭論:有人認為允許利用,將會打開危及野生動物生存的「法律口子」;但也有人認為不能「一刀切」禁止利用,否則可能危及我國民族動物藥的傳承。  就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骨科主任溫建民便呼籲:麝香、熊膽粉、虎骨、犀牛角等動物藥為中國傳統中醫的重要組成部分。
  • 向「野生動物貿易」說No!志願者提交「野生動物貿易禁令」請願信息
    向「野生動物貿易」說No!筆者收到提交請願確認信  圖源/JH據悉,該「野生動物貿易禁令」是由來自英國的非營利組織「世界動物保護組織」(World Animal Protection,
  • 零距離接觸億萬年化石森林,海灘邊追海豚,紐西蘭野生動物體驗
    這裡有白雪皚皚的高山、幽深的峽灣、火山高原、古老的森林以及亞熱帶海灘,難怪 紐西蘭 的野生動物資源也如此豐富而多樣。除了在動物園裡排長隊等著和動物合影之外,你是否也想和各種獨特的野生動物親密接觸呢? 南島 自駕遊第10天,樂玩君帶你進入庫裡歐半島,一起偶遇哪些「神奇動物」吧!
  • 世界環境日 | 樹懶成名後,遊客瘋狂自拍令人不安
    據英國《衛報》報導,科學家發現第六次野生生物大規模滅絕正在加速。瀕臨滅絕的物種有500種,與上個世紀滅絕的物種數量一樣多。研究人員指出,滅絕是不可逆轉的,同時「滅絕滋生滅絕」,人類要警惕這種多米諾骨牌效應。科學家呼籲,維護生物多樣性就是維持人類的健康和福祉。然而,有時候,人們對動物的過分喜愛也會給動物造成困擾。
  • 為什麼森林砍伐和物種滅絕使大流行的可能性更大
    該組織現在的目標是,在計劃於9月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首腦會議之前,對這種聯繫所依據的科學進行專家評估,預計各國政府將作出新的承諾,保護生物多樣性。其他人則呼籲採取更廣泛的行動方針。7月24日,一個包括病毒學家、經濟學家和生態學家在內的跨學科科學家小組在科學類 他認為,政府可以通過控制森林砍伐和限制野生動物貿易來幫助降低未來大流行病的風險,因為野生動物貿易涉及到野生動物(通常是稀有動物)的銷售和食用,這些動物可能會攜帶危險的病原體。
  • 海清出任野生救援形象大使 呼籲大家拒絕魚翅
    海清呼籲,出席了野生救援協會與北京麗思卡爾頓酒店聯合舉辦的「我與魚翅說再見」新聞發布會,呼籲大家拒食魚翅。談及加入野生救援的原因,海清表示,一次很偶然的機會,在香港看到了野生救援活動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這句話,很有感觸,便決心加入到「和魚翅說再見」的活動當中。「之前看到了太多動物被殺害的畫面,讓我很有感觸,除了鯊魚,還有許多野生動物需要我們去保護,人類不應該殘忍的去傷害它們。我想這不是我一個人的事情,而是應該呼籲大家一起參與進來。」
  • 野生動物「肇事」村民很煩惱 呼籲:成立民間救助機構
    由於經費缺乏,野生動物救助工作也成為當地林業部門面臨的難題。如何緩解野生動物帶來的「煩惱」,成了相關部門應儘快解決的問題。黑熊、野豬下山覓食,掀翻蜂桶、糟蹋玉米地,給村民帶來了不少經濟損失「熊大、熊二」出沒 村裡幾十桶蜜蜂被毀楊文強是古藺縣黃荊鎮黃荊村的村主任,也是一名蜂農。由於黃荊老林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在山上放養了50多箱蜜蜂。
  • 專家警告人類過近自拍會導致瀕危山地大猩猩喪命,建議保持距離
    經常有新聞報導說,因為沉迷於自拍,有人死於非命,比如墜下懸崖、從山頂或建築物高處摔落、遭遇車禍等等。或許這些意外能讓人對自拍的危險性有所了解,但人類可能從未想過:生活在非洲的山地大猩猩也對人類的自拍行為心有餘悸。這從何說起呢?
  • 一帶一路「愛·保護」公益首場活動進北大 呼籲愛護野生動物
    來自國內外的野生動物保護人士在此間呼籲公眾愛護大自然與野生動物,並圍繞如何讓新興科技助力野生動物保護展開討論。  據介紹,「愛·保護」公益活動是響應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聯合國環境署等機構的號召而舉辦,旨在呼籲企業和公眾愛護大自然和野生動物,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野生動物和大自然保護。
  • 紐西蘭動物專題 | 特色萌寵篇
    本文來源:紐西蘭旅遊局旅業資訊前段時間 朋友圈風靡養青蛙沒錯 就是那個蛙仔自個兒出門遠行阿爸阿媽在家等得望眼欲穿的遊戲最期待的莫過於蛙仔在旅行途中認識各種各樣的朋友 不過 旅業菌的蛙仔自從去了紐西蘭已經好久都沒有回來過了讓蛙仔樂不思蜀的紐西蘭動物朋友到底是哪些?這些動物朋友又有什麼與眾不同的特質呢?
  • ...正以「可怕的速度」消失,鮑裡斯·詹森呼籲全世界拯救穿山甲
    野生動物正以「可怕的速度」消失,鮑裡斯·詹森呼籲全世界拯救穿山甲 2020-11-02 19: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