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警示並致力於預防新冠病毒在野生動物的大流行

2020-10-14 掙脫枷鎖的囚徒


新冠病毒繼續以驚人的速度傳播,迄今已經造成全球超過3800人感染,近110萬人死亡。

問題是,這種大流行速度沒有顯示減緩趨勢,反而呈現第二波加速之勢。

然而,已經有大量證據顯示,新冠病毒不僅可以感染人類,也可以感染其他哺乳動物,比如,貓,狗,獅子,老虎等。


尤其是,在歐洲和美國的水貂養殖場更是暴發了人傳染動物造成的大流行,已經有超過100多萬隻水貂因此被撲殺。


儘管現在還沒有發現野生動物感染新冠病毒的事件報告,這卻引起了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科學家的警惕,並成立了研究團隊致力於保護新冠病毒下一波潛在大流行的病毒受害者:野生動物。

該團隊主要關注的是獨角鯨,一種生長在北極海洋,長著3米長獨角的,具有高度潛在感染危險的水生哺乳動物。


有人或許覺得奇怪,新冠病毒疫情在陸地動物,主要是人類流行,為什麼要關注水生動物流行可能性呢?

一方面,科學家知道,獨角鯨像其他哺乳動物一樣體內存在著廣泛的新冠病毒感染結合位點——ACE2受體;同時,獨角鯨缺乏常規的抵禦病毒感染的免疫保護機制,因而具有高度感染潛力。

另一方面,大量研究在廢水中檢測到了具有感染活性的新冠病毒,並可以在其中存活最長可達數月。而美國一項研究更是在海洋中也檢出了具有感染活性的病毒。

我們知道,新冠病毒具有怕熱喜冷的特性,可以在溫度低的水中長期保持感染性。

獨角鯨生活的北極海洋水溫更有利於病毒長期存活。

因此,科學家的這種擔心並不是多餘的。

目前,研究團隊的主要工作是收集這種動物的活細胞樣本以監測被新冠病毒感染的跡象。

除了監測新冠病毒對野生生物構成的風險外,該團隊還著眼於減輕新冠病毒從人類到野生生物傳播的潛在途徑的模式。

已知感染新冠病毒的動物,主要是傳播途徑是與人類的密切接觸,包括寵物貓、狗,動物園老虎獅子,以及養殖場的水貂。

廢水中檢出新冠病毒的事實可能成為動物感染新冠病毒的一個潛在途徑。

更重要的是,新冠病毒一旦在野生動物造成大流行,不僅會極大地破壞動物生態,反過來也會構成從動物跳躍到人類造成新疫情的潛在可能。

當然,關注新冠病毒對野生動物威脅的科學家團隊也不止1、2個。比如,哈佛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就關注烏幹達低地大猩猩對新冠病毒易感性問題。


科學家警告說,新冠病毒疫情一旦在這個動物社群暴發,該物種將面臨被滅絕的風險。

總之,新冠病毒對哺乳動物潛在的廣泛易感性導致,疫情可能絕不僅限於人類,對整個世界都存在巨大威脅。

相關焦點

  • 世衛公布新冠病毒溯源專家組名單!無華人科學家進入
    據英國媒體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10名世衛組織科學家將追蹤新冠病毒的起源,包括英國、美國、澳大利亞、丹麥、荷蘭、日本、卡達、德國、越南和俄羅斯的流行病學專家、公共衛生專家和動物衛生專家將共同追蹤新冠病毒的起源。
  • 如果野生動物感染新冠病毒怎麼辦?
    據西班牙《公眾》日報網站11月11日報導,當這些動物被實驗性地感染或者被已感染的飼養員無意間傳染新冠病毒後,很容易將病毒在群體中傳播開來,並且可以將病毒傳播給共同生活的其他動物。然而,根據《柳葉刀·病原體》雜誌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還有其他一些物種例如豬、雞、家鼠和灰鼠不易感染新冠病毒。
  • 經國外科學家研究,18種靈長類野生動物感染新冠病毒的機率較大
    隨著冠狀病毒大流行在全球肆虐,我們的大部分焦點集中在不斷增加的人類死亡人數上,全球死亡人數已經攀升到100萬以上。但專家提醒說,在動物王國中,人類最親密的近親—靈長類也因SARS-CoV-2而處於危險之中。
  • 科學家預測未來病毒大流行:4種病毒被列入「高風險清單」
    5月11日,西班牙媒體刊發題為《新興病毒》的文章稱:迄今為止,已經測序的、以人類和其他脊椎動物為宿主的病毒約500種,大多數為人畜共患病的起源。儘管它們不都具備人際傳播能力,但有4種病毒未來幾年內或將引發大流行,分別是高致病性甲型H5N1流感病毒、尼帕病毒、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和拉沙病毒。
  • 當世界愛滋病日遇上新冠大流行-青年參考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愛滋病日陷入了另一場大流行病——新冠肺炎的陰影中。    總部位於瑞士達沃斯的世界經濟論壇(WEF)稱,過去40年裡,大約有3270萬人死於愛滋病。而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不到一年,就有140萬人死於新冠病毒。自上世紀90年代愛滋病開始全球流行後,全世界第一次面臨如此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
  • 病毒大流行的幾大原因
    自此,我們國家近期的新冠病毒好像就驗證了這個道理。我們無從知曉到底是否是因為飲食所導致的。可是下列因素真的是病毒流行的重要原因。(以下觀點僅代表我個人)1.人口增長在1918年西班牙流感爆發期間,地球上的人口不到20億。這種廣泛傳播的疾病導致全球約2.5%的人口死亡,約5000萬人。今天,地球上有76億人口。
  • 新冠病毒到底是從哪裡來的?為何能在人類流行?科學家再發聲
    新冠病毒到底從何而來?自COVID19疫情在武漢暴發以來,有關2019人類冠狀病毒(HCoV-19)起源的陰謀論就從沒間斷過。先是有人稱HCoV-19是西方人造出來專門用來攻擊亞洲人的,白人不會感染。全球,特別是歐洲疫情大流行已經將這種陰謀論擊得粉碎。
  • 新冠病毒源自中國?別讓虛假信息也跟著「大流行」
    針對近期在媒體和社交平臺上流傳的一些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的謬論,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21日在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就現有證據來看,這一病毒起源自動物而非實驗室人為製造。她同時表示,該組織目前正與兩種「大流行」鬥爭,分別是新冠疫情大流行和「虛假信息大流行」。
  • 世衛公布新冠病毒溯源小組成員,英、美和澳大利亞專家均參與其中
    新冠病毒的起源。馬裡恩·庫普曼斯(Marion Koopmans):荷蘭鹿特丹伊拉斯謨醫學中心病毒學部門的負責人,她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應對人類和動物疾病爆發,並為新出現的病原體做準備。她目前是世衛組織科學顧問組的成員,並參與追蹤荷蘭養殖水貂中新冠病毒疫情的暴發。4.
  • 美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新毒株」!我們如何應付變異的新冠病毒?
    新毒株的傳染性比早期新冠病毒更強,研究者推測,這可能與新毒株的「D614G」突變有關,但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新毒株比原始毒株更致命。科學家解釋說,與其他遺傳物質一樣,病毒會隨著蔓延過程中的不斷複製而慢慢變異。
  • 研究證實:部分野生動物對新冠病毒的易感程度與人類一樣
    據西班牙《公眾》日報網站11月11日報導,當這些動物被實驗性地感染或者被已感染的飼養員無意間傳染新冠病毒後,很容易將病毒在群體中傳播開來,並且可以將病毒傳播給共同生活的其他動物。然而,根據《柳葉刀·病原體》雜誌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還有其他一些物種例如豬、雞、家鼠和灰鼠不易感染新冠病毒。
  • 人畜共患病成災,給野生動物接種疫苗,能預防下一場疫情嗎?
    一些科學家開始設想,可否通過給野生動物種群接種疫苗,使疫苗在動物種群自行傳播,達到預防下一場流行病的目的。人畜共患病,指的是由動物傳染給人類的傳染病,從愛滋病毒到伊波拉病毒,再到禽流感,潛伏在野生動物體內的病原體總能找到途徑傳播給人類。2009年至2019年,美國國際開發署的預警流行病系統(PREDICT)項目在野生動物中發現了超過1000種可能引起人畜共患的新病毒,這暗示了新冠肺炎不會是最後一場流行病。
  •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新的新冠病毒變異具有大流行的潛力
    據外媒BGR報導,一些研究人員擔心丹麥的水貂新冠病毒變異具有大流行的潛力,而另一些研究人員則表示,在提出目前的COVID-19候選疫苗可能對新菌株無效之前,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官員們之所以選擇這種激進的方案,是因為新冠病毒在圈養的水貂體內發生了潛在的危險變異。來自丹麥媒體的報導稱,這種變異的新冠病毒已經感染了至少12人。研究人員擔心,新的病毒株可能非常危險,以至於可能有效地使目前的COVID-19候選疫苗失去作用。現在,一份新的報告帶來了更多麻煩的消息,因為一些研究人員認為,這種變異的新冠病毒菌株具有大流行的潛力。與此同時,其他人則呼籲保持冷靜。
  • 科學家如何看待新冠病毒的來龍去脈
    倫敦大學學院遺傳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分析了來自全球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超過7500個病毒基因組數據,發現新冠病毒2019年年底可能已在全球傳播。新華社發 朱禹/製圖「對病毒來源的調查要『以科學為中心』」。《自然》雜誌發表社論指出,許多國家領導人都希望聽取專家的科學意見,據此採取行動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挽救生命。
  • 為什麼新冠病毒會全球大流行?
    目前普遍認為,這次中國新冠疫情失控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沒有及時披露該病毒可以「人傳人」。在武漢衛健委12月31日的通報中,雖然提到了有27例病毒性肺炎,但也出現了這樣一句話:「未見明顯人傳人和醫護感染」。這一提法使得人們忽視了要去防止「人傳人」,而把注意力放在「動物傳人」,去對華南海鮮市場進行大規模消毒。
  • 中國團隊發布新冠病毒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
    ,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了新冠病毒疫苗動物實驗結果。研究證實,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在恆河猴模型中安全有效,這是首個公開報導的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所長秦川、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所研究員張嚴峻、科興控股尹衛東、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祥喜、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研究員李長貴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盧金星為通訊作者。
  • 為什麼科學家們會認為,新冠病毒是來自太空?
    根據一個中外國際研究團隊的研究文章,導致全球新冠大流行的新冠病毒,是搭乘來自太空的隕石,來到地球的!???關於導致今年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病毒,我們已經聽到了很多奇怪的說法,比如有陰謀論者認為,該病毒是從中國實驗室製造並意外洩露的,還有國外網友認為中國在他們國家建設的 5G 基站,能夠傳播病毒。但是,和 「新冠病毒來自太空」 相比,這些謠言都 「爛透了」。
  • 日本蝙蝠身上也發現類似新冠的病毒,相似度達81%
    (觀察者網 訊)新冠病毒起源是一個科學問題,需要科學家在全球範圍開展國際科學研究與合作。近期,日本科學家又有所發現。據日本共同社11月26日報導,東京大學病毒學副教授村上晉的研究小組近期在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專業雜誌上發表研究成果稱,從日本固有種蝙蝠糞便中檢測出了與新冠病毒一致度達81%的病毒,但他表示這種病毒「並非新冠病毒的直接源頭」。同時,另一個團隊在柬埔寨一種蝙蝠上,也發現一種與新冠病毒「密切相關」的病毒。
  • 日本蝙蝠身上也發現類似新冠的病毒,相似度達81%
    (觀察者網 訊)新冠病毒起源是一個科學問題,需要科學家在全球範圍開展國際科學研究與合作。近期,日本科學家又有所發現。 據日本共同社11月26日報導,東京大學病毒學副教授村上晉的研究小組近期在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專業雜誌上發表研究成果稱,從日本固有種蝙蝠糞便中檢測出了與新冠病毒一致度達81%的病毒,但他表示這種病毒「並非新冠病毒的直接源頭」。同時,另一個團隊在柬埔寨一種蝙蝠上,也發現一種與新冠病毒「密切相關」的病毒。
  • 22名科學家警告:動物體內多達85萬種尚未發現的病毒或會感染人類
    科學家警告說,在鳥類和哺乳動物中可能有多達85萬種尚未發現的病毒,這些病毒有一天可能會感染人類。在一份新的報告中,一個由22名專家組成的國際小組表示,如果不採取行動保護野生動物,將會有更頻繁和更糟糕的流行病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