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保護法》大修 委員呼籲兼顧動物藥傳承

2020-12-05 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5日訊(記者臧允浩)時隔26年後,《野生動物保護法》大修。修訂草案關於「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等規定在收穫掌聲的同時,關於利用的條款也引發了諸多爭論:有人認為允許利用,將會打開危及野生動物生存的「法律口子」;但也有人認為不能「一刀切」禁止利用,否則可能危及我國民族動物藥的傳承。

  就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骨科主任溫建民便呼籲:麝香、熊膽粉、虎骨、犀牛角等動物藥為中國傳統中醫的重要組成部分。野生動物保護應兼顧中藥動物藥的發展,保護好傳統中藥資源,才能保住中醫藥的根,也才能實現中醫藥的傳承和發展。

  委員呼籲關注民族動物藥傳承

  據悉,中藥主要由植物藥、菌物藥、動物藥、礦物藥等四部分組成。在長期與疾病做鬥爭的過程當中,在眾多的自然資源當中,歷代中醫遴選了很多優秀的植物藥、動物藥,形成了中醫藥寶庫,凝練出傳統名方名藥,為我們民族的健康繁衍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有媒體統計,《本草綱目》中收載的動物藥達到461種,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中所收載動物藥約50種。

  麝香、熊膽粉、虎骨、犀牛角等動物藥都是我國中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日益緊缺的野生動物資源,迫使國家對涉及瀕危、珍稀動物的中藥材管理收緊。據了解,我國1987年公布的《野生藥材資源保護管理條例》涉及14種瀕危、珍稀動物藥材。其中,虎骨、豹骨、犀牛角等4種涉及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被明令禁止使用;鹿茸(馬鹿)、麝香、熊膽、穿山甲、蛤蟆油、金錢白花蛇、烏梢蛇、蘄蛇、蛤蚧10種涉及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被要求限制使用;羚羊、蛇類等涉中藥功效動物嚴格管理,加強保護。

  「由於早期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我國取消了部分藥用動物的養殖和入藥,導致許多傳統名方名藥的失傳與失真。如果我們再不保護好民族中藥的話,諸如麝香、熊膽粉、牛黃等名藥將被全面殲滅,中藥將名存實亡。」溫建民呼籲。

  溫建民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我們目前遇到的主要障礙是法律制約,例如我們的動物保護法把虎骨列為禁品。我是骨科醫生,虎骨在接骨續筋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在幾千年的實踐中也被證明是有效的。然而,由於虎骨目前被禁止使用,這不僅影響到了療效也影響到了中醫藥的傳承」。

  據上述委員介紹,在中醫藥產業發展過程中,動物藥物及天然藥物資源是國家戰略性資源,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是中醫藥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構成部分,在治療重症、急症、危症等方面,其毒副作用小、無激素,具有難以替代的優勢。

  溫建民等人建議《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修改,應明確養殖藥用動物黑熊、麝、犀牛等是中華民族傳統中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醫藥業的傳承、穩定、創新和可持續發展之本,對國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起到了不可替代作用,應把瀕危動物藥材的養殖列入國家法律鼓勵類產業加強政策扶持。堅持實行「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相結合」的原則。不能為了片面保護而不顧中醫藥事業傳承與發展。

  建議人工養殖藥用動物可市場化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政協委員還建議,《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的修改還應規定人工養殖藥用動物符合一定條件可市場化利用,保障傳統名藥有持續的藥源支持,以提升我國中醫藥在世界醫藥領域內的核心競爭力。同時,加大執法力度,對違法違規,破壞行業正當經營秩序,有損國家和行業正面形象的相關行為依法予以懲處。

  溫建民向中國經濟網記者舉例稱:「就虎骨而言,人工養殖的不少,有各種原因死亡了,但因為不能醫用,很多虎骨只能白白扔掉,很可惜。於是現實中出現了大量的虎骨走私。此外因為虎骨利潤高昂,這也鼓勵了許多人鋌而走險去獵殺這些動物,這實際上又對這些列入保護名單的動物造成了傷害。如果換個思路,國家允許人工養殖,這些動物便沒那麼高的暴利,或許動物保護法才能實現其立法初衷」。

  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副院長史大卓看來,人與動物要和諧,生態要構成一種動態的平衡,無論虎骨還是麝香其實都是一個人與自然如何和諧相處的問題。「在整個生態的系統當中,人處於利益鏈的上端,是最高級的動物。人掌握現代科技,有能力去獵取其它動物,所以人有能力也有義務去保護其它動物,這是自然和諧共存的要求」,史大卓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

  史大卓同時強調,在不妨礙生態平衡的前提下,人可以對自然資源取其所用。作為中醫來說,也正是這個大前提下的去做這些事。「維持自然平衡也是人類自身需求。試想如果任何動物都不存在了,人類滅亡的時刻也就到來了,所以人類應該自覺主動地去保護稀有的瀕危動物。」

  史大卓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獵殺、販賣瀕危動物這種行為,我們醫生是反對的。保護生物界的和諧是每個人的責任,在不違背這個前提的情況下,為了促進人類健康,使用動物藥是有益的事情,我們應該支持。同時,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現代科技生產近似藥物,去替代瀕危動物的器官」。

相關焦點

  • 梁從誡 汪松呼籲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
    上周,我收到全國政協委員梁從誡先生的信,信中寫道:「在全民動員防治非典型肺炎的時刻,許多專家高度懷疑非典病毒源自野生動物。此說雖未經證實,但從常識判斷,其可能性很大。「最近在網上看到香港全國人大代表朱幼麟先生向人大提出立法禁獵禁食野生動物的建議,同時獲知國家林業局和工商總局已通知全國範圍內暫停一切獵捕、出售、收購、運輸、進出口和在市場上擺賣野生動物活體、死體。
  • 中藥裡不乏動物藥,「禁野令」是對抗習慣,更是利益博弈
    同樣有專業人士推崇天然的動物藥,2016年《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發布時就曾引起廣泛討論,當年的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骨科主任溫建民就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人工合成只是提取了天然動物藥裡一部分特徵化學成份,但天然動物藥裡究竟有哪些化學成份,並不能完全為我們所知。「作為醫生,我還是希望用天然的。」
  • 代表委員呼籲立法保障動物福利
    ■文/本報記者柳青 陸靜斐  禁止虐殺動物是文明社會的共識,一個國家的公民對待動物的態度如何,是衡量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因為對待動物的態度直接反映出人們對待生命的基本態度。在現代社會,保護和善待動物不僅被看作道德問題,而且已被視為法律問題。如今虐殺動物事件中的主角多是青少年,這要從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角度來認識。
  • 周洪宇代表: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明確「野生動物」概念
    周洪宇認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讓人們看到了濫食野生動物的代價,也暴露出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一些不足,對此,需要在對野生動物保護法進行修改時,完善立法宗旨,進一步明確野生動物的內涵,加強對野生動物食用、交易、利用的管控,為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提供法治保障。「目前來看,關於野生動物保護的部分規定仍有欠缺,亟須修改和完善。」
  •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1988年11月8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
  • 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理念革新與制度重構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野生動物保護問題再次受到全社會關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為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修改廓清了方向、奠定了基調。可以說,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修改,既承載了全民對人與自然關係的集體反思,也是經由法律變革推進社會變革的重要契機。
  • 慄戰書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和野生動物保護法執法檢查組第一...
    新華社北京5月30日電(記者陳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慄戰書30日在京主持召開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和野生動物保護法執法檢查組第一次全體會議。慄戰書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的重要指示要求,依法保護野生動物,健全完善法律制度,進一步築牢織密維護公共衛生安全法治防線,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慄戰書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
  • 公眾熱議與「十萬意見」 ——給「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法提建議 |...
    (受訪者供圖/圖)2020年春節,43歲的藏族僧人桑傑嘉措,一直忙著準備一份藏語問卷,準備向西藏、青海、四川、甘肅等地的藏族居民徵求意見,他們對野生動物的看法,對於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以下簡稱「野保法」)有何意見。截至2月14日,桑傑嘉措一共收到4078份反饋意見。
  • 葉榲平課題組:《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立法目的、適用範圍及基本原則
    一、《野生動物保護法》的定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十分重視野生動物保護立法。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就發布了《關於稀有生物保護辦法》。1988年11月8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野生動物保護法》,隨後在2004年、2009年、2016年和2018年四次修訂,其名稱始終保持一致。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舉辦「藥者仁心——保護瀕危野生動物」研討會
    2020年11月26日,「藥者仁心——保護瀕危野生動物」研討會在廣州舉行。此次會議由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和普華永道商務諮詢(上海)有限公司主辦,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承辦。30多位醫藥及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和企業負責人出席了本次研討會,就醫藥行業參與野生動物保護這一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 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
    講話明確提出要完善相關立法、堅決取締和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市場和貿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控制重大公共衛生風險等任務要求,作出重要部署。慄戰書委員長要求全國人大有關委員會和常委會有關工作機構,深入學習領會、切實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儘快對有關法律進行研究,以最嚴格的法律條文禁止和嚴厲打擊一切非法捕殺、交易、食用野生動物的行為。
  • 大馬中藥店賣羚羊角違法 商家多不懂野生動物保護法
    大馬中藥店賣羚羊角違法 商家多不懂野生動物保護法
  • 建昌幫藥業籤署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野生動物友好型」企業承諾
    2020年8月11日,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和建昌幫藥業舉行承諾籤署儀式,建昌幫藥業正式宣布加入由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起的「藥者仁心,保護瀕危動物」公益項目,承諾支持「野生動物友好型」醫藥,共同保護受傳統醫藥影響的野生動物。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對此表示歡迎,並呼籲更多企業加入保護野生動物的行列。
  • 時隔30餘年首次大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為何更新難?
    時隔30餘年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終於將迎來首次調整,目前正公開徵求意見。上述來自環保機構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的呼籲便是眾多意見之一。新版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變化頗大,新增347個物種,比初版收錄的物種總數還多。包括畫眉、啄木鳥、田螺等都被增列入名錄中。同時,55個物種保護等級升級,如鯨豚類和猛禽類。
  • ...法師:建議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設立「護生日」、禁止動物表演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的建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將濫捕濫食和非法交易野生動物的安全隱患問題帶入公眾的視野中。截至到2020年立夏的5月5日,全球確診病例數364萬例,死亡超過25萬例。
  • 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公開徵求意見,防範公共衛生風險成為重要原則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對《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進行審議,並在全國人大網上公開徵求社會公眾意見。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和北京農林科學院近日組織召開《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研討會,法學專家和野生動物保護一線的執法人員以及社會組織就完善野生動物保護條款提出了建議。
  • 加強市場監管 加快修法進程嚴厲打擊亂捕濫食野生動物行為
    「野生動物交易和市場的存在,造成野生動物和人類高頻率的接觸,為病毒實現跨物種傳播提供了可能。因此,野生動物的交易與濫食,也就成為培育可能感染人類病毒的『溫床』。」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羅述金告訴記者,人類對野生動物科學理性的態度,應該是不接觸、不投餵、不幹擾。然而,就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呼籲拒絕食用野生動物時,仍有人頂風作案,販賣、食用「野味」。
  • 野生動物「肇事」村民很煩惱 呼籲:成立民間救助機構
    由於經費缺乏,野生動物救助工作也成為當地林業部門面臨的難題。如何緩解野生動物帶來的「煩惱」,成了相關部門應儘快解決的問題。黑熊、野豬下山覓食,掀翻蜂桶、糟蹋玉米地,給村民帶來了不少經濟損失「熊大、熊二」出沒 村裡幾十桶蜜蜂被毀楊文強是古藺縣黃荊鎮黃荊村的村主任,也是一名蜂農。由於黃荊老林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在山上放養了50多箱蜜蜂。
  • 「禁野令」後,這些動物不能吃!|畜禽遺傳資源目錄|野生動物保護法|...
    不久前,全國人大審議並通過《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這意味著國家從法律上禁止任何人觸碰野生動物這個「病毒開關」。對於我們普通民眾來說哪些動物是可以吃的?哪些又是不能吃的?
  • 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革除濫食野味陋習
    圍繞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討論,也成為一個社會熱點。然而,就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呼籲拒絕食用野生動物時,仍有人頂風作案,販賣、食用野味。「2020年1月23日,凌晨,河麂子,又是一車,歡迎訂貨!」這是一個名為「養殖珍禽和種植水產交易服務」的社交媒體帳號當日發布的一段視頻旁白。畫面中,一隻河麂(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蜷縮在鐵籠裡,充滿恐懼。發布者稱,這一批有100多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