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宇代表: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明確「野生動物」概念

2021-01-14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日前從全國人大代表、華中師範大學教授、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周洪宇處獲悉,今年他在全國兩會期間提交了關於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的議案。

周洪宇認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讓人們看到了濫食野生動物的代價,也暴露出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一些不足,對此,需要在對野生動物保護法進行修改時,完善立法宗旨,進一步明確野生動物的內涵,加強對野生動物食用、交易、利用的管控,為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提供法治保障。

「目前來看,關於野生動物保護的部分規定仍有欠缺,亟須修改和完善。」周洪宇建議,將《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改為野生動物保護與管理法,大幅充實現行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三章野生動物管理部分的內容。

周洪宇認為,具體而言,應從法律名稱、立法宗旨、法律概念、適用範圍、管理範圍、政府職責、制度設計、動物福利、禁止交易、禁食行為、監督、法律責任、法律實施等方面,對《野生動物保護法》進行修改。

周洪宇在議案中介紹,《野生動物保護法》自1988年11月1日通過、1989年3月1日起施行以來,在保護、拯救我國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態平衡等方面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但現行法案仍存在一些問題。

例如,周洪宇認為,現行《野生動物保護法》法律名稱不足以涵蓋該法的全部內容,野生動物保護法不僅僅是對野生動物的保護,而且對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人工繁育、禁止非法獵捕、禁止非法交易、禁止非法食用、執法監管等內容都進行了規範,這些都體現了「管理」,也離不開「管理」。

此外,他提出,野生動物的概念界定不明。國際上對野生動物的定義是「所有非經人工飼養而生活於自然環境下的各種動物」,但我國現行的野生動物保護法中沒有界定野生動物和人工繁育的「特種養殖經濟動物」。目前我國的法律對野生動物是按物種管理而不是來源管理,這就給野生動物管理帶來了困難,給禁食野生動物的實施增加了難度。因此,應從法律上明確「野生動物」的概念。

周洪宇還認為,從《野生動物保護法》實施情況看,法律責任部分對違法行為處罰力度不高不嚴,違法成本不高,從而導致違法行為屢禁不止因此,在此次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改過程中也需一併考慮。

因此,周洪宇建議大幅充實《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三章野生動物管理部分內容,使之成為一部名副其實、帶有鋼牙、能夠管用的野生動物保護與管理法。

他建議,把「人工繁育野生動物」改稱為「特種養殖經濟動物」或者「人工繁育動物」,對不同種類應該由科技部門、行業協會制定養殖標準,分別劃分給林業、農業部門進行管理。關於「禁食野生動物」的含義也需進一步明確,哪些行為是食用野生動物,哪些行為不是食用野生動物必須在修法中予以明確。

周洪宇還建議對野生動物非法交易、禁食等行為作出規定。「網絡交易平臺、商品交易市場、農(集)貿市場、餐飲場所等交易、消費場所及運輸、倉儲、快遞等經營者,不得違反法律規定提供交易、消費的條件、場所或者服務;餐飲經營者不得以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名稱、別稱、圖案等製作招牌、菜譜招攬顧客。」

對於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所需承擔的法律責任,周洪宇建議,一是建議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四十六條,對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違法行為的罰款幅度提高為野生動物價值及其製品的五倍以上十倍以下,適當提升處罰力度。二是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將現行立法中規定的「並處獵獲物價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獵獲物的,並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並處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價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等,修改為「並處獵獲物價值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獵獲物的,並處五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並處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價值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等。

「要進一步加強管理,嚴格執法,落實好法律制度和措施。執行法律好的要大力表彰,執行法律不好的甚至是缺位、失職、瀆職的,一定要嚴肅處理,讓所有監管、執法部門(單位、個人)對野生動物保護工都積極認真、敢於負責、敢於亮劍。」周洪宇說。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理念革新與制度重構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野生動物保護問題再次受到全社會關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為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修改廓清了方向、奠定了基調。可以說,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修改,既承載了全民對人與自然關係的集體反思,也是經由法律變革推進社會變革的重要契機。
  • 代表最關注|莫照蘭:建議立法明確水生野生動物範圍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海洋動物病害控制與病理生理學實驗室研究員 莫照蘭當前,一些地方一刀切地將人工馴化養殖的水生動物當作非法野生動物禁止流通和銷售,嚴重影響了廣大消費者對水產品健康和安全的認知度,對水產養殖業復工復產無疑是雪上加霜
  • 「公共衛生」全國人大代表周洪宇:將可食用野味等同於肉食監管!
    文/中國食品報網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華中師範大學教授、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周洪宇帶來了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議案,從法律名稱、立法宗旨、法律概念、適用範圍、管理範圍、政府職責、制度設計、動物福利、禁止交易、禁食行為、監督、法律責任、法律實施等方面,對《野生動物保護法
  • 葉榲平課題組:《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立法目的、適用範圍及基本原則
    近期,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啟動《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改工作的背景下,學界針對現行《野生動物保護法》在立法目的、適用範圍等需要修改完善的內容展開了探討,形成了四種主要觀點:其一,制定統一的《動物保護法》。該觀點主要受西方法律動物福利立法的影響,建議在我國建立動物福利的獨立立法或《反虐待動物法》。其三,將《野生動物保護法》名稱修改為《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法》。
  • ...法師:建議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設立「護生日」、禁止動物表演
    為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進程,重新審視《野保法》,甄別管理短板,完善保護制度,結合《決定》,作為湖南省佛協會長、省環保志願服務聯合會名譽會長、本屆全國人大代表的我,在聽取了戰鬥在野生動物保護一線工作人員、志願者的良言與意見後,謹對《野保法》提出以下修改建議:一、完善野生動物保護法立法目的
  • 專家建議法律應明確野生動物概念
    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下稱《決定》),確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制度,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與熱議。
  • 《野生動物保護法》大修 委員呼籲兼顧動物藥傳承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5日訊(記者臧允浩)時隔26年後,《野生動物保護法》大修。修訂草案關於「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等規定在收穫掌聲的同時,關於利用的條款也引發了諸多爭論:有人認為允許利用,將會打開危及野生動物生存的「法律口子」;但也有人認為不能「一刀切」禁止利用,否則可能危及我國民族動物藥的傳承。  就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骨科主任溫建民便呼籲:麝香、熊膽粉、虎骨、犀牛角等動物藥為中國傳統中醫的重要組成部分。
  • 從一隻蝙蝠說起:中國將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禁捕食
    近日據中國人大網的消息,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室主任王瑞賀透露,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啟動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的工作,以依法加大打擊和懲治亂捕濫食野生動物行為。
  •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1988年11月8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
  • 李彬彬:為了管住吃野味的嘴,《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法刻不容緩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李彬彬】 2月1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室主任王瑞賀透露,擬將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增加列入常委會今年的立法工作計劃,並加快動物防疫法等法律的修改進程。這絕對是今年順應時勢和民心的大事。 隨著這次疫情的爆發,野生動物貿易與公共健康安全的關係第一次被大範圍重視與討論。
  • 哪些動物不能吃?國內多地明確禁食野生動物種類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濫食野生動物嚴重威脅公共衛生安全的問題引起廣泛關注。近日,山東、江西、江蘇等多地出臺政策明確禁食野生動物範圍。 山東省自然資源廳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通知》明確要求,將全面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的獵捕、交易、運輸陸生野生動物,停止一切非法食用陸生野生動物的經營活動。
  • 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
    全國人大常委會出臺一個專門決定,能夠聚焦濫食野生動物的突出問題,在相關法律修改之前,先及時明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為打贏疫情阻擊戰、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提供有力的立法保障。同時,出臺一個專門決定,對於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的生態保護和公共衛生安全意識,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也具有重要意義。
  • 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公開徵求意見,防範公共衛生風險成為重要原則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對《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進行審議,並在全國人大網上公開徵求社會公眾意見。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和北京農林科學院近日組織召開《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研討會,法學專家和野生動物保護一線的執法人員以及社會組織就完善野生動物保護條款提出了建議。
  • 梁從誡 汪松呼籲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
    「為防止各類原附著於野生動物軀體的已知或未知病毒、細菌和寄生蟲通過人與野生動物的直接接觸傳給人類,同時也為保持自然界原有生態平衡,防止因生態失衡引發物種變異,從而產生目前還無法逆料的,對人類生存可能造成巨大影響的後果,建議儘早對現行《野生動物保護法》進行修訂。」梁先生已經把這些意見寫成提案,通過政協轉交全國人大資源環境委員會。
  • 保護野生動物:需要合力+執行力
    針對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自然之友等社會公益組織在對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修訂提出建議時,提出應建立追溯和標識制度,以動物檢疫標準作為商業性人工繁育許可的前置條件,嚴格監管野生動物交易每一環節。   陳瑞愛代表也持同樣觀點。她建議設立一個正面的野生動物養殖清單,嚴格檢疫手續,允許進入市場,商家在銷售養殖動物時必須明確其為人工飼養,做到合法來源可追溯。
  • 山西出臺「史上最嚴」野生動物保護辦法 嚴懲濫食野生動物
    張林虎 攝中新網太原4月1日電 (楊傑英)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為濫捕濫食野生動物再次敲響了警鐘。中國各地陸續出臺「舌尖上的禁令」,嚴懲濫食野生動物。記者4月1日從山西省人大常委會獲悉,新修訂的《山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辦法》已經山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
  • 「禁野令」後,這些動物不能吃!|畜禽遺傳資源目錄|野生動物保護法|...
    人工養殖的兔子、鴿子等動物。這些動物人工養殖利用時間長、技術成熟。這些列入畜牧法規定的《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動物,屬於家畜家禽,也是可以食用的。No.2不能吃的動物有哪些?1.《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其他相關法律明確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
  •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禁哪些、怎麼禁?
    非法食用野生動物該如何處罰?未來野生動物的保護與監管?今年全國兩會,野生動物的禁食、保護與管理,成為人大代表熱議的話題。 多名代表建議在《野生動物保護法》中增加有關防範公共衛生風險的內容,擴大禁食野生動物範圍,對可食用動物進行清單式管理,設立準入條件。同時,加大對非法食用的處罰力度,將野生動物保護納入公益訴訟的範圍。
  • Qing聽丨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 多名公益人士支招
    目前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對非法狩獵工具缺乏有效監督打擊,比如說市場上現在無論是通過線上還是線下販賣捕鳥網、獵夾獵套、高壓電捕獵機器都很多,違法分子可以很輕易獲得。有森林公安建議,應當對於這種只能用來捕捉傷害野生動物的捕獵工具,在「野保法」中明確禁止生產銷售。
  • 保護野生動物,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記者看到牆上張貼著「一決定一法」的宣傳畫報,和有關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宣傳標語。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國家保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此次執法檢查的一項重要任務是評估野生動物保護法,廣泛收集各方面對法律修改的意見建議,為修改完善野生動物保護法提供依據。野生動物保護法制定於1988年,先後經過了四次修改。今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聚焦野生動物保護的突出問題。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就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加強野生動物保護提出了30件議案、52件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