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理念革新與制度重構

2020-12-04 光明日報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野生動物保護問題再次受到全社會關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為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修改廓清了方向、奠定了基調。可以說,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修改,既承載了全民對人與自然關係的集體反思,也是經由法律變革推進社會變革的重要契機。

立法理念的革新

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自1988年頒布以來,經歷了2004年、2009年、2016年和2018年四次修改。其中,2016年是大幅度修改,其餘3次均為細節性調整。1988年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立法特色是將野生動物視為經濟資源,「以保護促利用」與「利用和保護並舉」的立法理念佔據主導地位。2016年修改的野生動物保護法,確立了「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全新立法目的,但具體制度設計卻依然偏重許可監管之下的經濟性利用。例如,第1條有關立法目的的表述雖剔除了「合理利用」的滯後觀念,但總則中卻還有「規範利用」的表述。在具體修改的條文中,對野生動物保護髮揮核心作用的禁止性規範,也主要適用於「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從法律實施效果看,野味市場屢禁不絕,非法貿易常打常存,野生動物產業規模不斷擴張的局面未發生根本性改變。

野生動物既有經濟價值,也有生態價值,兩者如何取捨?從人與自然的關係看,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性開發和對生態環境的持續性破壞,已嚴重威脅到自身生命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尤其是在野生動物加速滅絕背景下,如果不能嚴格控制對野生動物的經濟性開發利用,必然對人類造成反噬後果。從國家生態環境治理理念看,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生態文明」被寫入憲法,這為國家環境資源法的發展革新指明了方向。因此,野生動物保護法應將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立法目的,著力避免將與生態保護目的存在衝突或並非核心任務的立法目的納入其中。因為諸多法律實踐已經證明,立法目的越多元,越容易導致法律實施無法聚焦和精確發力。為此,需要在總則中剔除「規範利用」的表述,增設野生動物全面保護原則、分級分類保護原則以及社會共治原則。至於野生動物的經濟性利用問題,則可以在具體條文中作出嚴格的限制性規定。

制度框架的重構

為確保野生動物保護法真正回歸保護法的功能定位,在修法中應準確把握以下核心問題,以實現立法目的與立法內容的完整統一。

第一,明確野生動物分類分級標準,科學制定野生動物保護名錄。

對野生動物進行重新定義。現行野生動物保護法所保護的野生動物限定為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和「三有」動物,保護範圍過於狹窄。一般而言,動物可分為三類:野外生存的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的野生動物和家畜家禽。在立法中如何定義野生動物,爭論焦點集中在人工繁育野生動物是否屬於野生動物。客觀而言,人工繁育的野生動物,有的仍長期保持野生屬性,有的則顯現出家畜家禽的特徵。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人工繁育野生動物未被依法納入家畜家禽類之前,不能因為人類對其進行獵捕、繁育和飼養,就否定其作為野生動物的屬性。畢竟,公益性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目的,本來就是為了促進野外種群恢復。而且,《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和附錄二中的野生動物,無論經過人工繁育多少子代,均屬於野生動物。另外,從治理野生動物產業亂象的現實需求出發,也必須加強對人工繁育野生動物的法律保護。因此,野生動物保護法所保護的野生動物,理應包括野外生存的野生動物和人工繁育的野生動物。

重新設計野生動物分類分級保護機制。可以將野生動物分為保育類、一般類和經濟類三種類型。保育類是指珍貴、瀕危需要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一般類是指保育類之外的野生動物;經濟類是指允許繁育飼養和開發利用的野生動物。針對三種類型的野生動物,野生動物保護法可以採用差異化的保護標準、保護手段和輕重不同的法律責任。

根據新的分類分級方法,對應建構野生動物保護名錄。基於分級保護立場,可以相應制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般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以及特種繁育野生動物名錄。需要注意的是,在野生動物保護法將引導野生動物產業逐步退出市場的特殊背景下,納入特種繁育動物名錄的野生動物種類應當壓縮至必要和最小限度範圍內。為此,需要目錄製定者綜合分析公共衛生安全、科研、藥用、展示等社會需求,還要考量政府監管能力和社會穩定等因素,在充分調研基礎上,科學制定目錄,穩妥回應社會需求。

第二,強化公眾的保護義務規定和野生動物的福利規定。

從「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價值理念出發,野生動物保護法的制度設計應當摒棄人類中心主義陳舊觀念,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強化公眾對野生動物的限制性禁止性義務。即強調公眾不得對野生動物施加侵害,主要以「禁令—罰則」的形式呈現。例如,現行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了禁止違法獵捕、禁止違法交易、禁止人為幹擾野生動物生息繁衍等。本次修法可以進一步擴大禁令的適用領域,增加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的規定,嚴格防範公眾對野生動物實施各種可能的侵害行為。

完善公眾對野生動物的積極作為義務。例如,現行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了對野生動物的應急救助義務和搶救性保護義務等。修法還應增加防止外來物種入侵、野生動物救護設施建設等義務性規定。與公眾的保護義務相對應,現行野生動物保護法第26條規定的「不得虐待野生動物」體現了立法理念的進步,但仍屬於最低層次的動物福利。應當說,為野生動物創造安寧的生存環境和條件,實質上也是對人類自身生命健康安全的間接保護。

健全野生動物致人損害的救濟機制。現行野生動物保護法第19條規定了野生動物致害的政府補償機制。除此之外,關於受害者的自我保護方式、限量捕獵的合法性要件以及建立切實可行的生態補償機制等問題,也需要立法者予以充分關注。

第三,遵循社會共治原則,擴大野生動物的保護主體,充實野生動物的保護手段。

各級政府應在野生動物的保護和管理工作中發揮主導作用,同時,還要發動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環境保護組織以及廣大社會公眾的力量。為此,需要在法律上進一步明確不同社會主體的法律地位、參與方式和行為界限等。為確保社會共治的實效性,應當建立野生動物保護的信息公開和信息共享機制、對協助執法的組織和人員的表彰和獎勵機制以及野生動物保護的國際合作機制等。另外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1月2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通知,要求各級檢察機關積極穩妥探索拓展野生動物保護領域的公益訴訟。應當說,檢察機關提起野生動物保護領域的公益訴訟,不僅於法有據,而且更加具有權威性和震懾力,也有助於野生動物保護法從政府管理法向社會治理法的改革轉型。

(作者:魯鵬宇,系吉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相關焦點

  • 周洪宇代表: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明確「野生動物」概念
    周洪宇認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讓人們看到了濫食野生動物的代價,也暴露出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一些不足,對此,需要在對野生動物保護法進行修改時,完善立法宗旨,進一步明確野生動物的內涵,加強對野生動物食用、交易、利用的管控,為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提供法治保障。「目前來看,關於野生動物保護的部分規定仍有欠缺,亟須修改和完善。」
  • 葉榲平課題組:《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立法目的、適用範圍及基本原則
    如果修改法律名稱「連帶導致立法宗旨、理念、原則、制度、措施的一系列變化,這就不是簡單的修改法律的問題,而是廢除原先法律重新制定一部新法的問題」,從立法技術上是不經濟的。另一方面,擴大野生動物的保護範圍、加強管理並未在根本上違背《野生動物保護法》保護野生動物的立法宗旨;命名一部法律,是可以這部法律的主導價值或主要目的為依據的。
  • ...法師:建議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設立「護生日」、禁止動物表演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的建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將濫捕濫食和非法交易野生動物的安全隱患問題帶入公眾的視野中。截至到2020年立夏的5月5日,全球確診病例數364萬例,死亡超過25萬例。
  • 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公開徵求意見,防範公共衛生風險成為重要原則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對《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進行審議,並在全國人大網上公開徵求社會公眾意見。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和北京農林科學院近日組織召開《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研討會,法學專家和野生動物保護一線的執法人員以及社會組織就完善野生動物保護條款提出了建議。
  • 慄戰書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和野生動物保護法執法檢查組第一...
    新華社北京5月30日電(記者陳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慄戰書30日在京主持召開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和野生動物保護法執法檢查組第一次全體會議。慄戰書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的重要指示要求,依法保護野生動物,健全完善法律制度,進一步築牢織密維護公共衛生安全法治防線,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慄戰書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
  •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1988年11月8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
  • 梁從誡 汪松呼籲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
    應著眼於杜絕少數消費者和某些行業通過大量捕獵「吃、用、養」野生動物的陋習;擴大野生動物保護範圍,明令禁止為商業或「利用」目的捕獵任何種類的野生動物;禁絕任何種類的野生動物及其製品進入市場;在餐館中禁止以任何種類的野生動物做成食品供顧客消費;對所謂「野生動物園」的建立和養殖野生動物應有嚴格限制。
  • 聯名建議修法禁食野生動物專家:吃啥補啥理念待改變
    (原標題:聯名建議修法禁食野生動物的專家王建平:吃啥補啥理念待改變)
  • 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的實效性舉措
    摘  要: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爆發,從側面反映出我國仍需在野生動物保護的立法執法普法等方面作進一步努力和完善。科學立法是依法治國的前提和基礎,有效避免針對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需要形成整治合力,提高保護野生動物的理念和行動自覺。
  • 《野生動物保護法》大修 委員呼籲兼顧動物藥傳承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5日訊(記者臧允浩)時隔26年後,《野生動物保護法》大修。修訂草案關於「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等規定在收穫掌聲的同時,關於利用的條款也引發了諸多爭論:有人認為允許利用,將會打開危及野生動物生存的「法律口子」;但也有人認為不能「一刀切」禁止利用,否則可能危及我國民族動物藥的傳承。  就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骨科主任溫建民便呼籲:麝香、熊膽粉、虎骨、犀牛角等動物藥為中國傳統中醫的重要組成部分。
  • 李彬彬:為了管住吃野味的嘴,《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法刻不容緩
    野生動物管理混亂的原因 現有管理體系中,包括林草部門主管的狩獵證、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和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許可證制度,農業部門主管的動物檢疫制度及畜牧管理(梅花鹿等在畜牧法中受管理的特種養殖動物),而市場監管部門負責市場交易監管,公安部門包括森林公安負責打擊各關節違法行為。
  • 野生動物能瞎吃?中國古代就有野生動物保護法啦!
    今天讀到一則消息,雲南福貢縣公安局近日宣布,破獲了一起殺害和非法捕獵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的案件。查獲了霜背大鼯鼠、貓頭鷹等野生動物屍體,並在涉案人員家中的冰箱裡發現了飛鼠、松鼠其他野生動物。我們曾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那篇文章中說到,正是因為採用了六卿議事制度,才使得楚國最初成為了戰國七雄中最為強大的國家。把地官大司徒列為六卿之一,可見在我國的周代,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程度。《周禮》詳細記載地官大司徒的下屬官員編制,分別按照川、澤、山、林設置川衡、澤虞、山虞和林衡。再按照山川河流的規模大小,細分為大、中、小三種管理機構,設置管理部門,開展具體的管理工作。
  • ...孫佑海解讀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野生動物保護決定的重大制度創新
    《決定》有哪些重大制度創新?如何保障《決定》的順利實施?這些都是當下必須要搞清楚的重要問題。一、《決定》的出臺背景(一)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因素我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經過數十年的努力,我國已構建起以野生動物保護法、森林法、漁業法、動物防疫法、自然保護區條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等為核心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體系。
  • 野生動物保護法擬修訂
    原標題:_金羊網   據新華社電 本月初,海南三亞水產碼頭發現百餘條國家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路氏雙髻鯊(俗稱錘頭鯊)被剁出售。針對當前亂捕濫食野生動物時有發生的情況,25日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的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嚴格規範了食用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行為,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將為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保護裝上法律的「牙齒」。   草案二審稿增加規定:一是禁止生產、經營使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製作的食品,或者使用沒有合法來源證明的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製作的食品。
  • 執法檢查報告中的野生動物保護現狀
    ——透視執法檢查報告中的野生動物保護現狀  新華社記者胡璐、周勉  1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和野生動物保護法實施情況的報告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
  • 山西出臺「史上最嚴」野生動物保護辦法 嚴懲濫食野生動物
    張林虎 攝中新網太原4月1日電 (楊傑英)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為濫捕濫食野生動物再次敲響了警鐘。中國各地陸續出臺「舌尖上的禁令」,嚴懲濫食野生動物。記者4月1日從山西省人大常委會獲悉,新修訂的《山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辦法》已經山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
  • 公眾熱議與「十萬意見」 ——給「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法提建議 |...
    (受訪者供圖/圖)2020年春節,43歲的藏族僧人桑傑嘉措,一直忙著準備一份藏語問卷,準備向西藏、青海、四川、甘肅等地的藏族居民徵求意見,他們對野生動物的看法,對於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以下簡稱「野保法」)有何意見。截至2月14日,桑傑嘉措一共收到4078份反饋意見。
  • 保護野生動物,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我國先後建立了2700多個自然保護區,為野生動物種群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保障。檢查組在廣西了解到,廣西堅持把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放在優先位置,出臺溼地保護修複製度實施方案、溼地公園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文件,完善避讓制度,凡項目建設等經濟活動涉及與野生動物棲息繁衍、遷徙活動發生衝突的,均予以避讓。
  • 「禁野令」後,這些動物不能吃!|畜禽遺傳資源目錄|野生動物保護法|...
    不久前,全國人大審議並通過《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這意味著國家從法律上禁止任何人觸碰野生動物這個「病毒開關」。對於我們普通民眾來說哪些動物是可以吃的?哪些又是不能吃的?
  • 透視執法檢查報告中的野生動物保護現狀
    公安部會同最高法、最高檢、司法部研究制定了依法懲治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犯罪的指導意見,指導各級公安機關嚴格執法。  31個省級行政區分別制定了地方革除濫食野生動物決定、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或野生動物保護法實施辦法等。  今年2月,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國家林草局等五部門聯合開展打擊野生動物違規交易專項執法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