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之中充滿奇蹟,而科學家發現的π行星,讓天文學和數學出現了奇蹟般的宇宙巧合。
π行星作為一個外星世界,每隔3.14個地球日繞恆星一周,這個數值和我們計算出來的圓周率非常接近,因此被稱之為「π行星」。
除此之外,π行星也是克卜勒K2拓展任務中,第315顆被發現的行星,這個數值也非常接近圓周率,根據克卜勒的官方編號,π行星的官方名為——K2-315b。
π行星的大小類似地球,大約是地球的95%大小,按照這個大小,π行星很有可能是一顆巖石行星,但是具體情況還需要進一步確定。
π行星的宿主恆星只有太陽的五分之一,並且沒有太陽的溫度高,但是由於π行星非常接近恆星,因此π行星的表面溫度非常高,大約為177攝氏度,這是一個非常高的地表溫度,幾乎就是一個大烤箱,也意味著π行星很難有生命存在。
雖然π行星的表面溫度足以烤餡餅,但是科學家對其的了解非常少,或許π行星的地下、陰影處,會適合生命存活。
π行星的公轉周期,發現排序,都和圓周率非常接近,這顆系外行星讓天文學和數學緊密聯繫到了一起,不僅讓人思考,宇宙中或許存在無限可能,無論是多麼微小的奇蹟,在宇宙中都有可能實現。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在執行拓展任務時,於2017年發現了這顆行星,在2020年通過地面望遠鏡進行確認,證實了π行星的存在。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主要任務就是尋找系外行星,通過觀察遠處的恆星亮度,利用行星經過恆星時的亮度變化,大致探索可能存在系外行星的世界。2018年,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退役,但是其獲得的數據非常龐大,科學家需要繼續花費多年時間進行探索和驗證。
根據克卜勒的觀測數據,地球在宇宙中絕不是「唯一」,按照克卜勒的觀測進行概率統計,銀河系極大可能存在6個左右的高級文明(接近地球文明)。
宇宙中存在無數行星,人類看到的恆星只是滄海一粟,並且絕大多數系外行星,科學家都無法立刻確定其是否存在生命。想要確定其他行星的生命跡象,科學家需要下一代超大口徑天文望遠鏡,當我們可以清楚看到遠處的星球時,或許就會發現,宇宙其實遍布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