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π行星 和地球差不多大地表溫度約176攝氏度

2020-11-23 川北在線網

科學家發現π行星 和地球差不多大地表溫度約176攝氏度

時間:2020-10-11 11:3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科學家發現行星 和地球差不多大地表溫度約176攝氏度 在天文學和數學的奇妙結合中,麻省理工學院和其他地方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顆星球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每3.14天繞它的恆星旋轉一圈,其運行軌道讓人想起宇宙數學常數. 研究人員在2017年NASA克卜勒太空望遠鏡K2任

    原標題:科學家發現π行星 和地球差不多大地表溫度約176攝氏度

    在天文學和數學的奇妙結合中,麻省理工學院和其他地方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顆「π星球」——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每3.14天繞它的恆星旋轉一圈,其運行軌道讓人想起宇宙數學常數.

 

  研究人員在2017年NASA克卜勒太空望遠鏡K2任務採集的數據中發現了這顆行星的信號.

 

  今年早些時候,通過使用地面望遠鏡網絡SPECULOOS對準該系統,該團隊確認了信號來自一顆圍繞其恆星運行的行星.

 

  這顆新行星的名字是K2-315b;這是在K2數據範圍內發現的第315個行星系統——僅差一個系統就能在這個名單上有一個更有趣的位置.

 

  研究人員估計,K2-315b的半徑是地球的0.95,這使得它和地球差不多大.它圍繞著一顆體積約為太陽五分之一的低質量冷恆星運行.

 

  這顆行星每3.14天繞它的恆星公轉一圈,速度高達每秒81公裡,約合每小時18.1萬英裡.

 

  雖然K2-315b的質量還沒有確定,但科學家們懷疑它是像地球一樣的行星.

 

  但是圓周率行星很可能不適合居住,因為它的緊密軌道使它足夠接近它的恆星,使它的表面溫度達到450開爾文(約350華氏度,176攝氏度).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fun99.cn/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行星:每3.14天繞恆星旋轉一周 地表溫度176攝氏度
    DoNews 10月11日消息(記者 丁凡)近日有外媒報導,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π行星」,它的大小與我們的地球相仿,距離我們大約185光年。它每3.14天繞其恆星旋轉一周。這一軌道周期不禁讓人聯想到數學常數圓周率π。網友:就叫它派大星吧。
  • 科學家發現行星:每3.14天繞恆星旋轉一周 地表溫度176攝氏度
    DoNews 10月11日消息(記者 丁凡)近日有外媒報導,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π行星」,它的大小與我們的地球相仿,距離我們大約185光年。它每3.14天繞其恆星旋轉一周。這一軌道周期不禁讓人聯想到數學常數圓周率π。網友:就叫它派大星吧。
  • 科學家發現π行星:每3.14天繞恆星旋轉一周 地表溫度176攝氏度
    今年早些時候,通過使用地面望遠鏡網絡SPECULOOS對準該系統,該團隊確認了信號來自一顆圍繞其恆星運行的行星。這顆新行星的名字是K2-315b;這是在K2數據範圍內發現的第315個行星系統——僅差一個系統就能在這個名單上有一個更有趣的位置。研究人員估計,K2-315b的半徑是地球的0.95,這使得它和地球差不多大。它圍繞著一顆體積約為太陽五分之一的低質量冷恆星運行。這顆行星每3.14天繞它的恆星公轉一圈,速度高達每秒81公裡,約合每小時18.1萬英裡。
  • 地球大小「π行星」軌道周期約3.14天
    當天文學和數學碰撞,會迸發出怎樣的火花?麻省理工學院官網21日發布的一項最新研究稱,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地球大小的「π行星」,它每3.14天繞其恆星旋轉一周。這樣的軌道周期數不禁讓人聯想到數學常數——圓周率π。研究人員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K2(克卜勒任務2)計劃獲取的數據中發現了這顆行星存在的信號。
  • 地球大小「π行星」軌道周期約3.14天
    當天文學和數學碰撞,會迸發出怎樣的火花?麻省理工學院官網21日發布的一項最新研究稱,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地球大小的「π行星」,它每3.14天繞其恆星旋轉一周。這樣的軌道周期數不禁讓人聯想到數學常數——圓周率π。
  • 科學家發現π行星,數學與天文學的「宇宙巧合」
    宇宙之中充滿奇蹟,而科學家發現的π行星,讓天文學和數學出現了奇蹟般的宇宙巧合。π行星作為一個外星世界,每隔3.14個地球日繞恆星一周,這個數值和我們計算出來的圓周率非常接近,因此被稱之為「π行星」。π行星的大小類似地球,大約是地球的95%大小,按照這個大小,π行星很有可能是一顆巖石行星,但是具體情況還需要進一步確定。π行星的宿主恆星只有太陽的五分之一,並且沒有太陽的溫度高,但是由於π行星非常接近恆星,因此π行星的表面溫度非常高,大約為177攝氏度,這是一個非常高的地表溫度,幾乎就是一個大烤箱,也意味著π行星很難有生命存在。
  • MIT科學家發現「π星球」:近似地球大小,3.14天公轉一圈
    最近,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發現了一顆「π星球」。這顆行星的大小和地球相似,每 3.14 天圍繞其恆星公轉一圈——這與圓周率π恰好吻合,「π星球」的暱稱由此而來。研究人員估算,K2-315b 的半徑約為地球半徑的 95%,大小相差不多。它圍繞著一顆寒冷而低質量的紅矮星運行,每 3.14 天公轉一圈,速度高達每秒 81 公裡。這顆紅矮星的正式名稱是 K2-315,大小約為同是恆星的太陽的 20%。
  • MIT科學家發現「π星球」:近似地球大小,3.14天公轉一圈
    最近,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發現了一顆「π星球」。這顆行星的大小和地球相似,每 3.14 天圍繞其恆星公轉一圈——這與圓周率π恰好吻合,「π星球」的暱稱由此而來。有關該行星的數據是在 2017 年被 NASA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捕獲的,當時望遠鏡正在執行第二次觀測任務(K2 任務)。
  • 科學家發現π行星,跟我們地球好像!
    外媒消息,科學家發現了一顆行星,它的大小與地球相近,而在公轉周期上,它是3.14天一周,因為它與我們的圓周率π一樣,所以網友把它戲稱為「派大星」。 一、它的大小與地球相近。
  • 科學家發現神秘「π星球」:公轉周期3.14天,還與地球同一個size
    天文學家熱切研究星球,渴望在茫茫的宇宙中,找到與地球相近的行星,找到生命,甚至找到外星文明。近年,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一顆體積與地球相近的「π星球」,它的公轉周期為3.14天,因此被研究團隊暱稱為π星球。研究團隊將發現發布於《Astronomical Journal》。
  • 科學家發現「π行星」,它揭示了地球未來的命運
    在使用從地面觀測的網絡望遠鏡SPECULOOS系統歸零調節時,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團隊,發現了一顆白矮星,並且在它的周圍,發現了一顆圍繞著其運行的行星。」圍繞其運行在這個恆星系統中,最讓科學家們覺得驚訝的是,竟然有一顆「π行星」圍繞著它運行。
  • 科學家發現的「恐怖」行星,溫度4327攝氏度,超過紅矮星
    太陽是太陽系最大的恆星,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同時,太陽也是太陽系溫度最高的恆星,表面溫度達到了5500攝氏度。2017年6月,科學家在距離地球650光年的地方發現了一顆「超級行星」,並且將其命名為KELT-9b。
  • 科學家發現最「恐怖」的行星,溫度4327攝氏度,超過紅矮星
    太陽是太陽系最大的恆星,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同時,太陽也是太陽系溫度最高的恆星,表面溫度達到了5500攝氏度。2017年6月,科學家在距離地球650光年的地方發現了一顆「超級行星」發現KELT-9b以後,很多人都說它是最「恐怖」的行星,因為它是人類目前為止發現過的最熱行星,表面溫度達到了4327攝氏度。太陽系的八大行星當中,水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一共是4600萬公裡。因為距離太陽較近,所以水星的表面溫度也非常高,達到了驚人的452攝氏度。
  • 天文學家發現地球大小的「π行星」
    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以令人愉悅方式將天文學和數學結合,發現了一顆「π行星」。這是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每3.14天繞其母恆星旋轉一周,其軌道周期讓我們聯想到通用數學常數π。並發現該行星以3.14天的π周期繞其恆星旋轉。
  • 科學家發現「π星」 與地球大小一樣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9月22日消息,日前,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團隊發現了一個遙遠的行星,該行星每3.14天繞其恆星旋轉一次,其軌道周期讓人聯想到著名的數學常數π。麻省理工學院在周一的一份聲明中將這顆巖石般大小的「K2-315b」行星稱為「π星」,半徑為地球半徑的0.95倍,大約與地球大小相當。研究人員將該星球描述為「炙熱」且「不宜居」。
  • 科學家發現π行星 大小與我們的地球相仿距離我們大約185光年
    科學家發現π行星 大小與我們的地球相仿距離我們大約185光年時間:2020-10-12 14: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科學家發現行星 大小與我們的地球相仿距離我們大約185光年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新媒體專電 外媒稱,有些時候,宇宙似乎是有意使一些事情變得如此有趣
  • 科學家發現溫度達1000攝氏度的「地獄」行星
    科學家發現溫度達1000攝氏度的「地獄」行星  上個月,哈勃空間望遠鏡第一次發現其大氣中存在矽酸鹽顆粒散射藍色光現象,使得我們看起來該星球呈現藍色,隨著時間的推移,蒸發將愈演愈烈,每秒損失大約1億至6億公斤的質量
  • 「π行星」和地球太像了,上面有生命嗎?
    據報導,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團隊們,於近日公布了一項最新的觀測成果,在宇宙中,發現了一顆大小和地球相仿的行星,這顆行星的公轉周期為3.14天,因此,科學家們又稱它為「π行星」。在太陽系之外,和地球大小的行星是非常少的,當然,也與人類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不足,沒有辦法發現足夠多的行星有關。所以,這顆被稱作「π行星」的行星被發現後,科學家們還是非常興奮的。
  • 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恐怖」行星,溫度高達4327攝氏度,堪稱地獄
    2017年6月,科學家在距離地球650光年處發現了一顆「超級行星」——KELT—9b, KELT—9b又被部分人稱之為最「恐怖」的行星,它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過最熱的行星,表面氣溫高達4327攝氏度,4327攝氏度是什麼概念?
  • 又有新發現:距地186光年的π地球,跑一年卻僅需3.14天
    最近天文學家們,整理觀測數據,發現一個很有趣的新發現:距離地球約186光年之外的一顆類地行星,體積大小與地球相仿,但圍繞它所在的恆星轉一圈,卻僅僅需要3.14天而已,與圓周率巧妙地碰撞在一起。但隨著它這種有趣的現象被大家所知時,它就獲得了這個大名鼎鼎的綽號:「 π 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