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發現了一顆「π星球」。
這顆行星的大小和地球相似,每 3.14 天圍繞其恆星公轉一圈——這與圓周率π恰好吻合,「π星球」的暱稱由此而來。
有關該行星的數據是在 2017 年被 NASA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捕獲的,當時望遠鏡正在執行第二次觀測任務(K2 任務)。
研究小組最近梳理了這些數據,才發現了可能是之前遺漏的信號,於是他們今年多次利用 SPECULOOS 望遠鏡網絡對其進行觀測,進一步確認了它確實是以 3.14 天為一個周期,繞著一顆紅矮星公轉。
研究成果以論文的形式發表,作者在標題上直接稱其為「π地球」。在談論到論文標題時,論文主要作者,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生 Prajwal Niraula 及合著者 Julien de Wit 表示:「如今每個人都需要找點樂趣。」
發現行星資料
這顆新行星的正式名稱為 K2-315b,因為它是在 K2 數據中發現的第 315 個行星系統。
研究人員估算,K2-315b 的半徑約為地球半徑的 95%,大小相差不多。它圍繞著一顆寒冷而低質量的紅矮星運行,每 3.14 天公轉一圈,速度高達每秒 81 公裡。這顆紅矮星的正式名稱是 K2-315,大小約為同是恆星的太陽的 20%。
儘管 「π星球」 的質量尚未確定,但科學家懷疑和地球差不多。只不過它可能不適合居住,因為距離恆星太近,其表面溫度高達 450 開爾文,即 176.85 攝氏度——適合烘培蛋糕和披薩的溫度。
「這個溫度太高了,使它難以居住,」Niraula 表示,「但適合研究大氣性質。」
研究人員還表示,現在有了從歷史數據挖掘新行星的經驗和能力,或許還有被漏掉的行星也說不定,希望不會再漏掉,尤其是一些重要的行星。
數據挖掘
研究人員是 SPECULOOS 望遠鏡網絡項目組成員。
SPECULOOS 是 「尋找遮蔽超冷恆星的宜居行星」 的項目縮寫,由智利阿塔卡馬沙漠中四個口徑 1 米的望遠鏡組成。該望遠鏡陣列會掃描整個南半球的天空。最近,該網絡增加了第五臺望遠鏡,一個位於北半球的望遠鏡,名為阿耳忒彌斯(Artemis)。該項目由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小組牽頭。
SPECULOOS 網絡旨在搜尋超冷矮星附近的類地行星:小而昏暗的恆星為天文學家提供了更好的機會發現圍繞其運行的行星,之後就能進一步研究其大氣特點。
圖 | 四個 SPECULOOS 望遠鏡網絡
「這些超冷矮星散布在宇宙中,」研究人員表示,「像 SPECULOOS 這樣的有針對性的搜索是有幫助的,允許我們逐一查看這些超冷矮星。」
天文學家會查看個別恆星,以尋找不尋常跡象或恆星光線周期性下降的信號,這預示著可能有行星在恆星前方越過,短暫遮擋了光線。
今年早些時候,Niraula 發現了一個矮星,比一般的超冷矮星的溫度稍高一點。它是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 K2 任務中發現的。
Niraula 梳理了 2017 年克卜勒望遠鏡觀察的一個時間段,標記是 EPIC 249631677。他觀察到恆星的光亮度出現了 20 次左右的下降,似乎每 3.14 天重複一次。
研究小組分析了這些信號,並測試了可能存在天體的情況,最終確認可能是行星導致的。
他們隨後計劃用 SPECULOOS 仔細觀察恆星及其繞行行星。研究成員 Benjamin Rackham 開發了一種算法來預測行星何時可能會划過天空,因為 K2 觀測數據不一定 100% 符合現實情況。
藉助算法得到的預測結果,該小組使用 SPECULOOS 望遠鏡對行星附近進行觀測,並且看到了三個清晰的痕跡,其中一個是由北半球的阿耳忒彌斯望遠鏡觀測到我的。
研究人員認為,「π星球」值得用詹姆斯 · 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進行進一步觀測,以了解其大氣細節。目前,該團隊正在搜索其他數據集,並用 SPECULOOS 網絡繼續觀測天空,以尋找類似的行星跡象。
「如果有更好的算法,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找到更小的行星,甚至像火星一樣小,」Niraula 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