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貓養狗早就不算新奇了,現在連寄居蟹都能養!」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曬出了自己家精心布置的寄居蟹造景缸,缸內似乎是一個體系完整的「生活圈」,而一隻只背著彩色小殼的寄居蟹竟是缸中的C位。新時報記者調查發現,喜愛寄居蟹的玩家已不在少數,有玩家年投入超萬元,圍繞寄居蟹已形成一條產業鏈。
入坑寄居蟹3年花數萬,一次養了78隻
「我養寄居蟹差不多3年了,加起來花了數萬左右,我淘寶帳號內的開銷記錄幾乎都與寄居蟹相關。」說這話的,正是在國內寄居蟹圈頗有名氣的資深玩家老mo。他的入坑,要追溯回2017年。當時的老mo在閒逛廣州最大花鳥魚蟲市場時,偶遇了一群背著貝殼的小傢伙。「感覺很新奇,也不怎麼貴,幾十塊錢一個就入手了。剛買時老闆說可以用淡水養,結果帶回家差不多1個月,5隻小寄居蟹全死了,只剩1隻大的還活著。」
擅長鑽研的老mo意識到飼養方法有問題,搜索交流平臺卻發現2017年國內鮮少有寄居蟹玩家。隨後老mo查閱大量文獻資料,最終確定目前可作為寵物的寄居蟹多是陸寄居蟹,但若要實現長期飼養,玩家必須要對飼養環境的溫溼度、造景布置、蛻皮處理等方面有專業分析和認識。
(老mo的蟹缸)
「養寄居蟹考驗一個人的耐心,但並不需要過分的嚴謹。不誇張的說,新手想養好寄居蟹真的很難。」老mo介紹,如果飼養方法不科學,寄居蟹暴斃、蛻皮失敗、同類互吃等情況經常發生。「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養法,但能推廣並形成主流的科學養法,僅有廖廖幾種。」
如今在老mo的家中有多個玻璃蟹缸,缸內像小小的熱帶雨林,不僅有白色細沙、椰木殼、大沉木和芭蕉葉,底部還有珊瑚、貝殼作為裝飾品,寄居蟹則美滋滋地待在「豪華別墅」裡,心情好了便背著殼走幾步。此外,蟹缸內還有保溫墊、水草燈、溫控等產品用來控制內部環境。
(老mo的聖誕主題造景)
「我現在總共養了78隻寄居蟹,其實很多處蟹缸都是別人幫我養的,我主要玩兩個大缸。」老mo表示,飼養寄居蟹的花銷哪方面都不小。「本身陸寄居蟹就不便宜,一群蟹的身價也是一筆開銷。其次飼養設備的投入也很大,除非只能偷工減料地布置,犧牲觀賞性。」
電商直播帶火,貴的一隻3000餘元
寄居蟹寵物,看似是近幾年才真正在國內興起,但老mo告訴新時報記者,早在2012到2013年,寄居蟹就曾興起。「剛流行時,商品陸寄居蟹一般只有4種,可選擇性較低、飼養方法也不夠科學,隨著幾名專業玩家的退坑,寄居蟹消沉了一段時間。從2013到2017年的這段時間,寄居蟹寵物一直處於停滯甚至是倒退的狀態。從2018年開始,寄居蟹才真正被玩家關注到。」
(老mo的寄居蟹)
寄居蟹的再次火爆,是從電商平臺開始的。「突然有電商開始直播賣寄居蟹,也有玩家在短視頻平臺曬寄居蟹,這才讓不少人了解到寄居蟹能作為寵物飼養。」老mo介紹,截至2020年底,大陸商品寄居蟹已經增加到13大種,玩家的可選擇性也大大增加。值得一提的是,寄居蟹的飼養群體中,女性玩家要佔到較大比例,主要是被寄居蟹可愛的外形所「斬殺」。
那麼,濟南本地是否有售賣寄居蟹的水族店呢?11日下午,新時報記者走訪了西環花鳥魚蟲大世界,在水族產品店鋪內並未發現寄居蟹。隨後,在英雄山文化市場一番搜索後,終於發現了最後一隻「相貌平平」的寄居蟹。該店家表示,目前北方溫度太低,鮮少有人能在冬季養活。「大部分玩寄居蟹的人都住在南方。前兩年也流行過一段時間,但是養不活,買的人也少。到現在濟南的群體也很少,要買也是夏天來買。」
(英雄山文化市場內水族店的寄居蟹)
儘管濟南本地的寄居蟹玩家較少,但在淘寶店等網絡平臺,寄居蟹的銷量卻並不低。一家異寵網店內,售賣寄居蟹的商品連結竟有7600餘條評價,月銷量也高達580多筆。這些寄居蟹按照體型個頭和種類的不同,售價在20元到300元之間。但老mo介紹,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寵物陸寄居蟹品種內,價格最高的當屬紫陸寄居蟹。「這種日本寄居蟹觀賞性不錯,幼體在1000元左右,養大以後能賣到3000多。」
寄居蟹已形成周邊產業鏈,中國玩家的數量和專業度名列前茅
新時報記者注意到,如今在部分平臺,有不少玩家開始DIY寄居蟹周邊產品進行售賣。例如鑲鑽、彩繪、3D列印的寄居蟹殼,售價在40-100元之間,比較受女性玩家的喜愛。再比如寄居蟹專用水盆、玻璃缸裝飾品、寄居蟹造景擺件等等,月銷量都不低。而寄居蟹缸所需要用到的各類硬體設施,如加熱燈等產品也一直有蟹友購買。
「這也是玩家湧入後的一個表現,作為觀賞性寵物,漂亮的外觀讓人更有飼養的欲望。」老mo介紹,如今大部分人開始考慮寄居蟹生活環境的合理性和觀賞性,這證明科學飼養的方式起到了一定作用,讓大家不再將重點放在如何讓寄居蟹去生存,而是如何讓寄居蟹能有一個更好的生活。「為此我們也組織了生態造景大賽,有不少玩家踴躍參與。誰不想在家中擁有一片漫步著寄居蟹的海濱森林呢?」
(老mo與他的寄居蟹)
此外,老mo告訴新時報記者,目前中國寄居蟹玩家的數量和專業程度,在全球寄居蟹圈內排第一。「不論從品種數量、銷量還是資深玩家的人數來看,都已不能再算是小眾群體,只能說還不夠大眾。寄居蟹有望上升到養魚人的數量,但目前玩家更新換代得很快,或許與寄居蟹飼養難度有一定關係。」老mo表示,如今大多種類的寄居蟹是可持續發展的,因為在其本土國家印尼等地,都屬於泛濫成災的狀況,但也存在不容樂觀的寄居蟹種群,需要大家保護。
(「西沙草莓」寄居蟹)
「比如西沙草莓,目前我也在研究如何能讓它進行繁殖,以避免本土物種滅絕。」老mo說,他與其他專業寄居蟹玩家一樣,希望寄居蟹能被科學飼養,同時也歡迎更多人接納這類美觀又可愛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