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報·調查|玩家年投入上萬元!寄居蟹成「異寵」新選擇

2021-01-15 新時報

「養貓養狗早就不算新奇了,現在連寄居蟹都能養!」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曬出了自己家精心布置的寄居蟹造景缸,缸內似乎是一個體系完整的「生活圈」,而一隻只背著彩色小殼的寄居蟹竟是缸中的C位。新時報記者調查發現,喜愛寄居蟹的玩家已不在少數,有玩家年投入超萬元,圍繞寄居蟹已形成一條產業鏈。

入坑寄居蟹3年花數萬,一次養了78隻

「我養寄居蟹差不多3年了,加起來花了數萬左右,我淘寶帳號內的開銷記錄幾乎都與寄居蟹相關。」說這話的,正是在國內寄居蟹圈頗有名氣的資深玩家老mo。他的入坑,要追溯回2017年。當時的老mo在閒逛廣州最大花鳥魚蟲市場時,偶遇了一群背著貝殼的小傢伙。「感覺很新奇,也不怎麼貴,幾十塊錢一個就入手了。剛買時老闆說可以用淡水養,結果帶回家差不多1個月,5隻小寄居蟹全死了,只剩1隻大的還活著。」

擅長鑽研的老mo意識到飼養方法有問題,搜索交流平臺卻發現2017年國內鮮少有寄居蟹玩家。隨後老mo查閱大量文獻資料,最終確定目前可作為寵物的寄居蟹多是陸寄居蟹,但若要實現長期飼養,玩家必須要對飼養環境的溫溼度、造景布置、蛻皮處理等方面有專業分析和認識。

(老mo的蟹缸)

「養寄居蟹考驗一個人的耐心,但並不需要過分的嚴謹。不誇張的說,新手想養好寄居蟹真的很難。」老mo介紹,如果飼養方法不科學,寄居蟹暴斃、蛻皮失敗、同類互吃等情況經常發生。「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養法,但能推廣並形成主流的科學養法,僅有廖廖幾種。」

如今在老mo的家中有多個玻璃蟹缸,缸內像小小的熱帶雨林,不僅有白色細沙、椰木殼、大沉木和芭蕉葉,底部還有珊瑚、貝殼作為裝飾品,寄居蟹則美滋滋地待在「豪華別墅」裡,心情好了便背著殼走幾步。此外,蟹缸內還有保溫墊、水草燈、溫控等產品用來控制內部環境。

(老mo的聖誕主題造景)

「我現在總共養了78隻寄居蟹,其實很多處蟹缸都是別人幫我養的,我主要玩兩個大缸。」老mo表示,飼養寄居蟹的花銷哪方面都不小。「本身陸寄居蟹就不便宜,一群蟹的身價也是一筆開銷。其次飼養設備的投入也很大,除非只能偷工減料地布置,犧牲觀賞性。」

電商直播帶火,貴的一隻3000餘元

寄居蟹寵物,看似是近幾年才真正在國內興起,但老mo告訴新時報記者,早在2012到2013年,寄居蟹就曾興起。「剛流行時,商品陸寄居蟹一般只有4種,可選擇性較低、飼養方法也不夠科學,隨著幾名專業玩家的退坑,寄居蟹消沉了一段時間。從2013到2017年的這段時間,寄居蟹寵物一直處於停滯甚至是倒退的狀態。從2018年開始,寄居蟹才真正被玩家關注到。」

(老mo的寄居蟹)

寄居蟹的再次火爆,是從電商平臺開始的。「突然有電商開始直播賣寄居蟹,也有玩家在短視頻平臺曬寄居蟹,這才讓不少人了解到寄居蟹能作為寵物飼養。」老mo介紹,截至2020年底,大陸商品寄居蟹已經增加到13大種,玩家的可選擇性也大大增加。值得一提的是,寄居蟹的飼養群體中,女性玩家要佔到較大比例,主要是被寄居蟹可愛的外形所「斬殺」。

那麼,濟南本地是否有售賣寄居蟹的水族店呢?11日下午,新時報記者走訪了西環花鳥魚蟲大世界,在水族產品店鋪內並未發現寄居蟹。隨後,在英雄山文化市場一番搜索後,終於發現了最後一隻「相貌平平」的寄居蟹。該店家表示,目前北方溫度太低,鮮少有人能在冬季養活。「大部分玩寄居蟹的人都住在南方。前兩年也流行過一段時間,但是養不活,買的人也少。到現在濟南的群體也很少,要買也是夏天來買。」

(英雄山文化市場內水族店的寄居蟹)

儘管濟南本地的寄居蟹玩家較少,但在淘寶店等網絡平臺,寄居蟹的銷量卻並不低。一家異寵網店內,售賣寄居蟹的商品連結竟有7600餘條評價,月銷量也高達580多筆。這些寄居蟹按照體型個頭和種類的不同,售價在20元到300元之間。但老mo介紹,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寵物陸寄居蟹品種內,價格最高的當屬紫陸寄居蟹。「這種日本寄居蟹觀賞性不錯,幼體在1000元左右,養大以後能賣到3000多。」

寄居蟹已形成周邊產業鏈,中國玩家的數量和專業度名列前茅

新時報記者注意到,如今在部分平臺,有不少玩家開始DIY寄居蟹周邊產品進行售賣。例如鑲鑽、彩繪、3D列印的寄居蟹殼,售價在40-100元之間,比較受女性玩家的喜愛。再比如寄居蟹專用水盆、玻璃缸裝飾品、寄居蟹造景擺件等等,月銷量都不低。而寄居蟹缸所需要用到的各類硬體設施,如加熱燈等產品也一直有蟹友購買。

「這也是玩家湧入後的一個表現,作為觀賞性寵物,漂亮的外觀讓人更有飼養的欲望。」老mo介紹,如今大部分人開始考慮寄居蟹生活環境的合理性和觀賞性,這證明科學飼養的方式起到了一定作用,讓大家不再將重點放在如何讓寄居蟹去生存,而是如何讓寄居蟹能有一個更好的生活。「為此我們也組織了生態造景大賽,有不少玩家踴躍參與。誰不想在家中擁有一片漫步著寄居蟹的海濱森林呢?」

(老mo與他的寄居蟹)

此外,老mo告訴新時報記者,目前中國寄居蟹玩家的數量和專業程度,在全球寄居蟹圈內排第一。「不論從品種數量、銷量還是資深玩家的人數來看,都已不能再算是小眾群體,只能說還不夠大眾。寄居蟹有望上升到養魚人的數量,但目前玩家更新換代得很快,或許與寄居蟹飼養難度有一定關係。」老mo表示,如今大多種類的寄居蟹是可持續發展的,因為在其本土國家印尼等地,都屬於泛濫成災的狀況,但也存在不容樂觀的寄居蟹種群,需要大家保護。

(「西沙草莓」寄居蟹)

「比如西沙草莓,目前我也在研究如何能讓它進行繁殖,以避免本土物種滅絕。」老mo說,他與其他專業寄居蟹玩家一樣,希望寄居蟹能被科學飼養,同時也歡迎更多人接納這類美觀又可愛的生物。

相關焦點

  • 異寵圈實錄:蜘蛛、蜥蜴也有人愛,小眾寵物衍生新職業
    然而近年來,卻有一群「不走尋常路」的異寵愛好者,他們近距離接觸讓大眾有恐懼感的生物,將其「收入麾下」細心飼養,或是為了寄託孤獨的內心,或是因為從小熱愛這類動物。新時報記者調查發現,如今喜愛異寵的人群逐漸壯大,還隨之誕生了異寵咖啡廳、異寵醫生等新奇職業。推翻「冷血動物論」,大多異寵性格溫順「我的寵物叫小白,是一條蛇。」
  • 「異寵」飼養漸成潮流 背後隱患不容忽視
    售賣智利蜘蛛的網店 月銷1671筆調查:這樣的「異寵」線上線下賣家買家都不少提醒:不少「異寵」屬於野生動物,飼養必須申報這兩天,有兩則關於「異寵飼養」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一則是渭南市21歲女孩網購銀環蛇被咬身亡;二是省會一條2米多長的黃金蟒在街頭
  • 養雞養鴨養鼯鼠,誰在推動異寵熱?
    這種被王思聰帶紅的寵物鴨,均價在萬元左右。電商平臺雖然有不少店家出售,但小茗覺得會被「狸貓換太子」,還是選擇了線下寵物店。這一點,也得到了異寵賣家們的證實。 星星是較早一批異寵玩家,市面上火過的各類寵物她幾乎都有過飼養經歷。星星從2016年通過海外平臺接觸到蜜袋鼯,並且很快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兩隻蜜袋鼯。 即使是現在,專門給蜜袋鼯看病的寵物醫院都寥寥無幾。星星的兩隻蜜袋鼯自由戀愛後生下幼崽,於是星星踏上了賣「玩家蜜」的道路。
  • 養雞養鴨養鼯鼠,誰在推動異寵熱?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這種被王思聰帶紅的寵物鴨,均價在萬元左右。電商平臺雖然有不少店家出售,但小茗覺得會被「狸貓換太子」,還是選擇了線下寵物店。 星星是較早一批異寵玩家,市面上火過的各類寵物她幾乎都有過飼養經歷。星星從2016年通過海外平臺接觸到蜜袋鼯,並且很快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兩隻蜜袋鼯。 即使是現在,專門給蜜袋鼯看病的寵物醫院都寥寥無幾。星星的兩隻蜜袋鼯自由戀愛後生下幼崽,於是星星踏上了賣「玩家蜜」的道路。 因為還有正式工作,星星只在朋友圈或貼吧發發廣告,多數客源還是靠朋友和老客戶的互相介紹。
  • 媒體:異寵飼養監管缺乏規範微信群交易成趨勢
    ­  鱷魚、毒蛇、狐狸,這樣的另類寵物,在寵物圈裡有個統一的名稱——異寵。現在,它們卻已經無法登上當紅「異寵」的榜單。當下,藍環章魚、水蛭、箭毒蛙開始成為異寵玩家的新寵。越來越多的神秘生物作為寵物,出現在日常生活中。為什麼會有人敢養它們,它們和飼養者之間有什麼樣的故事,北京晨報記者對異寵市場和飼養群體進行了調查。
  • 可愛智慧的寄居蟹
    寄居蟹世界性分布,世界上現存500多種寄居蟹,絕大部分生活在水中,也有少數生活在陸地上。更有一些寄居蟹不再寄居在甲殼裡,而是發展出了類似螃蟹的硬殼,也叫硬殼寄居蟹,著名的椰子蟹即屬此類。根據2008年出版的《中國海洋生物名錄》,中國的寄居蟹共計173種,期間不斷有新種或新分布被描述或記錄。
  • 揭秘異寵產業:獨角仙賣得好 網店一月賣700隻
    原標題:揭秘異寵產業:獨角仙賣得好 網店一月賣700隻 原標題:揭秘異寵產業:獨角仙賣得好 網店一月賣700隻因西昌蟻商從德國偷運的上千隻螞蟻被截獲之後,成都商報近日揭開了販賣和養殖稀有國外螞蟻的蟻商和玩家群體。
  • 揭秘網絡異寵產業:獨角仙賣得好 網店一月賣700隻
    因西昌蟻商從德國偷運的上千隻螞蟻被截獲之後,成都商報近日揭開了販賣和養殖稀有國外螞蟻的蟻商和玩家群體。
  • 讓娃學英語年投入上萬元 七成重慶家長捨得
    記者在發布會現場了解到,重慶家長對孩子英語的投入相當捨得,七成家長年投入上萬元。 英語學習低齡化明顯 「我兒子從4歲開始參加的英語培訓班。」32歲的景女士很重視兒子的英語學習,在所有的興趣培養中,她最先報了英語。景女士只是眾多重慶家長的一個縮影,「英語學習要趁早」已經成為重慶家長的共識。
  • 寄居蟹:躲在殼裡的小精靈
    寄居蟹比較長壽,養得好可以活二三十年,幾乎相當於人類近百歲的老壽星。現在店裡就有兩隻超過二十歲的「蟹爺爺」,整天都呆在兩個大螺殼裡頤養天年;很多客人問價想買,兄妹倆都不願意出手。2「不挑食」的時尚小寵物別看寄居蟹貌不起眼,還是從日本傳來的時尚寵物呢。Chili告訴我,現在國內大城市售賣寄居蟹的螺殼設計、繪彩以及店面裝修都是從日系流行中尋找的靈感。
  • 市民養2條鱷魚見人就咬 專家提醒「異寵」有風險
    養「異寵」成時尚 傷人事件增多  「我家養的兩條迷你鱷魚,現在竟然長到1米多長,見人就攻擊,經常撞玻璃缸,看著特別嚇人!」近日,省會市民丁先生遇到一件煩心事——4年前購買的寵物鱷魚,現在成了一個安全隱患。他既擔心其傷害家人、朋友,又不知如何處置。幾經周折,他最終將鱷魚送到石家莊市動物園。
  • 經濟學人 | 寄居蟹的「新家」
    大量的寄居蟹湧向了原本空蕩蕩的蘭塔島海灘,這使得它們賴以生存的貝殼成了稀缺商品。The Thai government moved quickly to ease the housing shortage, launching a public appeal for empty shells that netted over 200kg.
  • 飼養「異寵」有風險 莫把法律當兒戲
    「在『4.21』特大跨境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系列案中,王某博因從事異寵交易被判刑7年半。」據成都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隊饒罡支隊長介紹,近幾年異寵類養殖發展勢頭兇猛,蜥蜴、蟒蛇、陸龜、蜘蛛……越來越多的不常見動物作為寵物「登堂入室」,「95後」年輕人對此更是趨之若鶩。
  • 異寵流行亟須引起重視
    異寵,即異域寵物,也被稱作另類寵物。近年來,在「吸貓」「擼狗」風靡的同時,飼養異寵在很多國家和地區也成為一種時尚。非洲灰鸚鵡、北美浣熊、暹羅鱷、亞洲水獺,甚至老虎、獅子等都被當成個人寵物,相關視頻也在社交網絡上盛行,受到一部分人熱捧。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肆虐,野生動物保護為人們高度關注。
  • 揭秘「異寵」幌子下的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新華社記者近期調查發現,面對嚴格的執法環境仍有不法分子以經營「爬蟲類寵物」「異形寵物」等為名,通過網絡非法買賣保護類野生動物。野生動物違法交易藏身網絡所謂「爬寵」「異寵」,指與傳統貓狗鳥類寵物不同的爬行動物類寵物,多為蜥蜴、龜鱉、蛇等。
  • 【草莓】寄居蟹飼養造景,手把手教你新手入門!
    這次呢,本來我想把寄居蟹的一些餵食/換殼/過冬及飼養都寫完再進入造景,但是平時私聊裡很多人在問陸生寄居蟹的造景到底如何布置,這次就應大家要求,提前來一發環境布置。這裡提到的,是我養蟹時比較早期的一個簡單飼養環境,從簡到繁!讓新手玩家可以輕鬆上手。
  • 沙灘上的寄居蟹
    清晨,漫步在三亞柔軟的沙灘上,一陣海風輕輕吹來,我的心情格外舒爽。    走著走著,我忽然感覺腳下有東西在動,於是彎下腰,看到幾隻長長的海螺散落在沙灘上。我慢慢地蹲下來,仔細觀察著從未    見過的長海螺。突然,那幾隻海螺快速移動起來!只見它們從裡面伸出幾條細細的腿,有的還露出半隻螃蟹身子,這些腿拖著沉重的外殼,卻絲毫看不出半點吃力。
  • 浙江衢州市民新時尚:養只寄居蟹作寵物
    浙江衢州市民新時尚:養只寄居蟹作寵物 NEWS.SOHU.COM  2003年08月25日07:08  浙江報業網-今日早報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
  • 寄居蟹旅行革新理念 引領行業新發展
    伴隨著2020年悄悄的進入到尾聲,2021年全新的一年也在慢慢向我們走來。
  • 貓咖已成過氣網紅,但羊駝、小浣熊齊上陣的異寵經濟幾多隱憂?
    而狗咖、兔咖,乃至小浣熊、羊駝等異寵都開始進軍餐飲業,異寵餐廳儼然有成為新一代爆款的苗頭。根據硬糖君不完全統計,目前北京有兩家小浣熊主題餐廳、一家羊駝餐廳、一家企鵝親子餐廳以及數家狗咖;天津則同樣擁有兩家小浣熊主題咖啡廳、一家羊駝餐廳以及狗咖;上海擁有一家以玉米蛇、刺蝟、羊駝等多種異寵為主題的咖啡廳;深圳及廣州除以上種類以外,更多了主打兔子、倉鼠這類小寵的餐飲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