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不會遊泳兔子會潛水,放飛想像的兒童繪本該回歸常識嗎?

2020-12-06 澎湃新聞

在過去的十年間,中國繪本市場正在迅速發展壯大,兒童繪本逐漸變成當代孩子們的第一本書。

在繪本盛行的當下,家長們都會給自己孩子添置各種各樣的繪本讀物,然而在國內市場尚未成熟的時候,繪本的質量良莠不齊,許多家長都面臨著一個問題:

怎樣挑選合適的繪本?兒童繪本內容不符合常識該怎麼辦?

小企鵝為什麼不會遊泳?

據熱心讀者樊小姐反饋稱,她經常同自己孩子一起閱讀繪本,家中大大小小的繪本也不少,某一天在閱讀日本作家本下泉美所著的《小企鵝的帽子》時,發現這本兒童繪本的內容與大家所遵循的常理是不一樣的,這使樊小姐產生了疑惑,這種與常識不符的書給孩子看,不是會誤導孩子嗎?

兒童繪本《小企鵝的帽子》(圖源:讀者供圖)

樊小姐所提到的《小企鵝的帽子》是一本成長類繪本,講述的是一隻小企鵝散步時被風颳走心愛的帽子,小夥伴們協力幫助它追回的故事。

故事中的小企鵝帽子被吹走時,一路滾著被風吹上了樹枝,最終又掉進了河裡,手足無措的它們最後在小鴨子的幫助下成功拿回了帽子。

 在這個過程中,小兔子放下手中的蘿蔔幫助小企鵝追帽子,小松鼠爬上樹梢去取帽子,但在草地和樹上都沒能拿到帽子的大家只好在岸邊不知所措,最後小鴨子在水裡輕快地遊泳,幫小企鵝拿回帽子。 

《小企鵝的帽子》繪本故事內頁(圖源:讀者供圖)

雖說與繪本傳達的主旨沒有太大影響,但樊小姐感覺不能理解,企鵝怎麼不會遊泳呢?

 「企鵝不會遊泳,這和大眾認知有所不符。」 樊小姐向東方網·縱相新聞反饋道,她為此查詢了網絡,發現在通常情況下,企鵝不但會遊泳,還是個遊泳健將。「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一旦被問起來,這該怎麼解釋呢?」

 的確,要是深究這一故事的合理性,在企鵝天性這方面似乎有些說不通。小孩子們可能會就此認為小企鵝並不能下水,形成特定印象,等長大得到科普後,就會對之前的認知產生懷疑。

 為什麼這本兒童繪本的小企鵝不會遊泳呢?是作者故意為之還是疏於設定,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就此聯繫了作者本下泉美,但截至發稿並未獲得回復。

普通家長都怎樣看待繪本常識?

針對像《小企鵝的帽子》這樣「企鵝會不會遊泳」的常識問題,普通家長們都是怎麼看待的呢?自己家孩子平常都怎樣去看繪本?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就此詢問了部分孩子家長,聽聽他們對這種繪本教育的看法。

 家中女兒三歲半的徐小姐告訴記者,自己孩子平常看繪本主要會被書本上的圖畫所吸引,「有時書中的小女孩拿著一束漂亮的花,她也會跟著說想要花朵,拿在手裡可好看了!」

徐小姐坦言,自己孩子經常會和繪本故事中的角色「同樂」,當聽到故事裡的角色遇到開心的事情時,她也會一起手舞足蹈。

 針對《小企鵝的帽子》這個故事中,企鵝不會遊泳這個問題,徐小姐覺得沒什麼大礙。

「這個和故事主旨關係不大,要是向孩子解釋的話,也可以問問她是怎麼想的,小孩子的思維是很活躍的,她心中可能有好多答案能回答。」

孩子們聽繪本故事津津有味(圖源:東方IC)

家中有一大一小兩個孩子的凌女士向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說,兩個孩子都喜歡看繪本和故事書,而哥哥平常在弟弟看繪本時,也會給他「科普」一些「常識問題」,像老虎和兔子肯定不能成為好朋友,但弟弟就會反駁這是只善良的老虎,能和其他小動物們一起玩。

「倆兄弟有時還會為這種事情爭論,聽他們說著自己的看法,我們大人有時也覺得挺逗。」

 而在上海書城裡逛兒童讀物的一家三口,爸爸媽媽在聽過記者描述的《小企鵝的帽子》這本繪本故事內容後,也回答不上來為什麼企鵝在河邊無法撿到帽子,覺得可能有點違背常識,但在一旁聽著的小朋友卻表示,也有可能是小企鵝還沒跳下水,小鴨子就幫它把帽子撿上來了。

 根據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的尋訪調查,在採訪的近30名家長中,超過7成的家長都表示,孩子看繪本時主要可以培養他的想像力和共情力,有時沒必要將生活常識的範疇框太死;

有少部分家長覺得,常識固然重要,不同年齡看不同種類的繪本,小時候可以天馬行空一些,等大一些接觸科普性的繪本讀物時再「收收心」;

同時也有一兩名家長覺得,要讓孩子在小時候就構建起正確的常識體系,合乎規律的認知才能為今後成長打下基礎。

繪本教育是必須

在繪本盛行的當下,繪本教育普及率很高,除了父母比較重視外,不少早教機構與幼兒園都有專門的閱覽室和圖書角。

兒童閱讀繪本(圖源:東方IC)

浦東新區某幼兒園的唐老師告訴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在幼兒園裡此類教育一般都是以課題形式或親子活動特色等開展,每個班級都有保底固定的圖書量。

 唐老師表示,繪本能給孩子們最直觀的視覺感受。

在閱讀繪本的時候,孩子們通過觀察畫面,傾聽故事,多種感官參與,在理解和感受故事內容的基礎上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想像等,同時對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已有300多年歷史的繪本在中國流行不過20年左右,在國內出版社的大量版權引進和閱讀推廣人的積極推動下,中國在短短的20年時間出版了過去300年間80%的優秀繪本。

如今繪本已經成為兒童早期閱讀最重要的一種文學形式,在孩子們的眼中,繪本是陪伴自己成長的玩具,是好聽的故事,是和父母度過的美好時光。

一位閱讀推廣人陶爸告訴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小孩子看繪本主要是看圖。這也是符合孩子的生長和發展規律的,6歲前的孩子是對圖像非常敏感的,對符號卻不敏感。以「圖畫+文字」結合的繪本形式正是滿足了孩子的這種特徵。

在繪本閱讀過程中,孩子們不止是看到了畫面組成的故事,還觀察到畫面的細節、理解到不同畫面場景之間的關聯關係、體會到畫面和故事所傳遞的情緒,並引發了更多的想像和共鳴。

在目前二胎政策開放後,繪本也漸漸成為了孩子教育中的「三大剛需」,成為了家庭教育中有力的輔佐。

記者就此聯繫了愛麗絲繪本研究院創始人兼早期閱讀專家楊滌(Lisa老師),她向記者介紹說,小朋友們比較喜歡的繪本主題,主要是心理調適類、生命教育類以及認知科普類的。

而繪本主要是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他們在讀繪本時針對畫面的聯繫以及故事情節的展開,會將這些內容與自己的經歷相融合。

楊滌(Lisa老師)與繪本館的小朋友一起讀繪本(圖源:採訪者供圖)

對於繪本故事內容需不需要根據常識來的問題,楊滌和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坦言,一本好的繪本故事是沒有是非判斷的,它應當是開放式的,不能用成年人的眼光來固化。

「繪本在一千人眼裡是一千種樣子,對小孩子而言,想像力是最重要的。」

愛麗絲繪本館舉辦的親子閱讀活動(圖源:受訪者供圖)

一本好的繪本是怎樣的?

 目前,兒童繪本市場正迎來爆發期。 

在中國繪本市場剛開發時,市面上的繪本基本上以國外引進為主。現在國外引進繪本還是佔了整個市場中的較大份額,但隨著各界對繪本的重視和逐漸成熟的國內繪本市場,越來越多優秀的插畫師和繪本作家正在出現。

相比10多年前以引進為主的模式,目前中國原創繪本也正慢慢露出鋒芒。然而怎樣才算是一本好的繪本?外國繪本對中國孩子來說一樣適用嗎?

對此記者連線了上海譯文出版社的童書編輯朱昕蔚,在她看來,一本能稱得上經典的繪本作品需要有三方面支撐: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主題、不被地域、背景、經驗限制的內容以及不會過時的畫風。

「有些國外經典的繪本,由於背景不同,生活時代不同,在國內也很難獲得讀者的認可。」

因此在引進國外繪本的時候,出版社的童書編輯主要考慮兩點:故事主題和藝術風格,二者缺一不可。

「通常情況下,國外的品牌及獲獎作品最常被挑選。但即使是獲獎作品,如果主題無法被中國市場接受,或者離國內兒童讀者的生活太過遙遠,我們一般也不會考慮。」

引進繪本《做最勇敢的自己》 (圖源:受訪者供圖)

而對於繪本故事需不需要依靠常識來進行,朱昕蔚也作出了解答,她認為在一定程度上,繪本故事也可以理解為虛構文學的一種,所以兔子可以潛水、馬會近視、老鼠會駕馭帆船,這都是文學的一種表現形式。

 但由於兒童讀者的認知有限,通常比較好的繪本會有所側重,比如有些繪本雖然是講故事,但其核心是科普,那嚴謹便是其第一要素;而有些繪本,更注重的是故事內容和藝術表現,那故事的主旨、節奏、表達形式就更為重要。

 兒童繪本故事該不該遵循常識?似乎眾說紛紜,對此,你們怎麼看?

(原題為:《兔子會潛水、企鵝不會遊泳,放飛想像的兒童繪本該回歸常識嗎?》)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不會遊泳我還不能潛水了?!
    關於潛水我聽到最多的問題就是:我不會遊泳,能去潛水麼?我的主要觀點就是:如果你只是想體驗下潛水,遊泳不是問題;如果你是考證,以後想自己一個暢遊大海,一定要學會遊泳。而網上現在比較多的說法就是並不需要會遊泳,而且並沒有把話講清楚。現在「不需要會遊泳」這樣的想法盛行的一個概念就是:會遊泳的潛不好,問題還比旱鴨子多。非也非也,遊泳這種培養水性的技能萬萬不可忽視。
  • 你見過會飛的企鵝嗎?
    聽說有隻叫Penguin的企鵝會飛!你們相信嗎!我心中的企鵝只會這麼萌我啊~你們想知道嗎?翻開飛行日記,我們一起來見證這個故事吧~企鵝有一顆想成為老鷹的心,也已經準備好在大風中翱翔。但就像其他鳥兒總是提醒他那樣,他不可以飛。可是企鵝的精神是不會被打敗的。在一些有羽毛的朋友和一些工具的幫助下,企鵝向著他的夢想,輕輕拍動翅膀,展翅飛翔!
  • 科學家破解企鵝為何不會飛
    該研究認為,企鵝高效的遊泳和潛水行為可能提高了其飛行成本。相關研究日前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企鵝為什麼在進化過程中喪失了飛行能力?相關原因一直以來都是個謎,因為不能飛行使得企鵝的一些行為看起來與環境不相適應。例如,為了從棲息地走到海邊,帝企鵝通常會花上幾天時間步行60公裡,它們如果能飛的話,則只需要幾個小時。
  • 不會遊泳可以潛水麼?
    很多時候,能否浮起來,並不是取決於潛水員會不會遊泳,而是看其對潛水裝備的使用情況。但遇到一些比較嚴格的教練還是會要求自己的學員在學習OW之前一定要會遊泳,這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風險,某些教練遇到不會遊200米的學生基本就是無情拒絕。
  • 彭懿:了解兒童的特點才能深刻體會高質量繪本帶給孩子的意義
    這個觀點我非常認同,所以很多時候身邊的人讓我推薦繪本給她,一般我只會給思路,並不會具體推薦,因為差異化的認知造就了結果的不同。好的繪本有很多標準,但關於素材我非常認同作家中川李枝子的說法,「面向幼兒的文學作品,素材的親近性非常重要。其中的故事必須能讓孩子們理解。無論是多麼優秀的作品,如果遠離孩子們的生活,令孩子們無法理解,那他們就不會感興趣。
  • 兔子簡筆畫:狐狸教會了兔子遊泳
    它本不想理狐狸的,因為這傢伙的口碑不好,但狐狸卻主動搭訕:「著名的鴨教練,聽說你教兔子遊泳出了名,如今地球人都知道了你,連遊泳俱樂部都出高薪聘你,聽說轉會費高達100萬英鎊哩!」鴨教練惱羞成怒,罵道:「你這個不安好心的傢伙,挖苦人不攤本錢!有種你教兔子遊泳!」  狐狸狡黠地一笑,說道:「你以為我不會教?
  • 百科|不會遊泳到底可不可以學潛水
    另外,對於一個不會遊泳的人來說,就算你本身並不怕水甚至特別喜歡水,但學習過程中偶爾的嗆水,眼睛和耳朵進水都可能會成為你的心裡障礙,總在擔驚受怕中學習,一但遇到上述問題仍然可能會緊張甚至失去控制,隨後做出一些非常危險的舉動。這些行為都是無意識的,屬於條件反射和人體本能,許多學生根本不記得自己在水下做出過什麼樣的危險舉動。
  • 2020寧夏省考常識積累:企鵝屬於鳥類嗎?
    公務員考試行測中的常識判斷是考查考生平時知識積累的重要部分,這部分知識範圍廣泛包羅萬象,要求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考生不僅平時要多觀察多積累,更要注意總結才能便於記憶。下面,小編就要問問大家了:你知道企鵝屬於鳥類嗎?一起來漲知識吧!
  • 繪本中的智性探究:什麼是兒童哲學繪本?
    想像一下,當你帶著孩子在路上走,他突然問道:「路上的這些人是從哪裡來的?他們的名字會是不一樣的嗎?」當他看到一朵花,他問道:「如果我是一朵花會怎麼樣?」當他看到紅燈亮起大家都不再往前走,問道:「為什麼大家都要遵守交通規則?」
  • 私房書單 | 關於兔子的繪本,萌萌噠開讀!
    最初讀的,也是最經典的這一本《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是在懷孕的時候就讀的繪本了,一直很喜歡,現在也經常拿出來讀給石頭聽。這一本與另外一本《逃家小兔》都在微信群裡一起讀過,在微信群的媽媽應該已經很熟悉了。《兔子坡》、《兔子先生,幫幫忙好嗎?》《棉花糖兔子》是字稍微多些的繪本,適合閱讀層級稍高,年齡稍大點的孩子閱讀,或者由媽媽讀給孩子聽。
  • 不會遊泳能潛水嗎?深入海底,才發現敬畏自然是人類求生本能
    不論是浮潛還是水肺潛水,每當我漂浮或沉浸在海水中,世界就變得安靜,我與一群無法對話的魚群進行了無聲的交流。很多朋友問我,不會遊泳怎麼辦?潛水證難不難考?潛水危險嗎?潛水時,需要注意哪些?為什麼不能塗防曬霜?今天就以上這五個比較常見的問題,我與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曾經潛水的經驗吧。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 企鵝不會飛,因為它們更愛遊泳
    企鵝屬於鳥類,它們有和其他鳥類共同的特徵:身上有羽毛,尖而突出的堅硬的喙及有爪及鱗片的雙腳。但是它們的翅膀不發達,註定了它們飛不起來,而且因為太胖了,連奔跑都不擅長。最近科學家得出答案:企鵝不會飛是因為它們更愛遊泳。科學家對一種與企鵝很相似的海鳥——海鴉進行了研究。這項研究測量了空中運動和水中運動的能源成本,結果顯示,飛翔和遊泳不好兼顧。飛得好,不一定遊得好;遊得好,不一定飛得好。所以這項研究支持了長久以來的一個假說——企鵝在7000萬年前放棄天空是為了成為水中之王。可是古代企鵝為什麼放棄天空轉向水裡呢?
  • 與加拉帕戈斯企鵝一起遊泳的秘密
    但是和他們一起遊泳嗎?那是另外一個故事。在2011年的小型巡遊期間,我接近了,當時我們看到了兩個不同的配對。我是我們小組中的第一個將我們的黃道帶倒退到伊莎貝拉島塔霍斯灣令人震驚的寒冷水域中的人。我及時浮潛到岸邊,短暫地看到一隻加拉帕戈斯企鵝像鰭狀肢魚雷一樣在海浪下噴射。就這樣,他走了。
  • 夏天遊泳,潛水太深或患上這個病
    夏日消暑,遊泳成了很多人喜愛的清涼休閒方式,但是若護理不當,很可能會因感染細菌或者嗆水引發的急性中耳炎以及外耳道疾病。「耳道裡是有空氣的,遊泳時形成壓力差,進水並不容易,但如果嗆水了或者潛水太深,而且也會進水。」
  • 老鼠會遊泳嗎?
    老鼠的棲息地非常廣泛,主要棲息於住宅牆根屋角、廚房、畜圈、廁所、垃圾堆、下水道以及隨著季節和作物的成長遷居到附近的耕地、菜地、溝邊、路旁、河堤上,掘土挖洞能力強,活動多在夜間,每夜外出吃食兩次,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老鼠會不會遊泳吧
  • 為什麼企鵝有翅膀卻不會飛翔?企鵝的祖先會飛嗎?
    企鵝是鳥類中最大的宗族,它們的頭部和鳥類非常相似,並且長有翅膀,但為什麼它們不會飛呢?可能你看上去的企鵝行動遲緩,你以為它們可能是太長時間沒有飛而忘記這種本領了吧。企鵝表面看上去呆萌,是因為它們對人友善,沒有表現出攻擊力,一旦它們成為海洋中的捕食者,可以以每小時18千米的速度在水中遨遊,相當敏捷。那麼企鵝原本會飛嗎?科學家們之所以猜測企鵝原本可能會飛,或者說它的祖先是飛翔動物是因為企鵝身上有一個突出的特徵,那就是它們身上存在尾蹤骨。尾蹤骨是什麼?
  • 企鵝只在南極洲嗎?企鵝會飛嗎?
    小學時候,會有人告訴我們2減1等於1,但是1減2就不行,因為小數不能減大數。直到後來,我們知道了負數。在小學階段,由於認知有限,我們只能接受經過簡化的知識。然而,放在更大、更高的層級來說,簡化知識總會蘊藏著錯誤。我們都知道北極熊生活在北極,而南極只有企鵝。我們對這個簡化知識很少有任何懷疑。但是,企鵝真的只在南極嗎?作為一種鳥,企鵝真的會遊泳,而不會飛嗎?
  • 關於南極企鵝的有趣冷知識,唯一一種會遊泳但不會飛的鳥
    企鵝最早是一種鳥類生物,只是後來進化成了陸地生物而已,最早的企鵝化石出現在6000萬年前,所以企鵝才是恐龍滅絕後現存最古老的鳥類祖先。企鵝也是現存鳥類生物中唯一一種不會飛只會遊泳的鳥類生物。企鵝雖然笨拙但是身手卻很敏捷,跳起來最高可以到1.8米,每小時最快可以遊50公裡,水下速度堪比快艇,所以會有一個「水下活體魚雷」的外號。(當然這也是網友的調侃)企鵝並不是小短腿的生物,只是因為他們的羽毛實在是太厚了,以至於完全看不見藏在下面的腿,而在X光顯示下,他們的腿可以佔到身體長度的三分之一,所以他們還是大長腿誒。
  • 有翅膀卻不會飛,與恐龍同一時代生活,企鵝無奈放棄了飛翔
    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想法,有的人喜歡變幻莫測的天空,有的人喜歡相對安靜的大海。這樣的選擇題在現代人看來只是消磨時光的閒話而已,然而在遠古時期,很多動物都面臨著海洋與天空的選擇,比如說企鵝。我們從現在的結果來看,也不難猜測企鵝最後選擇了海洋,在這道選擇題中,人們並沒有經歷艱難的二選一,因為大家都知道無論選擇哪一樣,最後都可以再次改變選擇,二者兼得,而企鵝在這道選擇題中,選擇了海洋卻付出了放棄天空的代價。大家都知道,「沙漠之舟」說的是駱駝,而「海洋之舟」說的就是企鵝了,但是不一定所有人都知道在成為「海洋之舟」之前,企鵝也曾是翱翔於天空之中的鳥兒。
  • 一場教科書式的救援:這個溺水者遇到了會潛水的醫生
    幾分鐘過去了,仍沒有出現,岸上的人一度認為他是潛水高手,「潛幾分鐘都不用換氣」。  大約1分鐘過去,鄭志覺得有違常識,「哪有人能憋氣那麼久?」他判斷此人應該是溺水了。  陶然的表哥和另一位村民開始下水尋找,但只敢在淺水區「狗刨式」遊泳。他確認了鄭志的想法,「陶然不會遊泳,快救救他吧。」  鄭志和何昭培也在岸邊喊人下水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