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外媒報導,密西根大學醫學研究人員發表在《當代生物學》上一項新研究表明,通過研究染色體發現了能夠影響小鼠生育比例的基因,這或將對男性不育有重大影響。
密西根大學的人類遺傳學系的博士生艾麗莎·克魯格(Alyssa Kruger)說:「目前已知有少數基因是導致男性不育的原因,但仍有很多未知因素。」
克魯格解釋指出,性染色體是獨特的,因為它們曾經是一對相同的染色體,但它們獨立地進化出不同的基因集。通過對小鼠性染色體的檢測,他們發現了兩個最近進化的X連鎖基因家族,它們只在小鼠身上發現。有趣的是,這些基因也存在多個拷貝。為了弄清這些基因是什麼原因,克魯格的研究小組使用CRISPR和其他技術從一些老鼠的基因組中移除了它們。
當移除一個X連鎖基因家族的所有拷貝,產生的小鼠後代以60-40的比例偏向於男性。這種差異並不是因為含有更多Y精子,因為X和Y精子的數量在小鼠中沒有改變。這表明這個基因正在影響X精子和Y精子的相對適應度,但目前尚不清楚是如何造成影響的,也許Y染色體的精子遊得更快或者更直。
接下來,研究小組決定增加兩個X連鎖基因家族的拷貝數,以便更好地理解為什麼會有多個拷貝。他們複製了基因組的這些區域,令人驚訝的是,這也改變了性別比例60-40,但這次有偏向於女性後代。
克魯格表示,有趣的是在Y染色體上的相關基因家族也有多個拷貝存在,並且可能在含Y精子中起到類似作用。在其他使用果蠅的實驗中也觀察到了相同的性別偏向,儘管很難觀察到,但人類中可能存在類似的現象。
研究人員認為這些基因的來回複製是一種X染色體和Y染色體之間的進化軍備競賽,這種競賽已經持續了2000萬年,以保持男女性別比例的50-50。除了性別比例的影響外,這是兩者的一個重要特徵基因它們的完全去除會導致雄性老鼠不育。
克魯格說:「具體地說,移除這兩個X連鎖基因家族的所有拷貝會阻止雄性小鼠產生精子,有很多細胞過程必須發生,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希望這個模型能讓我們更好地理解精子產生的發展過程。」
- THE END -
轉載請註明出處:快科技
#基因#精子#性別#染色體
責任編輯:小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