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頭尾連接異常、尾巴畸形,專家發現弱畸精子症新致病基因

2020-12-05 澎湃新聞

上海專家發現導致人類弱畸精子症的新致病基因TTC21A,將為更多的不孕不育家庭帶來福音。

3月28日,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張鋒教授課題組以「TTC21A基因缺陷導致弱畸精子症」為題,在《美國人類遺傳學雜誌》(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五年影響因子10.1)在線發表了由張鋒教授、安徽醫科大學曹雲霞教授以及法國格勒諾布爾大學Pierre F. Ray教授共同牽頭的男性不育多中心研究成果。

這項新的研究被發表在《美國人類遺傳學雜誌》,將為更多的不孕不育家庭帶來福音。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 供圖

精子,是男性獨有的生殖細胞,對於人類來說,它是繁衍後代的必要環節之一。然而,生活中我們卻發現因男性精子質量問題導致不孕不育、反覆流產、新生兒先天畸形的家庭並不少見。根據最新的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顯示,在已婚夫婦中,不孕不育的平均發生率為10%-15%,並呈逐年增加的趨勢,其中約50%由男方因素所致。

那麼,男性的生育力究竟是由精子的哪些指標決定的呢?張鋒教授指出,精子頭部、尾部以及頭尾連接處的異常都會影響精子的遊動能力,進而有可能導致男性不育。比如,在臨床中有一種弱畸精子症,它的臨床表現為精子尾部形態異常,精子運動能力下降。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基因突變是弱畸精子症的主要病因之一。

張鋒教授補充道,精子中攜帶著父源染色體,與卵子攜帶的母源染色體一起,記錄了胎兒發育必需的基本信息,染色體上的關鍵基因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雖然不同基因突變導致的精子缺陷可能外觀類似,但患者在接受輔助生殖治療時得到的生育結局可能會不同,並且其攜帶的遺傳缺陷可能傳遞給下一代。因此,研究此類男性不育患者具體的遺傳缺陷和相應的致病機制對臨床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

此項研究已經利用CRISPR技術建立了基因編輯小鼠模型,通過對小鼠生殖表型以及睪丸內精子發生過程的進一步研究,驗證了TTC21A基因缺陷會導致精子變形過程中的異常。

正常精子形態(A)和TTC21A基因缺陷患者的精子形態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 供圖

張鋒教授領導的合作團隊近年來對弱畸精子症致病基因鑑定及發病機理進行了連續系統性研究和探索,利用全外顯子組測序和高效的基因組數據分析方法,在200餘例弱畸精子症患者中鑑定到了5例(2.2%)患者攜帶TTC21A基因的罕見雙等位基因突變。其中,在65例漢族弱畸精子症患者中鑑定到了3例(5%)TTC21A基因的罕見雙等位基因突變,也在其他人群樣本中發現了此類病人。團隊在研究中發現,TTC21A缺陷患者的精子頭尾連接處異常、尾巴多種形態畸形(圖中紅色箭頭指示)。

張鋒教授表示,接下來,團隊將利用小鼠模型進行大樣本量的輔助生殖研究,以此明確該類患者的精子是否適合用於體外受精,從而為男性不育的分子診斷、遺傳諮詢和臨床幹預提供新的理論指導。

相關焦點

  • ...大學曹雲霞/復旦大學張鋒團隊 鑑定新弱畸精子症致病基因CFAP58
    8月12日,安徽醫科大學曹雲霞教授團隊和復旦大學張鋒教授團隊以長文形式,再次在國際著名遺傳學期刊《美國人類遺傳學雜誌》(IF:10.5)上發表題為《CFAP58雙等位基因突變導致人和小鼠精子鞭毛軸絲和線粒體鞘發育異常及弱畸精子症》的研究論文,充分證明了CFAP58基因突變可疑導致男性不育和雄性小鼠不育。
  • 男性不育的遺傳學病因——不得不重視的基因突變
    雙側輸精管缺陷雙側輸精管缺陷是男性生殖系統的一種先天性畸形,是阻塞性無精子症的一個重要病因。80%先天性雙側輸精管缺陷患者中均存在CFTR基因(囊性纖維化跨膜傳導調節因子)突變,但其餘20%的致病機理尚不清楚。
  • 科學家發現男性生育能力相關基因,基因突變將致「無精子症」
    2017年5月26日凌晨,在線發表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細胞》(Cell)的一篇研究論文顯示,一類與男性不育直接相關的基因被發現。該基因Piwi (Hiwi)的三種突變,均會導致男性不能產生成熟的、有活力的、合格的精子,即「無精子症」,造成男性不育。該研究成果或將為臨床治療帶來新的轉機。
  • 老公查出畸精症怎麼辦?
    當中,「精子畸形率」這個字眼總是特別的刺眼……. 妻子:畸形率?是不是畸形率高就容易生出畸形的寶寶呢?你精子畸形率有98%這麼高,那生下來的寶寶是不是有很大可能會出問題呢? 丈夫:其實我聽人家說,精子畸形率這個指標沒什麼意義,可以不用管它。
  • 精子畸形率高,會生出「大頭兒子」嗎?
    「有個朋友在醫院檢查精液,出結果後發現正常精子才5%?」他這還能生孩子嗎? 其實在日常工作中,也經常遇到這樣的病友,他們對此有疑惑,甚至恐慌,擔心自己生不出健康的寶寶。今天就此問題為大家細談,打消您心中的顧慮。
  • 科學家發現男性精子鞭毛形態異常及男性不育相關基因突變
    精子缺陷是男性不育的直接原因,包括精子數量減少、能動性降低和形態異常。研究表明超過80%的男性不育是由精子能動性受損引起的,而精子形態對精子移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有缺陷的精子形態涉及精子頭部、頸部、中段或尾部的多種表型。其中,精子鞭毛的多發形態異常(MMAF)包括捲曲、彎曲、不規則、短或/和缺失,以及超微結構缺陷。這些因素能導致精子形態異常和活力降低。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研究人員發現男性精子鞭毛多發形態異常相關基因突變,文章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
  • 基因突變可致精子畸形!滬科學家發現不育新病因
    原標題:上海科學家找到男性不育新病因  過去幾十年中,全球男性的生育能力都在持續下降,但導致男性不育的很多原因卻並不明了。上海科學家最近解開了其中一個謎團———中科院生化與細胞研究所劉默芳課題組與上海市計劃生育科學研究所施惠娟課題組合作,首次發現人類Piwi基因突變可導致男性不育。
  • 本月上新!點擊就看復旦家最新上架的科研成果
    林金鐘團隊利用藍鵲生物高通量mRNA合成篩選平臺,設計了多種針對新冠的mRNA疫苗方案,研究發現用mRNA表達的新冠病毒樣顆粒可以在小鼠體內誘導產生更強的特異專一免疫反應。這是全世界首個使用mRNA技術進行體內表達新冠病毒樣顆粒並完成概念疫苗驗證的研究,將開闢新冠mRNA疫苗開發的全新領域。
  • 精子畸形就會導致胎兒畸形嗎?莫慌!聽聽醫生怎麼說
    正常形態的精子是有嚴格的標準的:頭部外形平滑,弧度規則,大體為橢圓型,長寬比為1.5,尾巴可以有彎曲,但不能有折角。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第五版(2009年)精液檢查手冊,正常形態精子應百分比≥4%,也就意味著約96%的精子都是異常形態的精子。 而按第四版(1999年)標準正常形態精子百分比≥15%。這是不是意味著男性的生育力下降了呢?其實不然,只是第五版採用了更嚴格的標準,可能原來被認為是正常形態的精子以現在的標準已被認為是有一定程度的畸形。
  • 科學家發現一種新的弱精子症發病機制
    Matzuk課題組、大阪大學Masahito Ikawa課題組等共同解析了一個精子運動調節基因TCTE1,結果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      不孕不育困擾著15%的育齡夫婦,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健康問題。在不孕不育的發病中,約有一半來自男性,其中18%的出現了精子運動障礙,被稱為弱精子症(asthenozoospermia)。
  • 嚴重弱精症和完全無活動精子的原因是啥?
    今天帶來的是一例基因變異導致的精子鞭毛多發形態異常的病例分享。在正式開始之前,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個有趣的發現。人類精子是怎樣遊動的?外院的精液分析提示精子數量少,均不活動。在當地醫院中西藥治療3月餘,療效欠佳。其他常規檢測沒有明顯異常。染色體核型正常,未見Y染色體微缺失。在我們中心複查了精液常規,顯示精子濃度小於2百萬/ml,未見活動精子。我們就給這對夫婦下了診斷。但是我們的醫生還是很敏感的,看到無活動精子,就到精液分析室問了一下,發現確實是精子尾部畸形比較明顯。會不會就是前面說的精子鞭毛多發形態異常呢?
  • 「人造精子」有望成為重大疾病研究「加速器」
    記者從昨天舉行的第289期東方科技論壇上獲悉,中國科學家們已經利用這種「人造精子」,成功繁殖出可供基因科學家各取所需的實驗小鼠,這將大大縮短科學們尋找並驗證複雜致病基因的周期,加快對癌症等複雜疾病和人類重大出生缺陷的研究。複雜疾病和人類重大出生缺陷等是我國當前面對的主要疾病負擔,明確其病因對於早診早治至關重要。近年來,基因測序技術突飛猛進,成本大幅下降,大量與疾病相關的基因被發現。
  • 熱議的「基因敲除」如何實現,拿錘子敲掉基因?
    例如,就在2020年,科學家通過敲除小鼠睪丸中特異表達的CFAP61基因的,發現該基因敲除後的雄鼠不育,該小鼠的精子活力下降,出現精子鞭毛多發性形態異常等問題。科學家據此推測,CFAP61基因可能參與人類男性少、弱、畸精子症或其他纖毛疾病導致的男性不育。二、為什麼「基因敲除」? (1)研究基因功能:敲除某個基因,讓生物失去一些表現型,根據這些喪失的表現型來推測該基因的功能。
  • 染色體異常導致反覆流產 夫妻「定製」了一個健康嬰兒
    相關檢查顯示,這個精心「定製」的嬰兒健康狀況良好,並未攜帶父輩的異常染色體。 據湖北省輔助生殖與胚胎發育醫學臨床研究中心負責人、湖北省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主任委員、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教授楊菁介紹,這名PGD試管寶寶,其父親是重度少弱畸精症患者。檢查發現,其精子密度只有正常水平的四分之一,精子活力很差,「小蝌蚪」幾乎靜止不遊動。近兩年內,妻子多次早孕流產。
  • 丈夫患弱精子症女子基因晶片試管嬰兒誕下龍鳳胎
    已經發展到第三代的試管嬰兒技術藉助了基因晶片發揮作用,那它是把晶片植入到胚胎內嗎?8月15日上午8時,西安唐都醫院三樓8號手術室,我國第三例經基因晶片試管嬰兒龍鳳胎誕生。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中的奧秘。產婦張女士35歲,曾患雙側輸卵管梗阻,丈夫患男性弱精子症。
  • 精子對備孕效果的影響程度,比你想像的要大得多
    備孕來來回回折騰好幾年,卻發現老公精子有問題?十月學院鄧老師教你怎麼判斷精子狀況,評估精子質量,手把手教你看懂精子報告,幫你更快更順利地好孕!養精蓄銳,禁慾時間越長越好?可以懷孕精子就沒有問題?卵子0K,精子怎樣無所謂?少精、弱精、畸精、無精症是否沒得治了?
  • 男子每天用電腦10小時99%精子畸形 妻子5年不孕
    男子每天用電腦10小時99%精子畸形 妻子5年不孕發稿時間:2016-10-31 10:08:00 來源: 南京晨報 昨天是世界男性健康日,專家提醒,長時間對著電腦的IT男、設計師已成都市不孕不育的高危人群,對於準備要孩子的男性而言,每天用電腦最好不超過4小時。  男子每天對著電腦10小時  「剛結婚時總想先打拼,孩子不急,等到事業有成想要孩子時,卻發現生不了了。」王先生結婚5年,妻子遲遲無法懷孕,夫妻倆找到了江蘇省中醫院男科曾慶琪教授。
  • 男子每天用電腦10小時以上 99%精子畸形
    昨天是世界男性健康日,專家提醒,長時間對著電腦的IT男、設計師已成都市不孕不育的高危人群,對於準備要孩子的男性而言,每天用電腦最好不超過4小時。   男子每天對著電腦10小時   「剛結婚時總想先打拼,孩子不急,等到事業有成想要孩子時,卻發現生不了了。」王先生結婚5年,妻子遲遲無法懷孕,夫妻倆找到了江蘇省中醫院男科曾慶琪教授。
  • 上海生科院等發現人Piwi基因突變致男性不育
    據不完全統計,在我國的不孕不育夫婦中,男性因素約佔50%,非梗阻性無精、弱精及精子畸形是造成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但其致病原因及機制還不甚了解,導致臨床診斷和治療策略極其有限。深入研究發現,Miwi D-box雜合突變小鼠精子發生阻滯在延長型精子細胞發育階段,儘管能產生少量精子,但精子形態異常、細胞核結構疏鬆、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