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電影不斷「越界」 被釋放的不僅是導演的想像力

2020-12-05 央廣網

  奧斯卡獎最佳動畫長片《蜘蛛俠:平行世界》

  最佳動畫短片《包寶寶》

  今年奧斯卡獎結果揭曉,然而入圍影片引發的關注度和討論度都不及往年。在各種「唱衰」的聲音中,唯獨對動畫長片和短片這兩個獎項的質疑最少。

  這並非因為「動畫」不被重視,恰相反,隨著越來越多優秀創作者的加入,新銳大膽的藝術探索不再是小眾實驗動畫的特權,更多進入主流視線和商業放映院線的動畫作品,有著抗衡真人電影的表現力。年度最佳動畫長片的《蜘蛛俠:平行世界》和短片《包寶寶》等作品,證明動畫能不局限於「全家歡」的類型,也能擺脫「電影低幼分支」的刻板印象。

  動畫能否進入成人世界、能否處理成人的命題?這已經是個不成問題的問題。如果把視線放寬到奧斯卡的動畫入圍長名單、歐洲電影獎和各類藝術影展,很容易發現,動畫電影不僅擁有不輸真人電影的議題設置能力,更進一步,它豐富了真人電影的表現形式;甚至,它突破了真人電影和物理世界的局限,讓視聽語言闖蕩新的維度。

  動畫拓寬了超級英雄的精神世界

  當漫威旗下的超級英雄逐漸顯出疲態時,一部《蜘蛛俠:平行世界》挽救了粉絲的熱情。這部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的熱門候選,取材於漫威漫畫,借用了超級英雄片的類型方程式,又同時超越了漫畫和超英大片。主創利用動畫的特色和優勢,跳出真人電影的技術限制,用「平行宇宙」的概念整合了歷代「蜘蛛俠」的敘事線索,僅劇作就漂亮地完成「舊瓶裝新酒」。在劇情最關鍵也最核心的動作戲段落裡,主創再次利用動畫的形式突破真人電影的局限,「對決」不再屬於身體和物理的層面,而是把人與人之間思維的衝撞「可視化」,用奇幻的畫面打通三次元和二次元,探索現實經驗之外的體驗。《蜘蛛俠:平行世界》保留了傳統劇情片的敘事,這讓它在大眾市場仍然是「可親」的,但它用動畫的自由度,拓寬了超級英雄以及此種類型片的精神世界。

  《人生的另一天》在去年坎城影展首映取得轟動,原因是類似的。這也是2019年初歐洲電影獎的最佳動畫長片得主,影片根據1970年代一位波蘭記者親歷安哥拉內戰之後的非虛構作品改編。電影以及原作的視角和立場可以商榷,重點在於動畫如何釋放了「歷史講述者」的想像力,真人訪談的段落和模仿手持攝影質感的手繪動畫相結合,是對虛構和紀錄邊界的挑戰。

  用兒童的視角挑戰「兒童不宜」的主題

  去年坎城影展期間還有一部現象級的動畫,就是日本導演細田守的《未來的未來》,這部影片也是今年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五部入圍作之一。細田守因為家裡第二個孩子的出生,真實的生活經驗給了他啟發,促使他創作出「二寶降臨,大寶怎麼辦」的故事。影片的畫風既甜且萌,內容卻非小清新和小確幸,導演別出心意地用「大寶的心理建設」這條敘事脈絡,鉤沉了大半個世紀的家族史,用童真的視角直面宏闊的命題,在動畫中注入時光和生命的分量。

  可以用孩子的目光迎向歷史、記憶、戰爭、身份這些沉重到似乎「兒童不宜」的議題嗎?《未來的未來》給出正面的回應,《養家之人》也是。《養家之人》的女主角生活在塔利班嚴酷統治下的阿富汗,她目睹父親無辜被捕,看到母親和姐姐陷入絕望,在那個瘋狂、殘酷的生活環境裡,小女孩只能女扮男裝承擔起「養家之人」的角色。作品在簡潔的二維手繪畫面中融入版畫和細密畫的特色,以質樸的民風在一個簡單的故事裡注入堅實的力量感,探討「女性艱難的生存和成長」。

  討論《養家之人》的特色,難以繞開這個創作團隊之前的《凱爾經的秘密》和《海洋之歌》,以及他們即將上映的新作《狼行者》,這些作品的共同點在於讓民間傳說和觸及現實的成長議題形成互文的關係,「說書」的畫風大量借鑑民風盎然的傳統繪畫,在《凱爾經的秘密》和《海洋之歌》裡是聖經手抄本的插圖,《養家之人》是細密畫,《狼行者》是歐洲木刻版畫。質樸有力、具有極高辨識度的畫風,協同劇作一起構築了這些動畫的能量,僅從「品相」上,它們一目了然地和發達技術時代追求「恢弘」「擬真」的動畫大製作拉開了差距。這讓人想起魯迅當年對民間木刻版畫的推崇,以及他寫下的「望雖小陋,顧亦留獨弦於槁梧」——越是在技術化觀看機制大一統的環境裡,越是有必要讓某些手工藝者發出獨特的聲音,要讓「大家各自成為自己」,表達自己的心聲。

  被釋放的不僅是導演的想像力,還有觀眾

  能自覺和主流規訓拉開距離的創作者,在作品中解放的不僅是個人的想像力,也間接促成對觀眾的解放。日本導演湯淺政明的兩部作品入圍了今年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的25部長名單,雖然最終未獲提名,但《宣告黎明的露之歌》和《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都是返璞歸真、回歸動畫精神的作品。尤其《春宵苦短》,小說原作是依次發生在春夏秋冬的四個故事,導演把原作者自嘲的「年輕人無聊的戀愛故事」壓縮到一個晚上,在內心狂想中完成時間加速度的四季輪迴,用酒神的狂歡精神,釋放了愛情中的偶遇和經營、卑怯和澎湃、錯位和誤會,調成一杯苦澀甜蜜百種況味的雞尾酒。為什麼說它回歸了動畫精神?因為導演利用簡筆畫風的線條和色彩完成對真實世界抽象,用動態畫面的節奏去反擊物理世界的逼真,進而讓幻想、意識和情緒顯形,至此,動畫不再被劇情或仿真的圖像所挾持。戈達爾說,電影應該讓人看到現實中看不到的東西,其實,這裡的主語可以換成「動畫」。

  這樣一看,糾結於動畫主角的形象是否顛覆了傳統、或家喻戶曉的傳說能否被降格成網絡文學風格的清新愛情故事,這都成了準入門檻級別的問題。動畫這種形式,論藝術、論商業,都能大有可為,箇中道行且深。(撰稿:本報記者柳青)

相關焦點

  • 動畫電影《哪吒鬧海》故事,想像力空前,自刎一幕讓人飆淚
    之前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熱映時,筆者沒去看,原因很簡單,就跟不愛看一堆鐵疙瘩組成的變形金剛一樣,筆者對哪吒的印象,永遠停留在小時候,那個白衣飄飄的少年,就是真正的哪吒。也許有人會說,86版《西遊記》裡的哪吒也不錯,後來《封神榜》裡小帥哥「田野」演的哪吒也很有型的。
  • 日本動畫電影票房爆棚的秘密
    基於這種時空交錯的劇作結構,這部動畫創造了一種極為驚豔的電影表達:那位既是在追尋她的夢中愛人,更是在追尋心中夢想的女主人公,不懈地奔跑在時空不斷變換的背景之上。就是,一個運動的人物在中景圖層,她不懈地奔跑、運動,而背景圖層上的時空同時也在不斷地變換,通過巧妙的圖層疊加與影像剪輯將這種二維動畫的表現力加以最大化。
  • 動畫電影《神秘世界歷險記4》顏值爆表 終極預告踏浪而來
    頗受孩子們期待的動畫電影《神秘世界歷險記4》即將與8月3日登陸全國院線,這部「顏值」爆表的動畫電影在暑期檔動畫海洋中兩年一部乘風回歸,近日,影片終極預告片也踏浪而來,為炎炎夏日帶來一陣痛快的涼意。一切都在你恰到好處的想像力中發芽開花,在天馬行空的邊緣,溢出或包裹都剛剛好。  在成人的世界,想像力雖未丟失,卻變得太過具向。我們想像出來的世界總是無法脫離真實世界的影子,做不到孩子那般沒有限制的自由程度。這種自由,正是需要「特級保護」的珍稀物種。  出於對孩子們自由想像的保護與呼籲,《神秘世界歷險記4》不僅增加了「聖界」這一神奇領域,還創造出全新的虛無空間。
  • 《蜘蛛俠:平行宇宙》實現「動畫電影大滿貫」
    這是索尼動畫在數次提名該獎項後的首次奪獎,打破了迪士尼與其旗下皮克斯連續六年蟬聯該獎項的局面,並為好萊塢動畫電影樹立了新的製作標杆。《蜘蛛俠:平行宇宙》奪最佳動畫長片《蜘蛛俠:平行宇宙》此次獲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大獎其實早有先兆。
  • 導演負責《變形金剛》動畫電影 好萊塢輪迴電影 環球再遭院線抵制
    01.又一部「輪迴」電影!《移動迷宮》導演新作曝光《移動迷宮》導演韋斯·波爾將執導新片《哈利的十五次人生》,由史匹柏的安培林影業出品。《玩具4》導演負責《變形金剛》動畫電影據外媒Deadline報導,孩之寶玩具和派拉蒙電影正在開發一部「變形金剛」前傳性質的動畫電影,找到《玩具總動員4》導演喬什·庫雷擔任導演,《蟻人2:黃蜂女現身》的編劇組合安德魯·巴瑞爾和加布裡埃爾·法拉利已為這部未定名電影寫好劇本。
  • 動畫電影「飛奔去月球」發手繪海報
    時光網訊動畫電影《飛奔去月球》今日正式上映,片方發布的手繪海報治癒感滿滿,溫馨故事今秋讓愛團圓。影片由東方夢工廠及Netflix出品,CMC Inc.華人文化集團公司與華人影業聯合出品,講述了一個小女孩努力實現奔月夢想、並見到嫦娥的奇妙之旅。中文版由著名脫口秀演員李誕為笑點擔當「果凍」配音,這也是李誕第一次參與動畫電影配音。
  • 動畫《姜子牙》可以說是:一維故事,二維動畫,三維電影
    #國產動畫#題記:《姜子牙》的核心製作團隊比較新銳,導演程騰也是赴美學習工作、而後歸國創業的,整體來看,《姜子牙》必將是「一維故事、二維動畫、三維電影」的一次聚合呈現。故事簡單本身不是壞事,畢竟我們的生活已經夠複雜了,我們去消費一部故事簡單的電影,從大場面、激烈動作中找到一個身心的釋放,這就足夠了,就像《哪吒之魔童降世》一樣,一場熱鬧,讓人們聽到一個80後導演的「輕成熟」的心聲或口號——「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就夠了。
  • 二十一世紀以來最好的50部動畫電影都在這裡了
    此時動畫電影的目標觀眾群仍以孩子為主,雖偶有唐·布魯斯導演的《美國鼠譚》與拉爾夫·巴克希導演一系列限制級的情色動畫與這股「低齡化」風潮對抗,但這些不以討小朋友歡心為目標的動畫電影仍不具商業競爭力;同期的日本動畫電影也已初露跳脫兒童市場的苗頭,可惜星星之火併未燎原,主流依舊只把動畫電影視作哄孩子的手段。
  • 動畫電影《大護法》導演不思凡推新作《大雨》
    這是動畫電影《大雨》首次曝光的海報物料。該片導演是曾創作出國產高分動畫《大護法》的不思凡。談起這部新作,不思凡用「中國風」「幻想」「突破」三個關鍵詞來形容。「《大雨》是一個孩子尋找父親的冒險故事,過程中我們會呈現一個完全原創的幻想世界。」不思凡說,這個故事的起源,可能跟他的思維習慣有關。「我小時候,總是自己一個人跑到山裡去,這種探尋未知世界的感覺,可能特別能引發我的創作衝動。
  • 日本治癒系動畫電影:《百日紅》,蠟筆小新導演又一力作!
    大家好,這裡是動漫迷世界~今天給大家講述一部不算新的日本治癒動畫電影,由《蠟筆小新》導演原惠一掌鏡指導的《百日紅》。這部動畫電影早在2015年便上映了,是改編自杉浦日向子原作漫畫《百日紅》(杉浦日向子為日本江戶風俗研究者),展現了日本江戶時代的社會風貌和市井生活。
  • 湯淺政明新作《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獲金爵獎最佳動畫電影
    為期十天的上海國際電影節,見證了國內影迷的觀影熱情,也見證了從世界各地來到中國上海的各位電影人的匠心。隨著電影節的落幕,各個競賽單元的獲獎者也揭曉而出。其中,伊朗導演雷薩·米爾卡裡米執導的《夢之城堡》攬獲本屆金爵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男演員三項大獎,成為大贏家。  區別於真人電影,動畫電影的受眾似乎更偏小眾。
  • 《昆蟲總動員2》導演:預算僅迪士尼動畫的1/20
    上周末出現了一部與《哪吒》畫風完全不同的動畫,就是《昆蟲總動員2——來自遠方的後援軍》(後簡稱《昆蟲總動員2》)。這部帶有獨特法式風格的電影,上一部曾在2014年收割近3000萬元的票房,在當年的動畫電影裡實屬不易。5年後續集誕生,仍由原班人馬打造,保留了第一部的法式浪漫與幽默,並沒有陷入好萊塢動畫的模式化和市場習以為常的寵物「賣萌」套路。
  • 這是中國動畫電影的哪吒時代
    ,中國動畫電影,已如盛夏綻放的那朵蓮花,進入了哪吒時代。1961年就已經問世,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萬籟鳴和唐澄聯合執導的中國動畫裡程碑式作品《大鬧天宮》中,極具傳統藝術色彩的哪吒形象就作為孫悟空的強勁對手之一出現在了大銀幕上。
  • 不僅是配音 "聲演"給角色生命 揭秘中美動畫電影配音幕後異同...
    《功夫熊貓3》甚至為中國市場重製了一版口型,連許誠毅都說夢工廠有點偏心,因為此前好萊塢還從沒有一部動畫電影這樣做過。  不過遺憾的是,國產動畫電影配音與好萊塢相比,仍是雲泥之差。電影檔期都公布了,但配音還左支右絀,這在國產動畫電影中是普遍現象。很多片子甚至到母帶出的最後一秒鐘還在改畫面,這些都造成聲音部門沒有足夠時間完善。
  • 《海獸之子》差強人意,日本動畫電影為何屢屢碰壁中國市場?
    事實上,日本動畫電影中並不乏將複雜的哲學觀念與通俗故事緊密結合的範例。在被戲稱「掉書袋」的《攻殼機動隊Ⅱ:無罪》(2004),導演通過主角對人類/主體身份的不斷懷疑與思考,反覆追問:「何謂人類?何謂靈魂?」
  • 皮克斯《恐龍當家》上線 恐龍遇人類顛覆想像力
    繼《頭腦特工隊》之後,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打造又一「顛覆想像力」之作《恐龍當家》。3月15日,這部皮克斯「史上運用最多先進技術」的動畫長片將正式登陸樂視影視會員頻道。電影融合喜劇、勵志的故事情節、宏偉細膩的特效場景以及蘇格蘭風的悠揚音樂等多「合家歡」元素,笑力十足。    恐龍遇人類顛覆想像力 勵志正能量最宜全家看    皮克斯一直在「創新型」動畫上獨樹一幟,《玩具總動員》、《怪物公司》等作品,已成為動畫長片經典,《頭腦特工隊》的出現更「刷新」觀眾的想像力。
  • 助力《四海鯨騎》動畫圓滿收官 導演趙禹晴獲讚譽
    愛奇藝出品的國內首部海戰3D動畫《四海鯨騎》第一季於近日圓滿收官。這部誠意之作改編自著名作家馬伯庸同名長篇系列小說,以其震撼的海戰奇觀、跌宕起伏的情節、精良的畫面徵服了眾多原作粉和動畫粉,並在首屆「AniSpark國產原創動畫盛典」斬獲動畫番劇類最佳美術獎。負責全劇美術的國內新銳導演趙禹晴也因此贏得了業內的一致好評。
  • 春節國產動畫電影身影翩躚 動畫IP成熟之後尋突破
    據介紹,目前,「熊出沒」的授權產品達10多個大品類,有超過2000款產品,衍生品年銷售額突破20億元,並計劃圍繞4部動畫電影打造「熊出沒」主題樂園。  「國產動畫電影還處在起步階段,但已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從今年賀歲檔的動畫電影數量可以看出:第一,中國動畫電影的市場很大,完全有能力給予優秀作品積極的票房回報;第二,動畫電影質量也在逐年提高,從故事到畫面再到技術手段都在不斷進步。」
  • 《崖上的波妞》細節帶來沉浸式體驗,全手繪突破想像力極限
    動畫大師宮崎駿珍愛之作《崖上的波妞》於近日發布一組世界觀海報,其中刻畫的細節展現了宮崎駿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與此同時,電影持續收穫觀眾們的大量高分好評,各平臺評分依然穩居同檔期前列:豆瓣評分高達8.5分,居跨年檔豆瓣評分TOP1;貓眼評分9.2分,居貓眼動畫電影評分榜年度第二。
  • 瘋羊、桌球兔、薛丁格的貓,大家好,我是動畫導演宋嶽峰
    2000年考入中國美術學院的宋嶽峰,通過室友才開始接觸到個人動畫和數字圖形(CG)藝術,也許連他自己都沒想到,CG藝術豐富的藝術形式會讓他如此痴迷。他付出了幾乎所有的課餘時間,並開始嘗試走向創作之路。從那時起,這個非電影出身的人每天都在打磨自己。大學畢業後他成立了製作公司,一邊製作廣告和特效,一邊不斷進行原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