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發現:智商高的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就有這些明顯的特徵!

2021-01-22 騰訊網

文|西紅柿媽媽

網上有一個視頻段子挺火的,是綜藝節目《你好生活》中,幾個央視主持人的對話,其中最搞笑的就是央視主持人撒貝寧。

幾個人在聊天的時候,提到了當年的高考成績。尼格買提問張蕾:「你們山西的分數高嗎?」

張蕾說:「我是山西藝術類的第一名」。

小尼說:「我也是第一名。」

康輝笑著問:「誰還不是第一?」

一邊的撒貝寧笑起來:「跟一幫還需要考試的人坐在一起,真的是……」。

撒貝寧沒有經過高考,他在中學是被直接保送到北京大學的。而且,在北京大學學習期間,撒貝寧也是名副其實的學霸。

他說,老師都不怎麼認識他,因為平時他都不怎麼上課,可是一考試他就分數很高。所以,在北大他又被直接保送了研究生。

平時我們看到舞臺上幽默的小撒,不僅情商高,還是一個智商很高的人

生活中,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商是高的,是聰明的,希望孩子能夠將來有出息。

孩子長大了,上學了,學習成績往往會成為測試孩子智商的標準。其實,也有一部分孩子,他智商並不低,可是因為學習態度不好,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被認為是笨孩子。

所以,也有的父母帶孩子去專業機構測試智商的。

心理學家發現,一些智商高的孩子,他們從小就有許多明顯的特徵,嬰幼兒時期就能看出來,他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

記憶力好。

撒貝寧就曾經在節目中提到過,老天爺給了他一個特別寶貴的「禮物」,就是擁有「照相機記憶」。

撒貝寧在看一本書,就能差不多背下每一段落的排版……撒貝寧就是一個記憶力特別好的人。

記憶是學習一切知識的基礎。記憶力很好,大腦裡就能儲存更多的知識,知識在大腦裡整合,發生聯繫,才能更好地思考。

所以,很多聰明的孩子,都是記憶力很好的。嬰幼兒時期,孩子的記憶力好壞已經開始嶄露頭角

有的孩子早早地就認生了,見到生人就哇哇大哭。也有的孩子,對家裡物品擺放的位置記得很清楚,這都是記憶力很好的表現。

孩子喜歡搞破壞。

網上有一個視頻段子,媽媽一個不注意,孩子把整罐奶粉都倒出來了。地上、身上、嘴裡、頭髮上,都是奶粉。

媽媽被氣得無可奈何,問:「心臟病好不好治?ICU一天多少錢?被氣死的人,保險公司給理賠嗎?」

孩子靜悄悄,一準兒在作妖。玩麵粉、玩口紅、撕衛生紙,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孩子做不到的。

孩子這樣搗亂,父母看到確實是很生氣。但是我們也不要過分懲罰孩子。孩子之所以搞破壞,是因為他好奇心比較重,想要探索自己不知道的秘密。

好奇,是驅動孩子學習的最原始的動力。所以,好奇心重的孩子,都是大腦思維很活躍的,也是比較聰明的。

模仿能力超強。

有的孩子看動畫片,對動畫片中卡通人物的動作、神態就模仿得惟妙惟肖。

孩子模仿能力強,不僅僅是很好玩。早就有神經學家通過研究表明:模仿越強的孩子,大腦皮層越發達,越聰明。

孩子在嬰幼兒時期,模仿是他們學習的主要方式。孩子在1~2歲的時候就可以進行簡單的模仿了。他們學習大人說話、做事,內容也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複雜。

如果你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強,說明他的學習能力很強,是聰明的孩子。

語言表達能力強。

有的孩子說話早,有的孩子說話比較晚。我們不能肯定說話早的孩子就一定比說話晚的孩子聰明,這不是絕對的。

但是,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對大腦發育是有一定影響的。孩子的語言活動,是比較精細複雜的活動,對大腦皮層是比較活躍的刺激。

孩子善於表達,說明大腦皮層比較活躍的,是聰明的孩子

孩子的智商,既有先天的遺傳因素的影響,也有後天教育和培養的因素影響。

而孩子的智力發育,6歲以前是比較關鍵的時期。科學育兒,才能讓孩子越來越聰明。

A.父母的觸摸。

嬰兒時期,父母的擁抱、觸摸都是給孩子大腦皮層良好的刺激,能刺激孩子的大腦皮層更好地發育。

觸摸還是父母和孩子很好的溝通,讓孩子更有安全感。

B.父母的嘮叨。

和孩子說話,能讓孩子變得更聰明,這說起來似乎有點可笑。但是,美國的堪薩斯金博士,早就提出過「3000萬詞彙倡議」。

三歲前,父母對孩子說話多少,直接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父母和孩子說得越多,孩子的詞彙量越豐富,就越聰明。

C.孩子的動作發育。

孩子爬得越多就越聰明,這是很多育兒專家的共識。孩子在做動作的時候,大腦需要不斷協調、運轉,能夠促進大腦更好的發育。

父母有時間多陪一陪孩子,多給孩子一個擁抱,多對孩子說一說話,就是對孩子很好的早教了。

希望所有的寶寶都能健康成長、聰明伶俐。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表明:智商高的孩子,在嬰幼兒期會有這些明顯的特徵!
    平時我們看到舞臺上幽默的小撒,不僅情商高,還是一個智商很高的人。生活中,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商是高的,是聰明的,希望孩子能夠將來有出息。孩子長大了,上學了,學習成績往往會成為測試孩子智商的標準。其實,也有一部分孩子,他智商並不低,可是因為學習態度不好,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被認為是笨孩子。所以,也有的父母帶孩子去專業機構測試智商的。
  • 美國心理學家:智商高的孩子身上確有共同點,與「遺傳」無關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智商高,聰明學習好。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從小就注重智商上的培養。不過,關於孩子的智商一直都有各種質疑的聲音。有人認為孩子的智商和父母的遺傳基因有很大關係,那些有能力、智商高的父母他們的孩子都更優秀一些,智商也低不了。
  • 心理學家:智商高的孩子,大都有這兩種特徵,你家孩子佔了幾樣
    為了了解孩子的智商,大多數家長都會選擇帶孩子去做智商測試,結果卻大多不盡如人意。通常情況下,都是用智商值作為評判智力高低的標準。100是兒童智商的標準線。正常智力的區間在90-120左右的。特曼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他修訂了Binet-Simon智力量表,並出版了Stanford-Binet-IQ測試方法。1921年,為了弄清智商與天才這兩者的關係,他開始了一項「看著天才成長」的長期實驗計劃。
  • 李玫瑾坦言:孩子智商高不高,看他的「手」就知道,何必等長大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智慧的花是開放在指尖上的」。大腦潛能開發班的盛行,可以看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智商上能夠領跑,這樣孩子上學期間更有可能成為學霸,未來也更可能成為佼佼者。那如何判斷孩子智商高不高呢?真要等到孩子十幾歲、長大了去做測試才能了解嗎?
  • 心理學家:真正聰明的人,不僅僅是智商高,還擁有這些特徵
    這裡所說的聰明人,並不只是說一個人的智商高,而是情商和智商雙高。心理學家戈爾曼首次提出與智商對應的概念—情商(Emotional Quotient)。情商在先天因素上並無明顯區別,更多的是後天個體的自我學習和環境影響。情商指人在自我精神層面的自我情緒控制、對挫折的承受程度、對於自我發展的規劃等,情商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個體的智商。
  • 心理學家:成績好並非智商高,真正的聰明小孩多半有以下特徵
    文|秘籍君成績好的孩子智商高,成績差的孩子智商低?那可未必。每個家長,都有望女成鳳、望子成龍的心。所以也期盼著孩子是一個智商高,很聰明,學習成績好的小孩子。但其實本質而言,每個孩子的智商都差不多,倘若只用成績來判斷,那就有失公允。
  • 孩子反應快就是智商高?不一定,有這八個特徵才說明孩子聰明
    孩子智商高需要進行綜合判斷 國內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項調查,調查的內容是城市居民對高智力者應當具備的重要特徵作評定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右腦發達的孩子特徵明顯,是學霸的「好苗子」
    有些家長都為孩子報了「開發大腦」的培訓班,但是效果往往是不明顯。家長的目的是希望提高孩子的智商,但是訓練後的孩子並沒有明顯的智力提高的表現,有的反而會出現了混淆迷茫的現象,導致退步。那麼家長為什麼花了大價錢卻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這就要關係到大腦與智商的關係,以及一位神經心理學家的實驗。兒童的大腦開發和「右腦」與「智商」的緊密關聯!
  • 智商高的孩子,身上有五個明顯特徵,看看你家娃中了幾個
    孩子的智商高低除了受父母遺傳基因的影響,也與家長從小對他們的培養有一定的關係。執筆:張蒙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一般認為,智商較高的父母生出來的孩子通常也比較聰明,但後天的訓練和培養也對寶寶的智商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如果家長從小注重孩子的智力開發,那麼他們的學習能力就會比同齡人強,智力發育水平也會比較快。
  • 智商高的孩子跟普通孩子有何區別?有這3個特徵的娃,智商不會低
    當別人家孩子1歲半還不會跳的時候,曉月家兒子已經雙腳跳離了地面,而且1歲半的時候兒子就已經能夠背出完整的古詩啦!當初曉月還沒覺得有什麼,可能孩子別人家發育得快一些而已,隨著兒子年齡的不斷增長,曉月發現兒子和別的孩子差距越來越明顯,尤其在記憶能力方面。教給兒子的東西,只要一遍兒子就能夠全部記住,比如給兒子講故事,故事講完之後,兒子基本上能夠複述得差不多。
  • 智商高的孩子,6歲前會有這幾個特徵,看看你家孩子有沒有?
    總結出高智商的孩子,在6歲前就有跡可循、有據可依,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特徵。智商高的孩子,6歲前具備這些特徵01:不管做什麼都很專注著名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說過這樣一句話:「只要專注於某一項事業,就一定會做出使自己感到吃驚的成績來」。
  • 心理學家坦言:決定孩子智商的不是基因,而是這幾點
    法國著名心理學家比奈·阿爾弗雷德編制了世界上第一份智力測量表,並且他根據這份測量表把平均智商定為了100,而經過測量得出,當時法國人的智商大約在85到115之間。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劉易斯·推孟在19世紀20年代進行了一場實驗,實驗內容是隨機選擇了1500名同齡,並且智商平均為130左右的孩子們進行長期跟蹤調查。
  • 心理學家:從這些面相特徵可以判斷一個人的性格特點
    中國自古就有面相學一說,這種學說通過人不同的面相特徵來判斷一個人的性格特徵甚至是人生走向,雖然有一定的根據,但仍然有一些誇大其詞的現象,所以不能盡信
  • 給孩子測智商?!這事靠譜嗎?
    有寶媽在後臺給我們留言,「我聽說智力測試是國外嬰幼兒體檢的必檢項目,有這麼回事嗎?」據捲兒媽了解,發達國家給孩子測智商相對普遍,可能他們更崇尚「先天智力」,而我們的文化更注重「後天努力」。不過兒童智商測試大都是在孩子上小學之前,而非傳說中的嬰兒期(0~3歲)。國外沒有必須對嬰幼兒做智力測試的規定。
  • 右腦發達的孩子有3個特徵,學習不用父母發愁,看看你家娃是嗎?
    一說起學習成績,表妹就特別羨慕那些聰明孩子的家長,可以省心不少。和表妹一樣的家長,或許忽略了孩子的成長特點:孩子的智商跟右腦是否發達有關,而右腦發達的孩子,會有三個明顯的特徵。 右腦發達的孩子有3個特徵,學習不用父母發愁,看看你家娃是嗎?
  • 心理學家百年研究,智商高有這9大特徵!
    經過上百年的科學發現高智商的人有以下幾大特徵會比較明顯。其中排名第一的,肯定會讓你大吃一驚。第九,你不愛抽菸,你能很清楚的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並能克壞的事情發生,第八,你不愛吵鬧,喜歡一個人獨處,獨自探索世界的奧秘,第七,你善於發現事物之間的相關性,比如這個人很胖,很大一個原因是不運動,第六,你寬容不玻璃心,海乃百川,有容納大第五,你經常問自己一些大的問題。比如宇宙的起源,擁有發散性思維。
  • 右腦優秀的孩子,大多有3個特徵表現,是個成為「學霸」的好苗子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天資過人,長大後成為棟梁之才。但卻不是所有孩子都有這種能力。家長恐自己的孩子落後於人,就會給自己的孩子報一些開發智力的培訓班,但是結果往往不盡人意,有些孩子在上過這些培訓班之後不但沒有智力過人,可能還會出現智力退化的現像。
  • 美國心理學家:智商高的兒童確實存在很多共同點,但與遺傳無關
    很多家長一直認為智商主要靠遺傳,其實這種結論經不起任何推敲,天才的父母並不一定是天才。就像愛因斯坦的父母與子女沒有一個有他那樣的才能。而根據人們對智商的疑惑,美國的心理學家(L.M.Terman)在20世紀20年代對比奈-西蒙智力量表進行了改進,進行了一場大型的智商測驗。
  • 孩子智商高不高,看他日常有沒有下列特徵即可,中一個就穩了
    3-6歲的孩子會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性地進行記憶。執筆:宇一桐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在人類歷史中,一些功勳比較卓著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智商高。比如:史蒂芬·霍金、愛因斯坦等著名的科學家他們的智商就比普通人高几倍。
  • 千萬不要帶孩子去測智商,因為人的大腦可塑性高,受到後天的影響很大
    弗林研究了數十個國家的智商測試數據,發現每年分數會增加0.3分,也就是每10年增加3分。後續多年的研究證實,全球範圍內都存在智商提升的趨勢。 弗林效應可能與兒童時期營養的改善、教育的普及、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