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國語和普通話真的「一毛一樣」嗎?

2020-12-06 大叔談旅遊

這兩種話基本想通,但也有不一樣的地方,列出來大家學習一下吧

大陸 臺灣

1食物

橙子——柳丁

菠蘿——鳳梨

獼猴桃——奇異果

番石榴——芭樂

章魚——花枝

吞拿魚/金槍魚——鮪魚

三文魚——鮭魚

御田(這是什麼東西?)——黑輪

酸奶——優格/優酪乳

涼粉——仙草 (話說,如果叫做「仙草」的話,就會比「涼粉」賣得要貴,其實是一個東西!)

巨無霸——大麥克

賽百味(這又是什麼東西?)——潛艇堡

方便麵——速食麵

蒸蒸糕——狀元糕

花生——土豆 (難以理解)

河粉——粿條

粉絲——冬粉

西蘭花——花椰菜

冰棒——冰棍

薯片——洋芋片

空心菜——通菜(廣東也是這個說法)

巧克力——朱古力(粵語也是這個說法)

聖代——新地

現場做的蛋卷冰激淋——叭噗

2地名:

義大利——義大利

柬埔寨——高棉

寮國——寮國

朝鮮——北韓(大陸民間還有這樣說)

馬爾地夫——馬爾蒂夫

紐西蘭——紐西蘭

雪梨——雪梨

坎城——坎城

佛羅倫斯-翡冷翠 (美寶小撇步:「翡冷翠」是徐志摩首譯出來的名字,個人覺得比「佛羅倫斯」更好聽誒)

3.交通:

地鐵+輕軌——捷運

公交車——公車

摩託車——機車(罵人的話之一)

自行車(單車)-腳踏車

奔馳——賓士

救護車-喔咿喔咿 (這個是玩《模擬人生》的時候學到的,XDDD)

4 學術:

幼兒園/幼稚園

小學——國(民)小(學)

初中——國(民)中(學)

本科——大學部

研究生——研究所

高考——聯考

班主任——班導

班長——班代

掛科——被當掉

多選題——複選題

向量圖→矢量圖

最小公倍——最低公倍

兩條不平行的直線——歪斜線

遞推——遞迴(遞迴)

概率——機率機率

正態分布——常態分配

宏觀經濟學——總量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個體經濟學

變量——變數

經濟增長——經濟成長

縱列數據——平衡縱橫數據

實物資本——實質資本

實際貨幣餘額——實質貨幣餘額

全要素生產率——總要素生產率

受眾——客群

組織文化——企業文化

市場細分——市場區隔

渠道——通路/管道

大爆炸——大霹靂

泥石流——土石流

等離子體——電漿

研究框架——研究架構

智慧財產權——智慧產權

合同,合約——契約

情報機構——情治單位

司法部——法務部

上訴——抗訴

(審理過程中對法院的決定、裁定提出)異議——抗告

(對法院生效判決的審判監督程序)再審——三審

專案組——特偵組

花花世界 - 2010-3-19 15:09:00

5 電腦 & 3C相關:

複印——影印

列印——列印

印表機——印表機

網絡——網路

軟體——軟體

程序——程式

屬性——內容

視頻——視訊

博客——部落格

沙發——頭香(哈?)

打遊戲——打電動

數碼——數位

單反(相機)——單眼(相機) (……)

滑鼠-滑鼠

郵箱——信箱

收藏夾——我的最愛

註銷——登出

安裝嚮導--安裝精靈

門戶網站——入口網站

重裝(系統)——重灌 (……)

刷新——重新整理

死機—當機

寬帶—寬頻

硬碟——硬碟

U盤——隨身碟

筆記本電腦——筆電

我在QQ上叫你,喊你,臺灣叫密你

網上鄰居——網路上的芳鄰

播放器——播放軟體

查看——檢視

上傳——上載

C盤D盤——C糟、D糟

發簡訊——傳簡訊

(MSN等)發(信息)——丟(訊息)

(論壇用語)頂——推

(網路用語)樓主——原PO

畫圖——小畫家(這個早有耳聞,蠻可愛的叫法。)

計算器——小算盤(為什麼是算盤囧)

紙牌——接龍(一個說物,一個說玩法。)

空當接龍——新接龍(空當接龍是紙牌的續作。)

蜘蛛紙牌——連環新接龍(拜託不要再增加形容詞了……)

紅心大戰——傷心小棧(囧)

掃雷——踩地雷(餵這似乎錯誤地描述了遊戲的目標吧?)

6 很妙的對稱式:

道地——地道

熊貓——貓熊

宵夜——夜宵

冰棒——棒冰

文藝——藝文

7 稱謂/人物:

師兄/姐/弟/妹——學長/姐/弟/妹 (廣院裡就是師兄師弟叫來叫去的,話說我時常覺得我有在學校練功的Feel耶~)

麻吉——好友

爺爺/外公——阿公

奶奶/外婆——阿麼

老大媽,大媽,大娘——歐巴桑,阿媽

黑社會——兄弟

日本女孩——櫻花妹

大陸妹→生菜(?)

窮人——待富者(?)

同志(同志做稱呼還有人在用嗎?)——先生/小姐

服務員——先生/小姐

美女——正妹

鐵臂阿童木——原子小金剛

敢達(大陸官方)——高達(香港)——鋼彈(臺灣)

8 日常用語:

早上好——早安

下午好——午安

晚上好,晚安——晚安(一個詞有兩個含義)

讓一讓——借過

沒事兒——沒關係

想幹什麼——想怎樣

不錯——不哩水(一般形容人)(?)

幫你忙——幫忙你

咯——囉

大陸:回應「謝謝」的是「不用/不客氣」;臺灣:回應「不會」

9 雜七雜八:

普通話——國語

語境——脈絡

語意——意涵

語法——文法

網吧——網咖

計程車——計程車(這個都有吧?)

士兵─阿兵哥

解放軍——革命軍

公安——警察

民警——警員

原子彈——核子彈

飛彈——飛彈

年夜飯——尾牙

傳統——古早

本地——在地

信息——資訊

行動電話——行動電話 /手機

衛生巾——衛生棉

一次性用品——免洗用品

創可貼——OK綁

熱門——夯

考察—考量

薪水—薪資

地震—地動

風箏—風吹

原物料——原材料

檔案發送——傳送

保安——保全

原子筆——原子筆

基本建成——大致完工

建設——營建

金氏世界紀錄——金氏世界紀錄

評委——評審

包括(念「闊」)——包括(念「瓜」)

恐怖襲擊——恐怖攻擊

外遇——劈腿 (已經傳過來了……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誒~)

泡妞——把妹

上電視——出通告

自助餐——吃到飽(臺灣的「自助餐」是自己選擇菜式,然後稱重計價的餐飲方式)

嗆聲(香)——抗議

「幕後黑手」——「藏鏡人」

聖誕——耶誕(兩種都有)

盒飯——便當

透明皂——水晶肥皂

大陸解放——大陸淪陷(這個好妙,哈哈)

解放戰爭——國共內戰

發展中國家——開發中國家

食物有彈性有咬勁——食物很Q(來自閩南語)

群眾——民眾

開眼角(?)——開眼頭

礦泉水瓶——寶特瓶

紙盒裝(飲料)——鋁箔包

消防官兵——打火弟兄(?)

擺地攤——」斂」攤(我不知道是哪個斂)(?)

塑膠袋——塑膠袋

風筒——吹風機

學校或社區內的小賣部——福利社

老幼病殘孕專座——博愛座

阻止—封鎖

雷射(陸)——鐳射(港)——雷射(臺)

味精——味素

花樣遊泳——水上芭蕾

營業廳——門市/據點

抓狂——倆共(閩南語)

素質——貭素

推遲——延後

超聲波——超音波

雷射——脈衝光 /雷射

口才——口條(口條)

人字拖——夾腳拖

多管閒事——雞婆

你在做什麼——你在搞什麼飛機(?)

人流手術——夾娃娃/落胎

待業——失業

借鑑——借鏡

糾結——煩亂

水平——水準

白痴——白目(意思好像不完全一樣哦)

聊天——哈拉

冰箱——冰櫃

"冰的"飲料——"凍的"飲料

土雞——跑地雞

洗面乳——洗面奶

生活小貼士小tips小竅門——小撇步 (咦?小撇步也是?=v=||)

紀律委員——風紀股長

文藝委員——康樂股長

鬼——好兄弟(是敬畏的意思嗎?)

中邪——卡到陰

飆車——尬車

詐騙——詐欺

劃清界限——切割

步行街——徒步區

好吃——不錯吃(「不錯」系列)

好看——不錯看

兇巴巴——恰北北

風格——Tone

不是一類型的——不是一卦的

瞎掰——唬爛

沒種——俗仔

貪汙——A錢

土——俗(請閩南語發音,聳)

公元——西元

露餡——破功

空竹——扯玲

優厚——優渥(這個詞大陸也有,但是感覺口語中用不多呢,在臺劇中經常聽到說優渥的獎學金什麼的~)

假期結束了——收假

秋褲,棉毛褲——衛生褲~~

美瞳——放大片

過山車——雲霄飛車

時間緊張——時間緊迫

抓緊時間——加快腳步;善用時間

堂食——內用(嚴格來說是從缺,因為「堂食」可存在的語境比「內用」廣得多)

惡俗(形容詞)——低俗

塑料——塑膠

(電影)片花——片段;預告

屏幕——熒幕

10 詞同義不同:

窩心:

在大陸指窩火吧,臺灣指是貼心

感冒:

大陸說對你不感冒,意思是對你不感興趣

臺灣:我對你很感冒——意指不認同,是貶

11 臺灣不常用詞:

大陸 臺灣

貌似——好像

跑題——離題

關注——關心

理解——了解

估計——猜想

12 大陸不常用詞:

臺灣 大陸

訴求——需求

迷思——迷惑,疑問

卡位——籃球術語,引用到日常生活中指搶佔先機的意思。

出包——出錯,出糗

13從缺類:

(1)普通話沒有對應詞彙

歪哥——(閩南語詞)意思是做壞事;

ging(ㄍ一ㄥ)——堅持.固執等等意思;

龜毛——基本上就指性格「不爽快」(嚴謹一點的解釋是「當一個人非常的無聊,非常的有趣,非常的認真而產生一些異於常人的行為,導致周圍的人都相當抓狂的行為即稱之為龜毛」);

雞婆——多管閒事;

奧客——指態度惡劣的客人;

田轎仔——有錢有地的人;

好康——實惠的東西,相當於粵語的「著數」

裝校為(裝瘋賣傻);

「水」——指漂亮,很棒等等意思;

梗——『梗』的意思就是相聲稱做的『段子』、『話題』、『笑點』

凸槌——搞砸了的意思

喬——相當於「瞧」嗎?但是好像也有整理的意思,還有在「喬時間」又不知道該怎麼翻譯了

奧步——非法的手段、陰招

走路工——勞酬(雖指報酬,但多用在選舉時的不當酬勞)

西瓜效應——見風使舵

(2)國語沒有對應詞彙

立馬——立刻馬上

輕一點——小聲一點

靠譜——是可靠,值得相信的意思

14 電影片名翻譯:

蜘蛛俠——蜘蛛人

迷陣血影——查林十字街84號

角鬥士——神鬼戰士;

加勒比海盜——神鬼奇航;

盜墓迷城——神鬼傳奇;

最差搭檔——神鬼搭檔;

飛行者——神鬼玩家;

格林兄弟——神鬼兄弟;

無間道——神鬼無間;

諜影重重——神鬼認證; (神鬼你個頭啊!)

懲罰者——神鬼制裁;

小島驚魂——神鬼第六感;

殺手裡昂/這個殺手不太冷——終極追輯令;

12猴子——未來總動員;

最終幻想——太空戰士;

虎膽龍威——終極警探;

海岸巡邏隊——驚濤大冒險;

出租司機——終極殺陣

完美盜賊——終極土匪;

我們曾是戰士——軍天壯志;

戰火下的勇氣——生豪情〉;

獨立日——天煞-地球反擊戰〉;

勇敢人的遊戲——逃出魔幻紀

星際戰警——兩個黑衣人

憨豆先生——豆豆先生

15 品牌:

飄柔——飛柔

海飛絲——海倫仙度斯

強生——嬌生

索尼——新力

愛立信——易立信

格力高——固力果(glico)

阿迪達斯——愛迪達

16 人名翻譯:

梵谷——梵谷

畢卡索—畢卡索

伽(念「家」)利略——伽(念「茄」)利略

雷諾瓦—雷諾瓦

莎朗斯通——莎朗史東

布希——布希

歐巴馬——歐巴馬

希拉蕊——希拉蕊

安吉麗娜茱莉-安吉麗娜裘莉

「幕後黑手」——「藏鏡人」

這是因為以前的一個很紅的布袋戲」雲州大儒俠」而來的。裡面跟正派主角雲州大儒俠史豔文作對的一個超級惡人角色就叫」藏鏡人」。平時很少現出行蹤,都在幕後操控惡黨歹徒壞人,施行各種奸計來攻擊史豔文。所以後來就把這些藏在幕後的黑手叫做」藏鏡人」。

盒飯——便當

便當是日文稱呼,因為殖民統治的影響,我們也跟著說」便當」。不過國語在正式的說法上是」餐盒」。

食物有彈性有咬勁——食物很Q(來自閩南語)

臺語裡面,吃的東西很耐嚼有彈性叫做」Q」,其實字應該寫做」曲」。捲曲的臺語也叫做」Q」。譬如捲髮,臺語叫」Q毛」。

開眼角(?)——開眼頭

這是啥?完全沒看過的詞,也完全不知道這是啥。如果有知道的先進大德,煩請指教。

礦泉水瓶——寶特瓶

寶特瓶指的是各種裝礦泉水或各式飲料的塑膠材質瓶,不是只有限定裝礦泉水。

紙盒裝(飲料)——鋁箔包

在臺灣,裝飲料的紙盒裝還是有兩種。一種是裝牛乳、蔬果汁的純紙盒包裝。這種的特點是外形像個房屋。撕開對角拉出封口就可以飲用。另一種是付小吸管的,外面是紙質,裡面有一層鋁膜。通常用再侵透力較強的飲料,譬如茶類。

消防官兵——打火弟兄(?)

我們負責救火的這些人員國語叫做消防員,屬各地消防局所管轄。各種奇怪的救助譬如溺水、摘取蜂巢、捕蛇、追捕脫逃猛獸、處理瓦斯煤氣外洩等等都可以找他們。臺語叫做」打火員」。因為臺語的」滅火」稱為」打火」。打火兄弟這是用來對消防員比較親膩的稱呼,或者消防員彼此間的形容所使用。不是很常用。

擺地攤——」斂」攤(我不知道是哪個斂)(?)

擺地攤就是擺地攤,或者擺攤。臺語叫」開攤」。

阻止—封鎖

這又是個錯的超離譜的。阻止歸阻止,封鎖歸封鎖。譬如兇案的現場,警方將現場」封鎖」,不會是警方將現場」阻止」。

矽膠——矽膠

這我搞不太清楚是不是指隆乳手術所用的那個填充物。如果是的話,臺灣叫」矽膠」。

味精——味素

國語也是叫味精,正式名稱也是。臺語的話才叫味素。

抓狂——倆共(閩南語)

抓狂這個詞本來就是臺語的詞。十年前我剛接觸大陸的網路的時候,還沒看到這個詞在大陸的網路出現。後來這個詞循著網路傳入了內地。抓狂的臺語發音是」倆拱」沒錯,不過拱是發二聲不是三聲。順便一提,諸如」靠」、」偶」(我)、」不素」(不是)這幾個詞本來也都是臺灣用語,後來也都是因為網路漂洋過海到了大陸。就像現在大陸的」牛B」、」火紅」這些詞傳來臺灣是一樣的。

素質——貭素

臺灣不管是國語還是臺語,都是用」素質」,這個」質素」是哪來的,根本就沒聽過。

推遲——延後

這兩個都有使用,只是推遲是比較文雅,延後是比較口語化罷了。

雷射——脈衝光

雷射在臺灣叫雷射,雷射這東西跟脈衝光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可以說是兩種不同的東西。

口才——口條(口條)

這個是兩種不同的意思。口才在臺灣的意思如各位理解的那樣。至於口條,指的是說話的語氣特徵。不過這個很少用,通常都是電視配音員之間在談論配音的問題時候會用到的詞。

多管閒事——雞婆

國語也是」管閒事」,」多管閒事」。」雞婆」是臺語的用法。只是在臺灣因為國臺語混用的狀況很頻繁,所以也會再說國語的時候使用。

人流手術——夾娃娃

國語正式來講是」流產」,更正式的說法是」人工流產術」。臺語叫」落胎」。夾娃娃這是非正式、不正經、比較戲謔的說法,在網路上使用或者朋友之間開玩笑的狀況用的比較多。

白痴——白目(意思好像不完全一樣哦)

如上所說,的確不是同樣的意思。白痴指的是罵人愚蠢、笨蛋、腦子不靈光。白目則是罵人很不會看人臉色、很不會看場合做事或說話。譬如說,有人在葬禮場合上嬉笑喧譁,就可以罵這人」很白目」。

聊天——哈拉

聊天室比較正式、通用的說法。哈啦是比較口語化的說法。

冰箱——冰櫃

保存食物飲料的這個機器我們叫冰箱,臺語叫」冰廚」。專門保存冰塊的那種大型儲冰氣才叫做冰櫃,殯儀館保存屍體的那個也叫冰櫃。

"冰的"飲料——"凍的"飲料

我們會說」冰的」,不會說」凍的」。

土雞——跑地雞

那種品種沒改良過叫土雞,另一种放養在山坡上的土雞叫做」放山雞」。

洗面乳——洗面奶

一些乳液化的用品我們都會說XX乳,不會說XX奶。

生活小貼士小tips小竅門——小撇步 (咦?小撇步也是?=v=||)

這完全是兩個不同概念不同種類的東西。大陸說的小貼士,我們叫」便利貼」。撇步是指一些訣竅、竅門的臺語說法。

紀律委員——風紀股長

文藝委員——康樂股長

這個上面那個關於教育方面的說明已經有說了。

鬼——好兄弟(是敬畏的意思嗎?)

臺灣稱孤魂野鬼、靈界的那些靈體、靈魂、亡魂方面,好兄弟是敬稱。像是農曆七月的普渡亡靈,就叫」普度好兄弟」,當然這個也是臺語的用法。不過好兄弟也並非都是指這些東西。譬如說:誰與某某人兩個是好兄弟,那是說他們兩個是死黨好朋友、好哥們,不是說他們兩個是鬼。

中邪——卡到陰

卡到陰也是臺語對於中邪的口語化說法。另外也有」遇到魔神仔」、」被魔神仔拐去」的講法。

好吃——不錯吃(「不錯」系列)

好看——不錯看

會用」不錯XX」的用法的,基本上都是臺語化的口語。

兇巴巴——恰北北

恰北北這個就是兇巴巴沒錯。不過通常這個用詞是用在女性身上,不會用在男性身上。

不是一類型的——不是一卦的

這個有些不同。」不是同一掛的」,通常是指某人跟某些人不是同一個小團體。譬如說」老王跟老鄭還有小白他們那幾個不是同一掛的」。

瞎掰——唬爛

沒種——俗仔

貪汙——A錢

土——俗(請閩南語發音,聳)

露餡——破功

這些都是臺語的說法,當然現在國語的口語化裡面也混入了。

美瞳——放大片

這種有顏色的隱形眼鏡大陸叫」美瞳」,我們很少人叫」瞳孔放大片」或」美瞳」。都是說彩色隱形眼鏡較多。

堂食——內用(嚴格來說是從缺,因為「堂食」可存在的語境比「內用」廣得多)

其實也就是在飲食店裡面吃而不攜帶出去的意思。

11 臺灣不常用詞:

大陸 臺灣

貌似——好像

這個不是不常用」貌似」,是根本不用。

跑題——離題

跑題離題都有用,都很常見。

關注——關心

關注跟關心也是很常用。

估計——猜想

這有些不同。估計在我們這裡指的是有根據的預先計算。譬如:據內政部以某某年的某產業稅收來估計。猜想就如字面上各位所了解的那樣的意思。

13從缺類:

(1)普通話沒有對應詞彙

歪哥——(閩南語詞)意思是做壞事;

不對,這不是說做壞事。歪哥,指的是指某人在做人做事情上面的特性是不正經、非正派、旁門左道、佔人便宜、心存不良。

ging(ㄍ一ㄥ)——堅持.固執等等意思;

不是說人固執、堅持。正確的意思是說這人性格上拘束、放不開。譬如說:小王在女孩子面前很ging,很」閉數」(閉數也是臺語,指的是個性內向)。

龜毛——基本上就指性格「不爽快」(嚴謹一點的解釋是「當一個人非常的無聊,非常的有趣,非常的認真而產生一些異於常人的行為,導致周圍的人都相當抓狂的行為即稱之為龜毛」);

上面這個嚴謹解釋是錯的。如果按照上面這個嚴謹解釋所說的來講,臺語叫做」肖神經」。龜毛就是不爽快、拖拖拉拉、內地有些地方是說」痾棉花屎」。

田轎仔——有錢有地的人;

有錢有地的不能說都是田僑仔。田僑仔指的是那些住在鄉下,家裡廣有田產的那些土地主。這是都市人對鄉下這些地主的貶稱。另外臺語裡面對有錢人的尊稱叫」阿舍」,等同大陸所說的」大爺」、」老爺」。

裝校為(裝瘋賣傻);

基本上在網路上寫出來有很多種寫法,只要音對了就差不多可以。不過這並不完全是裝瘋賣傻、裝傻的意思。在罵人的時候也有用來罵對方把自己當白痴耍或者不守諾言信用。譬如國語說:你TMD把我當白痴嗎?臺語裡面就可以說:你把我裝校為喔!

喬——相當於「瞧」嗎?但是好像也有整理的意思,還有在「喬時間」又不知道該怎麼翻譯了

臺語裡面喬是動詞。譬如說上面講的」喬時間」,就是」抽空」、」挪時間」、」找個時間」。喬事情,就是處裡事情。也有」排解」、」商量」的意思。譬如說:小王跟老陳兩個之間的那筆爛帳很不好搞定,還是叫他們兩方的老大出來」喬一下」比較好。當然也有整理、調整的意思。像上面有朋友回應說的」喬奶」或者」喬空位」。

(2)國語沒有對應詞彙

立馬——立刻馬上

當然有,臺灣不說立馬,臺灣說立刻、立即。

輕一點——小聲一點

輕一點跟小聲一點是不同的詞,其意思就如字面上大家所理解的那樣。

14 電影片名翻譯:

最終幻想——太空戰士;

相關焦點

  • 國語、普通話與華語
    國語是不是普通話呢?實質上,國語就是我們所說的普通話。可以這樣說,國語是普通話的舊稱,而今臺灣還沿稱國語,華語是普通話在海外(例如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稱呼。……你看,這是蹬三輪兒的口氣嗎?由此證明,由於時代的局限,當時所說的國語並不完全是人民大眾的口語,確實是一種非驢非馬的「近文之雅語」。儘管如此,國語運動對於文言和方言來說絕對是社會的進步,由於話劇、電影和廣播的發展,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國語得到廣泛的傳播。
  • 「普通話」為什麼稱普通話?為什麼稱「國語」是錯誤
    「普通話」的真正含義是什麼?為什麼不稱「國語」和「官話」?這似乎是一個很普通的問題,但實際上有許多人並不真正清楚。其實,「普通話」這個詞早在清朝末年就有了。1906年,語言學者朱文熊寫過一本書《江蘇新字母》,把漢語分為三類:國文(文言文)、普通話、俗語(方言),第一次提出了「普通話」的名稱和概念,他給「普通話」下的定義是「各省通行之話」。語言學家、北京大學教授王力出版過一本書《漢語淺談》,書中專設一個小標題「什麼是普通話」。王力說:「什麼是普通話呢?普通話就是通行全國的話。普通話就是普遍通行的話」。
  • 霹靂布袋戲新劇配音大換血,一頁書聲音男變女,梵天變性你怕了嗎
    在這部劇裡我發現了閩南語的魅力:發現了書大的男高音,發現了黃大配女生時的嫵媚纏綿,發現了原來一個人配所有的角色並旁白原來是這樣有意思,發現口白毫無自己以為的錯亂感和違和感,發現了如何聽閩南語不費力的一些小辦法。
  • 一曲兩詞,國語版和粵語版,你認為哪個更經典?
    他曾經出版過幾十張國語專輯和多張粵語專輯,其中不少的粵語歌都是翻唱的自己經典的國語歌,是國語版的歌曲重新填詞後再次演繹出來的。蘇芮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臺灣最知名的實力派歌手之一,曾經演唱過許多經典的歌,像《酒幹倘賣無》《一樣的月光》《跟著感覺走》《牽手》《親愛的小孩》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流行經典。1989年1月,蘇芮的粵語專輯《憑著愛》發行。同年6月,姜育恆出版了《多年以後再回首》專輯,其中的主打歌曲就是《再回首》。
  • 視頻|吳孟達御用國語配音演員去世,他還給小丸子爺爺配過音
    1月8日晚,香港國語配音演員葉清發微博稱,臺灣著名配音演員、吳孟達的「國語代言人」胡立成逝世。這條微博立刻被眾網友轉發,滿屏點起了表示哀悼的小蠟燭,「對於普通話觀眾來說,石班瑜和胡立成就是一定意義上的周星馳和吳孟達」,「童年是在吳孟達先生的電影中度過的,對您的聲音不能再熟悉,一種聲音將永遠地消失」。
  • 姥姥是普通話,外婆是方言?到底什麼是普通話,什麼是方言?
    要說心裡陰影面積最大的還屬上海的網友們,很多網友表示對"姥姥"這一稱謂感到很不習慣,把"外婆"改成"姥姥"以後,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表述,都變得怪怪的……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小紅帽的「狼外婆」,以後是不是得叫「狼姥姥」?更彆扭的是,腦補一下你唱「澎湖灣,澎湖灣,姥姥(應為外婆)的澎湖灣……」的情形,就能感覺舌頭和牙齒的不情不願。
  • 「我的普通話和英文一樣好」
    1997年2月,聯合國安理會為鄧小平的去世默哀一分鐘。下午16時,傅高義在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金耀基和現任校長沈祖堯的陪同下,準時來到活動現場,已經等候多時的學生和「粉絲」們紛紛圍了上去,相機發出的「咔嚓」聲不斷響起。已過耄耋之年的傅高義對每個要求合影的粉絲都微笑著應允,極具風度。記者注意到,傅高義在《鄧小平時代》的扉頁上同時籤上中文名「傅高義」和英文名「Ezra F.
  • 《搞笑一家人》國語配音版本怎麼找?
    搞笑一家人一:關於搞笑一家人國語配音版本資源連結怎麼找?目前搞笑一家人配音有兩種,一種是韓語配音,一種是國語配音,在看這部電視劇的時候我們會選擇國語配音,因為國語配音相對來說更容易理解,不用看字幕,所以搞笑一家人國語配音版本比較受到歡迎!現在網上也沒有資源,如果想要找資源的話,需要去一些搜索網站裡進行搜索,搜索百度雲資源或者到一些小型的在線平臺上去收看關於《搞笑一家人》!
  • 你知道臺灣的《西遊記》和《藍精靈》嗎?
    大陸朋友的童年裡一定少不了《藍精靈》,但我在臺灣的童年裡也少不了這部動畫片,只是翻譯的名字不一樣,叫做《藍色小精靈》。我還記得這部動畫片是我在8歲(1984年)上小學時看的,大陸好像也是差不多時間引進的。在臺灣是每周一下午六點播半小時。
  • 漢字讀音改來改去,是為了遷就文盲嗎?
    簡單來說,就是同一個字,在紙上寫的和口頭用的發音不一樣。假設在課堂裡,老師讓小明朗讀課文裡出現的「剝削」,那麼「剝」此時念「bō」,但課後小明招呼夥伴一塊兒剝花生吃時,「剝」就念「bāo」了。一般來說,白讀讀音是從方言裡固有的語詞衍生出來的,而文讀讀音可能受古代文言文、術語和官話的影響較深。可以看出,異讀詞的讀音規律性不強,要掌握所謂的標準讀法只能靠死記硬背。
  • 只會說普通話的孩子沒什麼值得驕傲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會說方言的小孩子真的是越來越少了。有第三方機構統計的數據顯示,全球平均每天都會消失一門方言。方言,正在成為老一代人的獨家記憶。萌爸之前就碰到過一個傷心的奶奶,她說她的孫子上了幼兒園後,就不跟她說話了,因為她只會說南方的方言,她的孫子說她連普通話都不會說,拒絕跟自己的奶奶聊天。奶奶沒辦法, 一把年紀了,只能跟著電視學習普通話。方言為什麼會不斷消失?現在有很多家長在教育過程當中,都會給孩子灌輸一個概念:方言太難聽了, 學了也沒用,好好學好普通話就好了。
  • 臺灣著名女歌手——葉倩文
    葉倩文是臺灣著名的女歌手但是他的歌曲並不僅僅只有普通話也涉及到了很多粵語的歌曲因此他歌曲的受眾非常的多他的歌曲風格類型也是多變的並不單單受限於抒情類他的歌曲曾經獲得很多樂壇上得大獎因此他擁有較高的樂壇地位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有哪幾首歌曲吧
  • 馬英九這幾年真的讓人失望嗎?為何被臺灣人稱為馬腦水母
    我查了臺灣媒體的數據,2008年到2015年之間臺灣的平均經濟增長率只有2.81%,低於全球平均的3.2%,不到6%目標的一半;失業率4.47%,幾乎是3%目標的1.5倍;人均國民收入只有2萬出頭,已經被韓國和深圳超過。當然這麼差的成績單是不是要讓馬英九一個人來承擔責任,那是另一個問題了。但本來就不喜歡他的綠色網民不會理這麼多,反正抓他來罵就對了。
  • 《國語》是一部什麼樣的書?
    今天我們進入新的一本國學經典《國語》的學習,這是《國語》內容的第一篇,按照慣例,我們會用一篇文章的時間來搞清楚,要學習古籍的調性。01三部史學經典先秦時代有三部史學經典,分別是《左傳》、《國語》和《戰國策》,在整一個先秦時代殘留下的史料以東周最多,東周又分為春秋與戰國。《春秋》、《左傳》主要覆蓋的就是春秋時代的歷史,而《戰國策》顧名思義主要記錄的就是戰國時代。《國語》記載的時間段大部分與《左傳》重合,但是要比《左傳》長一些,大概:是從西周中段開始,一直到「三家分晉」,歷時515年。
  • 新中國語言文字發展歷程: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推行漢語拼音|70年...
    縱覽70年來中國語言規劃,可以看出明顯地邁出了三大步: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制定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通用」1949年至1980年,語言規劃主要完成三大任務: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制定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
  • 汪涵掏500萬保護方言:孩子不能只會說普通話和英語
    每天到了下午五六點鐘的時候,有用四川話喊自己孩子回家吃飯的,還有用湖北話和上海話拉家常的,好不熱鬧,這種多語言的生活語境一直都駐在他的腦子裡,「所以聽大人講話,像聽音樂一樣,像聽唱歌一樣,就覺得很美。長大了以後,學的普通話裡面,這些方言裡面表達情感的優美的詞語都沒有了,就被規範掉了,普通話只有四個音,但是我們講方言的時候,真的就像唱歌一樣,很流暢,很舒服。」
  • 汪涵自掏500萬保護方言:不能讓孩子們只會說普通話和英語
    每天到了下午五六點鐘的時候,有用四川話喊自己孩子回家吃飯的,還有用湖北話和上海話拉家常的,好不熱鬧,這種多語言的生活語境一直都駐在他的腦子裡,「所以聽大人講話,像聽音樂一樣,像聽唱歌一樣,就覺得很美。長大了以後,學的普通話裡面,這些方言裡面表達情感的優美的詞語都沒有了,就被規範掉了,普通話只有四個音,但是我們講方言的時候,真的就像唱歌一樣,很流暢,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