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高義(資料圖片)
1984年1月,在廣東省長陪同下,視察第一個經濟特區深圳的建設。
1992年1月,鄧小平在南方的視察吸引了大批圍觀者。
1997年2月,聯合國安理會為鄧小平的去世默哀一分鐘。
晶報記者 姜夢詩
5月15日下午,香港中文大學,雨過天晴。已經放假的校園裡略顯寂靜,行政樓祖堯堂裡卻一片忙碌的景象——國際著名中國問題專家、美國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Ezra F. Vogel)畢10年之功完成的巨著《鄧小平時代》中文版將於此面世。
下午16時,傅高義在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金耀基和現任校長沈祖堯的陪同下,準時來到活動現場,已經等候多時的學生和「粉絲」們紛紛圍了上去,相機發出的「咔嚓」聲不斷響起。已過耄耋之年的傅高義對每個要求合影的粉絲都微笑著應允,極具風度。
記者注意到,傅高義在《鄧小平時代》的扉頁上同時籤上中文名「傅高義」和英文名「Ezra F. Vogel」,漢字書寫得非常自如,完全看不出是外國人所寫。在請傅高義籤名時,記者抓住機會問了一個問題:「30年前,您寫了《日本第一》,但就在『日本模式』甚囂塵上的時候,泡沫破滅,日本從此進入連續十幾年的經濟停滯和衰退期。現在您出版了這本《鄧小平時代》,想給中國帶來什麼?」傅高義莞爾一笑:「我寫這本書是為了讓更多的外國人了解中國。」 但他表示,也希望中國和世界各地的華人讀者對它有興趣。
時間走到16時30分,傅高義和金耀基、沈祖堯一起進入會場。可容納兩百人的祖堯堂裡幾近坐滿,不少來遲的讀者只能坐在過道的臺階上。新書發布會由沈祖堯做開場介紹。沈祖堯說,傅高義曾見證了香港中文大學的誕生,中國研究是香港中大的五項重點研究之一,傅高義教授在這方面也曾給予很多支持。
之後,本場講座的主持人金耀基對傅高義進行了簡要的介紹。金耀基說,傅高義用了半個世紀的時間來研究中國,而《鄧小平時代》是他畢10年之功完成的巨著,這本書中的記錄可以為很多問題提供答案。由於傅高義還將在北京開展活動,金耀基建議本次在香港中大的活動改用英文進行。傅高義則不失時機地插了一句:「我的普通話和英文一樣好。」金耀基很快接上:「我的英文和你的普通話一樣好。」兩人幽默的對話引發一陣笑聲和掌聲。
傅高義講座的主題為《鄧小平:與毛澤東、周恩來、陳雲的關係》。傅高義認為,自1969年以來,鄧小平是中國最重要的領導人。鄧小平的優點是強勢、務實、堅定」,但是「我不認為他是理論家,他是實幹家。鄧小平善於韜光養晦,他的觀點就是不斷發展、繼續學習。」
在本場講座之後,傅高義還將在香港舉行兩場講座,一場為19日下午在商務印書館尖沙咀圖書中心舉辦的《鄧小平為香港留下了什麼?》,另一場為22日下午在香港中央圖書館演講廳舉辦的《鄧小平:改變中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