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普通話和英文一樣好」

2020-12-06 手機鳳凰網

傅高義(資料圖片)

1984年1月,在廣東省長陪同下,視察第一個經濟特區深圳的建設。

1992年1月,鄧小平在南方的視察吸引了大批圍觀者。

1997年2月,聯合國安理會為鄧小平的去世默哀一分鐘。

晶報記者 姜夢詩

5月15日下午,香港中文大學,雨過天晴。已經放假的校園裡略顯寂靜,行政樓祖堯堂裡卻一片忙碌的景象——國際著名中國問題專家、美國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Ezra F. Vogel)畢10年之功完成的巨著《鄧小平時代》中文版將於此面世。

下午16時,傅高義在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金耀基和現任校長沈祖堯的陪同下,準時來到活動現場,已經等候多時的學生和「粉絲」們紛紛圍了上去,相機發出的「咔嚓」聲不斷響起。已過耄耋之年的傅高義對每個要求合影的粉絲都微笑著應允,極具風度。

記者注意到,傅高義在《鄧小平時代》的扉頁上同時籤上中文名「傅高義」和英文名「Ezra F. Vogel」,漢字書寫得非常自如,完全看不出是外國人所寫。在請傅高義籤名時,記者抓住機會問了一個問題:「30年前,您寫了《日本第一》,但就在『日本模式』甚囂塵上的時候,泡沫破滅,日本從此進入連續十幾年的經濟停滯和衰退期。現在您出版了這本《鄧小平時代》,想給中國帶來什麼?」傅高義莞爾一笑:「我寫這本書是為了讓更多的外國人了解中國。」 但他表示,也希望中國和世界各地的華人讀者對它有興趣。

時間走到16時30分,傅高義和金耀基、沈祖堯一起進入會場。可容納兩百人的祖堯堂裡幾近坐滿,不少來遲的讀者只能坐在過道的臺階上。新書發布會由沈祖堯做開場介紹。沈祖堯說,傅高義曾見證了香港中文大學的誕生,中國研究是香港中大的五項重點研究之一,傅高義教授在這方面也曾給予很多支持。

之後,本場講座的主持人金耀基對傅高義進行了簡要的介紹。金耀基說,傅高義用了半個世紀的時間來研究中國,而《鄧小平時代》是他畢10年之功完成的巨著,這本書中的記錄可以為很多問題提供答案。由於傅高義還將在北京開展活動,金耀基建議本次在香港中大的活動改用英文進行。傅高義則不失時機地插了一句:「我的普通話和英文一樣好。」金耀基很快接上:「我的英文和你的普通話一樣好。」兩人幽默的對話引發一陣笑聲和掌聲。

傅高義講座的主題為《鄧小平:與毛澤東、周恩來、陳雲的關係》。傅高義認為,自1969年以來,鄧小平是中國最重要的領導人。鄧小平的優點是強勢、務實、堅定」,但是「我不認為他是理論家,他是實幹家。鄧小平善於韜光養晦,他的觀點就是不斷發展、繼續學習。」

在本場講座之後,傅高義還將在香港舉行兩場講座,一場為19日下午在商務印書館尖沙咀圖書中心舉辦的《鄧小平為香港留下了什麼?》,另一場為22日下午在香港中央圖書館演講廳舉辦的《鄧小平:改變中國的人》。

相關焦點

  • 吳亦凡王冠逸陳偉霆王嘉爾,普通話粵語英文自由切換太蘇了!
    10歲移民加拿大,15歲回國上學,17歲加入韓國娛樂公司成為練習生,吳亦凡精通中韓英三國語言,英文rap說的超級溜,英文主持更不在話下;此外他自己還解鎖了新技能——粵語,當年以EXO成員活動時,採訪大多是由吳亦凡來完成,地道的粵語口音讓很多網友不禁大呼「他不是從小移民加拿大嗎!」
  • 白敬亭自爆和王嘉爾用英文聊天,全靠翻譯——像極了英文不好的我
    他們一個是主攻音樂舞臺、一個是主攻影視方面,雖然同樣都是娛樂圈的藝人,但是涉及的領域不一樣,不會產生資源上的競爭關係,友情自然不會受到利益上的考驗。再加上,兩人時常在節目中玩得比較瘋癲,互補的性格,也讓兩人成為了娛樂圈中一對隱形的好朋友、好兄弟。因此,即使是三年沒有見面的他們,再次見面也不會感到尷尬,依然可以聊得特別熟絡。
  • 像6歲的木出爾紫小姑娘一樣 涼山州無數孩子都在學前學會了普通話
    本報記者 尹鋼 攝  本報記者 張庭銘 付真卿 尹鋼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8月28日,「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督戰未摘帽貧困縣」主題採訪團走進涼山州越西縣瓦曲覺鄉河西呷多新村,看見6歲的彝族小姑娘木出爾紫在老師的帶領下用普通話唱起兒歌《小星星》。  與木出爾紫一樣,河西呷多新村幼教點的其他50多名孩子也都用普通話和老師交流,做著各種遊戲。
  • 比想像曲折 美媒稱「普通話」英文詞竟來自這裡
    參考消息網1月8日報導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1月4日刊登題為《為什麼英文的「普通話」並不來自漢語》文章,文章摘要如下:自從2017年一隻雄鴛鴦出人意料地出現在中央公園,它便引發了許多問題:它從哪裡來?(新華社)沒錯,鴛鴦(Mandarin Duck直譯為「普通話鴨」——本網注)源自中國,而普通話是中國的官方語言。但是「普通話」一詞的來歷更加曲折。它並非來自漢語中的普通話或中國,也並不來自漢語的其他方言。它源自葡萄牙語。這個詞概括了整整一段殖民史。在16世紀,葡萄牙探險者是第一批來到中國的歐洲人。
  • 國語、普通話與華語
    而在此之前的1906年,著名學者朱文熊就提出了推行與文言和方言相對的各省通用之語「普通話」的構想。後來著名語言學家黎錦熙和文化革命的先驅魯迅、瞿秋白等對「普通話」都有所論述。「普通話」的「普通」在這裡不是「普普通通,平凡、不特殊」的意思,而是「普遍共通、普遍通用」的意思。但是不管是「國語」還是「普通話」,人們並未取得內涵上的共識。
  • 臺灣國語和普通話真的「一毛一樣」嗎?
    擺地攤——」斂」攤(我不知道是哪個斂)(?)十年前我剛接觸大陸的網路的時候,還沒看到這個詞在大陸的網路出現。後來這個詞循著網路傳入了內地。抓狂的臺語發音是」倆拱」沒錯,不過拱是發二聲不是三聲。順便一提,諸如」靠」、」偶」(我)、」不素」(不是)這幾個詞本來也都是臺灣用語,後來也都是因為網路漂洋過海到了大陸。就像現在大陸的」牛B」、」火紅」這些詞傳來臺灣是一樣的。
  • 汪涵自掏500萬保護方言:不能讓孩子們只會說普通話和英語
    「現在很多孩子只會說普通話和英文了,我覺得很可惜,因為每種方言都代表了一種地域文化。」每一種方言都是一個知識體系,消亡一種方言,就是消亡一種知識體系。「全世界現存6000多種語言。但是隨著全球化和城鎮化,這些鄉音正以每兩周消亡一種的速度在減少,而鄉音背後的文化基因也在被我們不自覺或者不自知地剪斷,這個非常可怕!」
  • 汪涵掏500萬保護方言:孩子不能只會說普通話和英語
    「現在很多孩子只會說普通話和英文了,我覺得很可惜,因為每種方言都代表了一種地域文化。」每一種方言都是一個知識體系,消亡一種方言,就是消亡一種知識體系。「全世界現存6000多種語言。但是隨著全球化和城鎮化,這些鄉音正以每兩周消亡一種的速度在減少,而鄉音背後的文化基因也在被我們不自覺或者不自知地剪斷,這個非常可怕!」
  • 姥姥是普通話,外婆是方言?到底什麼是普通話,什麼是方言?
    看到這個回復,網友的討論頓時炸開了鍋,有網友說:我一直以為姥姥才是方言,外婆才是普通話說法。說實話,逍遙子也是這麼認為的。甚至在我們當地的語言習慣裡,根本就沒有「姥姥」這個詞。 或者因為地域的不同的一種稱呼,結果上海教育局給這麼個無釐頭的說法這我也是醉了!
  • 「你可真嘚瑟」「巴適得板」英文怎麼說?翻譯有內味了!
    我的皇帝陛下》中趙露思多種方言今天更厲害了,不僅有方言教學,而且還會將方言翻譯成英文!①幫我一個忙- Do me a favour. Pass me the fork.幫我個忙,把叉子遞給我。- Sure. 好的。②你可拉倒吧!
  • 國家民委:辯證認識普通話與少數民族語言文字關係
    一是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自由,這是憲法的規定。二是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對這兩句話應該科學地、辯證地、統一地去認識,而不是把它們對立起來。    為什麼這樣講?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這不光是民族地區,內地其他地區也一樣。因為上海人要說上海話,廣東人要說廣東話,廣東人也可以說普通話,上海人也可以說普通話。
  • 闢謠:四川話只差一票就成了普通話?實際上是網際網路時代的謠言
    曾經有這麼一個段子,說的是在決定官方語言的時候,四川話和普通話進行了強勢PK,最終普通話以一票優勢勝出,於是現在大家都開始說普通話了。這個段子可以說是驚心動魄,有板有眼。但是這是一個經不起推敲的故事,也就是說它只是一個謠言,一個段子,並非真正的歷史。今天日航君就和大家聊一下藏在這個段子後面的有趣的歷史。
  • 方言·普通話·英語
    隨著交通和通信的不斷發展,世界仿佛變得越來越小,人們為了交流方便,不斷有小語種被淘汰。僅從經濟的角度來說,經濟越發達的地方,方言的生命力越低。不是政府要求你說普通話,而是你不說普通話不行。你隨便到一家十幾人的小公司,十幾個人來自十幾個不同的省份,如果不用普通話,請問他們怎麼交流?
  • 微信發送語音過程轉文字功能上線:支持普通話、粵語和英語
    首頁 > 快訊 > 關鍵詞 > 微信最新資訊 > 正文 微信發送語音過程轉文字功能上線:支持普通話、粵語和英語
  • 原來普通話不叫Mandarin,而是……
    雖然後來找了學對外漢語的朋友進行多方求證,確認HSK的讀法確實是英語的HSK,不過在查證的過程中,我的頭腦遭到了更無情的轟炸:HSK的英文全稱不是什麼cHinese aSsessment tasK,而是Hanyu Shuiping Kaoshi。
  • 「橘子」的英文竟然不是「orange」!
    相信許多人和我一樣一直以為orange是橘子但其實orange只表示橙子所以orange juice 橙汁orange shirt 橙色T恤color of orange 橙色那「橘子」怎麼說?mandarin/ˈmæn.dər.ɪn/細心的同學會發現m大寫Mandarin是「普通話」的意思例句:Do you prefer oranges or mandarins?你喜歡吃橘子還是橙子?
  • 為說普通話,將把「調羹」叫「勺子」
    就是這個家家戶戶都具備的小餐具,在我的家鄉,人們是從來不說「湯匙」的,都叫「調羹」。這個,就叫「調羹」。現如今,在我的家鄉,能說「調羹」的人,是越來越少了,當然也沒有人叫「湯匙」,可能是人們覺得「湯匙」是個書面語,平說口語是不說的。那麼,不叫「湯匙」,也不叫「調羹」,叫什麼呢?人們都管「湯匙」叫「勺子」。
  • 朱虹:我吃虧在英文比中文好
    第二年我到了英國後有人送了我一本,我才知道有這麼一回事。後來這本小書又被轉譯成印尼文,在雅加達出版。這也是我萬萬沒想到的。  中華讀書報:在選擇作家上,您的個人觀點和標準是什麼?  朱虹:我翻譯外文,沒想過要出版,只是好玩。我追求既忠實中文,又要讓譯文像英文。
  • 普通話測試說話範文、14、15
    普通話測試說話範文:普通話考試說話例文30篇及技巧 1、我的願望 2、我的學習生活 3、我尊敬的人 4、我喜愛的動物(或植物) 5、童年的記憶 6、我喜愛的職業 7、難忘的旅行 8、我的朋友
  • 普通話英語滬語孩子學話無所適從 漢語不難學
    同時學說英語、普通話和上海話,將來會不會讓孩子講出來的話變成不倫不類的「洋涇浜」?   圍繞著一大堆問題,多位語言學和教育學專家指出:學語言要循序漸進,創造學習環境、讓孩子耳濡目染是一個捷徑。值得重視的是,學好規範的普通話非常重要,會讓孩子一輩子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