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氏更格盧鼠,拉丁學名為Dipodomys ordii,屬於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齧齒目、更格盧鼠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Ord's Kangaroo Rat,命名人為Woodhouse,命名時間是1853年。
該物種上下頜只有1對門齒,喜齧咬較堅硬的物體;門齒僅唇面覆以光滑而堅硬的琺瑯質,磨損後始終呈銳利的鑿狀;門齒無根,能終生生長。均無犬齒,門齒與頰齒間有很大的齒隙。下頜關節突與顱骨的關節窩聯結比較鬆弛,既可前後移動,又能左右錯動,既能壓碎食物,又能碾磨植物纖維。夜間或晨昏活動。冬季有貯存食物的習性。繁殖能力很強。終年可生殖,每年可產6~8窩幼仔,每胎產仔數4~8隻。奧氏更格盧鼠體長平均:雄性243毫米,女雌性242毫米;體重52克左右。草食性 偶爾也捕食昆蟲。分布於美國西南部到墨西哥中北部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帶。眼大,後足發達,跳躍移動,尾長。有特殊的節水結構,以適應在乾旱地區生活。
該物種目前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ver .:2008年靈長類紅色名錄——低危。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