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迅速 艾絨產品佔據全國市場的70%以上

2020-12-05 中國網新聞中心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春 通訊員 闕楠

  11月26日,南陽市召開「九大專項(專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市工信局有關領導介紹全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情況並回答媒體記者提問。

  「十三五」期間,南陽市生物醫藥產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初步形成了生物醫藥、化學合成原料藥及製劑、生物發酵、中藥材種植、中成藥、中藥飲片、藥用膠囊、藥用輔料、藥包材、醫療器械等產業體系。其中,中藥材產業中艾草加工行業規模發展迅速,作為區域級經濟增長中的新亮點,生產銷售規模居全國前列,艾絨產品佔據全國市場的70%以上,宛西製藥、福森藥業等骨幹企業的研發能力和品牌優勢在全國同行業中均居於先進位次。西峽山茱萸、方城裕丹參已被列入國家道地中藥材生產基地,南召辛夷、唐河梔子和半夏、桐柏桔梗等多種高品質道地中藥材獲國家地理保護標誌產品。面對疫情衝擊,生物醫藥產業平穩健康發展,今年1-10月份,完成主營業務收入52.7億元,同比增長7%以上;實現利潤5.9億元,逐月回升。

  南陽市實施重點企業培育工程,「一企一策」,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形成了宛西製藥、福森藥業、全宇製藥、利欣藥業、天華製藥、西施蘭聯合公司、恆利康生物、匯博醫療、邁松醫遼等一批骨幹支撐企業。全市現有生物醫藥產業規上企業36家,「十三五」期間新增規上企業5家、高新技術企業3家、上市企業1家,新三板掛牌企業4家。主營業務收入超10億元的企業2家(福森藥業、宛西製藥)。福森藥業18年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是全國最大的雙黃連類感冒藥製造商和第八大感冒類中成藥製造商,雙黃連口服液市場份額為33.3%。宛西製藥生產的「仲景」牌六味地黃丸、逍遙丸、天智顆粒、太子金顆粒及「月月舒」牌痛經寶顆粒為代表的中成藥產品在全國都享有盛名,其中仲景牌六味地黃丸佔據整個同行業約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仲景牌歸脾丸佔同類產品市場份額接近50%。全宇製藥是河南省首家新三版掛牌上市醫藥企業,磺胺嘧啶鋅原料藥是全國獨家醫保品種,佔據了全國主導市場。

  南陽市重點圍繞推進中藥材加工、生物製藥、醫藥製劑、醫療器械四大板塊發展,確定了4個突破口項目,其中3個標誌性項目。項目總投資30.5億元,今年計劃投資7.8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6.19億元,佔全年計劃的79.4%。其中:淅川福森藥業遷址擴建及技術提升項目,項目總投資11.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億元,1-10月份已完成投資4億元,中藥試劑車間正在進行內部裝修,西藥試劑主體建設基本完工。南召植物酵素益生菌二期擴建項目,總投資6.9億元,年度計劃投資8000萬元。1-10月份已完成投資6200萬。建成2萬餘平米的發酵車間一棟並已投入使用,廠區附屬設施基本完成。臥龍區河南興華生物製品生產項目,總投資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8000萬元,1-10月份已完成投資6000萬元。目前宿舍樓和質檢樓室內裝修已完成,生產車間基礎已完工。官莊啟泰創新藥物工業園項目,總投資7億元,今年計劃投資1.2億元,1-10月份已完成投資9700萬元,合成車間和製劑車間基本建設完成,環保設施已基本建設完成,汙水處理系統正在建設中。

  「十三五」期間,南陽市生物醫藥行業新建國家級研究室一家(宛西製藥的國家張仲景方藥重點研究室),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家(全宇製藥的河南省甘露聚糖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森藥業的河南省微囊化學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宛西製藥的河南省中藥現代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利欣製藥的河南省中藥鼻腔給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張仲景方藥與免疫調節省級重點實驗室),宛西製藥設立了河南省同行業首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福森藥業建立了河南省博士後研發基地,匯博生物和中科院聯合成立創傷修復材料與再生醫學研發中心等。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我市理工、師院等高等院校與10餘家骨幹企業開展聯合攻關行動,達成合作項目10個,攻克技術難題5項,為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相關焦點

  • 南陽生物醫藥產業取得長足發展
    直播南陽訊(全媒體記者齊傑 實習生蔣曉俠)11月26日上午,南陽市召開「九大專項(專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本次新聞發布會圍繞全市生物醫藥產業專題發展情況,由市工信局有關領導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媒體記者提問。
  • 2018年膜產業細分產品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反滲透膜佔據半壁江山
    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研究超濾膜,80年代進入工業化生產和應用。超濾膜是我國發展最快、品種最多、應用範圍最廣的膜技術之一,整體發展保持良好勢頭。2017年,我國超濾膜市場規模約為154億元。微濾膜是世界上開發應用最早的膜技術,以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作為膜材料。
  • 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須打造完整的「生態系統環境」
    中國科學院院士、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理事長裴鋼表示,產業發展離不開最好的人才,「為了吸引人才,廣州應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人才政策的高地。政策到位,人才就來了。」  6月10日,第三屆官洲國際生物論壇在廣州國際生物島舉行。這個定位為全球生物產業發展的「達沃斯論壇」,自2017年舉辦首屆後,永久會址落戶廣州國際生物島。今年論壇主題為「聚焦生物經濟,共謀灣區創新」。
  • 洞察|南京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研究
    近年來,南京把生物醫藥產業作為重點打造的主導產業之一,努力打造千億產業集群,打造「全省第一、全國前三、全球有影響力」的產業地標。根據2020年8月發布的《南京市打造新醫藥與生命健康產業地標行動計劃》,未來南京將推動「醫藥、醫療、醫工、醫信、醫養、醫體」等領域深度融合,推動全市新醫藥與生命健康產業高端化、集聚化、國際化發展,打造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新醫藥與生命健康產業城。
  • 世界生物醫藥產業七大特點及趨勢分析
    生物技術藥品數量的迅速增加表明,21 世紀世界醫藥生物技術的產業化正逐步進入投資收穫期,全球生物醫藥產業快速增長。20 世紀90 年代以來,全球生物藥品銷售額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長,大大高於全球醫藥行業年均不到10%的增長速度。生物醫藥產業正快速由最具發展潛力的高技術產業向高技術支柱產業發展。
  • 加力打造千億新興產業集群 寫在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大會召開之際
    生物醫藥產業成為彰顯廈門自主創新能力的標杆性產業——廈門生物醫藥產業在全省佔龍頭地位,醫療器械產值佔全省80%以上。廈門生物醫藥港成長為區域生物醫藥創新中心和對臺合作交流窗口,在全國生物醫藥產業競爭發展格局中佔據一席之地。
  • 正海生物:堅持「專精特新」發展之路 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
    雖然看上去不起眼,但正海生物的這幾樣產品均屬於生物再生材料,可用於軟組織、硬組織的修復,產品能引導細胞爬行與長入,並隨著傷口的癒合逐漸降解,無異物反應。其中軟組織修復系列產品口腔修復膜、生物膜、皮膚修復膜等已廣泛用於口腔科、頭頸外科、神經外科等多個領域,贏得了醫患用戶的信賴與支持,銷售網絡覆蓋全國三甲醫院400餘家。
  • 2020年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疫情推動行業提升...
    目前基因工程藥物是生物醫藥主體,新型疫苗、基因重組單抗及重組蛋白也是值得關注產品。一、2019年我國規模以上生物醫藥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300億元根據工業和信息部消費品司發布的《2012-2018年醫藥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2018年我國規模以上生物醫藥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711.7億元,同比下降26.2%。
  • 陳凱先院士:預測2030年中國特色藥、創新藥佔據中國醫藥市場主體部分
    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殷勇  北京市副市長殷勇指出,生物醫藥原始創新與產業發展對北京市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構建高精尖的產業結構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是推動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力的支撐。特別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生物醫藥產業已經成為創新最活躍的領域之一。  他表示,北京作為全國的科技創新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發展創新藥的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具有改革開放的優勢、政策信息優勢、科技創新優勢、產業基礎優勢、營商環境優勢。未來北京市將持續推動創新藥產業做大做優做強。
  • 2020年中國醫藥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產業現狀  醫藥產業是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是培育戰略新興產業的重要領域。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保健需求的不斷增加,我國醫藥行業越來越受到公眾和政府的關注,在國民經濟中佔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近年來,我國醫藥生產一直處於持續、穩定、快速的發展階段。
  • 到2025年 廈門生物醫藥產業規模有望突破1500億元
    6月7日召開的廈門市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大會,發布了我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目標、發展重點和系列產業政策:力爭到2025年,全市生物醫藥產業規模突破1500億元,培育一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知名品牌的龍頭骨幹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超500家,成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示範集群、獨具特色的生物醫藥產業創新中心,建成國內一流的中國生命科技之城。  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是我市發展重點之一。
  • 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加速崛起成穩增長「新動能」
    作為我國醫藥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2019年齊魯製藥實現銷售收入230億元,出口6.15億美元;2020年前11個月,其產品出口同比增長14%。目前,齊魯製藥產品已出口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  生物醫藥產業是21世紀創新最活躍、影響最深遠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我國雖在這一領域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
  • 廣州展生物產業布局雄心 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廣州生物醫藥產業有哪些優勢?將怎樣布局?在大會期間,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市大灣區辦主任曾進澤解讀了廣州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藍圖。作為大灣區中心城市和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廣州完全有能力、有責任把生物醫藥產業做大做強,率先建成全國乃至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 菏澤高新區:擦亮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金字招牌」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13日訊 (記者 張振勝) 近年來,菏澤高新區作為菏澤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主陣地,緊緊圍繞打造「中國北方醫藥城」核心區的發展目標,形成了全國頗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全產業鏈、開放式產業集群,呈現出「中藥飲片加工+中藥製劑」「化學原料藥+
  • 2020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集群化發展是生物醫藥產業的一種有效避險機制和競爭利器。生物醫藥產業具有創新成本高、投資風險大、研發周期長等特點;產業技術新知識、新方法、新領域層出不窮,相關人員只有相互學習,才能保證知識及時更新,通過園區的建設可以大大提高區域產業整體競爭力。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認為,全球生物醫藥產業增速在4%-7%範圍內。
  • 珠海市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到2020年總產值達260億元
    立足現有產業發展基礎,把握生物醫藥要領域發展前沿,聚焦生物醫藥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強化創新引領,優化產業結構,著力提升生物醫藥科技和產業競爭力,培育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打造珠澳生物醫藥科技創新集聚區、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高地。
  • 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風險為中級需防範上遊高端進口波動風險
    「綜合三季度情況來看,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風險等級定義為中級,未來需密切防範上遊高端產品進口波動風險。」在日前舉行的首屆長三角產業安全發展論壇上,商務部長三角產業安全監測工作站發布的《長三角產業安全監測報告》顯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全球各主要經濟體都對公眾衛生健康領域加大了重視,持續加碼生物醫藥領域布局。
  • 粵「三重」創新助推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粵藥監)1月12日上午,廣東省藥品監管局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了《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生物醫藥產業重點項目、重點企業、重點地區創新服務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三重」管理辦法》),助推廣東省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 蘇州加快構建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生物醫藥產業生態圈
    日前,在蘇州舉辦的2019醫療器械創新展覽會上,這一由蘇州茵絡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研發、打破國外壟斷的產品引發關注。  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是蘇州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  3000家企業築起發展高地  高層次人才佔全國20%以上、創新型企業佔全國20%以上、新增生物一類新藥批件佔全國20%以上,這三個硬氣的「20%」讓蘇州工業園區被公認為國內最具創新活力的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
  • 醫藥行業「十一五」發展指導意見(全文)
    中西部地區利用當地動植物中藥材的資源優勢,迅速發展中藥產業。吉林、四川、廣西、貴州、江西、雲南、重慶、湖南、甘肅、內蒙古以及新疆等省市中藥工業在當地醫藥行業利潤和利稅總額中所佔的比重均在50%以上,推動了地區特色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