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春 通訊員 闕楠
11月26日,南陽市召開「九大專項(專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市工信局有關領導介紹全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情況並回答媒體記者提問。
「十三五」期間,南陽市生物醫藥產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初步形成了生物醫藥、化學合成原料藥及製劑、生物發酵、中藥材種植、中成藥、中藥飲片、藥用膠囊、藥用輔料、藥包材、醫療器械等產業體系。其中,中藥材產業中艾草加工行業規模發展迅速,作為區域級經濟增長中的新亮點,生產銷售規模居全國前列,艾絨產品佔據全國市場的70%以上,宛西製藥、福森藥業等骨幹企業的研發能力和品牌優勢在全國同行業中均居於先進位次。西峽山茱萸、方城裕丹參已被列入國家道地中藥材生產基地,南召辛夷、唐河梔子和半夏、桐柏桔梗等多種高品質道地中藥材獲國家地理保護標誌產品。面對疫情衝擊,生物醫藥產業平穩健康發展,今年1-10月份,完成主營業務收入52.7億元,同比增長7%以上;實現利潤5.9億元,逐月回升。
南陽市實施重點企業培育工程,「一企一策」,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形成了宛西製藥、福森藥業、全宇製藥、利欣藥業、天華製藥、西施蘭聯合公司、恆利康生物、匯博醫療、邁松醫遼等一批骨幹支撐企業。全市現有生物醫藥產業規上企業36家,「十三五」期間新增規上企業5家、高新技術企業3家、上市企業1家,新三板掛牌企業4家。主營業務收入超10億元的企業2家(福森藥業、宛西製藥)。福森藥業18年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是全國最大的雙黃連類感冒藥製造商和第八大感冒類中成藥製造商,雙黃連口服液市場份額為33.3%。宛西製藥生產的「仲景」牌六味地黃丸、逍遙丸、天智顆粒、太子金顆粒及「月月舒」牌痛經寶顆粒為代表的中成藥產品在全國都享有盛名,其中仲景牌六味地黃丸佔據整個同行業約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仲景牌歸脾丸佔同類產品市場份額接近50%。全宇製藥是河南省首家新三版掛牌上市醫藥企業,磺胺嘧啶鋅原料藥是全國獨家醫保品種,佔據了全國主導市場。
南陽市重點圍繞推進中藥材加工、生物製藥、醫藥製劑、醫療器械四大板塊發展,確定了4個突破口項目,其中3個標誌性項目。項目總投資30.5億元,今年計劃投資7.8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6.19億元,佔全年計劃的79.4%。其中:淅川福森藥業遷址擴建及技術提升項目,項目總投資11.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億元,1-10月份已完成投資4億元,中藥試劑車間正在進行內部裝修,西藥試劑主體建設基本完工。南召植物酵素益生菌二期擴建項目,總投資6.9億元,年度計劃投資8000萬元。1-10月份已完成投資6200萬。建成2萬餘平米的發酵車間一棟並已投入使用,廠區附屬設施基本完成。臥龍區河南興華生物製品生產項目,總投資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8000萬元,1-10月份已完成投資6000萬元。目前宿舍樓和質檢樓室內裝修已完成,生產車間基礎已完工。官莊啟泰創新藥物工業園項目,總投資7億元,今年計劃投資1.2億元,1-10月份已完成投資9700萬元,合成車間和製劑車間基本建設完成,環保設施已基本建設完成,汙水處理系統正在建設中。
「十三五」期間,南陽市生物醫藥行業新建國家級研究室一家(宛西製藥的國家張仲景方藥重點研究室),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家(全宇製藥的河南省甘露聚糖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森藥業的河南省微囊化學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宛西製藥的河南省中藥現代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利欣製藥的河南省中藥鼻腔給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張仲景方藥與免疫調節省級重點實驗室),宛西製藥設立了河南省同行業首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福森藥業建立了河南省博士後研發基地,匯博生物和中科院聯合成立創傷修復材料與再生醫學研發中心等。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我市理工、師院等高等院校與10餘家骨幹企業開展聯合攻關行動,達成合作項目10個,攻克技術難題5項,為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