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先院士:預測2030年中國特色藥、創新藥佔據中國醫藥市場主體部分

2020-12-06 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10月21日訊(記者 杜丁) 日前在「2020第四屆中國創新藥論壇暨中國新藥雜誌編委會」上,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焦紅在致辭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共應急批准19個藥物、13個疫苗開展臨床試驗,2個疫情防控用藥品上市,為奪取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偉大勝利作出積極貢獻。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焦紅

  焦紅局長表示,醫藥行業關係人民群眾健康,十九大將維護人民健康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作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大決策。國家藥監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完善法規體系,持續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加速創新藥品和臨床急需藥品上市,滿足人民群眾用上新藥好藥的新期待。

  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殷勇

  北京市副市長殷勇指出,生物醫藥原始創新與產業發展對北京市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構建高精尖的產業結構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是推動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力的支撐。特別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生物醫藥產業已經成為創新最活躍的領域之一。

  他表示,北京作為全國的科技創新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發展創新藥的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具有改革開放的優勢、政策信息優勢、科技創新優勢、產業基礎優勢、營商環境優勢。未來北京市將持續推動創新藥產業做大做優做強。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

  當天,大會主席陳凱先院士做了「以創新驅動我國醫藥領域的新跨越」的報告。陳凱先院士指出在新藥研發方面,我國還面臨很多新挑戰和新機遇。一是臨床需求巨大,在重大的疾病和罕見病方面,我國需求非常大。第二要加強基礎研究,主動對接科技前沿新突破,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前沿的技術研究,不僅孕育著新藥發現的突破口,也不斷更新藥物研究的理念,創造醫藥產業的新形勢和新業態。第三,充分立足於中國國情發揮中藥、天然藥等優勢。同時要加強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藥物研發公關。「今年的疫情的發展,對我們這方面是一個深刻的反思。我們在研發重大慢性病,腫瘤、心血管藥物的同時,要高度關注重大的突發傳染病。」

  據介紹,中國新藥研發發展勢頭非常迅猛,對全球上市前新藥研發的貢獻從2016年的1-5%迅速上升至7.8%。跟日本、西歐國家一樣已經進入第二梯隊,「我們預測,到2030年,中國的特色藥、創新藥會佔據我們中國醫藥市場的主體部分。」

  當天,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敬楨代表中國新藥雜誌主辦方為大會致辭。出席大會的還有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李波院長、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審評中心孫磊主任、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藥品審核查驗中心李見明副主任、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王濤首席審評員、中國藥學會車明鳳副秘書長、中國醫藥工業研究總院魏樹源院長和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王少峰書記、梁勝主任等。大會由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國新藥雜誌執行主編石晟怡主持。70多位新藥研發領域的專家參與了學術報告和圓桌討論。

  大會審核通過了第七屆中國新藥雜誌編委會成員名單,陳凱先院士為優秀編委和優秀審稿專家頒發了獎牌。

(責任編輯:顧凡)

相關焦點

  • 陳凱先院士:從仿製藥到創新藥,中國距離醫藥強國還有多遠?
    剛剛過去的2020正是「重大新藥創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08年啟動)的收官之年,在專項實施的12年內,我國醫藥產業取得了累累碩果,誕生了60多個I類新藥,極大地改變了中國生物製藥落後的局面。對此,中國科學院院士、重大新藥創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技術副總師陳凱先近日在BTK抑制劑新藥奧布替尼上市發布會上對其進行了系統性匯報。
  • 陳凱先院士:我國藥物研究正邁向原始創新階段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9月3日訊(記者朱國旺 郭文培)「我國藥物研究和產業發展正進入創新跨越新階段。」8月31日,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在中國醫藥信息中心舉辦的「中國醫藥創智研發大會」上闡述我國創新藥的發展現狀。
  • 陳凱先:從仿創到原創,我國醫藥產業如何邁出關鍵一步?
    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研究員陳凱先看來,過去十多年以來,我國醫藥行業經歷了從「跟蹤仿製」向「模仿式創新」的歷史轉變。接下來,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實力的增強,新藥研究和醫藥產業發展必須向更高的目標奮進,實現新的歷史轉變,即從「仿創結合、模仿式創新」逐步邁向原始創新的新階段。
  • 中國本土創新藥上市提速 與進口藥同臺PK不示弱
    日前,A股創新藥公司恆瑞醫藥公告稱,收到國家藥監局核准籤發的關於注射用卡瑞利珠單抗《臨床試驗通知書》。這也意味著,繼君實生物的特瑞普利單抗和信達生物的信迪利單抗之後,卡瑞利珠單抗將成為第三個上市的國產單抗藥,為更多腫瘤病人帶來生的希望,並與進口的Keytruda(K藥)Opdivo(O藥)在同一起跑線上爭奪市場份額。
  • 2017年中國抗病毒藥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走勢分析報告
    《2017年中國抗病毒藥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走勢分析報告》主要研究分析了抗病毒藥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抗病毒藥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第一章 2014-2016年世界抗病毒藥行業整體運營狀況分析  第一節 2014-2016年世界抗病毒藥市場運行環境分析    一、全球醫藥行業拉開大規模併購序幕    二、新興醫藥市場繁榮興旺    三、歐美日將佔據全球絕大部分醫藥市場    四、HEN1疫情全球肆虐  第二節 2014-2016
  • 2020年中國醫藥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2020年中國醫藥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以嚴謹的內容、翔實的分析、權威的數據、直觀的圖表等,幫助醫藥行業企業準確把握行業發展動向、正確制定企業競爭戰略和投資策略。  第六節 2015-2019年全國醫藥盈利能力分析第二部分 進出口市場分析第四章 醫藥進出口市場分析  第一節 2015-2019年中國醫藥進出口回顧    一、市場開放度明顯提高    二、技術性壁壘和貿易摩擦抬頭    三、扶植醫藥外貿由大到強  第二節 2019年我國醫藥進出口分析
  • 2015-2020年中國醫藥行業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產業現狀  醫藥產業是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是培育戰略新興產業的重要領域。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保健需求的不斷增加,我國醫藥行業越來越受到公眾和政府的關注,在國民經濟中佔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近年來,我國醫藥生產一直處於持續、穩定、快速的發展階段。隨著國民經濟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國家加大醫療保障和醫藥創新投入,醫藥工業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 2020年中國創新藥行業供需分析
    2020中國創新藥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在創新藥發展方面,如今我國一些大型企業也正在積極布局。如恆瑞醫藥2017年申請臨床的藥品一度佔到了全國的10%。2017-2018年恆瑞醫藥進入研發加速期。預計未來兩三年,其整體營收有望達到250-300億元水平。在創新藥熱門靶點上,恆瑞的研發管線已經基本實現了全面布局,即將迎來新藥研發的豐收季。
  • 最美奮鬥者|陳凱先:做原創好藥 為科學奏「凱」
    圖說: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陳凱先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祖衝之路園區,三棵鬱鬱蔥蔥的羅漢松在大門口迎接著每一位科研人和訪客。這是2003年上海藥物所東遷張江,成為「藥谷」首位「創業者」時,從浦西原址移植來的。
  • 首藥控股入選2020中國醫藥創新企業100強榜單
    日前,第十二屆(2020)中國醫藥企業家科學家投資家大會在杭州舉行,會上發布了「2020中國醫藥創新企業100強」榜單。榜單基於醫藥企業創新根基、創新過程、創新成果三個維度全方面進行評選,最終確定了100強企業。其中,首藥控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藥控股」)入選。
  • 盤點:中國藥科大學80年來走出的9位院士
    昨天,中國藥科大學迎來建校80周年。據介紹,藥大有「藥界黃埔」之稱,80年裡共走出了9位院士。  始建於1936年的中國藥科大學,其前身為中國最早獨立設置的國立藥學專科學校(本科四年制)。歷經80年發展,已成為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 創新藥行業深度報告:國產特效藥的崛起之路
    當時的國內醫藥製造水平較低,創新主要體現在合成之前國內沒法生產的化學製劑;同時國內部分具備市場開拓精神的藥企開始逐步改進工藝,提升藥品質量。2)國產藥行政保護,1984—1993:1984 年專利法頒布之後,中國開始承認藥品專利,但僅限於化合物生產方法專利,化合物本身不受專利保護。同時為了鼓勵國內藥企的研發積極性,開始實行針對國產藥的行政保護政策。
  • 創新藥行業、創新藥指數及ETF的投資價值分析
    隨著綜合實力的增強,我國逐步從仿製藥大國升級為了創新藥強國,中國企業在全球醫藥研發金額的佔比已經達到了20%,位居全球第二位,僅次於美國。市場預計2018年至2023年,我國創新藥行業將保持18.5%的年複合增長率繼續快速增長,到2023年,國內創新藥市場規模將達到2500億人民幣以上,國內創新藥行業發展形勢大好。2.
  • 展望2020,中國醫藥行業的十大發展趨勢預測
    【製藥網 市場分析】2019年已經過去。帶量採購擴圍、新版醫保目錄談判、醫保控費......在這些醫改政策影響下,2019年有一批藥企退出,行業格局發生大變革…如今已經進入2020年,政策改革邊際影響降低,醫藥行業新篇章有望開啟。醫藥市場的競爭是否會更加激烈?跨國藥企的發展勢頭如何?創新藥領域投融資情況是否良好?
  • 2020年中國原料藥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走勢分析報告
    原料藥行業機會分析(O)    9.3.4 原料藥行業威脅分析(T)  9.4 中國原料藥行業投資兼併重組整合分析    9.4.1 原料藥企業併購重組趨勢預測分析      1、原料藥行業併購進一步加速      2、跨行業併購成亮點      3、價值鏈併購轉向產品線併購      4、特色醫藥企業將成併購新寵
  • 嚴重低估的醫藥股:國內知名創新藥龍頭企業,研發投入超千萬
    板塊表現上今日白酒板塊佔據漲幅榜第一名,前天主力淨流入17.9億元,而跌幅居前的則是前期表現不錯的醫藥板塊。這裡要強調一下,當前的調整主要是針對前期業績不好出現巨大漲幅的品種,所以大家要區分對待,對於醫藥板塊未來趨勢我還是偏樂觀的。年初以來,由於受到大事件影響,醫藥成為了二級市場表現最為亮眼的板塊。
  • 如何搶灘中藥創新藥,在國際市場施展「中國功夫」?
    一些藥企試圖重新開拓這片新藍海並加快市場布局,但也有不少藥企因為中藥創新藥研發難等問題望而卻步。  那麼,國內中藥新藥研發整體環境如何?中藥新藥研發市場,還存在哪些亂象?中藥創新藥研發的難點有哪些?
  • 請回答2020:中國創新藥十大「後浪養成記」之轉型創新篇
    從2015年深化醫療改革以來,經歷了代理、仿製的中國醫藥產業在五年後邁入了創新藥的黃金髮展期。2020年,中國一共批准了14款創新藥,其中有10個國產1類新藥,主要集中在腫瘤領域。在這一年,中國創新藥在license-in交易不斷創新高的同時,也開始走出國門。「立足中國市場,面向全球」成了不少創新藥企業必喊的口號。
  • 中國醫藥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7年)
    中國醫藥外貿步入中低速增長期。    2010-2014年中國醫藥進出口統計    全球醫藥市場增勢不減,對小分子專利藥、生物類似藥的需求持續增長,而我國醫藥外貿處於轉型變革期,出口仍以原料藥為主。      (一)原料藥出口小幅回暖        原料藥一直是我國最具特色的醫藥出口品種,在世界原料藥市場中佔有絕對份額。
  • 和腫瘤賽跑,中國新醫藥的創新速度
    中國創新藥的市場困局  雖然埃克替尼和阿帕替尼作為我國的創新藥明星,其成就值得大書特書,但是中國的創新藥和美國相比還有非常大的差距。《中國藥學雜誌》2016年4月的統計顯示,近15年中國的一類新藥只有33個,而美國是413個,兩者之間的差距仍舊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