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創造經典卻又如流星一般消逝的電影人

2021-01-09 邑人電影院

本文作者:杜一無二

2018年,電影《大象席地而坐》榮獲第68屆柏林電影節費比西獎,在第55屆臺北金馬影展上更是獲得最佳劇情片、最佳改編劇本、觀眾票選最佳影片三項大獎和四項提名。很遺憾的是,影片的導演胡波並未看到這份殊榮。

這位年僅29歲、被稱為「國內貝拉·塔爾」的電影導演,於2017年在家中自縊身亡,留給我們的是一部近4個小時的文藝作品。雖然只有這一部長片,但從中可以看出胡波對鏡頭的調度能力和對藝術的不懈堅持。

其實,像胡波這樣創造了經典,而又英年早逝的電影人還有很多。

今天盤點其中的幾位導演和演員,既是致敬和緬懷他們絢爛而短暫的電影事業。同時,也想在這個被稱為「未來10年最好的一年」的2019年初,希望大家都能夠意識到「除了生死,沒有大事」,對自己好一點,還要多看好電影,因為沒有什麼困難是不能通過看一部好電影解決的,如果不能,那就看兩部。畢竟,「開心點,人間不值得」!

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1945.05-1982.06)

法斯賓德,德國全才型導演,大部分的電影都是自己編導,有時還親自掌鏡拍攝、配樂剪輯。14年職業生涯共拍攝41部電影、編導演出共27部舞臺劇,被冠以「新德國電影運動的心臟」、德國的巴爾扎克」等眾多稱號。法斯賓德出生在德國最混亂的時期,從小缺少父母關愛,成長環境就是在紅燈區,中學輟學後開始學習表演,並通過大量的影片觀摩、拍攝短片、執導舞臺劇等方面積累著自己的電影經驗。1969年執導的首部長片《愛比死更冷》就獲邀參加柏林電影節,同年,僅用9天拍攝完成的第二部長片《外國佬》更是拿獎無數,從此成為德國最受矚目的年輕導演。

法斯賓德的早期電影屬於極簡風格,有著大量持續、靜止無動作或極少動作的長鏡頭,後期受好萊塢電影影響,將視角轉到社會現實題材影片,以批判的眼光、通俗的手法,觀察和反映德國社會現實中的種種弊病。就在法斯賓德創作旺盛時期,卻在37歲那年死於長時間的慢性自殺:無節制的工作、暴飲暴食、吸菸酗酒、雙性生活,超量服用毒品、安眠藥、興奮劑,他短暫的生命中做的最多的就是對身體持續的摧殘。 他的一生是一個傳奇,而他的死使他的傳奇更加圓滿。

推薦作品:《瑪利亞·布勞恩的婚姻》

今敏(1963.10-2010.08)

今敏,日本動畫導演,也是繼宮崎駿之後最受矚目的動畫導演,其作品題材現實、故事荒誕、人物特色鮮明,在動畫界獨樹一幟,也深深影響了很多導演和電影。

今敏從小喜歡漫畫,大學期間就在雜誌上發表漫畫作品,1985年成為職業漫畫家,作品中非常注重漫畫與電影的結合。1990年,今敏與大友克洋合作,正式進入動畫界。1997年,執導的首部動畫長片《未麻的部屋》讓動畫界注意到了這個新人,這部電影打破了當時流行動畫所遵循的模式,而是屬於一部夢境式電影。從此時開始,虛實結合成為了今敏電影的標籤,他的動畫電影幾乎沒有童真快樂,而幾乎都與夢境有關,瑰麗絢爛,雲波詭譎,仿佛一座巨大的夢境熔爐,包羅了整個世界。

雖然今敏僅有寥寥4部動畫長片作品,但其作品的密度與深度卻令影迷頂禮膜拜,也深深地影響著其他創作者,我們熟悉的好萊塢電影《黑天鵝》、《盜夢空間》、《小島驚魂》、《靈異第六感》、《夢之安魂曲》等都有今敏動畫的影子。

推薦作品:所有作品

路學長(1964.06-2014.02)

路學長,中國第六代導演,從小學習繪畫,1985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科班出身。畢業後即任導演,先後拍攝了幾部短片和電視劇,1998年自編自導的長片處女作《長大成人》,入圍第3屆釜山電影節,該片講述音樂青年從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成長經歷,是一部少年的成長史,同時借用少年人的經歷,對社會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批判。該片畫面樸實,充滿強烈的人文關懷,同時也表現了導演的自我成長情結。1999年編導的《非常夏日》獲第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特別獎。2002年編導的《卡拉是條狗》,被評為第十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電影,併入圍2003年的柏林電影節。這部電影講的故事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了,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但讓人思考的地方卻很多,主演葛優也貢獻了千禧年之後最牛逼的演技。之後路學長又相繼執導了數字電影《租期》和《兩個人的房間》,雖然整個職業生涯作品不多,但路學長都保持著獨特的視角和個性,他把拜金時代人的尊嚴和精神救贖問題作為關注的核心,作品以冷峻和深刻的人文關懷見長,聚焦邊緣弱勢群體的生存困境,揭開精神之傷和人性之痛。另外,他還是第六代導演裡第一個作品得到公映並且取得很好票房成績的導演!

推薦作品:《卡拉是條狗》

瑪麗蓮·夢露(1926.06-1962.08)

夢露——好萊塢傳奇女星,她的性感引領了一個時代。(之所以選擇這張圖片,是因為小時候我堂兄家牆上掛著這張海報,這就是我天天去他家玩的原因,她是我的啟蒙老師)

關於夢露,這裡就不講她的感情經歷了,還是回歸電影。很多人覺得夢露演技差,完全就是憑藉性感來博人眼球,這不難理解,夢露早期的電影角色就是給人:胸大無腦+單純+情婦+性感的感覺,她共出演30餘部電影,其中20部是打醬油的,一句簡單的臺詞「It『s me,sugar」也竟然能NG47次。但是在和比利懷德合作的《七年之癢》過程中,極大地磨練了夢露的演技,也讓夢露開始注重角色內心上的探索。《紳士喜愛金髮女郎》中,夢露又唱又跳,將自身優點完美融入到電影之中(著名的歌曲「鑽石是女孩最好的朋友」就出自這部影片);《七年》之後,夢露到紐約的表演訓練班學習方法派演技,並將這種表演方法應用到《巴士站》中,把角色的內心世界刻畫得淋漓盡致,被評論家認為是夢露最顯演技的一部作品;與比利懷德再次合作的《熱情似火》是夢露最受歡迎和評價最高的作品,被視為夢露畢生事業的巔峰之作,也是在世界各種頂級電影排行榜上惟一能夠上榜的夢露電影,夢露憑藉這部電影獲得了金球獎最佳喜劇女主角。

夢露是影迷心中永遠的性感女神,而美國人更是道出了所有男人的心聲:我們只有兩個女人,一個是自由女神,一個就是夢露。

推薦作品:《熱情似火》

瑞凡·菲尼克斯(1970.08-1993.10)

River·Phoenix,他的名字跟命運貼合極了!鳳凰,母親在公路上難產三天後生下他;河流,漂流一生在雨季歸去。瑞凡後面有很多弟弟和妹妹,因此他在15歲時就被母親帶入了職業化的表演生涯來支撐家庭。瑞凡在電影《伴我同行》裡本色出演一炮而紅,然後的《蚊子海岸》、《聖戰奇兵》、《我真的愛死你》、《春色一籮筐》奠定了偶像地位。1988年,因出演《一事無成》獲得第46屆美國金球獎、第6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1991年,因出演《不羈的天空》獲得第4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瑞凡被人們認為整個90年代都是他的,天生擁有一張大銀幕面龐的他,每一次出現在銀幕中,都足以讓人難忘。但在他被稱為「90年代的詹姆斯迪恩」的時候,命運也像隨之改變。1993年,瑞凡在和好友約翰尼·德普喝完酒回到家後,就再也沒有醒來,而他的另一位好友基努·裡維斯,也因為他的逝去而戒掉了毒品。或許是上天太快的釋放了他的光芒,但也正如他在電影《伴我同行》中的臺詞:我的作品會比我個人存在久遠得多。

推薦作品:《不羈的天空》

菲利普·塞默·霍夫曼(1967.07-2014.02)

霍夫曼是科班出身,畢業於紐約大學戲劇專業,其實很早就出道了,他在1992年的《聞香識女人》就嶄露頭角,1996年參演《不羈夜》,1999年憑藉《天才瑞普利》獲得第71屆國家評論協會獎最佳男配角。但由於長相過於普通,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是在《碟中諜3》中才認識他,在片中他飾演的反派太霸道了,簡直就是伊森的噩夢。

2006年,霍夫曼憑藉在《卡波特》中的精彩表演,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但霍夫曼沒有陷入奧斯卡魔咒,反而繼續貢獻出了更為紮實的演技:《虐童疑雲》、《紐約提喻法》、《總統殺局》、《大師》等等,更是獲獎無數。霍夫曼從早期的電影開始,角色塑造就沒有臉譜化和類型化,而是善於表演人性複雜的角色,並將對現實生活的感受融入到有質感的表演中,使角色更具真實性。最為難得的是,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後,霍夫曼仍然去演繹一些配角,而且均十分出彩,所以在以後的日子裡,他的名字不會消失,他的作品也會被後人反覆觀看和學習。

推薦作品:《卡波特》

希斯·萊傑 (1979.04-2008.01)

希斯·萊傑出生在澳大利亞,從小對戲劇感興趣,熱愛表演,他先是在澳洲的低成本電影中嶄露頭角,1999年到好萊塢發展,有幸得到和梅爾吉布森一起合作《愛國者》。2001年希斯·萊傑出演了影片《聖戰騎士》,該片的走紅也令他成為好萊塢新一代的青春偶像。在經歷了幾年的低谷後,終於在2005年迎來了大爆發,希斯萊傑共出演5部電影,其中猶以《斷背山》中的出色表演令其大受讚揚。

李安曾評價希斯:他喜歡用自己的理解去詮釋一個角色,可以為了角色而忘掉自己,而且最喜歡挑戰,越是有反差有難度的角色就越要嘗試。這也是當《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劇本給他看時,他毫不猶豫的就接受了小丑這個角色。為了演好小丑,希斯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幾個月不出來,不斷的練習怪笑和挑眉,並且揣摩小丑這個角色的精髓所在,之後希斯在電影中大放異彩,憑藉小丑獲得第81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可是,由此帶來的副作用也是希斯未曾想到的,因為無法承受小丑這個角色對自己的影響開始服用藥物幫助自己入睡,然後,又一顆耀眼的星墜落,小丑從此成了希斯·萊傑的絕唱。

推薦作品:《斷背山》《蝙蝠俠:黑暗騎士》

保羅·沃克(1973.09-2013.11)

保羅沃克在13歲的時候就出演了銀幕處女作,開始了自己的電影事業。因為英俊帥氣,保羅早期的電影基本都是校園青春和歡樂喜劇片,直到2001年和文迪塞爾合作的《速度與激情》,正式成為動作巨星,而且把《速激》系列電影發展成為動作片的代表作。《速激》系列之外,保羅還出演了《南極大冒險》、《奪命槍火》、《父輩的旗幟》等電影,角色反差很大,極大地磨練了演技。雖然成為大牌,但保羅私底下非常謙虛謹慎,沒什麼脾氣,拍片之外,他遠離名流圈,沒有醜聞,可以說是散發著永不過時的正能量。保羅最大的愛好就是賽車,每星期都要到賽道上賽車,這也直接導致了在拍攝《速激7》中途悲劇的發生。讓我們再聽一遍《速激7》片尾的主題曲《See you again》吧。

推薦作品:《碧海追蹤》(賽車看膩了,就來看保羅的身材吧!

張國榮(1956.09-2003.04)

2003年,張國榮離開了。然而直到現在,他依然深深存在眾人的心中,越來越多的人欣賞他的歌、電影和人格魅力。2004年他入選《大眾電影》評選的「中國電影史最有影響力的十大男明星」;2010年他被CNN評為「史上最偉大的二十五位亞洲男演員」之一;很多國家和地區都以他的名字舉辦電影展來紀念他……之所以被人深深懷念,除了他在電影、音樂上取得的成就,還有他的善良、敬業、熱心、提攜後輩等等太多方面的優秀品質。

梁朝偉曾說過這樣一段令人感傷的話:「這10年,我時而會想起他,他還經常在我夢裡出現,如果你心裏面有這個人,他去了哪裡又有什麼關係。但是我覺得好有關係,我只信能夠相擁才不怕驟變。可能下一個十年,我依然做不到那麼灑脫,但,張國榮先生,我會一直記得你在我心中照耀過。」張國榮也一定在所有認識他的人心中照耀過,不僅因為他的那些歌,那些電影,那些絕世風華,更是因為他在做人方面做到了極致!

推薦作品:《霸王別姬》

梅豔芳(1963.10-2003.12)

梅豔芳小時候家境不好,所以不到5歲就登臺演出,從此與舞臺結緣。在樂壇站穩後,1984年梅豔芳出演第一部電影《緣分》就獲得金像獎最佳女配角。1987年的《胭脂扣》更是獲得金像獎、金馬獎、亞太影展、臺灣金龍獎「四料影后」,角色「如花」也成為留名影史的經典人物。一直到2002年與許鞍華合作拍攝《男人四十》,無論是出演配角還是主角,梅豔芳都塑造了太多經典的熒幕形象,可以說是將她多面的風情完完全全地奉獻給了觀眾。她沒有那種傳統印象中女性所應當的柔美,反而更有一些少年式的英氣,也正是這成就了她在角色塑造上的多面性。《川島芳子》、《新仙鶴神針》、《鍾無豔》等作品,都演出了氣質中性、雌雄共體的特點。張藝謀電影《十面埋伏》中宋丹丹的角色計劃是由梅豔芳出演,可惜梅豔芳因病未能參加。

張國榮曾對梅豔芳說過:等我們到40歲,你未嫁,我未娶,我們就在一起。很遺憾,兩個人在2003年相繼離去。也許,在天堂,兩人能如願兌現諾言了吧。

推薦作品:《胭脂扣》

李小龍(1940.11-1973.07)

之所以最後講李小龍,是因為他的影響太過巨大,他的早逝可以說是全世界的損失。他是武術宗師,武術哲學家,截拳道創始人,功夫電影開創者,是將中國功夫和功夫電影推廣到全世界的第一人!李小龍嬰兒時期就參演過電影,10歲就主演電影《細祥路》,後來到美國推廣功夫,也參與演出一些好萊塢電影,比如《青蜂俠》。

李小龍在電影方面另一個成就是打破了邵氏電影在香港的壟斷局面,影響了今後幾十年的香港電影體制。當年鄒文懷離開邵氏成立嘉禾,正是由於李小龍的加盟,《唐山大兄》創下香港本埠有史以來最高票房紀錄,引發香港及整個東南亞地區的轟動效應,接下來的《精武門》、《猛龍過江》更是連創輝煌。電影《死亡遊戲》未拍完,李小龍回美國拍攝《龍爭虎鬥》,在返回香港期間不幸離世。李小龍打破了之前功夫動作片的虛假以及香港明星氣質的萎靡,開創了華人進軍好萊塢的先河,讓西方人認識和學習中國功夫,同時令動作片成為香港電影的主流片種之一。

李小龍對世界影壇也有著非同凡響的影響力,雖然一生短暫,但是他超越了時代,用四部半電影締造了不朽的東方傳奇。

推薦作品:所有作品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那些經典的電影臺詞讓人哭泣
    導演楊德昌說:電影發明後,人類的生命延長了三倍。有人說電影是講故事的藝術,好的臺詞不僅能拍出升華部電影,好的電影也會有經典臺詞,讓觀眾記憶猶新,回味無窮1、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他,當我失去他的時候,我已經來不及懺悔了,對人世間來說最痛苦的事情是。
  • 10首50年代老電影插曲,每一首歌曲就是一個經典!
    在我們的生命裡總有一些東西是讓人刻骨銘心的,歲月消逝中也總有一些東西是無法磨滅的。那些看過的每一部電影,就是一個懷念!每一個鏡頭,就是一個輝煌!每一首歌曲,就是一個經典!
  • 當年《流星花園》的那些帥哥靚女們,現在怎麼樣了
    電影應該成為藝術,生活應該成為藝術。生活的技術應該就是生活的藝術。在這裡小編帶你走進電影藝術的天堂!文/咫尺愁風雨【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當年《流星花園》的那些帥哥靚女們,現在怎麼樣了我是一個九五後,如果你問我我的愛情啟蒙電視劇是什麼?
  • 他用49年的生命成就銀河系漫遊,卻始終完不成對消逝世界的重返
    這部廣播劇在BBC播出期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聽眾好評如潮。電影《銀河系搭車客指南》劇照後來成書的《銀河系搭車客指南》在全球賣出超過1400萬冊,它連同後續的四本小說催生了電視劇、舞臺劇、電影、漫畫和電腦遊戲,構成了輻射全球的龐大產業,可以說是古早時期的大IP。
  • 日本流星過境,亮如白晝,其聲隆隆,火流星原來這麼少見
    日前,一個碩大的流星划過日本地區的上空。流星燃燒所迸發的強烈光芒一度讓日本夜空如白晝一般明亮。按照當地目擊者的說法,這顆流星在那一瞬間的亮度比滿月還要亮。過境之後,天空中還發出隆隆的爆炸聲音,附近窗戶的玻璃都因此震顫。
  • 史蒂芬·金小說,改編的恐怖電影中,那些最經典的「反派」角色
    在他所寫的小說中,除了探索人類痛苦之外,還創造許多邪惡的角色,而這些角色都成為了電影中的經典。如今回想起來,這個世界上沒有幾個人能夠如同史蒂芬·金這般成功,能夠讓自己的文學作品,不斷地被搬上銀幕。《魔女嘉莉》於1976年上映,這是史蒂芬·金的第一部改編電影。在史蒂芬·金被改編的電影中,有些電影獲得了成功,有些電影則沒有。
  • 地球上有一半的人看過他的電影卻不知道他的名字
    就像一位故意打翻了調色板的調皮童話家,在他的電影裡,人物形象鮮明,色彩瑰麗而夢幻,從開頭的第一秒到結尾的最後一秒都充斥著濃鬱的絢爛情愫。無論早期的黑色喜劇和之後的浪漫喜劇,仿佛只要置身於熱內創造的電影世界中,就可以沉浸在這如烏託邦般美好的爛漫之中。
  • 流星如織,從天而降,「獅子座流星暴雨」你見過麼?
    流星如織,從天而降,「獅子座流星暴雨」你見過麼?如果說慧星的回歸讓人激動,那麼流星雨就是讓人心潮澎湃了。「獅子座流星暴雨」是1998年8月的熱門天象話題。「1998年11月18日2時至4時,獅子座流星雨爆發,屆時,亞洲東部是最佳觀測地點」。
  • 石家莊平山田興村 火流星炫目如流星
    田興花燈會被列為石家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這火流星的傳統技藝已在田興這片土地上延續了六百餘年。火流星表演炫耀奪目。 火流星流光溢彩亮相花燈會 壯漢一耍就是一小時平山縣大吾鄉田興村火流星等年俗活動固定於每年正月中旬上演。當天,天色漸暗,熱鬧非凡的活動即將拉開序幕。
  • 經典遊戲洛克人將出電影
    如今越來越多的遊戲IP在大屏幕上發光發熱著,比如早前的《古墓麗影》、《生化危機(Resident Evil)》系列、《極品飛車(Need for Speed》等,現在又一款經典遊戲將要登上大銀幕了。
  • 盤點那些電影中的經典臺詞,句句觸動人心淚流滿面
    忘記是什麼時候,難過了總會窩在被窩裡,捧著咖啡靜靜地看上一部好電影,擁抱這隻屬於私人的兩小時心靈之旅。不禁感慨電影真是一個偉大的發明,把人類幾千年來的故事投影在任何一個時間空間內,任由我們馳騁遨遊。在影片中我們感同身受,陪同主人公經歷一切,甚至一度覺得自己就是那個主人公,也曾想在疲憊生活中喚醒內心的英雄夢想。
  • 《白晝流星》的藝術價值有多高,你真的了解嗎?
    《白晝流星》的經典是多方面、深層次的,從電影畫面、鐿頭剪輯、再到角色塑造,影片所傳遞出的意境與哲理,可謂是處處經典,這也使作品擁有了較高的藝術價值。本文將這部時長22分鐘的電影作品當成是一個鮮活的生命,從皮、肉、骨、意、魂這五個方面,由淺入深來對它進行解讀。
  • 墨香銅臭說過的經典語錄,天真永不消逝,浪漫至死不渝!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列一下墨香銅臭說過的經典語錄吧。為了排擠打壓討厭的作者和作品,有些人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墨香現在退網了,她說過只要有鍵盤,她就會一直創作。天真永不消逝,浪漫至死不渝畫師:beggarmountain這句話的後半段
  • 「白晝流星」背後,聯想人撐起每秒百萬億級計算
    「白晝流星」既是草原上的寓言,也是划過天空的神舟十一號返回艙。當美麗寓言照進現實生活,當他們抬頭看見白晝流星,於是未來可期。——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官微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最後一個篇章,名叫《白晝流星》。「白晝流星」的故事發生在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返回的那一天。
  • 流星真的是星星掉下來了麼?思航趣探索,帶你了解浩瀚星海!
    那些亮星離我們非常遙遠,體積都比地球大得多,怎麼可能往地球上掉呢?我們知道,在行星際空間有許多塵埃物質和大小不等的破碎的固體物質。當它們和地球接近或地球穿過它們之中的時候,這些固體物質便以每秒十幾公裡至幾十公裡的速度撞入地球大氣層,與大氣產生激烈的摩擦,從而生熱發光,這就是我們看到的流星現象。
  • 十部經典國產武俠電影排行榜,經典好看的武俠電影推薦
    也許,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如楊過般灑脫痴情,玩世不恭;或如令狐衝般的 放蕩不羈,爽朗豁達;或如喬峰般義薄雲天,擔當天下。雖然我們不能身在江湖的武俠世界裡,但我們可以從銀幕上感受到武俠江湖世界中的種種恩仇俠義,兒女情長。相對於其它類型的電影,武俠電影應該算是中國特有的電影類型了。國產的武俠電影多到數不勝數,然而說得上經典好看的卻不多。
  • 那些美到窒息的星空圖
    一顆亮晶晶的流星,像河裡濺出來的一滴水花兒似的,從銀河的當中,飛了出來,滑過深藍色的夜空,悄無聲息地向北面墜落下去,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寥廓而深邃;那無窮的真理,讓我苦苦地求索、追隨。灰色背後,隱藏著夢想,星空遙遠,模糊了年少。曾見過的流星,來不及伸手,便已消逝。那些願望,不知是否已經趕上,可以陪伴流星,駐足於另一片天空。
  • 盤點:十佳經典英文電影譯名
    都說「好馬要配好鞍」,一部經典電影也需要配上富有創意且別具一格的經典翻譯片名。因此採用「戒指」這個詞為底,更加符合電影「王者之戒指」的意思。「魔」這個字是翻譯外國電影片名中的常用字,這裡用「魔」字來修飾「戒指」,把原來「指環王」過於中性的意思一下子給點明了,同時很恰當地體現這部巨作的魔幻風格。
  • 那些足球題材類的經典動漫
    運動類型的動漫本來就不多,更何況是足球類型的,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那些經典足球動漫。1、足球小將就像提到足球電影肯定會想到一球成名一樣,提到足球動漫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足球小將,足球小將因為年代較遠,所以原先的畫質較差,當然,和灌籃高手一樣,我們可以在網上看到重製版,這部動漫非常的純粹,講的只有足球,講的是大空翼帶領他的小夥伴從小開始努力訓練、比賽並最後在世界賽場上嶄露頭角的故事,足球小將與灌籃高手、棒球英豪並列為日本三大運動漫畫,可想而知其影響力,從而推動了日本足球的發展
  • 香港電影中,那些被人遺忘的男配角
    香港電影自六十年代開始,就展現出其蓬勃的生命力。當時,《紐約時報》的一位記者曾酸溜溜的說到:「盡皆過火,儘是癲狂」,沒想到,一語成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