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晝流星》的藝術價值有多高,你真的了解嗎?

2020-11-29 曉楓的光影小屋

在《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的七個獨立單元中,純粹從作品藝術性角度考慮,那麼冠亞軍分別是陳凱歌的《白晝流星》與徐崢的《奪冠》。《奪冠》在視角表現方面的別出心裁和情節編輯的天馬行空讓觀眾在欣賞時有耳目一新的感覺;而《白晝流星》以大氣磅礴鏡頭語言和深刻的劇情寓意,震撼著我們的眼睛與內心。兩部作品綜合比較的話,個人覺得,後者更勝一籌。

《白晝流星》的經典是多方面、深層次的,從電影畫面、鐿頭剪輯、再到角色塑造,影片所傳遞出的意境與哲理,可謂是處處經典,這也使作品擁有了較高的藝術價值。本文將這部時長22分鐘的電影作品當成是一個鮮活的生命,從皮、肉、骨、意、魂這五個方面,由淺入深來對它進行解讀。

一、電影的皮:波瀾壯美的電影畫面

《妖貓傳》劇照

如果將一部電影比做一個人,那麼電影的畫面效果就是這個人的外在皮相。比如去相親,我們面對一個在內心有期待卻又完全陌生的人,對方的穿著、容貌就會是我們所接收到的第一信息。我們會在潛意識中本能的希望對方穿著得體、容貌美麗。電影作品也一樣,電影畫面就是這部作品的容貌與裝扮,這是傳遞給觀眾最直觀的作品印象。

《白晝流星》的視角感染力顯然是優秀的,這也和陳凱歌一向重視畫面與色彩的風格相符合,他的前作《妖貓傳》、《無極》等都在色彩和畫面上有可圈可點之處。在本片中,那些壯美的草原、群山,夕陽下逆光的唯美鏡頭,帶給觀眾們極具美感的視覺衝擊力和觀感享受。在這部作品中,我們欣賞到了可以比肩《亂世佳人》、《現代啟示錄》、《魔戒》這些影壇經典作品的鏡頭畫面。

二、電影的肉:極具代表性和差異性的角色塑造

好的導演會努力的塑造片中主要角色性格的差異性。鮮活的角色形象是感染觀眾的重要傳遞媒介,影片的主題思想、所蘊含的哲理,都要依靠片中角色的肢體語言、面部表情和語言來傳遞給觀眾。無論是電影還是小說,它的情節是否讓觀眾感覺到有血有肉,作品中主要角色的性格塑造是否飽滿是關鍵因素。

如在影片《社交網絡》中,導演大衛·芬奇採用了在單個場景內密度極高、信息量巨大的臺詞,和在公司發展中的數次重要事件,形象地刻畫出馬克·扎克伯格與他的室友愛德華多·薩維林、和公司主要合伙人肖恩·帕克三位重要角色不同的性格特徵,而這種性格上的差異導致他們對公司發展的理念產生矛盾。有了前期對人物性格精準的勾勒,後期角色之間的衝突也就變得順理成章而且生動形象,從而使影片情節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在本片中,主重要的角色同樣是三個——老李和朋友託他教導的兩兄弟。塑造退休的扶貧主任老李的人物形象相對容易一些。只需要傳遞給觀眾一些如工作性質、工作職位等有效信息,觀眾們就會將其自動與腦海中焦裕祿、孔繁森這樣的人物形象銜接起來,從而建立起清晰的角色印記。 在人物性格表現上真正的難點在於兩兄弟,為使故事情節更加飽滿,導演沒有簡單的把兩兄弟刻畫成同一類型的人物,而是通過幾處簡單高效的情節 ,生動刻畫出兩兄弟之間的性格差異。

第一個情節,老李與兩兄弟第一次見面。他叫著名字問兩兄弟哪個是老大,而老大卻故意騙老李說自己不是老大。這時,老二主動向告訴老李,自己才是弟弟,並讓哥哥不要騙人。通過一個場景和幾句簡單的對白,便清晰的傳遞給觀眾老大狡猾、老二實在的人物形象信號。

第二個情節,通過剪指甲、吃餃子、換衣服這段鏡頭,通過介紹兩兄弟窮困的生活環境,再次向觀眾加深人物的性格信息。同時開始描述老李在生活上對兩兄弟的照顧,為後期的情節進展起到鋪墊作用。

第三個情節:偷錢,老大要偷,老二知道後要阻止。顯然兩兄弟同樣在受到老李家庭的照顧下,弟弟已經改變,在內心願意放棄以前的生活方式接受老李家的溫暖;而哥哥依然保持著原先的生存理念,準備拿錢走人。通過這個場景中的人物衝突,進一步加深了兩人的性格特徵。哥哥的狂野、狡猾與老二的溫和、實在,這兩個角色的性格特徵在觀眾內心中的形象更加清晰、立體,也使作品有了更強的情節張力與藝術感染力。

兩兄弟的性格差異是否有客觀的邏輯性原因呢?我們可以分析一下,老大年長几歲,所以經歷社會殘酷的一面更多、時間也更久。而且由於他是哥哥,可能在多數時間內需要他保護弟弟。所以,儘管是在同一個環境下生活的兩兄弟,這種性格上的差異也是合乎客觀邏輯的。這就不難看出導演在人物塑造上的認真程度和專業水準,簡單、精準、有效而且符合客觀邏輯。

三、電影的骨:展現出作品主題——人的自立,需要自己站起來

在老李事生小羊的時候,面對初生的小羊羔,影片重點突出了一句臺詞——自己站起來。有心的觀眾當然可以聽出來,這不僅是在說初生的羊羔,更主要的是在作為一個伏筆,在映射當前還站不起來的兩兄弟。面對生活、面對自己的人生,人必須自己站起來,這句話也是本片的主題思想。

與此同時,發生了偷錢事件。兩兄弟中的老大偷錢,是他以往生存方式的延續。沒有是非觀念,一切行動和選擇以生存和本能的欲望為指引。在老大以往的生活體驗中,生活是殘酷和艱難的,幾件衣服、一頓餃子,還不足以使他的人生觀發生逆轉。但他沒有想到的是,在警察抓到他們後,老李竟然還在維護著他們,說錢不是兩兄弟偷的,而是自己給他們的。在這一刻,哥哥終於被老李的人格力量所感化。通過偷錢這個情節,作品完成了兩兄弟的心靈震撼與認知轉變。自己站起來,將成為他們在以後生活和人生中,所遵循的價值理念。

一部作品,情節發展到這裡,可以說已經從皮到肉、再由肉見骨,已經把整個故事講清楚了。但對於陳凱歌來說,顯然這樣程式化的情節形式還遠遠不夠。他需要將作品的情節再次升華到更高、更宏大的藝術層次。作品除了有皮、有肉、有骨之外,還要有魂和意,這才符合導演對自己這部作品藝術價值的追求和定位。

四、電影的魂:將「自己站起來」的主題進一步升華到航天、扶貧事業和我國自主發展成為強國的層面,並講述基層大眾作為我國基礎力量的重要性。

從老李帶著兩兄弟策馬草原開始,到神十十返回艙降落祖國大地。這是一段教科書般的鏡頭剪輯,與張藝謀《回歸》中火車站那段抓捕戲一樣,華麗的畫面效果與極具功底的鏡頭剪輯,顯示了導演過硬的專業水準。

在這震撼人心的視覺感染下,作品開始了藝術層次上的提升。影片脫離了單一的個體角色,開始從宏觀的角度,向觀眾展現我國航天事業的偉大成就;講述了扶貧工作的重要性與扶貧工作和國家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之間的內在聯繫。

從航空員出艙到哥哥代替工作人員抬起航天員,這段情節除了向觀眾說明哥哥的人生觀已經被完全帶入正途之外,還有著更為深遠和宏大的象徵意義。如果大家不能完全體會,那麼此處開始畫重點

1、以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為代表,展現建國七十年來,祖國發展建設在各個行業、各個領域所取得的偉大成就。

2、從哥兄弟接替工作人員抬起航天員這個細節,刻畫出廣大人民群眾是我國各項事業的根本基礎。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各個重大領域取得的成就,需要基層民眾前赴後繼在各個崗位上努力工作,熱愛祖國。

3、通過1和2,說明扶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民眾是一切的基礎,如果說國家是一座高樓,那麼每個民眾就組成高樓的一顆沙子,雖然渺小但卻重要。

所以當我們看到神十一返回艙如白晝流星一般划過蒼穹;當看著積勞成疾的老李病倒在內蒙的土地上,我們才意識到,原來不能依靠別人,得靠自己站起來的還有我國的航天航空事業;靠自己站起來的還有我們祖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和平崛起之路;同時也告訴那些還在貧困線以下的同胞們,國家在花大力氣進行扶貧工作,這是關係到我們國計民生的大事。而這些在貧困線下的同胞們,面對國家的政策和那麼多的幫扶人員,你們要富裕,就和那兩兄弟、和我國的航天航空事業、和我們國家這七十年來走過的道路一樣,你們得從內心裡、從行動上,自己站起來。一句「它得自己站起來」這個伏筆,竟然埋的如此之深。與後面一系列的情節與影片主題遙相互應,並在情節感染力上上發生強烈的化學作用,重點突出了影片的魂,使作品升華到更高的藝術層次。

五、電影的意——何為《白晝流星》

田壯壯

流星所孕育的含義,在大多數人腦海裡,是絢麗而短暫。那麼白晝流星呢,與夜晚驚艷后就隕落的流星不同。白晝中的流星可以外表不那麼奪目,但它卻更有內在的價值與恆久的生命力。所以即使在白晝中,它可以折服大眾,而且能保持長久的影響力和後勁兒。夜空中的流星讓我們在視角上驚豔,而白晝流星卻讓我們從內心感覺到震撼與自豪 。那麼:拋開神十一返回艙這顆有畫面感,肉眼可見的白晝流星,引申到其它層面。

1、我國的航空航天事業,經過幾十年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有了現在遨遊天際的成就,這正是一顆鼓舞國人的白晝流星;

2、再深入一層,我們千千萬萬像老李一樣,兢兢業業的奮戰第一線的基層工作者,也是一顆顆的白晝流星,為我國的偉大復興與經濟騰飛貢獻著自己的光和熱。

3、我國冉冉升起的國運,是在世界舞臺上空一顆令世界感嘆的白晝流星。正以我們的博大、厚重,在歷史的天空中書寫著屬於這個時代的壯美詩篇。

以上這些,使得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成為了《我和我的祖國》整部電影中最為絢麗的一個篇章。同時也給我們帶來由外到內、由視角到內心的藝術享受。

相關焦點

  • 《白晝流星》的失敗和陳凱歌的尷尬
    目前來看,陳凱歌的《白晝流星》是七部短片中評價最差的一部。當然,作為中國導演唯二最具有解讀意義的導演(另一位是姜文),已經有很多影評公眾號,對《白晝流星》進行了解讀,為陳凱歌進行了辯護,比如「幕味兒」公眾號的《陳凱歌真的老了嗎?》、「MOVIE木衛」公眾號的《關於陳凱歌,我有話要說》、「電影幕後故事」的《我為什麼喜歡<白晝流星>》。
  • 我們都誤會陳凱歌了,《白晝流星》你真的看懂了嗎?
    圍繞這部電影討論最多的就是七個片段的各種排名,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每個片段都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就有了各種褒貶不一的評價。我看了一下網上的留言,最喜歡的片段形形色色,各種各樣,但是最不喜歡的大部分網友都選擇了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
  • 陳凱歌,對不起,你的《白晝流星》我看不懂
    七個故事中六個我都感同身受,只有一個故事《白晝流星》似乎我看不懂。主角視角《白晝流星》這個故事似乎從一開始主角的視角就有一些問題。縱觀其他的六個故事,主角的視角都是以一個參與者的角度來展現的,所呈現的是一個小人物在自己的崗位上貢獻自己的力量。
  • 《白晝流星》:陳凱歌的少年志與英雄夢
    到了《白晝流星》這裡,陳導再次讓觀眾抓耳撓腮,流浪兄弟跟神舟著陸有啥關聯?看到「白晝流星」就能獲得幸福,這都什麼年代了,還這麼天真?少年相信「白晝流星」的故事,就像小時候你相信童話一樣。有一天,你會覺得它不真實,但相信的時候它就是真實的。「少年不識愁滋味」,我們在自以為的「真實」裡活得太久了,其實是把純真丟了。現代人總會感慨一句「那時年少」,陳凱歌在電影裡也許一直年少。
  • 《白晝流星》我們真的誤會陳凱歌了
    而國慶檔《我和我的祖國》裡的小章節《白晝流星》,被大多數人認為是陳凱歌有史以來最差的一部,一舉有趕超《無極》的態勢!《我和我的祖國》裡面章節很多,在我看來故事最出彩的當屬《前夜》那一段;真實事件改編,以開國大典上升國旗著眼,描寫幕後人員的默默奉獻,說實話這段歷史對於九零猴來講,特別新奇。
  • 《白晝流星》口碑崩盤,陳凱歌成眾矢之的,可你真的看懂了嗎
    這部電影分為七個單元,分別有不同的導演和演員共同完成的。七個故事,口碑有好有壞,觀眾喜歡的也不同,而這七個故事中,目前來看口碑最差的,大概就是陳凱歌執導的《白晝流星》。也是因為《白晝流星》的口碑太差,導致陳凱歌成為眾矢之的。可是,這電影大家真的看懂了嗎?對此,我在另外一篇文章中,稍微提到了一些,但是沒有說得太具體。
  • 《我和我的祖國》裡的《白晝流星》,真有那麼差嗎?
    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多鐘頭才漸漸地熄滅。這個偉大的戰士,直到最後一息,也沒挪動一寸地方,沒發出一聲呻吟。」讀到最後眼眶通紅,如鯁在喉,根本讀不下去。那時我腦海裡浮現的是一位長相正氣的少年,有著爽朗的笑容,憨厚,黝黑牙齒很白,笑起來很可愛。他伏藏在草堆裡,然後大火慢慢將他吞噬,天際那邊日光剛顯。想問少年一句:疼嗎?
  • 《我和我的祖國》你看不懂陳凱歌的《白晝流星》?這篇文章告訴你
    但好多人表示,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好差,不知道在講什麼。今天,阿喜發現帶領大家一起來探討陳凱歌《白晝流星》的內涵。首先,你可以表示劇情上你可能沒能一下子看懂,因為其他幾個篇章一件事平鋪直敘,容易理解,但《白晝流星》確實比較晦澀。
  • 二刷《我和我的祖國》後,我喜歡上了《白晝流星》
    《白晝流星》無論是一刷,還是二刷,《白晝流星》帶給我的感受都迥異於另外六部作品。回歸前的摩登香港、奧運氛圍下的首都北京、出國潮下的魔都上海,《我和我的祖國》中大城市、小市民佔據了大部分戲份。《白晝流星》則不然,浩瀚的西北原野,只要你抬頭仰望,便能發現璀璨星空。流星、彗星、宇宙飛船,只要有心,你總能在靜謐夜色中感受到他們一閃而過的尾巴。璀璨的「流星雨」中,航天飛船的尾巴無疑是最特別了。
  • 《我和我的祖國》之《白晝流星》:愈華麗而愈樸實的中國夢境
    在這七個故事中,陳凱歌導演的故事名為《白晝流星》,與其他導演《回歸》《奪冠》《護航》這些乾脆、直接的片名不同,凱歌導演的故事名從表象上很難看出這是一部講述什麼內容的電影,光看片名就充滿了濃重的藝術色彩,但是當你看過這個故事之後,你會恍然大悟的發現這個故事卻是再現實不過了,並且相當接地氣。
  • 《白晝流星》硬傷太多,《霸王別姬》之後,陳凱歌再無佳作
    而差評最多的則是陳凱歌執導的《白晝流星》。陳凱歌是7個導演中的總導演,也是德高望重的前輩,但是卻拍出了這麼一個莫名其妙各種硬傷的作品,令人失望和遺憾。《白晝流星》首先是名字就很費解,原來是當地的一種傳說,如果白天看見了流星就會幸福之類的。
  • 《白晝流星》爛透了?那是因為你不懂,陳凱歌的浪漫
    《白晝流星》爛透了?那是因為你不懂,陳凱歌的浪漫。作為總導演陳凱歌的短片《白晝流星》,沒想到卻是最被詬病的一個。有人說他江郎才盡,有人說沒看懂故事,有人說導演太老了不了解年輕人的觀影口味,還有人說這是個啥完全睡過去了;這樣的結果倒是出人意料。就像王菲獻唱的開場曲一般,明明充滿期待,等揭開面紗,竟覺得大失所望。可好電影像酒,進嘴辛辣細品濃醇。
  • 《白晝流星》:一個爭議最多,也最耐人尋味的故事
    《我和我的祖國》由七個年代故事組成,其中爭議最大的,也最耐人尋味的故事,恐怕就是《白晝流星》了。這一電影單元的導演是陳凱歌,主演田壯壯(飾扶貧辦李主任)、劉昊然(飾哥哥)、陳飛宇(飾弟弟)、江姍(飾李主任妻子)。
  • 瀋陽人目擊到「白晝流星」!視頻曝光!
    想像中的流星而現實的在吉林松原這顆巨大的火流星所帶來的亮光讓夜空瞬間亮如白晝!不少網友都感受到了!整個流星墜落的過程還被拍了下來!說了這麼久不少小夥伴要問了啥是火流星啊火流星火流星是較大的流星體隕落時產生的流星現象。
  • 陳凱歌《白晝流星》:依舊熱愛,依舊少年
    城是真的,戲是假的;戲是假的,但情又是真的。從《黃土地》到《霸王別姬》、從《無極》到《妖貓傳》,三十餘年的浮世變遷,中國社會與時代發生深刻巨變,但陳凱歌卻堅守在藝術思想的前鋒陣線上。陳凱歌的《白晝流星》糅合了多個「家」的概念:有兩位少年已經失去的小家,有李叔用愛為他們搭建的新家,也有見證白晝流星後的靈魂歸家。潤物細無聲。用「家」作為字眼的《白晝流星》,褪去了主旋律說教的高大姿態,用平民化的視角擊中了每個人的心弦。
  • 《白晝流星》成為「眾矢之的」,陳凱歌拍了一部口碑兩極的片子?
    冬冬哭戲刷屏,徐崢自曝《奪冠》彩蛋,葛優完美詮釋你大爺還是你大爺,管虎拍的《前夜》是無人認領的單元……輪番形成熱議的話題,基本反映了哪些故事抓牢了觀眾。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陳凱歌、田壯壯這一王炸組合打出的《白晝流星》,在劉昊然和陳飛宇兩枚「清新鮮肉」的加持下,口碑竟然遭遇大規模雪崩。
  • 陳凱歌的《白晝流星》你真看懂了嗎?史航怒斥:有人只能白日見鬼
    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陳凱歌、田壯壯這一王炸組合打造的《白晝流星》,在劉昊然和陳飛宇的加持下,口碑居然遭遇大規模雪崩,橫向對比,成為了觀眾心目中七部短片中最差的一個段落。 關於《白晝流星》口碑墊底的原因,歸納網上辣評後,無非有下面幾點吐槽:故事脫離現實、矛盾處理生硬、剪輯太碎、劉昊然陳飛宇的角色為什麼偷雞摸狗、改變的動機沒有交代等等。
  • 《白晝流星》拍的這麼假,是獻禮還是抹黑?
    7部短片,要說評出個最佳,估計意見很難統一,每個人都會有各自的喜好,幾部短片也的確各有千秋,不分伯仲。但是如果說評選最差短片,《白晝流星》絕對會以壓倒性優勢取勝。《我和我的祖國》主基調是寫實風格,講述的都是大事件中的那些相對的小人物,為什麼說相對呢?
  • 看這個,膽大妄為地為《白晝流星》重寫了劇本!
    《白晝流星》中兩個浪蕩兒目睹了航天英雄歸家,價值觀就發生了涅槃轉變,這是我無法接受的「賦比興」,哪怕有李叔孜孜不倦地感化兩兄弟。試想一下,昨天還偷錢的小混混,今天看到太空人就能變成扶貧鬥士了嗎?私以為,電影是一門運用鏡頭語言的藝術,一部電影要左解釋右解釋大家才能看懂,那就不是好電影。即使你用再浪漫的畫面,再詩意的「賦比興」,再精彩的旁白,都無法掩蓋故事本身的虛弱。而且,旁白越多,越表明導演對這個故事的駕馭不夠自信。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差評?這些細節你看懂了嗎
    其中,由陳凱歌導演,劉昊然、陳飛宇、田壯壯和江珊等主演的《白晝流星》一直被大家認為是拼湊其中,沒有過多的看點。其實不然,只要你看懂這幾處細節你就明白了。 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返回。這一點應該是所有人都能get到的就無須多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