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晝流星》爛透了?那是因為你不懂,陳凱歌的浪漫

2020-11-29 娛樂神兵

白晝流星爛透了?那是因為你不懂,陳凱歌的浪漫。

今年的國慶檔與往年不太一樣,最特別的就屬《我和我的祖國》了,這部由管虎、張一白、薛曉路、徐崢、寧浩、陳凱歌、文牧野七位國內一線導演拍攝的短片集在國慶檔期收穫了22億多的票房,僅僅一周就超過了5000萬的觀影人次,而這些單一影片產出的票房數據是去年國慶檔的票房總和。

七位導演,七部短篇集,同樣的命題作文,難免不會被人暗中排序,比拼才華與人氣。作為總導演陳凱歌的短片《白晝流星》,沒想到卻是最被詬病的一個。有人說他江郎才盡,有人說沒看懂故事,有人說導演太老了不了解年輕人的觀影口味,還有人說這是個啥完全睡過去了;這樣的結果倒是出人意料。就像王菲獻唱的開場曲一般,明明充滿期待,等揭開面紗,竟覺得大失所望。

可好電影像酒,進嘴辛辣細品濃醇。王菲演繹的《我和我的祖國》乍聽缺少李谷一的正氣恢弘,可當燈光暗下黑屏閃現,空靈婉轉的唱腔隨著字幕出現,與圖像一起輕輕地鑽進心裡。這一刻,作為一個渺小的個人,與祖國之間就由這輕聲地哼吟聯繫在一起了。

《白晝流星》也是這樣輕輕地鑽進心裡的,兩個行走在社會邊緣的少年,生活在遠離都市的荒漠,靠偷雞摸狗的非正常行為謀生,他們不像是這個時代的人,也不像是這個美麗社會的產物。當他們遇到李叔,教他們穿衣吃飯,容忍他們的不拘小節和那一點點壞,還帶他們去領略當代科技的奇蹟,這難道不是祖國的包容嗎?好多人都說《白晝流星》與主題無關,強行靠題。可是,當兩個少年騎著馬向神舟十一號飛船飛奔,一抹白晝流星,不禁令我眼眶溼潤。因為這縹緲的白晝流星,是少年的希望,是新生活的亮光,也同時是中國航天閃爍的星軌。

這難道不是陳凱歌的浪漫嗎?

別的導演寫實,以小窺大看開國大典小小的升旗裝置,以人物命運歌頌原子彈研究者背後的艱辛,著重描寫香港回歸那一秒的故事,或者中二的演繹弄堂裡看女排的小英雄,再不然就是備飛女機長的一絲遺憾。

可陳凱歌偏不。

他用一個看似最荒唐最遙遠的故事,把神舟十一號的降落描繪成傳說裡的神跡,當降落傘落下,巨大的傘蓋遮住大半幅畫面,蓋住了絕望的黃土地,將紅白相間的色彩種進了兩個遠離主流生活的孩子。

祖國的光輝普照進每一個人的生活,這樣的表現也太詩意了。

《我和我的祖國》將7個祖國偉大的瞬間串聯,用七位導演不同的視角來描繪,這樣多面的手法已經是一種全新的嘗試了。可大眾習慣了一板一眼,老老實實的講現實的故事,卻看不出《白晝流星》揮灑寫意的愛,只能說大部分人太缺乏想像力了。只希望更多的觀眾不要因為偏見和狹隘去diss自己不理解的深意,用我們缺乏的想像力,再換種姿態,去看一眼特別的她。

相關焦點

  • 陳凱歌,對不起,你的《白晝流星》我看不懂
    七個故事中六個我都感同身受,只有一個故事《白晝流星》似乎我看不懂。主角視角《白晝流星》這個故事似乎從一開始主角的視角就有一些問題。縱觀其他的六個故事,主角的視角都是以一個參與者的角度來展現的,所呈現的是一個小人物在自己的崗位上貢獻自己的力量。
  • 《白晝流星》看不懂?騎上駿馬追趕時代,陳凱歌的解讀太浪漫!
    不過,相對其他六個故事,大家比較公認的是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有點難懂。在這個小故事裡,陳凱歌的鏡頭依然非常華麗,雖然劉昊然和陳飛宇兩個英俊少年都塗上厚厚的黑粉來扮醜,可他們策馬揚鞭追逐「白晝流星」的畫面還是震撼了無數人。可是故事本身呢?
  • 《白晝流星》我們真的誤會陳凱歌了
    《趙氏孤兒》、《道士下山》和《貓妖傳》都屬于于快節奏下的犧牲品,而頗具議論的作品還是那部「十年之內,無人能懂的電影」——《無極》。而國慶檔《我和我的祖國》裡的小章節《白晝流星》,被大多數人認為是陳凱歌有史以來最差的一部,一舉有趕超《無極》的態勢!
  • 陳凱歌的白晝與流星,第五代導演的高光與錯位
    有意思的是,在剛剛過去甚至餘溫未退的國慶檔,因擔任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總導演並親自操刀了其中一部短片《白晝流星》,陳凱歌被推上風口浪尖:喜歡的人稱《白晝流星》為當代電影的一首抒情詩,不喜歡的人卻直呼它邏輯上失控、脫離現實。
  • 陳凱歌《白晝流星》:依舊熱愛,依舊少年
    總導演陳凱歌,便是這其中把控大局的人。在七位導演中論資排輩,陳凱歌做總導演實至名歸,他是國內第五代導演的靈魂人物,也是享譽國際的電影大師。在《我和我的祖國》中,陳凱歌執導了全片的靈魂部分《白晝流星》。《白晝流行》主要講述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的故事,並將鏡頭對準劉昊然和陳飛宇飾演的一對少年流浪兄弟。時隔兩年,大銀幕上再見陳凱歌。不禁令人感慨:他仍是那個滿懷熱情、又純真浪漫的少年。1、誰是陳凱歌?
  • 《白晝流星》的失敗和陳凱歌的尷尬
    目前來看,陳凱歌的《白晝流星》是七部短片中評價最差的一部。當然,作為中國導演唯二最具有解讀意義的導演(另一位是姜文),已經有很多影評公眾號,對《白晝流星》進行了解讀,為陳凱歌進行了辯護,比如「幕味兒」公眾號的《陳凱歌真的老了嗎?》、「MOVIE木衛」公眾號的《關於陳凱歌,我有話要說》、「電影幕後故事」的《我為什麼喜歡<白晝流星>》。
  • 《我和我的祖國》你看不懂陳凱歌的《白晝流星》?這篇文章告訴你
    但好多人表示,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好差,不知道在講什麼。今天,阿喜發現帶領大家一起來探討陳凱歌《白晝流星》的內涵。首先,你可以表示劇情上你可能沒能一下子看懂,因為其他幾個篇章一件事平鋪直敘,容易理解,但《白晝流星》確實比較晦澀。
  • 《白晝流星》經典還是敗筆?「時長」很關鍵,陳凱歌是一言難盡
    在《我和我的祖國》7個短片中,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被公認是最尷尬的一個。一方面片名取得與眾不同,初看時讓人一臉懵逼,滿頭的黑人問號,看完後恍然大悟原來講的是神舟十一號返回地球,但還是有些不明就裡。特別是在陳凱歌的短片作品前面,其他作品都是很「頂」的。
  • 解讀《我和我的祖國》之陳凱歌《白晝流星》
    其實陳凱歌這次真的很用心了,執導的《白晝流星》本應是七個單元中最具有深度的,但是在某些地方卻沒有處理好。七個故事中,只有《白晝流星》將故事定在了祖國偏遠地帶,其他六個故事全發生在大城市。一邊是航天英雄從太空歸來,一邊是貧窮少年從少管所出來。
  • 我們都誤會陳凱歌了,《白晝流星》你真的看懂了嗎?
    我看了一下網上的留言,最喜歡的片段形形色色,各種各樣,但是最不喜歡的大部分網友都選擇了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陳導作為《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的總導演,而他導的《白晝流星》又榮獲觀眾最不喜歡片段,自然導演本人也受到了很多非議。
  • 《白晝流星》成為「眾矢之的」,陳凱歌拍了一部口碑兩極的片子?
    《白晝流星》成為「眾矢之的」,為什麼又是陳凱歌拍了一部口碑兩極的片子?冬冬哭戲刷屏,徐崢自曝《奪冠》彩蛋,葛優完美詮釋你大爺還是你大爺,管虎拍的《前夜》是無人認領的單元……輪番形成熱議的話題,基本反映了哪些故事抓牢了觀眾。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陳凱歌、田壯壯這一王炸組合打出的《白晝流星》,在劉昊然和陳飛宇兩枚「清新鮮肉」的加持下,口碑竟然遭遇大規模雪崩。
  • 二刷《我和我的祖國》,我才讀懂陳凱歌的「白晝流星」
    我們不應該只關注發達地區的生活,更應該關注祖國的邊遠地區,因為再偏遠的地方也是中國的土地,再貧窮的孩子也是中華兒女。52年出生的陳凱歌,見證著新中國幾十年來的風雨兼程。14歲的時候,陳凱歌經歷了《相遇》裡《人民日報》號外漫天飛舞的情景。他將其形容為「一生中最激動的一次經歷」。
  • 陳凱歌《白晝流星》你真看懂了嗎?史航:有人只能白日見鬼!
    雖然《我和我的祖國》票房口碑持續上升,可是有網友卻對《我和我的祖國》中一個片段有了不同的看法,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就是網友爭議的主角,看網上的評論,網友們紛紛表示劇情看不懂,劇情不夠真實,還有劇中的劉昊然跟陳飛宇的調皮搗蛋又是因為什麼改變的,並沒有解釋清楚,所以網友認為《白晝流星》是給《我和我的祖國》拉低了評分,
  • 陳凱歌《白晝流星》寓意,心理上需要轉變,脫貧得靠自己
    《我和我的祖國》票房口碑雙豐收,除了陳凱歌其他六位導演都獲得了高度讚揚。按理來說陳凱歌作為總導演,又有多年的大片執導經驗,他拍出來的《白晝流星》在七個單元排到前三不是問題。可事實卻是如此殘酷,《白晝流星》成了墊底的存在,還被許多人吐槽看不懂。
  • 陳凱歌的白晝流星厲害在哪裡?
    今天,身邊好幾位朋友都在吐槽十一大片《我和我的祖國》中陳凱歌拍的《白晝流星》,把這位大導演貶的一無是處。 雖然政事堂不是影評人,也沒看過陳導的幾部片子,不過從電影院走出來後,還是想替這位理想主義的導演說兩句公道話。
  • 《白晝流星》:陳凱歌的少年志與英雄夢
    《白晝流星》單元由陳凱歌執導,講述見證了神州十一號著陸事件的流浪兄弟倆重新生活的故事。許多網友在觀影后都對七個故事做過排名,不少人覺得《白晝流星》拖了後腿,其實不然。純真坦然的少年信念早年看《無極》,不知所云,被網友戲稱「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
  • 陳凱歌直面爭議,十二字總結《白晝流星》,會繼續創作電影
    ,以及他導演的單元《白晝流星》,甚至有不少網友直接批評《白晝流星》最差,也有扶貧幹部寫長文批評作品離現實太遠等等。而陳凱歌對《我和我的祖國》(下文簡稱《祖國》)以及《白晝流星》的解讀,其實就是最好的回應。下面來看一下陳凱歌對電影的解讀。
  • 陳凱歌《白晝流星》:深情款款,氣勢磅礴
    同樣是名導加盟+群星陣容加持,國慶檔獻禮大片《我和我的祖國》與此前《建國》三部曲等主旋律電影不同的是,本片視角從小人物或集體中平凡一員的視角出發,強調觀眾的參與感,你我都是偉大歷史的見證者。在這次不一樣的主旋律創作中,每位導演都在故事中或多或少地展露出了個人特色或極具辨識度的特點,除《前夜》、《奪冠》、《北京你好》外,由陳凱歌執導的《白晝流星》也是我最喜歡的故事之一,本片無論是影像質感,場面調度,還是對主題的巧妙契合,在全片中都是拔尖的,在文本性層面甚至是最深邃、最豐富的一部。
  • 「影評」《白晝流星》何以在祖國中墊底?說說陳凱歌的超現實主義表達
    我想大多數人都沒有料到國慶檔最大的贏家會是主旋律味道最重的拼盤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吧,而一樣沒有料到的則是這7個短片中口碑最差的卻是年紀最大名聲也最大的總導演陳凱歌拍的《白晝流星》。所以本文將只聚焦於這部短片,集中說說為什麼大家普遍給《白晝流星》差評,而我為什麼說這是陳凱歌的【超現實主義表達】。截止到10月7日,《我和我的祖國》票房已輕鬆突破22億人民幣,豆瓣評分也高達8.0分,但是其實如果去看一下具體的短評,會發現很多人都認為陳凱歌的《白晝流星》拍得最差。
  • 陳凱歌《白晝流星》堪稱最佳,劉昊然陳飛宇演技巔峰,語意豐富
    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在影迷的排名當中,有「兩極分化」的意思。喜歡的,認為這部作品當屬第一。不喜歡的,則把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放在第七位置。個人而言,我更願意將《白晝流星》這個作品放在七個作品當中的第一位置。其它幾個作品在「語意豐富」這個層面上,與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還是略有差距的。其它六個作品,通過一個巧妙的角度,想要表達的主題也非常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