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歌的《白晝流星》你真看懂了嗎?史航怒斥:有人只能白日見鬼

2020-11-29 捕娛高高手

上映三天,《我和我的祖國》票房直逼10億大關。這部由陳凱歌擔任總導演,七位知名導演合力,聚焦多元視角,展現祖國七大歷史瞬間,小人物平凡大愛的故事,如同一首律詩,讓觀者一次次感受另起一行的燃情沸血和感人催淚。

《我和我的祖國》在十一檔期不僅票房火得一塌糊塗,口碑也是持續發酵,不斷走高,豆瓣穩定於8.1分的它,註定將載入華語電影史冊。

其中,總導演陳凱歌的《白晝流星》題目最為詩意和抓人眼球,講的是,神舟十一號著陸返鄉時,白晝看到了流星後,不良少年劉昊然和陳飛宇的成長和涅盤。這原本是七個故事中,觀眾期待值很高的一個。然而,點映反饋很多人把它排在了最後,就目前觀眾口碑來看,大家口耳相傳的最好的故事,也幾乎看不到這個名字。

緊緊抓牢了觀眾的心,形成熱議,甚至登上了熱搜榜的,要麼是寧浩、葛優的《北京,你好》,要麼是管虎、黃渤的《前夜》,乃至於徐崢的《奪冠》都不乏觀眾表露大愛。

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陳凱歌、田壯壯這一王炸組合打造的《白晝流星》,在劉昊然和陳飛宇的加持下,口碑居然遭遇大規模雪崩,橫向對比,成為了觀眾心目中七部短片中最差的一個段落。 關於《白晝流星》口碑墊底的原因,歸納網上辣評後,無非有下面幾點吐槽:故事脫離現實、矛盾處理生硬、剪輯太碎、劉昊然陳飛宇的角色為什麼偷雞摸狗、改變的動機沒有交代等等。

不過,知名編劇史航的意見,與網上大眾的聲音恰好相左,他認為:「陳凱歌的《白晝流星》不僅題目最詩意,通篇也是目接歸鴻,心遊萬仞。兩個草原上的浪蕩兒目睹了宇宙間的遊子歸家,他們因此有了變化,這是我完全能接受的賦比興,這是亞洲腹地、草原深處、四季都可以有的國風。這就是《刺秦》與《妖貓傳》的導演在一個扶貧故事裡雙手捧出的詩意,所謂掬水月在手。嘲笑詩人在任何時代都是安全的,但你可能會錯過一次仰望中的會心吧。田壯壯的李主任從容果毅,給劉昊然陳飛宇以支點,他真是虎行匍匐、勇者病容。」

史航說道「陳凱歌的《白晝流星》不僅題目最詩意,通篇也是目接歸鴻,心遊萬仞。可見在史航眼裡,《白晝流星》的畫面大氣而厚足,是最美的, 藍天白雲、黃土地、策馬少年和航天飛船降落傘,元素堆疊,很見巧思。

要知道,陳凱歌和田壯壯均屬於第五代導演中的佼佼者,他們的電影有著強烈的現實主義風格,充滿了情懷。《白晝流星》從小切口切入大視角,散發著溫厚婉約的善意,立意極為走心,也是頗堪咀嚼。在這一點上,史航和大多數觀眾其實保持了基本一致,這個主題本來是具備拿MVP資格的。

「兩個草原上的浪蕩兒目睹了宇宙間的遊子歸家,他們因此有了變化,這是我完全能接受的賦比興……所謂掬水月在手。嘲笑詩人在任何時代都是安全的,但你可能會錯過一次仰望中的會心吧。」可以看出,在史航眼裡,陳凱歌是一位真正的詩人,其他導演或許交出了一篇成績優異的命題作文,但他作了一首白晝流星的詩,這讓史航感到驚豔,同時這也是他和大眾意見相左的地方。

很多人無法接受劉昊然和陳飛宇這兩個偷雞摸狗的混小子,為什麼看了航天員著落突然幡然醒悟的蛻變了?認為這一段導演的情感推進很莫名,史航為此跟網友吵得臉紅脖子粗,怒斥:有人白晝見流星,有人只能白日見鬼。

事實上,好多人之所有有這樣的想法,因為並不了解,這個故事也是由真實案例改編而來的。除了劉昊然和陳飛宇抬太空人這一細節有點小瑕疵外,其他情節並無過分誇大。要知道,再淤於爛泥的人,仰頭望見波瀾壯闊,很可能催人奮進,甚至出現洗髓的衝擊,這猶似整部《我和我的祖國》的點睛妙筆,也正是《白晝流星》的精妙之處。

當然,你若真心不喜歡《白晝流星》,愣拿紀錄片標準較真,吹毛求疵,別人也扛不過你。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扮演李主任的田壯壯老師,也是一位享譽中外的大師級人物,他在片中的作用猶如一根定海神針,把基調定在那裡,讓影片風格立了起來,而他扮演的角色也確實稱得上虎行匍匐,勇者病容。

影片結尾處,李主任生命中最後的時光沒有留給家人,而是留給了兩個遊手好閒的陌生小夥兒,他將宇宙中的歸鄉人指給他們看,他一次次對孩子們說著「得自己站起來啊」。

第一次,田壯壯是在羊圈裡對陳飛宇說「你扶它站,能扶多久啊,羊羔要靠自己站起來才能活下去!」 兩人騎馬迎航天員後,田壯壯躺在地上再次說出了那句「站起來」,「站起來說話」,可謂貢獻了近幾年來華語電影最精彩的對白,淚點滿滿。

《白晝流星》有讓人遺憾的地方,也有特別突出的優點,雖說有不少動人的橋段,但它的動人,不同於套路型淚點堆疊,而好像田壯壯不動聲色的表演,很抓人,但沒有咄咄逼人,透射出了創作者極可貴的尊嚴。

「站起來,站起來說話」這句話在電影裡是李主任對兩個傻小子說的,何嘗又不是對我們的告誡呢?

相關焦點

  • 陳凱歌《白晝流星》你真看懂了嗎?史航:有人只能白日見鬼!
    雖然《我和我的祖國》票房口碑持續上升,可是有網友卻對《我和我的祖國》中一個片段有了不同的看法,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就是網友爭議的主角,看網上的評論,網友們紛紛表示劇情看不懂,劇情不夠真實,還有劇中的劉昊然跟陳飛宇的調皮搗蛋又是因為什麼改變的,並沒有解釋清楚,所以網友認為《白晝流星》是給《我和我的祖國》拉低了評分,
  • 《我愛我的祖國》:有人白晝見流星,有人只能白日見鬼
    這個時候,樓頂的天線是救星,需要有人看護來回地移動……《奪冠》海報但郎平是那個時代最耀眼的體育明星,在電視裡扣殺排球的每個鏡頭都不想錯過,屋裡的每個人都你看我,我看你,屁股仿佛貼了萬能膠。最後目光齊刷刷落在我的身上:「去,看一下天線,回來賞一顆大白兔……」於是我極不情願,但大白兔在眼前晃動,誘惑太大,最後還是屁顛顛地上樓去了。
  • 我們都誤會陳凱歌了,《白晝流星》你真的看懂了嗎?
    我看了一下網上的留言,最喜歡的片段形形色色,各種各樣,但是最不喜歡的大部分網友都選擇了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陳導作為《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的總導演,而他導的《白晝流星》又榮獲觀眾最不喜歡片段,自然導演本人也受到了很多非議。
  • 《白晝流星》爛透了?那是因為你不懂,陳凱歌的浪漫
    《白晝流星》爛透了?那是因為你不懂,陳凱歌的浪漫。作為總導演陳凱歌的短片《白晝流星》,沒想到卻是最被詬病的一個。有人說他江郎才盡,有人說沒看懂故事,有人說導演太老了不了解年輕人的觀影口味,還有人說這是個啥完全睡過去了;這樣的結果倒是出人意料。就像王菲獻唱的開場曲一般,明明充滿期待,等揭開面紗,竟覺得大失所望。可好電影像酒,進嘴辛辣細品濃醇。
  • 陳凱歌,對不起,你的《白晝流星》我看不懂
    七個故事中六個我都感同身受,只有一個故事《白晝流星》似乎我看不懂。主角視角《白晝流星》這個故事似乎從一開始主角的視角就有一些問題。縱觀其他的六個故事,主角的視角都是以一個參與者的角度來展現的,所呈現的是一個小人物在自己的崗位上貢獻自己的力量。
  • 《白晝流星》口碑崩盤,陳凱歌成眾矢之的,可你真的看懂了嗎
    七個故事,口碑有好有壞,觀眾喜歡的也不同,而這七個故事中,目前來看口碑最差的,大概就是陳凱歌執導的《白晝流星》。也是因為《白晝流星》的口碑太差,導致陳凱歌成為眾矢之的。可是,這電影大家真的看懂了嗎?對此,我在另外一篇文章中,稍微提到了一些,但是沒有說得太具體。今天,就來和大家具體地聊一下《白晝流星》這個單元。
  • 二刷《我和我的祖國》,我才讀懂陳凱歌的「白晝流星」
    此去經年,如今拍《白晝流星》,依然延續著陳凱歌的土地情懷。你可以吐槽《白晝流星》劇情的硬傷,但你無法否定陳凱歌的拍攝技法。單是策馬揚沙那一幕,就足夠彰顯大師風範。長河落日,茫茫孤城,踏馬西去,瀟瀟黃土。
  • 《白晝流星》的失敗和陳凱歌的尷尬
    目前來看,陳凱歌的《白晝流星》是七部短片中評價最差的一部。當然,作為中國導演唯二最具有解讀意義的導演(另一位是姜文),已經有很多影評公眾號,對《白晝流星》進行了解讀,為陳凱歌進行了辯護,比如「幕味兒」公眾號的《陳凱歌真的老了嗎?》、「MOVIE木衛」公眾號的《關於陳凱歌,我有話要說》、「電影幕後故事」的《我為什麼喜歡<白晝流星>》。
  • 談談陳凱歌我和我的祖國之白晝流星
    這部影片是是由七個小故事組成的,包括講述新中國成立第一次升旗的《前夜》、第一顆原子彈引爆成功的《相遇》、女排第一次奪冠的《奪冠》、香港回歸交接儀式的《回歸》、第一次舉辦奧運會的《北京你好》、神舟十一號返回艙著陸的《白晝流星》,以及15年空軍閱兵的《護航》,這幾個單元的導演、管虎、張一白、徐崢、薛曉路、寧浩、陳凱歌、文牧野,哪一個都有響噹噹的名號,而總導演陳凱歌作為其中的元老級人物,作品更是受人期待,
  • 《白晝流星》:陳凱歌的少年志與英雄夢
    《白晝流星》單元由陳凱歌執導,講述見證了神州十一號著陸事件的流浪兄弟倆重新生活的故事。許多網友在觀影后都對七個故事做過排名,不少人覺得《白晝流星》拖了後腿,其實不然。純真坦然的少年信念早年看《無極》,不知所云,被網友戲稱「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
  • 陳凱歌的白晝流星厲害在哪裡?
    今天,身邊好幾位朋友都在吐槽十一大片《我和我的祖國》中陳凱歌拍的《白晝流星》,把這位大導演貶的一無是處。 雖然政事堂不是影評人,也沒看過陳導的幾部片子,不過從電影院走出來後,還是想替這位理想主義的導演說兩句公道話。
  • 《白晝流星》成為「眾矢之的」,陳凱歌拍了一部口碑兩極的片子?
    《白晝流星》成為「眾矢之的」,為什麼又是陳凱歌拍了一部口碑兩極的片子?冬冬哭戲刷屏,徐崢自曝《奪冠》彩蛋,葛優完美詮釋你大爺還是你大爺,管虎拍的《前夜》是無人認領的單元……輪番形成熱議的話題,基本反映了哪些故事抓牢了觀眾。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陳凱歌、田壯壯這一王炸組合打出的《白晝流星》,在劉昊然和陳飛宇兩枚「清新鮮肉」的加持下,口碑竟然遭遇大規模雪崩。
  • 《白晝流星》我們真的誤會陳凱歌了
    知乎上曾經說過,陳凱歌靠一部《霸王別姬》,能吃三輩子。並且有人感覺這部電影都不像他拍的,把功勞歸結於編劇。兩位編劇確實在影視上戰果纍纍,尤其是編劇「蘆葦」。以初中學歷,寫出了《活著》、《霸王別姬》和《白鹿原》這樣的劇本。
  • 《我和我的祖國》你看不懂陳凱歌的《白晝流星》?這篇文章告訴你
    但好多人表示,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好差,不知道在講什麼。今天,阿喜發現帶領大家一起來探討陳凱歌《白晝流星》的內涵。首先,你可以表示劇情上你可能沒能一下子看懂,因為其他幾個篇章一件事平鋪直敘,容易理解,但《白晝流星》確實比較晦澀。
  • 解讀《我和我的祖國》之陳凱歌《白晝流星》
    《我和我的祖國》七個單元,很多觀眾都表示,《白晝流星》沒看懂、或似懂非懂,給人很懵的感覺,不知道具體在表達什麼,進而被評判為七個故事中最差的一個。其實陳凱歌這次真的很用心了,執導的《白晝流星》本應是七個單元中最具有深度的,但是在某些地方卻沒有處理好。七個故事中,只有《白晝流星》將故事定在了祖國偏遠地帶,其他六個故事全發生在大城市。一邊是航天英雄從太空歸來,一邊是貧窮少年從少管所出來。
  • 陳凱歌《白晝流星》:依舊熱愛,依舊少年
    總導演陳凱歌,便是這其中把控大局的人。在七位導演中論資排輩,陳凱歌做總導演實至名歸,他是國內第五代導演的靈魂人物,也是享譽國際的電影大師。在《我和我的祖國》中,陳凱歌執導了全片的靈魂部分《白晝流星》。陳凱歌做的電影,並不是要對抗時代,而是要守護匠心。對「真」與「假」、「虛」與「實」的謎題哲辯,貫穿了陳凱歌所有的電影主題。城是真的,戲是假的;戲是假的,但情又是真的。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差評?這些細節你看懂了嗎
    其中,由陳凱歌導演,劉昊然、陳飛宇、田壯壯和江珊等主演的《白晝流星》一直被大家認為是拼湊其中,沒有過多的看點。其實不然,只要你看懂這幾處細節你就明白了。 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返回。這一點應該是所有人都能get到的就無須多講了。
  • 陳凱歌《白晝流星》:深情款款,氣勢磅礴
    同樣是名導加盟+群星陣容加持,國慶檔獻禮大片《我和我的祖國》與此前《建國》三部曲等主旋律電影不同的是,本片視角從小人物或集體中平凡一員的視角出發,強調觀眾的參與感,你我都是偉大歷史的見證者。在這次不一樣的主旋律創作中,每位導演都在故事中或多或少地展露出了個人特色或極具辨識度的特點,除《前夜》、《奪冠》、《北京你好》外,由陳凱歌執導的《白晝流星》也是我最喜歡的故事之一,本片無論是影像質感,場面調度,還是對主題的巧妙契合,在全片中都是拔尖的,在文本性層面甚至是最深邃、最豐富的一部。
  • 拍《白晝流星》的陳凱歌有多任性
    浪尖上的那些問題已經成了老生常談,「陳凱歌為什麼再也拍不出《霸王別姬》那樣的電影」「這個陳凱歌還是《霸王別姬》的陳凱歌嗎」。因為《道士下山》的爭議,還有媒體還專門做了整版頁面,分正反兩方進行辯論,「我們委屈陳凱歌了嗎」,參照物也是牛逼閃閃的《霸王別姬》。
  • 陳凱歌的白晝與流星,第五代導演的高光與錯位
    有意思的是,在剛剛過去甚至餘溫未退的國慶檔,因擔任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總導演並親自操刀了其中一部短片《白晝流星》,陳凱歌被推上風口浪尖:喜歡的人稱《白晝流星》為當代電影的一首抒情詩,不喜歡的人卻直呼它邏輯上失控、脫離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