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市民給記者報料,在潼南區梓潼街道文化路口,有一個大約50歲左右的中年男子在販賣「野生」甲魚,甲魚有臉盆那麼大,據男子介紹是從水庫裡打撈上來的,很多市民都在圍觀。
擠進圍觀人群一看,確實地上擺放著一隻大如臉盤的甲魚。甲魚被一個尼龍的網兜裝著,放在一個編織袋上,甲魚的頭縮在龜殼裡,背上有很多疤痕,像是在什麼地方受過摩擦,身上還覆蓋著一些水草,讓人感覺就是剛從水裡撈出來的一樣。一個上穿灰色長袖T恤,下穿藏青色長褲,腳穿解放鞋的中年男子站在旁邊,不停地向市民介紹這個甲魚的來歷。
「我前天下午在水庫打魚,等漁網收上來一看,意外發現網底下藏著一個臉盆大的野生大甲魚。我回家放在電子秤上一稱,這個甲魚有20斤重」。
「那你這個甲魚啷個賣嘛?」
「主要是這個甲魚大,買貴了我怕沒得人買,所以我就賣100塊一斤。」
「你這個到底是不是水庫頭打的野生甲魚喲?」
「那個兒哄你,絕對是我親自打撈起來的。」
「那你怎麼不去賣給餐館呢?一般人哪個買得起嘛!」
隨即,中年男子開始沉默,不再和圍觀群眾交流。有圍觀市民認為,如果真的是野生甲魚,價格確實很便宜。
「不可能,哪有這麼大。頭兩天我還在西市場那邊看到有一個農民打扮的中年人,也在賣一個大約10多斤的甲魚,據他說是從啥子工地上挖出來的喲。」
記者拿出手機給甲魚拍了幾張照片,而就在記者準備拍灰衣男子的時候,他開始避閃記者的鏡頭,隨後很快將甲魚裝進編織袋離開了,轉眼之間就不見了蹤影。
那麼,這名男子販賣的到底是不是野生甲魚呢?記者把照片發給了潼南區農委水產站卜站長,並向他進行了諮詢。卜站長告訴記者,現在市場或超市裡出售的甲魚幾乎都是人工養殖的,所謂的「野生甲魚」根本就是騙人的,目的就是為了抬高價格。其實,近年來,市場上就很難找到野生甲魚了,這些提著甲魚沿街叫賣的人正是看中了消費者追求「野生」這一消費心理,起了壞心眼,希望大家不要上當受騙。
另外,如果真的野生甲魚,那屬於中華鱉的品種。「本地中華鱉很難有這麼大,一般四五斤很了不起,在野生環境下長到十來斤就簡直不得了了,更莫說長到二十多斤,價格很難想像,真正的野生甲魚300元一斤都不一定買得到。」卜站長打了個比方,本地甲魚長到十來斤的概率,就跟我們南方人長到2米3這樣不可思議。
「那他賣的是什麼品種的呢?」
「我推測應該是東南亞的珍珠鱉等品種。別說二十斤,三四十斤也很正常,價格也低,一斤也就幾十塊錢。」卜站長提醒,珍珠鱉肉質粗糙、不緊實,並不適合食用。(潼南臺 黎昭)
視頻僅供延伸閱讀,與本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