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甲魚是如何過冬的?

2021-01-10 科學獵奇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這是個看似簡單的問題,野生甲魚冬眠時當然是在水底的泥中了,但是,不要忘了甲魚呼吸是靠肺的,這也是甲魚在泥中為什麼會開一個小孔的原因。那麼,在冬眠時,甲魚是如何呼吸的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野生甲魚的生存方式

甲魚俗稱「鱉」,它是龜鱉目鱉科下所有動物的總稱,在整個的龜鱉目下,一共有20多種不同的鱉,它們廣泛的分布於亞洲、美洲和非洲的淡水水域中,其中在我國最常見的就是中華鱉,而最長壽的是斑鱉(最長壽命400歲)。

雖然甲魚與烏龜同屬龜鱉目,但是二者有著明顯的區別,其中最大的區別莫過於「殼」了,龜殼整個是骨質殼,非常的厚實且堅硬,而甲魚的殼只有中間是骨質殼,而且比較的薄,並且殼的四周都沒有骨板,而是被柔軟的裙邊代替。其次,烏龜是可以將頭和四肢完全縮進殼內的,而甲魚則沒有這個能力。

在野生環境下,甲魚最喜歡的棲息地就是池塘、水庫、湖泊等水流較慢的水域,而且該水域內必須要有泥沙,因為,它們平時最喜歡在泥沙中待著。這種環境一是方便甲魚隱藏捕殺,二是能夠讓甲魚在遇到天敵時藏身,由於甲魚是一種變溫動物,所以它們經常會在風和日麗的天氣裡爬到岸邊或者水中的凸起物上曬太陽,同時甲魚也是一種非常警覺的動物,一旦聽到任何的異響,它們會迅速的跳入水中,然後遁入水下的泥沙之中。在我們老家有一句話非常的經典「掙錢好像驢上樹,花錢就像鱉下水」,這是對花錢容易和鱉逃跑速度的總結。

甲魚是一種雜食性動物,它們對食物並不挑剔,無論是水中魚蝦和其他軟體動物,還是水生植物,甚至是動物的屍體,它們都不會放過。

由於甲魚是一種變溫動物,而且它在我國南北方都有分布,而在我國除了海南、廣東等地的甲魚不太受溫度變化的影響外,其他地方一年四季的溫度變化都比較大。因此,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生存的野生甲魚都有冬眠的習性。

甲魚的冬眠

在自然界中,不同的動物有著不同的呼吸方式,比如魚是用鰓呼吸的,哺乳動物則是用肺呼吸。而甲魚雖然是一種爬行動物,但是它具有兩棲動物的習性,大多數兩棲動物是用肺和皮膚進行呼吸的,但是甲魚並沒有用皮膚輔助呼吸的能力,而是通過口咽式呼吸的方式來獲取氧氣的。口咽式呼吸簡單的說就是利用口咽腔底部的升降,將空氣壓入肺中進行呼吸的一種方式。

因此,甲魚雖然可以在水下待很久,但也需要定期的浮出水面來進行呼吸。

但是,尷尬的事情來了。甲魚冬眠時會沉入水底的泥沙之中,它是如何呼吸的呢?

首先,甲魚的冬眠是根據溫度決定的。通常在溫度低於二十攝氏度時,甲魚就很少進食了,在此之前,甲魚會瘋狂的進食來儲存能量。當溫度降低到12℃時,它們就會潛入泥沙中進行冬眠。此時,甲魚絕對不會選擇沒有水覆蓋的泥沙,因為這種環境下會隨著溫度降低而結冰,到時候甲魚只能被凍死。因此,它們必須要選擇有一定水位(通常在1米以上)的泥沙中進行冬眠。

有一定水位且在泥沙之中的甲魚擺脫了嚴寒的困擾,找到了一個溫度相對恆定的冬眠場所。而場地選擇好了之後,剩下的就是冬眠時的呼吸問題了。由於甲魚是口咽式呼吸的動物,說到底還是用肺呼吸的,但是在水下的泥沙中,它張嘴呼吸除了能吸到泥巴和水外,並不能獲得氧氣。因此,甲魚進化出了冬眠時的特殊呼吸方法。

首先,加入冬眠狀態後的甲魚新陳代謝降到了最低,此時它身體的需氧量也大幅度的降低。當然,降低了並不代表不用了。這是龜鱉目下動物的一種特殊能力就要發揮作用了,龜鱉目下的所有具有兩棲性的動物在洩殖腔的兩側都有一個器官-副膀胱。這個副膀胱平時的作用不大,但是一旦到了水下,它就有了一個能力,那就是進行氣體交換。由於甲魚的副膀胱上有大量的毛細血管,這些毛細血管能夠吸收和排出水,同時將吸收的水中的氧氣供給身體。

因此,正是有了這對可以輔助呼吸的副膀胱,再加上冬眠時新陳代謝降低,這樣就能滿足甲魚在水下的泥沙中待到來年的開春了(一般是在3-4月份結束冬眠)。

總結

除了在熱帶生活的甲魚不需要冬眠外,其他地區的甲魚都需要進行冬眠,冬眠開始的時間根據環境溫度的不同而不同,當甲魚冬眠時,它們會潛入水下的泥沙中一動不動,靠自己的副膀胱吸收水中的氧氣存活。不過,如果是要養殖甲魚,而且密度較大的話,在甲魚冬眠之後,如果水面冰封,必須要在冰面上開多個孔,這讓水中的氧氣含量維持在一個相對高的標準下,這樣有利於甲魚的呼吸。

相關焦點

  • 在農村賣甲魚的越來越多,野生甲魚和養殖甲魚如何區分呢
    近幾年在我們村子裡的集市上時不時就有賣甲魚的商販,並口口聲聲說是純野生甲魚,中所種植甲魚的營養豐富,野生的甲魚更是如此,所以很多人都會買甲魚。很多人都見過甲魚,但是卻區分不出來野生還是人工養殖的,那麼野生和人工養殖的甲魚如何區分呢?
  • 養殖甲魚染色搖身一變成野生 支招鑑別真假野生甲魚
    養殖甲魚竟當野生甲魚賣!記者將此事反映給相關部門。以下是相關部門給的答覆。110報警電話  「這個不歸我們管,可能涉嫌制假銷售,建議您撥打12315找工商部門反映一下。」12315工商熱線  「不是市場攤位,也不是店面。
  • 甲魚為何被稱為「美食五味肉」?冬天怎麼捕捉野生甲魚?長知識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農村的這些野味在市場上也是很受歡迎,並且普遍價格不低,尤其是像野生甲魚,因為營養價值高,加上現在數量也比較稀少了,所以在市場上更是相當的搶手。在民間,甲魚還被成為「美食五味肉」,這是為什麼呢?現在正是冬季,應該怎樣抓野生甲魚呢?看完長知識!(1)甲魚為什麼被稱為「美食五味肉」?,是哪五味肉?
  • 如何養甲魚?甲魚有怎樣的技術養?該如何篩選甲魚
    第一、剛剛脫殼幼甲魚:剛剛脫殼的幼甲魚依然帶著一個卵黃囊,在兩到三天內,幼甲魚的養料從此卵黃囊提供,因此絕不需給幼甲魚投食飼料,兩三天之後,餵給小魚、蝦、蚯蚓以及一點米飯跟蔬菜等。飼養池按照每平方米五到十隻幼甲魚、三到五十隻成年甲魚的放養密度飼養。第三、甲魚的篩選。甲魚分為野生跟天然圈養兩種。野生的三線閉殼甲魚,野生的甲魚生長速度比較慢,夏天相對於快一點,因而天然圈養的成長期只有三兩年的時間,這是由在在天自然圈養環境之中,甲魚的成長比較快因而弄成的。因此,最為好選取外來的甲魚,在下蛋後併購的甲魚那年可下蛋。
  • 野生甲魚成全球瀕危物種 浙江原生品種年年放生
    水利建設、物種入侵和捕撈是野生甲魚減少的主要原因甲魚作為餐桌美味,一直被當做經濟物種,而忘卻了它曾經也是徜徉在中華大地的野生物種。在中國,野生甲魚如今的生存狀況是什麼樣子呢,為什麼IUCN的專家評審,會將它列入紅色名錄?
  • 街頭新騙局:養殖甲魚裹泥當野生賣 差價近十倍
    8月6日,陳先生在龍湖西苑轉盤處再次遇到此前賣甲魚的小販昨日,家住嘉州的陳先生向本報記者爆料,稱7月31日他經過嘉州立交橋附近時,見到一小販提溜著一隻沾著泥的大甲魚在叫賣。「一隻6800元,這隻甲魚有10多斤重,野生的,便宜賣了。」小販介紹,甲魚是他剛從大學城工地裡挖出來的,吃了大補,送禮也有面子。經討價還價,最終雙方以5000元成交。第二天,陳先生邀請幾位朋友來到家裡吃飯,他把甲魚一半用來燉湯,一半用來紅燒。
  • 湖北現罕見甲魚約一斤重十分稀奇 營養價值與普通野生甲魚無異
    湖北現罕見甲魚,李先生抓到的甲魚通體金黃,底部是白色,背甲有些許白色條紋,全長15釐米,寬約12釐米,約一斤重,十分稀奇。專家表示,該類野生甲魚是可以食用的,其營養價值跟普通野生甲魚一樣,並無特別之處。
  • 美食好消息:甲魚、牛蛙可繼續吃,不屬於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
    而在這個與禁吃野生動物有關的熱點中,「甲魚可能被禁止食用」的消息更令不少人高度關注和倍感焦慮,這些十分焦慮的人既有甲魚養殖戶、甲魚食品加工企業和廣大甲魚美食愛好者,也有甲魚科研和行業管理人士。因為,一旦甲魚被禁止食用,那廣大的甲魚養殖戶和加工企業將步入困境,極容易破產,與此相關的運輸、包裝、設備等多個產業也將受重創,可謂損失巨大。
  • 當街叫賣20斤重野生甲魚 疑似「珍珠鱉「不宜食用
    」甲魚,甲魚有臉盆那麼大,據男子介紹是從水庫裡打撈上來的,很多市民都在圍觀。「我前天下午在水庫打魚,等漁網收上來一看,意外發現網底下藏著一個臉盆大的野生大甲魚。我回家放在電子秤上一稱,這個甲魚有20斤重」。「那你這個甲魚啷個賣嘛?」「主要是這個甲魚大,買貴了我怕沒得人買,所以我就賣100塊一斤。」「你這個到底是不是水庫頭打的野生甲魚喲?」「那個兒哄你,絕對是我親自打撈起來的。」
  • 路邊叫賣從工地裡挖來的「野生大甲魚」?行家:騙局
    果然,高新區實驗小學門口附近,一個頭戴安全帽、民工模樣打扮的男子,抱著一隻碩大的甲魚穿行在機動車道上兜售。對方男子表示:「300元一斤,這隻甲魚有15斤重,野生的,便宜賣了。」甲魚被抱在懷裡,長度有40釐米左右,寬度也有20多釐米,龜殼有臉盆這麼大,身上還沾著很多黃泥巴。超大甲魚從何而來?男子回答,「工地上挖的。這個甲魚,這麼大,成精了,洞打得很深,有六七米吧。
  • 養殖甲魚、牛蛙可以吃:禁食野生動物不宜矯枉過正
    這次疫情發生之後,公眾的目光再次集中在病毒的源頭——野生動物身上。很多野生動物攜帶大量病毒、細菌、寄生蟲等有可能危及人類健康,濫食野生動物是一種陋習,不僅可能造成傳染病爆發,還極大破壞生態環境平衡。全面禁食野生動物業已成為社會共識,全國人大常委會也通過了決定,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
  • 男子「化妝」成民工 給養殖甲魚塗上泥巴冒充野生叫賣
    ,冒充野生甲魚叫賣。雖然這4隻「野生甲魚」的價格很便宜,但是張先生看到甲魚身上的泥巴,覺得很不正常;而且聽說這4隻甲魚是從一個井口打上來,認為這不符合甲魚的生活規律,因此他確定這是冒充的野生甲魚,便回絕了這名「施工員」。  這名「施工員」也不怎麼迴避,還沒有走出20米遠,就在一堆泥巴旁邊彎下身子,抓上一把泥巴抹在甲魚上。張先生和他的朋友看了覺得很可笑,並慶幸自己沒有上當。
  • 我國驚現野生千年甲魚:身長1米多重78斤
    一、兩百年壽命的甲魚也許很多人都見過,但是三百年、四百年的呢?有見識過的人就很少了吧。而在近日,中國網報導稱,江西竟然出現了一隻1000歲高齡的野生大甲魚,這隻大甲魚不僅僅是年紀大,而且體重竟然也達到了78斤,真正的是千年難得一見啊!
  • 中華鱉(甲魚)雄霸中華文化圈的原因。甲魚的繁殖力原來這麼強大
    中央文件已經發下來了:疫情跟甲魚沒關係,大家請放心食用。今天是2020.3.20春分。萬物復甦的好時節。甲魚們也差不多都從冬眠狀態裡甦醒過來了。甲魚是鱉(軟殼水生龜)的俗稱,一般甲魚指的是中華鱉。中華鱉:龜鱉目,曲頸龜亞目,鱉科,鱉屬,中華鱉種。
  • 野生甲魚和家養鱷龜像啥遊戲職業?小哥專門做了個試驗,有意思!
    野生甲魚和家養鱷龜像啥遊戲職業?小哥專門做了個試驗,有意思! 2020-11-27 10:24 來源:萌寵一家親 原標題:野生甲魚和家養鱷龜像啥遊戲職業?小哥專門做了個試驗,有意思!
  • 目錄以外一律禁食 那養殖甲魚、野生黃魚還能吃嗎?
    因為疫情,最近大家都很關注野生動物的管控。很多人疑問:養殖的甲魚、野生黃魚還能不能吃?浙江省內,原有的可人工養殖的野生動物產業何去何從?海鮮放心吃,養殖的要看是否在目錄中日前,《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指出,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
  • 話說會咬人的甲魚你惹得起嗎
    甲魚,是鱉的俗稱,也叫團魚、水魚、是卵生兩棲爬行動物,是龜鱉目鱉科軟殼水生龜的統稱.甲魚的軀體近似圓形,背部是由骨骼構成的甲,中央稍隆起,外面披一層革質皮;四肢粗短有力,趾間有蹼;頸粗長,富有伸縮性,頭較小,與頸的粗細相仿,可隨時把頭和頸縮進殼體內;口較大,是覓食和自衛的武器。
  • 秋天的「桂花甲魚」,怎麼吃才最補?
    秋天的甲魚被稱為「桂花甲魚」,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含有很高的蛋白質,是進補佳品。甲魚雖然味道鮮美,卻也不是適合所有人群。甲魚有哪些種類?有什麼養生功效?哪些人群適宜?今天就來說一說。甲魚有牙齒,頭頸長而有力,能咬碎堅硬的食物,處理甲魚的時候有一定的危險,記得小時候要有一定經驗的人才能殺甲魚。作為食療材料,甲魚最主要的是它也有背腹二甲,但是背甲周邊有柔軟的角質裙邊,腹甲則呈平板狀,二甲之間由韌帶相連,常吃甲魚的人就知道,甲魚最肥美的就是裙邊部位,含有動物膠質。
  • 動物園野生動物體檢過冬
    11月26日,山東青島森林野生動物世界對袋鼠、環尾狐猴、幼獅、黃金蟒等靈長類、食肉、食草和雜食、兩爬類野生動物進行體檢。 據介紹,隨著入冬後氣溫不斷轉涼,小動物們比較容易產生腸胃疾病、感冒等症狀,青島森林野生動物世界通過體貌觀察
  • 動物過冬有高招!來看看銀基動物王國裡的動物如何過冬?
    (原標題:動物過冬有高招!來看看銀基動物王國裡的動物如何過冬?) 天氣越來越冷,路上的行人紛紛裹上了厚厚的棉服,今年備受歡迎和關注的銀基動物王國裡的動物朋友們又是怎樣過冬的呢?今天我們來到銀基動物王國為大家一探究竟。來到銀基動物王國記者發現,與路上瑟瑟發抖的行人對比,這裡的動物面對寒潮過冬,可以說是「高枕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