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南的一個湖裡,發現了世界上最稀少的淡水甲魚,有170多斤重

2021-01-17 網易

2021-01-12 11:05:18 來源: 哦小明同學

舉報

  在越南的一個湖泊裡,發現了世界上最稀少的淡水甲魚,有

  170

  多斤重

  SoftshellturtlefoundinVietnamlakeasrarestfreshwateranimal

  一隻雌性的甲魚浮出水面,是世界上最罕見的,意味著這個物種有可能免於滅絕。

  在此之前,中國蘇州動物園的一隻史溫侯

  (Swinhoe)

  斑鱉(

  softshellturtle

  ),被認為是這個物種的最後一隻。

  然而,

  10

  月在越南「東莫湖」(

  DongMoLake

  )抓到一隻雌性斑鱉,經遺傳學檢測,屬於同一物種,即

  「史氏鱉」(Rafetusswinhoei

  ),又叫長江巨型軟殼龜。

  

  英國外交官和生物學家羅伯特·史溫侯

  越南

  「野生生物保護協會」黃碧翠綠(HoangBichThuy

  )說:

  「一年來,全球到處是壞消息和悲哀,這一隻雌鱉的發現,給這一物種繼續存留,帶來了些許希望。」

  這個物種,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龜,得名於

  19

  世紀英國外交官和生物學家羅伯特

  ·

  史溫侯(

  RobertSwinhoe

  )。

  後來,斑鱉被捕殺吃肉,鱉蛋被賣為中藥材,該物種幾近滅絕。

  從

  2008

  年起,蘇州動物園的科研人員,一直在讓這隻所知的最後一隻雄性斑鱉,給一隻雌鱉配種,但是勞而無功。

  

  在越南「東莫湖」抓到一隻雌性斑鱉

  在一次人工授精的操作後,那隻雌鱉於

  2019

  年

  4

  月死亡。

  科研人員們開始在越南的荒山野嶺中再找一隻雌鱉。

  10

  月

  22

  日在東莫湖裡抓到了這隻

  86

  公斤重的雌鱉。除此之外,他們認為這湖裡可能還有一隻斑鱉,而且附近的一個湖裡興許還有一隻。

  他們計劃,今年裡過一陣子,要去抓另外那兩隻鱉。

  

  發現了世界上最稀少的淡水甲魚

  之後要做基因檢測,證實這幾隻鱉的物種,認定其性別。

  蒂莫西

  ·

  麥科馬克

  (

  TimothyMcCormack

  ),

  「

  印緬保護的亞洲龜類項目

  」(TheAsianTurtleProgramofIndo-MyanmarConservation)

  主任,說:

  「採取這些步驟非常重要,以證實已認定動物的性別。」

  「一旦知道了這些越南甲魚的性別,就能夠為以後的步驟制定明確計劃。很有希望抓到1

  公

  1

  母,於是交配繁殖和恢復物種就能成為現實。必須注意把這些軟殼龜集中起來,對這個物種進行更大範圍的保護。

  」

  到了這隻86公斤重的雌鱉

  喬治亞州一個釣魚人,抓到一條50公斤的鯰魚,打破了這個州的記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稀少的淡水甲魚
    在越南的一個湖泊裡,發現了世界上最稀少的淡水甲魚,有170多斤重Softshell turtle found in Vietnam lake as rarest freshwater animal一隻雌性的甲魚浮出水面,是世界上最罕見的,意味著這個物種有可能免於滅絕
  • 當街叫賣20斤重野生甲魚 疑似「珍珠鱉「不宜食用
    ,在潼南區梓潼街道文化路口,有一個大約50歲左右的中年男子在販賣「野生」甲魚,甲魚有臉盆那麼大,據男子介紹是從水庫裡打撈上來的,很多市民都在圍觀。擠進圍觀人群一看,確實地上擺放著一隻大如臉盤的甲魚。甲魚被一個尼龍的網兜裝著,放在一個編織袋上,甲魚的頭縮在龜殼裡,背上有很多疤痕,像是在什麼地方受過摩擦,身上還覆蓋著一些水草,讓人感覺就是剛從水裡撈出來的一樣。一個上穿灰色長袖T恤,下穿藏青色長褲,腳穿解放鞋的中年男子站在旁邊,不停地向市民介紹這個甲魚的來歷。
  •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深處內陸遠離海洋,湖裡卻有海洋生物
    導語: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深處內陸遠離海洋,湖裡卻有海洋生物。緊跟大腳丫,世界在腳下,歡迎點閱本期內容。我們都知道,海水和淡水的含鹽量不同,裡面生活的生物種類也不一樣,很多淡水生物沒辦法在海洋裡生存,海洋裡的生物要適應淡水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但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也有一些湖泊明明裡面都是淡水,湖裡卻有海洋生物在裡面生活,俄羅斯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就是一個典型,它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深處內陸遠離海洋,湖裡卻有海洋生物。
  • 南通如東一村民馬路上撿到8斤老甲魚,可能有近百歲
    近年來隨著如東對水域環境的治理成效顯著不斷有罕見的水生物在如東地區被發現先是10來斤的鱷龜再有野生娃娃魚的頻現>再有黃金娃娃魚的出現又有麋鹿的出現後來漁民捕撈到刀魚······而就在近日如東岔河一村民竟然在馬路上撿到一隻百年老甲魚足足8斤重
  • 甲魚有多強悍,其他龜都得靠邊。無關疫情
    中央文件已經發下來了:疫情跟甲魚沒關係,大家請放心食用。今天是2020.3.20春分。萬物復甦的好時節。甲魚們也差不多都從冬眠狀態裡甦醒過來了。甲魚是鱉(軟殼水生龜)的俗稱,一般甲魚指的是中華鱉。中國除了高海拔的青海西藏之外各省和自治區都有分布,也都適合人工養殖。
  • 中華鱉又名叫甲魚,最適合的養殖生長溫度與繁殖溫度
    腹甲有7個胼胝體,前腹板分離。顎銳利,有肉質唇。體重一般為1~2 千克。分布於中國、越南、日本等地,我國除新疆、青海和西藏外,其他各地都有分布,尤以長江流域和華南為多生活於淡水池塘、江河、湖泊中,最適生長溫度為26~ 32℃,最適繁殖溫度為26~28℃,每年4~10月繁殖,通常產卵5~8枚,體大者可產卵20枚以上,卵呈圓球形,直徑為15~20毫米,孵化期為50天左右。
  • 越南發現世上現存第四隻斑鱉:通過環境DNA技術確認其存在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國際龜鱉生存聯盟網站越南又發現一隻斑鱉!4月12日,全球最權威的龜鱉保育組織TSA(國際龜鱉生存聯盟,Turtle Survival Alliance )在其官網上宣布了這一消息。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助理教授Caren Goldberg通過檢測環境DNA(eDNA),確證了該斑鱉的存在。
  • 闢謠:海魚是可以在淡水湖裡生活,它們能存活下來有這麼幾個原因
    在人們認知裏海魚一定是在海裡生活,最多也就是在淡水和海水交匯處遊動,覺得一離開海洋這些海魚們就會死亡。但有一個淡水湖裡卻生長著許多海魚,這些海魚長時間在這個淡水湖裡生活著,可以正常的嬉戲,繁衍後代。不要以為這個淡水湖裡海魚都是些小魚,其實裡面生活著有鯊魚、海鱉、劍魚等等大體積魚類。
  • 全球最珍稀的動物,比大熊貓稀少,世界僅剩3隻,其中2隻在中國
    全球最珍稀的動物,比大熊貓稀少,世界僅剩3隻,其中2隻在中國說到世界上著名的珍稀動物,我們中國的大熊貓肯定是榜上有名的,因為大熊貓的棲息地範圍小,它的生存數量也比較少,也是在我們中國的保護之下,才被世界所熟知。
  • 粵東本土原生淡水魚類之十九——臺灣白甲魚
    ↑↑↑點擊上方的「粵東本土原生淡水魚類」專輯進入查看。臺灣白甲魚,在本地山溪中、上遊比較常見的一種魚類。
  • 海裡生活的鯊魚,竟能在淡水湖裡生存,這個湖的神奇之處有這幾點
    在人們認知裏海魚一定是在海裡生活,最多也就是在淡水和海水交匯處遊動,覺得一離開海洋這些海魚們就會死亡。但有一個淡水湖裡卻生長著許多海魚,這些海魚長時間在這個淡水湖裡生活著,可以正常的嬉戲,繁衍後代。不要以為這個淡水湖裡海魚都是些小魚,其實裡面生活著有鯊魚、海鱉、劍魚等等大體積魚類。
  • 中華鱉(甲魚)雄霸中華文化圈的原因。甲魚的繁殖力原來這麼強大
    中央文件已經發下來了:疫情跟甲魚沒關係,大家請放心食用。今天是2020.3.20春分。萬物復甦的好時節。甲魚們也差不多都從冬眠狀態裡甦醒過來了。甲魚是鱉(軟殼水生龜)的俗稱,一般甲魚指的是中華鱉。中華鱉:龜鱉目,曲頸龜亞目,鱉科,鱉屬,中華鱉種。
  • 甲魚成災?印度恆河鱉泛濫,無人敢吃,最後大多自然老死
    不過,你可知道在印度的江河裡,其實真正的「江河霸主」,並非鯰魚,而是一種在我國非常稀少的水族——甲魚。近日,一組「恆河甲魚泛濫成災」畫面,在網上引起許多網友的關注。可以看到,印度河裡的甲魚不僅密密麻麻、數量極多,還個頭驚人,不少都有十多斤以上!——有水產知識朋友應該知道,甲魚長到這麼大,可能需要十多年。
  • 街頭新騙局:養殖甲魚裹泥當野生賣 差價近十倍
    8月6日,陳先生在龍湖西苑轉盤處再次遇到此前賣甲魚的小販昨日,家住嘉州的陳先生向本報記者爆料,稱7月31日他經過嘉州立交橋附近時,見到一小販提溜著一隻沾著泥的大甲魚在叫賣。「一隻6800元,這隻甲魚有10多斤重,野生的,便宜賣了。」小販介紹,甲魚是他剛從大學城工地裡挖出來的,吃了大補,送禮也有面子。經討價還價,最終雙方以5000元成交。第二天,陳先生邀請幾位朋友來到家裡吃飯,他把甲魚一半用來燉湯,一半用來紅燒。
  • 世界上最神秘的湖泊之一,淡水儲備巨大而且還生活著海洋的生物
    地球上最深的湖位於西伯利亞東南部的貝加爾湖,是地球上最深的湖(平均深度730米,最深達1620米),擁有世界1/5地淡水,堪稱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蓄水池」。科學家認為可能有幾方面的原因:其一,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其湖泊的平均深度為730米。儘管在湖面上經常會出現4米以上的大浪,但距湖面10米以下的水體卻相對寧靜,顆粒物在那裡不斷沉降,直至成為湖底沉積物。
  • 長江遭受「淡水蝦王」入侵,在越南有手掌大,在中國卻活不到半斤
    不過由於人口太多,在家上我國擁有悠久的美食文化,基本上所有有東西都能給料理成美味。我國的小龍蝦就是外來入侵的生物,但是並沒有在我國泛濫成災的原因,不用多說都在知道。我國吃貨多會吃的人也多,當發現大量小龍蝦在我國出現時,並沒選擇消滅小龍蝦,而是選擇研究這種東西能不能吃,結果就顯而易見的成為我國夜市美食。
  • 盤點世界上最有影響的五怪湖
    世界上有五大怪湖,讓你不得不留戀。這五大湖泊生得奇怪,與世界其他諸多湖泊有所不同,足以勾引你的旅遊欲望。這是因為一般的湖裡會有湖水,但是歐文斯湖裡裝的卻不是湖水。不像在盆嶺區其他已經乾涸了上千年的幹湖,直到1924年,歐文斯湖才從歐文斯河引入河水灌入湖中。
  • 世界上最深、淡水儲量最大的內陸湖貝加爾湖,是怎麼形成的?
    貝加爾湖是世界第一深湖,與世界上的其它淡水湖相比較,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淡水儲量最大的湖泊,其淡水儲量相當於北美五大湖湖水量的總和,足夠五十億人喝上半個世紀左右。從衛星圖像上看,貝加爾湖形狀狹長猶如一個月牙,所以又有人稱它為「月亮湖」,貝加爾湖南北長約680千米,東西平均寬度為48千米,最寬處80千米,湖面積為3.15萬平方千米,湖水清澈,可以倒映出人影子,即便是在40米水深處放置一個白色碟子,在水面上也可以看見,俄羅斯作家契訶夫在自己的作品中這樣讚美貝加爾湖的水質:湖水透明,透過水麵就像是透過空氣一樣。
  • 野生甲魚成全球瀕危物種 浙江原生品種年年放生
    日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最新版全球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瀕危物種名單中出現了中華鱉(甲魚),系瀕危物種3個級別中的最輕一檔「易危」,即「滅絕機率大增種類」。據說,這一結果是考慮到甲魚在日本、中國等地的生存狀況,理由是野生甲魚被捕獲用於食用與養殖,個體數量不斷減少。
  • 其實,美國人釣魚在方法上與中國人絕然不同
    最重要的有兩條:一是環境保護好,水源很少受汙染;二是普通公民對野生資源(不只是魚)的保護意識很強。環保問題我將另外撰文,下面我只記述從釣魚的一些經歷來看看美國人對野生資源保護的意識。一年來,我遠到佛羅裡達州墨西哥灣海釣,近到亞特蘭大的大湖(相當於密雲水庫)、河流和中等湖泊坐船垂釣,但次數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