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魚有多強悍,其他龜都得靠邊。無關疫情

2020-08-28 思達米寵物

中央文件已經發下來了:疫情跟甲魚沒關係,大家請放心食用。今天是2020.3.20春分。萬物復甦的好時節。甲魚們也差不多都從冬眠狀態裡甦醒過來了。

甲魚是鱉(軟殼水生龜)的俗稱,一般甲魚指的是中華鱉

中華鱉:龜鱉目,曲頸龜亞目,鱉科,鱉屬,中華鱉種。中華鱉分布區域是中華文化圈(中國,越南,南北朝鮮,日本)和俄羅斯(西伯利亞)

中華鱉北到俄羅斯,南到越南北部

中國除了高海拔的青海西藏之外各省和自治區都有分布,也都適合人工養殖。那問題來了

為什麼中華鱉分布範圍這麼廣呢?

原因一,神奇的水下輔助呼吸器官

民間有諺語:

春天發水走上灘,夏日炎炎柳蔭棲。

秋天涼了入水底,冬季嚴寒鑽泥潭

也就是說中華鱉是通過入水鑽泥的冬眠方式來應付東北的寒冷冬季的。那冬眠期間甲魚在水底淤泥裡的呼吸怎麼解決?用不用遊到水面呼吸?這個問題一直也困惑了我很久。

首先,我們要知道甲魚主要靠肺呼吸。其次,甲魚可以在水裡呼吸(吸進嘴裡,吞進肚子吸收氣,然後把CO2(廢氣)和廢水(尿)一起從裡排出來)。整個冬季中華鱉都可以利用身體裡的輔助呼吸器官呆在水底淤泥裡而不用遊到水面呼吸,時間長達半年。

現象是這麼個現象,至於這個輔助呼吸器官在哪裡?學術界有兩個回答。一部分人認為是在嘴巴內側及上下緣的細微齒狀凸起。另一部分人認為是這個輔助呼吸器官在鱉的喉嚨部位(和魚鰓一個部位)。

思達米大膽猜測(他們都錯了):甲魚的輔助呼吸器官是它的腸道。思達米的理由是中華鱉90%的尿液從嘴巴排出但並沒有相關管道(直接就是利用腸道)。而和尿液一起排出的還有CO2(說明CO2產生的地方離腸道非常近)。也可能根本沒有什麼輔助呼吸器官,甲魚的肺就可以直接利用水進行氧氣和CO2的交換。

無論如何,冬眠期間甲魚都不需要費力遊到水面換氣,這是事實。基於水裡的溫度永遠不會低於0°c的特點及大量脂肪儲備,生活於東北地區和西伯利亞地區的中華鱉表示過冬完全沒有問題

喝進去水就可以吸收氧,果然是「水魚

原因二,進化程度很高。

在龜鱉目下,鱉的進化程度最高。比陸龜科,蛇頸龜科,淡水龜科,海龜科進化程度都高(進化裡鱉是老大)。而完全適應深水及冬眠習性的特化身體構造使中華鱉(甲魚)成為現今分布最廣,適應能力最強的鱉種。

原因三,甲魚的繁殖能力超群

我們來比較一下

黃緣龜的繁殖力是8枚/年/只(4枚/穴,2穴,9克)

三線閉殼龜的繁殖力是8枚/年(4枚/穴,2穴)

北種黃喉的繁殖力是15枚/年(5枚/穴,3穴)

南種黃喉龜的繁殖力是20枚蛋/年(7枚/穴,3穴)(9克/枚)

烏龜的繁殖力是25枚/年(6枚/穴,4穴)

鱷龜的繁殖力是60枚/年(30枚/穴,2穴,11克)

巴西龜的繁殖力是60枚蛋/年(15枚/窩,4窩)。

中華鱉的繁殖力是100枚/年(20枚/窩,5窩,6克/枚)。年份越高體型越大,下得越多。15年以上的鱉繁殖力是200枚(50枚/窩,4窩)

可以看出甲魚是「超級產蛋王」的存在。一窩蛋即使只有1%存活,甲魚的種群依舊可以延續。(和中華民族的強大基因一樣無敵:打不過你,我以數量淹死你)

(以上產蛋間隔基本為20天。以第一穴時間開始計算,沒達標自己找原因)


相關焦點

  • 同樣都是龜,為什麼人們常吃甲魚而不吃烏龜,是烏龜肉不好吃嗎?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東西都被送上了人們的餐桌,其中就包括了甲魚,於是就有人發出了疑問,同樣都是龜,為什麼人們常吃甲魚而不怎麼吃烏龜,是烏龜肉不好吃?還是沒營養?另外,甲魚的殼很光滑,處理起來很方便,而且烹飪的方式多種多樣,更重要的是甲魚的肉質很鮮美,富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老人兒童都可以食用,所以甲魚的需求量很高,銷售市場很廣。
  • 中華鱉(甲魚)雄霸中華文化圈的原因。甲魚的繁殖力原來這麼強大
    中央文件已經發下來了:疫情跟甲魚沒關係,大家請放心食用。今天是2020.3.20春分。萬物復甦的好時節。甲魚們也差不多都從冬眠狀態裡甦醒過來了。甲魚是鱉(軟殼水生龜)的俗稱,一般甲魚指的是中華鱉。中華鱉:龜鱉目,曲頸龜亞目,鱉科,鱉屬,中華鱉種。
  • 王八、烏龜、鱉、甲魚到底有什麼區別?
    important}「王八、烏龜、鱉和甲魚」這看起來是四種動物,但其實只有兩種動物,其中「王八」和「甲魚」都是鱉的俗稱,而烏龜不同於鱉。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的說一下鱉為什麼有這麼多名字?以及與烏龜有什麼不同。
  • 世界上最可怕的爬行動物,可狩獵大型動物,鱷魚蟒蛇都得靠邊站
    世界上最可怕的爬行動物,可狩獵大型動物,鱷魚蟒蛇都得靠邊站提起鱷魚蟒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們是非常可怕的冷血爬行動物。體型龐大攻擊力極強一旦被它們盯上很難逃生。不過有一種生物卻比鱷魚和蟒蛇更加的可怕,即使是鱷魚蟒蛇遇到它們都得靠邊站,到底是什麼生物呢?
  • 話說會咬人的甲魚你惹得起嗎
    甲魚,是鱉的俗稱,也叫團魚、水魚、是卵生兩棲爬行動物,是龜鱉目鱉科軟殼水生龜的統稱.甲魚的軀體近似圓形,背部是由骨骼構成的甲,中央稍隆起,外面披一層革質皮;四肢粗短有力,趾間有蹼;頸粗長,富有伸縮性,頭較小,與頸的粗細相仿,可隨時把頭和頸縮進殼體內;口較大,是覓食和自衛的武器。
  • 以前人類獵食野生動物沒有得傳染病?現在為何不行了?有兩個原因
    春節剛過去一個多月,還在年前的時候,恐怕我們誰都沒有想到,一種小小的病毒竟然能在我國乃至全球引發這麼大的一場疫情,新型冠狀病毒的威力之大真是讓人始料未及。實際上新冠疫情已經是本世紀第3次冠狀病毒感染呼吸系統的疫情事件了,前兩次分別是SARS和MARS,前者是主要發生於我國的「非典型性肺炎疫情」,後者是主要發生在中東地區的「中東呼吸綜合症」疫情,三次疫情的主要表現都是患者的肺部感染
  • 街頭新騙局:養殖甲魚裹泥當野生賣 差價近十倍
    8月6日,陳先生在龍湖西苑轉盤處再次遇到此前賣甲魚的小販昨日,家住嘉州的陳先生向本報記者爆料,稱7月31日他經過嘉州立交橋附近時,見到一小販提溜著一隻沾著泥的大甲魚在叫賣。「一隻6800元,這隻甲魚有10多斤重,野生的,便宜賣了。」小販介紹,甲魚是他剛從大學城工地裡挖出來的,吃了大補,送禮也有面子。經討價還價,最終雙方以5000元成交。第二天,陳先生邀請幾位朋友來到家裡吃飯,他把甲魚一半用來燉湯,一半用來紅燒。
  • 養殖甲魚、牛蛙可以吃:禁食野生動物不宜矯枉過正
    這次疫情發生之後,公眾的目光再次集中在病毒的源頭——野生動物身上。很多野生動物攜帶大量病毒、細菌、寄生蟲等有可能危及人類健康,濫食野生動物是一種陋習,不僅可能造成傳染病爆發,還極大破壞生態環境平衡。全面禁食野生動物業已成為社會共識,全國人大常委會也通過了決定,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
  • 美食好消息:甲魚、牛蛙可繼續吃,不屬於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
    來源:百家號-食品視界 / 作者:秋豐在今年二月底到三月初,在大眾關心的高熱度事件中,除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外,還有一件事也屬於大眾關注的熱點,那就是「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在禁吃甲魚的消息被傳出後的數天內,眾多甲魚養殖戶和食品加工企業都處於一種焦慮之中,期待國家有關部門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同時,許多行業人士呼籲:禁止食用野生動物不能一刀切,甲魚屬於養殖技術成熟和食用歷史較長的動物,不存在傳播病毒和疫病的風險,不應禁止食用。
  • 雙頭龜出生一個多星期正常生長 兩個頭都能正常進食
    雙頭龜出生一個多星期正常生長 兩個頭都能正常進食時間:2015-09-18 19:26   來源:中國江西網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江西養殖戶孵出雙頭龜(圖)-----來源:中國江西網 9月17日,南豐縣太和鎮一甲魚養殖基地展示了一隻雙頭巴西龜。
  • 甲魚養殖一定要知道
    甲魚養殖一定要知道巫一安甲魚又名中華鱉,在中國除寧夏、新疆、西藏外,其他各省均有分布,越南、朝鮮、日本等國也有分布。鱉的外形呈橢圓形,比龜更扁平,從外形顏色觀察,鱉通常背際和四肢呈暗綠色,有的背面淺褐色,腹面白裡透紅。
  • 市場甲魚那麼多,您知道怎麼區分嗎?
    甲魚,學名中華鱉(Amyda Sincnsis),又名團魚,角魚,為卵生兩棲爬行動物,是龜鱉目鱉科軟殼水生龜的統稱。甲魚不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餚,還可作為中藥材料入藥,其具有諸多滋補藥用功效,有清熱養陰,平肝熄風,軟堅散結,對肝硬化,肝脾腫大,小兒驚癇等作用。
  • 烏龜、甲魚、王八、鱉區別是什麼?農村人都不知道
    中國自古就有「千年王八萬年龜」的說法,而且他們在農村也是很常見的。但是,你知道甲魚、王八、烏龜、鱉的區別是什麼嗎?一起來看看吧 烏龜是常見的龜鱉目動物之一,為現存古老的爬行動物,我國各地幾乎均有分布。
  • 野生甲魚是如何過冬的?
    野生甲魚的生存方式甲魚俗稱「鱉」,它是龜鱉目鱉科下所有動物的總稱,在整個的龜鱉目下,一共有20多種不同的鱉,它們廣泛的分布於亞洲、美洲和非洲的淡水水域中,其中在我國最常見的就是中華鱉,而最長壽的是斑鱉(最長壽命400歲)。
  • 甲魚,能吃還是不能吃?這是個大問題
    安徽蒙城:20.5斤野生甲魚被放歸大自然 中新社發 胡衛國 攝但近日,暨南大學吳建國課題組與湖北醫藥學院附屬人民醫院劉龍在期刊Medical Virology上發表論文稱,龜類(西部錦龜、綠海龜、中華鱉)也是潛在的新冠病毒中間宿主,引發人們對食用甲魚等龜類的擔憂。隨後,很多專家對此駁斥,稱沒有證據顯示甲魚會傳播新冠病毒。
  • 為什麼大家只吃甲魚,不吃烏龜?原因很簡單,聽大廚是怎麼說的
    在這裡我就要提出一個疑問了,同樣都是龜,為什麼烏龜被當做觀賞動物養在玻璃缸裡,甲魚卻被當做了食材呢?簡直就是區別對待。為什麼大家支持甲魚,不吃烏龜?原因其實很簡單,聽大廚是怎麼說的。恰恰相反,甲魚就沒有這種好的象徵了,因此它也只能被吃掉了。營養價值烏龜的營養價值不高,肉少,只有厚厚的龜殼。如果和甲魚一樣論斤賣,很划不來,畢竟龜殼又不能吃。烏龜雖然是長壽的象徵,但是吃烏龜並不能延年益壽。現在有很多人養烏龜當寵物,估計沒有人願意將自己的寵物扔到鍋裡去吧。
  • 甲魚怎麼殺才能肉嫩鮮香?教你「5個訣竅」,做好美味甲魚很簡單
    雖然小麟哥不是長沙人,但是長沙人也和我們衡陽人一樣,飯店裡隨處可見甲魚,同樣也都是喜歡吃甲魚的主,記得我第一次吃甲魚的時候,那還是一種作為「考試獎品」的方式而得來的。那個時候的我還在上初中,而那歌時候的老爸就特別喜歡用「美食」來激勵我,可能是知道我貪吃,所以每回到了快要考試的時候老爸就會告訴我,「這次考個滿分就做一道你從來沒吃過的美味給你吃」,那賣關子的技術可真不是蓋的,死活都不告訴我要做的是什麼,每回都得我真的考好拿到成績後才告訴我今天獎勵的美食是什麼。
  • 在越南的一個湖裡,發現了世界上最稀少的淡水甲魚,有170多斤重
    :05:18 來源: 哦小明同學 舉報   在越南的一個湖泊裡,發現了世界上最稀少的淡水甲魚
  • 烏龜和甲魚長得如此相像,為何只吃甲魚不吃烏龜呢?
    許多人認為烏龜和王八是同一種動物,但實際上烏龜並不是王八,王八是人們桌上的美食——甲魚,然而很少有人吃烏龜,甲魚和烏龜外形較為相似,那麼為什麼人們都吃甲魚而不吃烏龜呢?首先,雖然甲魚和烏龜外形差不多,但仔細觀察還是能清晰分辨,烏龜外殼堅硬,渾身布滿花紋,頭圓、無牙、肉薄,而甲魚則外殼柔軟,普遍呈暗綠色,頭尖、有牙、肉厚,而正是由於外殼和肉質的原因,甲魚更受到食客們的青睞,甲魚製作起來比較方便,肉又多又鮮嫩,而烏龜則不然,堅硬的龜殼下肉少皮糙,口感不佳。
  • 甲魚的各種品種,生長習性,甲魚的養殖知識
    今天給大家說說甲魚在世界各地的品種,和它的一些生活習性,還有養殖時需要注意的一些知識。甲魚在我國養殖的是有一些從國外引進過來的甲魚其中馴養、繁殖效果比較好的有來自泰國的泰國鱉、來自日本的日本鱉、來自美國的美國鱉(也叫美洲鱉、平滑鱉)、佛羅裡達鱉(又稱珍珠鱉)、來自加拿大的角鱉(又稱為刺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