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八、烏龜、鱉和甲魚」這看起來是四種動物,但其實只有兩種動物,其中「王八」和「甲魚」都是鱉的俗稱,而烏龜不同於鱉。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的說一下鱉為什麼有這麼多名字?以及與烏龜有什麼不同。
大圖模式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有著多個名字的鱉
鱉屬於龜鱉目鱉科動物,在我國,鱉有著諸多的俗稱,諸如:王八、甲魚、泥龜等等。其中,王八和甲魚是最常見的俗稱。那麼,鱉為什麼叫王八呢?這個名字其實還要從我國的古代說起。
據《史記·龜策列傳》載:「能得名龜者,財物歸之,家必大富至千萬。一曰北鬥龜,二曰南辰龜,三曰五星龜,四曰八鳳龜,五曰二十八宿龜,六曰日月龜,七曰九洲龜,八曰王龜。」
從史記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龜古代是一種「祥物」,而《史記·龜策列傳》中更是將龜劃分為八種「神龜」,而第八種正好是王龜,所以就有了八王龜的說法。後來有好事者將八王倒了過來,就成為了王八了。除此之外,龜的腹部的形態有點像「王八」,如下圖:
再加上鱉作為龜鱉目鱉科的成員,它在全世界範圍內有超過20種不同的種類,而且中華鱉作為我國最常見的鱉,它幾乎遍布我國各地的淡水水域中(西藏、新疆地區除外),所以,最常見的鱉就代替了烏龜被叫做「王八」了。
至於甲魚這個名字就很好理解了。鱉是一種生活在淡水中的生物,它會經常像魚一樣在水中遊來遊去,而且背上還有硬殼,所以就有了「甲魚」這個名字。
大圖模式
鱉和烏龜的區別
鱉和烏龜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同屬龜鱉目,除此之外,它們的不同之處太多了,下面我們就列舉幾個比較明顯的區別:
01 科屬
上面我們說了,鱉和烏龜是同目下的物種,但是,從科開始,它們就已經分道揚鑣了。鱉屬於龜鱉目鱉科,而烏龜則是龜鱉目龜科。它們兩種動物的區別就像是老虎和熊的區別一樣(同屬食肉目,一個是貓科,一個是熊科)。生物的分類是根據其基因的相似度,次級分類越接近的物種,它們的親緣關係越接近,比如同屬的動物就比同科的動物親緣關係要近,而鱉和烏龜從科就不同了,所以它們的親緣關係非常的遠。
02 形態
雖然烏龜和鱉都是四肢短小且背著「殼」生活的動物,但是它們的形態還是有著很大區別的。首先是兩者「殼」的區別,烏龜的殼非常的堅硬,而且上面有著明顯的龜紋,而鱉的殼則比較的軟,而且上面沒有明顯的花紋。其次,烏龜的四肢和頭部都能縮進殼裡,這樣依靠堅硬的龜殼,它們在遇到危險時就能很好地保護自己。但是鱉則不同,它的頭部和四肢都無法完全縮進殼裡。最後就是烏龜的頭比較圓,而鱉的頭則比較的細長。
大圖模式
03 攻擊性
烏龜大都是被動防禦性的,所以它們基本上沒有什麼攻擊力,也沒有牙齒,而鱉由於其頭部和四肢不能伸縮,所以,只能靠主動防禦來保護自己,這樣就使得鱉有牙齒,而且具有很強的攻擊性,並且一旦被鱉咬住,它很少會主動鬆口。
大圖模式
04 習性
所有的鱉都是淡水動物,而烏龜則不同,它們有的是生活在淡水中,有的則是生活在海水中。其次,烏龜大都可以在陸地上行走很長時間,而且即使在水中,它們也最多的水底,而鱉則不同,它們除了產卵外,大都是待在水中的,即使是出水曬太陽,它也是在水中找一個突出的的地方,並且在水中時,鱉大都喜歡待在泥沙之中將自己包裹起來。
大圖模式
總結
「王八」、「甲魚」都是鱉的俗稱,它與烏龜是同目不同科的兩個物種,無論是從棲息環境還是習性,亦或是形態上都有著很大的區別。而且作為食材方面,鱉的「出場率」也遠高於烏龜。最後,留一個問題跟大家討論:為什麼人經常是鱉而不是烏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