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五千年歷史,文化積澱非常深厚。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國留下了許多具有神秘色彩的奇書。
我國的奇書是非常多的,而且像《山海經》、《周易》等書籍在我國都是家喻戶曉。可我們雖然是知曉這些書籍的大致意思,但如果要我們看沒有翻譯過的原版,估計就和看天書差不多。
因為我國的漢字文化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在不斷地演變,所以,對於以前的那些古老文字現代人讀懂的是鳳毛麟角。
尤其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山海經》,想要讀懂真的是難於上青天。《山海經》有中華第一奇書之稱,誕生於大禹時代。這個時代,聽起來都有一種十分遙遠的感覺。
《山海經》這本典籍裡面,所記載的內容非常廣,上到天下到地,感覺就像是「百科全書」,啥都有。而且人們對這本書的評價也是非常不一致的,有些人說它是一本荒誕的神話書,另一些人則說它實際上是古代的地理學著作。
即使是學識淵博的史家司馬遷,在看了《山海經》後也說十分怪異。《山海經》裡面記錄的山川河流、動物植物就像是另一個世界的,從未有人聽聞。因此,司馬遷在寫《史記》時不太敢借鑑其內容。
後來,唐代的魏徵將《山海經》視為一部史書;明朝的胡應麟將其視為「古語怪談的鼻祖」;清朝將其納入小說範疇。時至今日,許多編劇在創作神話劇時,都將《山海經》作為靈感的源泉。
人們對此爭論不休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個是《山海經》中所記載的內容,難以證實。第二個就是《山海經》的內容缺失實在是太嚴重了。
大眾比較認可的說法是,這本書的原版有32篇,每一篇都有並有詳細的圖解。由於當時戰爭頻發,沒能將這本書完整地保存下來。到西漢時期,便進行了整理只找回18篇。這18篇裡,有40餘個國家,5百多座山川,3百條河流。不過,在宋代又因為戰亂丟失了許多配圖。
由於裡面有些部分標註了,我國古代和海外國家之間的位置關係,配圖缺失後,後世的研究就會受到極大的限制。因此,沒人知道扶桑國到底歸屬哪個國家,還有長臂國和不死國到底在哪裡,究竟那是古人的想像還是真實的歷史?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一幅唐代古圖在朝鮮被意外找到。這幅畫名為《普天之下圖》,專家對其研究後,得知它是《山海經》裡所缺少的關鍵部分,是我國的珍寶。
這幅古圖繪製了亞、歐、非以及南北美洲等地,它繪製的位置基本上與如今的世界地圖是相吻合的。而扶桑國被標示在墨西哥的位置上。而中國周圍分別存在著大宛和大月氏等西漢以前的古代國家。
更加令人驚訝的是,這幅畫竟是圓形的。這就說明,西漢以前,他們就已經知道地球是圓形的,並且還繪製了世界地圖。
根據《山海經》記載的內容,有一位美國學者在美洲進行了實地考察,這些竟然都有實物對照,甚至還發現了兔身鳥嘴,貓眼蛇尾的犰狳。
這位美國的默茨博士忍不住讚嘆中國人太偉大了,他表示對我們頂禮膜拜。因為4千年前中國人就能給白雪覆蓋的險峻山峰,描繪出地圖,實在是太勇敢了!
所以,古人不僅有高超的智慧還有勇敢無畏的精神,太令人敬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