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愛吃雞,除了吃雞,中國人還崇拜雞。
我們什麼時候吃掉了第一隻雞,最早的雞又是從哪來的?
從傳統吃雞法,到雞胸肉佔領網紅圈,吃雞的打開方式,為什麼發生了變化?
視知TV一分鐘帶你看懂,雞與中國人的糾葛。
· 溫馨提示 ·
沒有Wi-Fi的同學可以移步下方觀看文字版。
這裡是文字版
雞,是中國人餐桌上最常見的食物之一。
為什麼中國人愛吃雞?
雞的營養價值高,生長周期短,最主要的還是便宜。
今年11月,中國50座城市的雞肉平均22.77元一公斤,是牛羊肉的三分之一,比豬肉還便宜近五塊錢,只比鴨肉貴一點。
中國的雞是哪來的?
現代家雞的起源是紅原雞,達爾文認為印度最早馴養了紅原雞,中國雞則是3400年前從印度傳進來的。
不過,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遺址裡,也出土了很像雞骨頭的廚餘垃圾。
所以,考古學家懷疑黃河流域和西南地區,都獨立馴化了雞。
雖然不知道誰是第一個養雞的中國人,但是到了公元前641年,也就是春秋第一個霸主齊桓公掛掉,二代霸主宋襄公上位的那段雞飛狗跳的歲月,雞作為家禽,已經相當常見了。
人們養雞,
第一個目的當然是吃。
春秋時代,長江中下遊的吳、越地區就有了中國第一個大型養雞場,為勾踐伐吳提供戰備物資,其他地方的老百姓們,也多多少少在後院養了雞。
到了西漢,家養雞已經分化出不同品種:北方和巴蜀人養雞主要為了吃肉,南方人養雞主要為了吃蛋,而所有人都喜歡看鬥雞。
除了吃雞和鬥雞,
中國古人還崇拜雞。
他們認為雞有「文武勇仁信」五種美德,可以說是鳥中君子。
人們結盟的時候喝雞血,大赦天下叫「金雞放赦」,祭祀時有錢就用豬牛羊,沒錢也要用雞鴨魚。
中國人傳統的吃雞方式主要是煲湯、醬滷和拿來炒蔬菜,對雞翅、雞腿、雞脖子的喜愛程度也一直都比雞胸肉高。
直到1987年,第一家肯德基在北京前門開業,
為中國人打開了美式炸雞的新世界大門。
健身熱席捲白領圈,被人嫌棄的雞胸肉搖身一變成了網紅食品。
而大型養雞場和速凍雞肉,更讓越來越多城市人過上了沒見過雞跑,只吃過雞肉的日子。
參考資料:
1. 袁靖、呂鵬、李志鵬:《中國古代家雞起源的再研究》,《南方文物》,2015年3月;
2. 《中國家雞多起源及相關分子生物學研究》,《中國家禽》,2015年第14期;
3. 王鵬、徐幸蓮、周光宏:《美國雞肉產品市場調研及其對我國雞肉加工產業的啟示》,《中國家禽》,2016年第23期;
4. 安德魯勞勒:《雞徵服世界》,中信出版集團,2017年10月第一版。
↓↓↓
(↓點擊連結查看最熱文章)
視知TV 視知車學院 人生資本論
女子力科學社 次元光線
本格男士 喵客帝國
腦洞電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