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是有明確的文化背景、自然的學理體系、完善的語言方式、純正的品評標準和不竭的發展機緣的傳統藝術,其文化立場、學理根源、語言模式、品評則一脈相承,獨特而完整,具有鮮明的不可替代性。上一個世紀,中國畫主要經歷了來自西方藝術觀念與方式的衝擊,形成了「多元」格局,其自身的文化背景、學理體系、語言方式、品評標準和發展機緣卻前所未有地被忽略化,甚至扭曲。眼下,在「中國畫」的「多元」格局裡,對中國藝術自身傳統內的研究,依然顯得游離而單薄,因此我認為,當今學院的中國畫教學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就是通過專業教學,研究和傳播一種準確的中國畫學理概念、語言方式和品評標準,這是一種不可推卻的文化責任。
這五位年輕畫家,都有著學院中國畫教育的背景,他們中間有的現在已是學院的專業教師,有的還在繼續攻讀更高的學位。比較嚴格的本科階段的專業訓練,使他們在中國畫的認識理解和技術把握方面有了比較全面的積累,此外,他們並不沉溺於摹擬傳統中國畫的陳式語言,在廣泛借鑑、追求個性方面表現出比較積極的意識和潛力。從他們的作品裡,我們或許可以窺見當今學院中國畫教學的某些實際狀況,並促發我們在這方面的思考和作為。
與其他藝術門類一樣,傳統中國畫藝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是必然的,借鑑和吸收外來文化藝術也是十分有益的,但是這些都不應該以弱化或劣化中國畫藝術本體精神和品質為代價。
願這些年輕的畫家不懈進取,不斷進步,在中國畫研究、創作與教學中有更為出色的表現。
何慶林,1974年生於四川梓潼。2002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專業,獲學士學位。現為西泠書畫院專職畫師。
陳智安,1975年生於廣西南寧。2000年畢業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專業,獲學士學位。2007年攻讀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碩士學位。現任教於中國美術學院成教學院。
方勇,1977年生,安徽桐城人。2002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專業,獲學士學位。現為天津美術學院國畫系教師。
湯士瀾,1978年生於江蘇常熟。2002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專業,獲得學士學位。現為浙江畫院藝術工作室研究員,西泠書畫院特聘畫師。
徐鋼,1978年生於蘇州東山。1993年師從亞明先生學習中國畫。2002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專業,獲學士學位。2002年分配至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任教至今,現在職攻讀碩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