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大家在機場候機時,看到身邊有飛行員,身著制服,拉著箱子匆匆走過時,你是否會好奇,他們都是怎麼執行一次航班飛行任務的呢?
要徹底的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下航班使如何確定的?
每個公司都有相應的部門(這個部門不同公司的稱呼應該不太一樣),根據自己公司的運力,基地布局,經營策略和對市場的預測等等,擬定每個航季的計劃。再把這個計劃報送上級主管部門批准。被批准後,航班就正式產生了。之後航空公司各個部門的工作,就圍繞這一個個航班展開了。
我們所說的航班,還只是一個經營許可,具體說來叫從A地到B地某一時刻航班的運營權。很多人都覺得天那麼大,飛機飛得一定會很自由,想怎麼飛就怎麼飛,比開車自由多了。其實當然不是!如果你曾經見過航圖就會知道,儘管天空很遼闊,但是為了保證所有航空器安全、有序、高效地運行,我們在天空上預設了很多航線和航路。
例如說,從北京飛上海,並不是我從北京一起飛就直奔著上海一條直線地飛,或者只要我願意,去新疆那邊兜一圈兜可以的。怎麼個飛法,是固定好了的:先飛到A點,再飛到B點,再飛到C點……拐來拐去。反正,你只要把地面上的一條條公路,或者說是立交橋更準確些,想像到天上去,我們開著「飛車」在天上的公路上跑就是了。
確定了起飛地和目的地,就能確定相應的航路航線,然後就是確定飛機的型號。航空公司有固定的部門,策劃每天哪些航班用什麼機型執飛,怎麼飛,安排哪些飛行員飛,這個部門叫做籤派。
用什麼機型呢,這就需要考慮著陸機場的運行條件(海拔高度、跑道長度、機場設備等等),乘客的人數,是否只是執行多段航班(有時候我們會看到經停的字樣)等諸多因素。
Anyway!當這一切都安排妥當後,我們知道了起飛、落地的機場,計劃飛行的航路,所用的飛機型號,以及安排執飛的飛行員。那麼是不是就OK啦!
No!接下來,飛行員和空乘人員會一起進行飛行前的準備。那他們都準備些什麼呢?
航路的天氣(是否有雷雨、顛簸等),執飛人員的身體狀況,計劃飛行的航路情況等等,飛行員和機組人員都必須很熟悉這些信息,才能在之後的飛行中更好地為大家服務。
自開始進行飛行準備到過安檢之前,副駕駛還應該從航務人員手裡取得本次航班的任務書,航線手冊等資料。具體是什麼時候拿,不同公司的做法應該也不太一樣,有的公司是開準備會的時候拿,有的公司是由專人送到飛機上。
任務書上面寫明了,機長是誰,副駕駛是誰,乘務長、乘務員分別是誰,哪架飛機,執行什麼航班等等,是一份有效的法律文件。航線手冊裡面就是很多航圖了,出發地機場的,目的地機場的,備降機場的等等。
到了這一步,飛行員和機組,會在在乘客登機前做好準備,靜候乘客們登記,一般飛行員和乘務員都會在機票上標註的起飛時間之前3-4個小時到達,做相關的準備工作。
您的一次簡單的飛行,都會有很多人在背後默默付出,為了讓您能得到安全、舒適的飛行體驗,讓我們向民航人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