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工作七八個小時,這樣的工作強度,會受不了嗎?」
「沒有問題,我覺得我現在的狀態和五十多歲一樣,甚至更好」
71歲的廈門航空模擬機特聘教員洪連珍在採訪中說道。
採訪結束之後,洪連珍乘坐第二天早上4點飛北京的航班,對新學員進行為期1個月的模擬機訓練。
洪連珍的同事對她的評價很高,既是因為她熱情的性格,也因為她讓人肅然起敬的傳奇經歷。
洪連珍1948年出生於遼東半島的普通家庭。讀初中時,一場關於女飛行員的電影讓她對飛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965年,部隊來到洪連珍所在學校招飛行員時,她就主動跑去報了名並被選中。
進入航校後,經過專業的學習訓練,洪連珍以優異的表現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三批55名女飛行員之一。
但通往藍天的曲線總有曲折,在洪連珍飛行的第7年,技術日趨成熟、正處於上升期的她被查出患上了淋巴癌。
「醫生說我最多還有半年時間」,洪連珍後來回憶道,「我向醫生提出,第一不要隱瞞病情,第二告訴我該怎麼配合。醫生就讓我吃好、睡好,保持精神愉快,治療的效果就會更好。」
洪連珍開始接受治療。大劑量的放、化療,讓醫生說的「吃好」、「喝好」都成了難題,嘔吐、沒有胃口,但又不得不強撐著飲食,以保持體力。
放射治療讓洪連珍的脖子開始大面積脫皮,她就把這些當成書籤——即使在治療最難熬的時間,洪連珍也沒有停止讀書學習。
在上世紀70年代,和癌症沾邊,就等於被判死刑。但在堅持治療一年後,洪連珍奇蹟般痊癒了,「鋼鐵姑娘」的稱號也流傳開來。
「黨和人民培育了我,我心裡只有一個念頭,絕不向命運低頭。」
在部隊期間,洪連珍歷任飛行參謀、飛行副大隊長、大隊長、副團長等職;先後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五次;
1989年,被軍委空軍樹立為「空軍熱愛飛行事業的優秀飛行員標兵」,是技術過硬的特級飛行員。
1990年2月,洪連珍轉業到廈航,主動向公司領導申請成為一名飛行員。她也是成為改裝機型年齡最大的飛行員。
不少老戰友得到這個消息後,都勸她:「憑藉你在部隊取得的成就,不要那麼辛苦,到地方找個輕鬆的崗位幹就好了。」
「當時沒考慮那麼多,我就想著只要一天還能飛,我就一天不離開飛行一線。」洪連珍說。
剛剛成為民航飛行員,洪連珍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雖然同樣是駕駛飛機,但洪連珍接觸的是蘇式中小型飛機,無論是操控設備,還是飛機性能,與民航使用的波音系列的飛機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文化底子薄、英語不好、年齡大、受化療影響記憶力不好成了洪連珍必須克服的難題,基本上相當於從0開始。
既然學習能力比不上年輕人,洪連珍就用更多的時間和努力把差距縮短——
她在自己的屋子裡掛了一張飛機駕駛艙的結構示意圖,基本上閒餘時間都用來學習。光是英語單詞、設備數據、飛行程序等等圖文筆記,就先後用了7個筆記本,記錄了10餘萬字。
同時,她放下空軍特級飛行員的架子,向二三十歲的「小年輕」虛心求教,並向領導申請上機實地觀察學習。
就這樣,「笨鳥先飛」的洪連珍,熟練地掌握了波音737客機各種設備的使用和飛行技術,之後一路當上機長、教員。
有一次,洪連珍根據指令下降高度為1800米時,聽到空中管制員正在指揮另一架飛機的飛行高度也是1800米。
這意味著,兩架飛機要在同一時間飛到同一點,控制不好,就會相撞。洪連珍當機立斷,馬上通知空中管制員作出高度調整。避免了事故的發生。
洪連珍說:「每一項操作程序、每一個動作都要向旅客負責、向安全負責。」就是憑著這股認真負責、專注細節的精神,洪連珍先後被授予民航總局安全飛行獎章、全國勞模等榮譽。
2003年,洪連珍55歲了,到了可以退休的年紀。
根據當時的規定女性飛行員的飛行年限是60歲。
「我喜歡飛行,我還可以安全完成飛行任務」,通過溝通,公司領導被洪連珍的執著打動,同意了她的請求。
2008年10月27日洪連珍順利執飛福州——成都——福州航班,為她的飛行生涯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在42年的飛行生涯中,洪連珍安全飛行16875.23小時,洪連珍成了民航裡第一個飛到60歲的女飛行員。在退休後,又被返聘為廈航模擬機教員,繼續為民航培養優秀的飛行人才。
她沒有退出,只是換了個地方繼續飛行。
洪連珍
女,1948年生
17歲進入空軍,1989年轉業到廈門航空有限公司
總安全飛行時間達到16875.23小時
曾獲全國、省、市勞動模範以及福建省「優秀共產黨員」
全國十佳女職工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