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如何令人信服

2020-12-02 瀟湘晨報數字報

    這周媒體揭露的美國監聽醜聞再一次證明:信息的自由流動是將權力關進籠子的最佳方式。

    《衛報》獲得的機密材料顯示,美國至少監聽了世界35個國家領導人電話,其中包括美國的歐洲盟友。德國總理說,「對朋友的監聽完全無法容忍。」

    一些德國人對此有些「幸災樂禍」,因為他們一直認為總理對美國「稜鏡」計劃批評不夠,「現在,自己嘗到滋味了。」《衛報》說。

    德國《明鏡》周刊分析,在歐盟峰會上,默克爾不得不謹慎對待此事,跳一曲外交上的平衡舞。因此自己被監聽,她必須要表達憤怒(否則你還是不是一個歐洲人啊),但同時,她也要避免盟友關係受到過大打擊。

    一些媒體在猜測歐美關係遭受危機的可能。《泰晤士報》說,監聽醜聞可能危及美國與歐洲的自貿談判,因為歐洲對個人信息保護的訴求可能因此強化,這會導致歐洲內部以及與美國之間有更多爭吵。在接受《明鏡》周刊訪問中,德國綠黨領導人直言這是「恐怕令人恐懼的危機」。

    但也有表現淡定的。《泰晤士報》說,一些國家對監聽表現得如此驚訝,讓人感覺他們好像是第一次聽說一樣。法國內政部前任情報負責人說,「這些『表示驚訝』的領導人,看起來好像從來不讀我們呈遞的報告一樣。」他說,幾乎所有國家對自己盟友都有監聽,「美國在商業和產業方面監聽我們,就像我們監聽它一樣」。美國前國務卿說,在她任職時法國就曾監聽過她,「這不奇怪」。

    《紐約時報》說,美國與英國以及其他3個講英語的盟友籤有協定禁止實施針對彼此的間諜活動,德國曾希望與美國籤訂類似協議,但美國因擔心更多國家跟進因而一直拒絕。該報認為,這次監聽醜聞可能改變美國的態度。

    系列醜聞,正讓歐巴馬本人的公信力遭受危機。此事可能迫使他不得不直面一直迴避的抉擇:是繼續監控美國的朋友,還是削弱與他們的合作?《紐約時報》說,關鍵的是,對於自己究竟想通過監控德國高官獲得什麼東西,美國難以給出令人信服的理由。

    《華爾街日報》說,歐巴馬「一講話就可以獲得信任」已經成為過去時了。這種不信任,既在影響著美國的國內政治,同時也影響全球其他地方國際問題。按照該報的說法,歐巴馬的合伙人已經覺得無法和他做生意了,不再信任他。一位參議員稱美國移民改革成功概率為零,因為公眾對總統的承諾缺乏信任。

    歐巴馬的公信力,在第二任期雪崩,正在帶來更大範圍的影響。

    在中東,沙特不再視美國為可靠夥伴,拒絕擔任聯合國非常任理事國。沙特是敘利亞反對派的支持者,但歐巴馬放棄了自己有關化武的「紅線」並與俄羅斯達成協議。同時,歐巴馬與伊朗的接近,沙特認為自己被出賣。

    在歐洲,監聽事件讓默克爾告訴歐巴馬「信任需要重建」,《衛報》擔心歐盟峰會的議題會因此分散:最大的問題依然是脆弱的經濟復甦。在亞洲,歐巴馬取消對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的出訪,缺席APEC峰會,一些國家將此理解為「美國政治體制失靈和國力衰落的證據」。

相關焦點

  • 當愛迪生看到歐巴馬的手機 揭歐巴馬的手機型號
    當你看到這個版面時,穿越還在延續:某日,愛迪生用座機給歐巴馬的手機打電話,開口就說:總統先生,馮小剛的電影將手機比作手雷,手機裡藏著秘密。歐巴馬回應說:放心吧,燈泡照亮世界,卻看不到我的手機。   愛迪生好奇:誰在保衛你的手機?歐巴馬說:噓,來白宮面談。
  • 歐巴馬國情諮文六大關鍵詞
    談到這裡,歐巴馬還即興加了一句演講稿中沒有的話。他說:「我去過那裡(艾奧瓦州)。如果你們想了解任何秘訣,我可以在演講結束後跟你們握手。」  歐巴馬隨後列舉了今後一年的施政計劃,包括醫療、教育、移民、經濟等話題。而後,他話鋒一轉,把重點放在「未來」。
  • 黑馬歐巴馬(圖)
    同一個巴拉克・歐巴馬學會了如何對付埃米爾・瓊斯之類的人(瓊斯的手機鈴聲是《教父》主題曲)。歐巴馬的英俊外表和溫柔語調常常掩蓋了表象下的執著雄心。他並不軟弱,他從未軟弱過。他也不被動。他並非一個意外成功的人。他的朋友和家人或許驚訝於他崛起的速度,但是,他們從不懷疑他遲早會出人頭地。
  • 跟著貝爾去冒險 揭秘歐巴馬如何荒野求生
    2015年12月16日訊,今年秋天,美國總統歐巴馬與野外生存專家貝爾·格裡爾斯在美國阿拉斯加一同錄製了熱門真人秀節目《荒野求生》,其間公開發布的圖片和片花少之又少,可謂是吊足了觀眾胃口。 本月17日,這期節目將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播出。
  • 2016年度人物:巴拉克·歐巴馬
    他叫巴拉克·歐巴馬 (Barack Obama),2016 年是他在美國總統的最後一年任期。歐巴馬絕不止是一個科技發燒友科技界關注歐巴馬,是因為他是全球知名度最高的科技宅。我們並不知道「假如」沒有社交網絡,是否就沒有「美國第 44 任總統歐巴馬」的存在。我們唯一知道的是:由於科技突然造就了歐巴馬,也使歐巴馬的「科技形象」,比起以往任何一個美國總統都要強。「歐巴馬時代」是科技界的黃金時代在 2008 年初,美國經濟面臨巨大的危機,隨著雷曼兄弟 (Lehman Bros.)
  • 聯合國核查官員:伊必須提供「令人信服」的證據
    聯合國核查官員:伊必須提供「令人信服2002年11月26日07:06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1月26日專電 聯合國對伊拉克武器監督、核查與視察委員會(監核會)主席布利克斯25日說,伊拉克如果想讓世界相信它不再擁有任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就必須提供「令人信服
  • 歐巴馬提出癌症「登月計劃」
  • 和歐巴馬在一起時,貝爾吃什麼?
    今天貝爾將和歐巴馬一起參與荒野求生,節目開始,歐巴馬向他問了一下關於遇到野外野生動物如何自保,貝爾告訴歐巴馬,遇上熊時,可以發出大的噪音,同時讓他感覺你不想和他發生爭鬥。之後,貝爾帶著歐巴馬踏上了阿拉斯加州,觀察了沿途雪域冰川的遷徙,探討了關於最近全球氣候變暖所導致的問題,同時呼籲大家一起保護大自然。
  • 歐巴馬的保守回憶:光明開場與危機四伏
    《應許之地》(A Promised Land,2020) 新的理解和爭論不斷出現,只有時間可以證明政治人物的遺產,這也是總統回憶錄的重要意義——它揭示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決策內幕與人物心理,以及他們如何看待彼此和輪替
  • 歐巴馬父親:從巴裡變回巴拉克(組圖)
    ,歐巴馬的支持率明顯下降。  本文講述了歐巴馬多年來苦苦尋求自己黑人身份的心路歷程。直到有一天,他明白了如何利用他的黑色面孔給美國人講好一個關於夢想的故事。  1959年,歐巴馬的父親到美國留學時給自己起了個美國式的暱稱「巴裡」,希望自己融入美國;若干年後,歐巴馬決定不再使用「巴裡」這個暱稱,改回原名「巴拉克」,對此他說:「這不是對我非洲血統的聲明,不是一次種族聲明,而是對於我已成年的聲明。
  • 再見,巴拉克·歐巴馬!再見,米歇爾~
    未來,我們如何迎接這些民主挑戰將關係到我們是否能正確教育下一代、繼續創造就業崗位並保護美國的國土安全。醫療目前美國未參保人數比例大幅下降,醫療保健費用增速已將降至過去50年以來最低水平。現在,我們能夠也應當討論如何最好地解決環境變化問題。但是,如果我們僅僅否認環境問題存在,這不僅僅是背叛下一代,也背叛了歷史先驅們尋求創新並解決實際問題的精神。
  • 看前總統巴拉克·歐巴馬、勒布朗·詹姆斯等如何評價科比
    前總統歐巴馬以及勒布朗·詹姆斯等分享了與科比間的故事,以下選擇了一些:前總統歐巴馬歐巴馬基金會在芝加哥全明星周末與克裡斯·保羅,凱文·洛夫,吉尼斯·安特圖昆波和米歇爾·威爾邦的對話中:「我最後一次與他交談是在洛杉磯與他和凡妮莎。我問他。 「你想念籃球嗎?」他說,『我一點都不想念。
  • 歐巴馬接手「核按鈕」 可隨時隨地操控核武器
    據美國全球安全新聞網1月22日披露,美國總統歐巴馬在1月20日總統就職典禮開始前就已經接管「核足球」——核武器發射手提箱,並輸入了自己的個人身份識別號碼,系統驗證了其總司令身份。歐巴馬已經掌握了核武器發射手提箱操作技巧,可以隨時隨地控制核武器發射。
  • 歐巴馬與奧普拉交好 夫人米歇爾被曝曾為此吃醋
    2007年,歐巴馬、米歇爾(左一)和奧普拉米歇爾因嫉妒歐巴馬「看重」奧普拉,而對奧普拉十分冷淡甚至充滿敵意,而歐巴馬夾在「對其當選總統貢獻最大」的兩個女人之間十分為難。  克萊恩在書中說,在2008年歐巴馬贏得大選的最初一段時間裡,由於兩人曾多次並肩戰鬥為歐巴馬拉票,米歇爾同奧普拉關係一度非常親密,但很快兩人的關係就出現了矛盾並最終跌至冰點。克萊恩認為,導致兩人分道揚鑣的主要原因是米歇爾嫉妒奧普拉對歐巴馬的巨大影響力。
  • 拉美期待歐巴馬別透過毒品三稜鏡看拉美
    3月14日巴西總統盧拉到訪白宮,與歐巴馬總統舉行了首次會晤。盧拉是第一位來美國訪問的拉美國家領導人,受到歐巴馬總統的熱情接待與高度讚揚。這次訪問對美國與拉美雙方都具有一種象徵性意義:盧拉的來訪帶來了拉美的期待,而歐巴馬也將對盧拉的到訪視為改善與拉美國家關係的開端。
  • 歐巴馬「貝爺」一起荒野求生
    歐巴馬和貝爾一起吃熊啃過的鮭魚  路透社報導,歐巴馬是首個參加《荒野求生》的在任總統。此前參加這檔節目的名人有好萊塢影星凱特·溫斯萊特、本·斯蒂勒、扎克·埃弗龍。貝爾表示,同歐巴馬一起探險的想法來自白宮。「他們(白宮)聯繫到我們,問我們是否能帶總統去阿拉斯加冒險。我幾乎不敢相信。我還以為這是個騙局。」  節目組確認這是真的後,貝爾就約著歐巴馬來到阿拉斯加。
  • 歐巴馬來不及「投遞」政治遺產
    歐巴馬締造非洲之角輝煌未來的藍圖,被徹底打碎。    7月26日,歐巴馬結束在肯亞的訪問後直飛衣索比亞,成為第一位訪埃的美國現任總統。然而,在衣索比亞的時光比在肯亞沉重得多。    27日,歐巴馬召集了烏幹達、肯亞、衣索比亞、蘇丹的領導人,以及非盟委員會主席,試圖通過兩小時的閉門會議阻止南蘇丹衝突升級。這是衝突爆發18個月以來,歐巴馬首次親自介入。
  • 歐巴馬走出夏威夷(圖)
    10月23日,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歐巴馬走上飛機準備離開印第安納波利斯前往夏威夷。 新華社/路透  夏威夷,一處風景如畫的度假勝地,突然間成了政治新聞的熱點,因為47年前誕生在這裡的歐巴馬或將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黑人總統。
  • 柯林頓被曝曾敦促妻子競選總統 稱歐巴馬「無能」
    環球網記者郭文靜報導,《印度時報》5月14日報導稱,《紐約時報雜誌》前編輯愛德華•克萊恩在其所撰寫的《門外漢》一書中爆料稱,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曾稱歐巴馬「沒有能力」,並敦促妻子希拉蕊辭去國務卿的職務,參加總統初選,「挑戰現任總統」。這本關於歐巴馬的新書爆料稱,「國家需要你!」
  • 歐巴馬:我的父親母親(組圖)
    一個取男孩名字的白人母親  伴隨著歐巴馬的高調參選,民調問卷上經常出現的一個問題是:「美國作好接受一個黑人總統的準備了嗎?」考慮到他的血緣—美國白人母親和肯亞黑人父親,歐巴馬其實只能算半個黑人。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歐巴馬的母親安·蘇託洛(S. Ann Soeto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