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來不及「投遞」政治遺產

2021-01-08 青年參考
美國總統的「非洲夢」:歐巴馬來不及「投遞」政治遺產

本報記者 張慧 《 青年參考 》( 2015年07月29日   05 版)

    結束了對肯亞的訪問,歐巴馬抵達非洲行第二站衣索比亞。7月27日,衣索比亞總統穆拉圖會見了歐巴馬。

    7月27日,衣索比亞副總理梅孔嫩(左)與歐巴馬參加國宴。

    7月28日,歐巴馬成為首位在非盟大會上發表演講的美國總統。這個象徵性大於實際意義的舉動似乎暗示著,美國希望增加與非洲大陸的聯繫,促進非洲經濟增長、政府治理,併合力解決地方衝突。不過對於任期只剩下17個月的歐巴馬來說,他似乎並沒有充分的時間去實現在非洲的政治遺產。

--

    無的放矢的政治遺產

    對美國總統歐巴馬來說,4年前南蘇丹共和國的誕生,是他的非洲政策最得意的時刻。他特意派出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蘇珊·賴斯去參加南蘇丹的建國慶典,賴斯甚至帶著13歲的兒子去見證了這個「難忘的時刻」。

    4年過去,當時的勝利卻已淪為悲劇。殘酷的內戰撕裂了南蘇丹,帶來數以萬計的傷亡,200萬人流離失所。歐巴馬締造非洲之角輝煌未來的藍圖,被徹底打碎。

    7月26日,歐巴馬結束在肯亞的訪問後直飛衣索比亞,成為第一位訪埃的美國現任總統。然而,在衣索比亞的時光比在肯亞沉重得多。

    27日,歐巴馬召集了烏幹達、肯亞、衣索比亞、蘇丹的領導人,以及非盟委員會主席,試圖通過兩小時的閉門會議阻止南蘇丹衝突升級。這是衝突爆發18個月以來,歐巴馬首次親自介入。《紐約時報》稱,美國總統直接介入,通常意味著事態已接近絕境。會後,歐巴馬宣布與會國將分別向衝突雙方施壓,使其在8月17日之前達成和平協議。

    歐巴馬手下的外交人員不再掩飾因南蘇丹而產生的挫敗感。蘇珊·賴斯7月曾表示,南蘇丹今天的樣子讓她「心碎」。同樣破碎的,還有歐巴馬在非洲的政治遺產。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非洲事務主管卡梅隆·哈德森也曾為小布希服務。他告訴《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雜誌,這兩位總統對非政策的根本差別是,小布希有更堅定的戰略,知道自己在非洲要幹什麼。

    「布希上臺時,蘇丹、剛果、安哥拉、賴比瑞亞和獅子山都在內戰。到他第一任期結束,這些戰爭都結束了。」哈德森說,小布希在第一任期內結束這些戰爭,才能保證第二任期內推行宏大的發展計劃。

    至於歐巴馬,哈德森「始終沒搞明白他對非洲大陸的設想是什麼」。

    非營利組織「國際危機小組」非洲項目負責人霍根多恩告訴《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歐巴馬本應果斷結束剛果、索馬利亞、中非共和國、蘇丹和南蘇丹的衝突,「不幸的是,非洲在華盛頓的政治中優先級太低」。

    「我對歐巴馬沒什麼指望。」18歲的辛巴威人維多利亞·貝連古告訴《紐約時報》,「說實話,西方領導人很少關心非洲和非洲人,除非涉及石油和能源。也許在肯亞,歐巴馬當選有積極的影響,但在南部非洲,他當總統與我們無關。」

    非洲多數新興科技企業與美國有聯繫

    當有人指責歐巴馬沒像小布希一樣為非洲帶來變革時,賴斯回應稱,今天美國和非洲之間的貿易和投資,比過去任何時候都強勁。

    這一觀點似乎被許多人認同。奈及利亞億萬富翁、投資人託尼·伊盧梅魯說:「這是正在書寫的歷史,美非關係的新基調將由企業家主導。這是第一次有美國總統到非洲來推廣貿易和投資,而非援助。他說的和做的都是正確的事。」

    「肯亞站在十字路口,此時此刻,危險和希望並存。」歐巴馬訪問肯亞時表示,年輕的肯亞人不必像父輩和祖輩那樣為殖民者效力,也不必遠赴外國去尋找受教育和發展的機會,「因為肯亞的進步和你們的潛力,你們能在這裡建設自己的未來。」在現場聆聽演講的肯亞人熱烈地鼓掌。

    歐巴馬稱,10年前他來奈洛比時,城市面貌完全不同。「想像一下,如果全球的商業領袖和投資人到這裡來考察、深談,而不是被成見蒙蔽,肯亞的發展將會更快。」

    作為東非最大經濟體,肯亞的經濟增長並不依靠石油等自然資源,其蓬勃的科技領域締造了世界領先的行動支付和眾包軟體。

    事實上,非洲多數新興科技企業與美國有著個人或經濟聯繫。一些非洲創業者從移民美國的日益富裕的同胞手中獲得了啟動資金。如今,在美的非洲移民每年匯進肯亞和衣索比亞的錢,比整個非洲獲得的國際援助總數還要多。

    「多年來,西方投資者只將非洲視為原材料產地。我們需要與美國建立更加系統的經濟聯繫,就像中國那樣。美國投資者應將肯亞公司視為長期貿易夥伴,我們擁有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提供了一個現成的市場和長期的市場保障。」27歲的肯亞人埃茲拉·蒙納裡說。

    《華盛頓郵報》稱,肯亞總統肯雅塔將歐巴馬的訪問看作向外部世界宣傳肯亞的契機。「讓他們知道,非洲是開放的,願意進行商業往來。」肯雅塔告訴歐巴馬,「在所有統計數字背後是,新一代非洲人致力於非洲的復興。我們全心全意歡迎投資者。」

    賴斯稱,歐巴馬的非洲遺產不僅沒輸給前輩,甚至會超過他們。但美國媒體提出,經濟存在周期和起伏,將經貿聯繫當做政治遺產的最大風險,就是它無法在17個月內實現。

    「不需要美國大兵」的反恐合作

    歐巴馬訪問期間,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將肯亞稱為「恐怖的溫床」。憤怒的肯亞人立刻在推特網上行動起來,發起了「糾正CNN」運動。連肯雅塔總統也參與進來,澄清肯亞是「有活躍的文化、壯美的自然景觀和有無窮潛力者的溫床」。

    隨後,CNN在網站上增加了注釋,稱原話希望表達的含義是,索馬利亞的恐怖組織帶來了區域性恐怖,而肯亞位於區域範圍內。

    肯亞一直努力抵制鄰國索馬利亞的「基地」組織分支帶來的威脅。今年4月,這個由阿爾沙巴布領導的組織在肯亞加裡薩鎮發動襲擊,導致近150人死亡。歐巴馬訪肯期間曾談及反恐合作。抵達衣索比亞時,他再次提及反恐問題,並稱讚埃是對抗伊斯蘭武裝分子的「傑出夥伴」。

    歐巴馬表示,自從衣索比亞向索馬利亞派出部隊,阿爾沙巴布的力量已經收縮。但26日發生在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沙的爆炸事件證明,「仍須持續施壓」。不過在反恐合作中,美國並不需要將海軍陸戰隊派到索馬利亞前線,因為「衣索比亞人是堅強的鬥士,肯亞人和烏幹達人也在認真戰鬥」。

    圖片來源 CFP

    7月28日,歐巴馬成為首位在非盟大會上發表演講的美國總統。這個象徵性大於實際意義的舉動似乎暗示著,美國希望增加與非洲大陸的聯繫,促進非洲經濟增長、政府治理,併合力解決地方衝突。不過對於任期只剩下17個月的歐巴馬來說,他似乎並沒有充分的時間去實現在非洲的政治遺產。

--

    無的放矢的政治遺產

    對美國總統歐巴馬來說,4年前南蘇丹共和國的誕生,是他的非洲政策最得意的時刻。他特意派出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蘇珊·賴斯去參加南蘇丹的建國慶典,賴斯甚至帶著13歲的兒子去見證了這個「難忘的時刻」。

    4年過去,當時的勝利卻已淪為悲劇。殘酷的內戰撕裂了南蘇丹,帶來數以萬計的傷亡,200萬人流離失所。歐巴馬締造非洲之角輝煌未來的藍圖,被徹底打碎。

    7月26日,歐巴馬結束在肯亞的訪問後直飛衣索比亞,成為第一位訪埃的美國現任總統。然而,在衣索比亞的時光比在肯亞沉重得多。

    27日,歐巴馬召集了烏幹達、肯亞、衣索比亞、蘇丹的領導人,以及非盟委員會主席,試圖通過兩小時的閉門會議阻止南蘇丹衝突升級。這是衝突爆發18個月以來,歐巴馬首次親自介入。《紐約時報》稱,美國總統直接介入,通常意味著事態已接近絕境。會後,歐巴馬宣布與會國將分別向衝突雙方施壓,使其在8月17日之前達成和平協議。

    歐巴馬手下的外交人員不再掩飾因南蘇丹而產生的挫敗感。蘇珊·賴斯7月曾表示,南蘇丹今天的樣子讓她「心碎」。同樣破碎的,還有歐巴馬在非洲的政治遺產。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非洲事務主管卡梅隆·哈德森也曾為小布希服務。他告訴《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雜誌,這兩位總統對非政策的根本差別是,小布希有更堅定的戰略,知道自己在非洲要幹什麼。

    「布希上臺時,蘇丹、剛果、安哥拉、賴比瑞亞和獅子山都在內戰。到他第一任期結束,這些戰爭都結束了。」哈德森說,小布希在第一任期內結束這些戰爭,才能保證第二任期內推行宏大的發展計劃。

    至於歐巴馬,哈德森「始終沒搞明白他對非洲大陸的設想是什麼」。

    非營利組織「國際危機小組」非洲項目負責人霍根多恩告訴《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歐巴馬本應果斷結束剛果、索馬利亞、中非共和國、蘇丹和南蘇丹的衝突,「不幸的是,非洲在華盛頓的政治中優先級太低」。

    「我對歐巴馬沒什麼指望。」18歲的辛巴威人維多利亞·貝連古告訴《紐約時報》,「說實話,西方領導人很少關心非洲和非洲人,除非涉及石油和能源。也許在肯亞,歐巴馬當選有積極的影響,但在南部非洲,他當總統與我們無關。」

    非洲多數新興科技企業與美國有聯繫

    當有人指責歐巴馬沒像小布希一樣為非洲帶來變革時,賴斯回應稱,今天美國和非洲之間的貿易和投資,比過去任何時候都強勁。

    這一觀點似乎被許多人認同。奈及利亞億萬富翁、投資人託尼·伊盧梅魯說:「這是正在書寫的歷史,美非關係的新基調將由企業家主導。這是第一次有美國總統到非洲來推廣貿易和投資,而非援助。他說的和做的都是正確的事。」

    「肯亞站在十字路口,此時此刻,危險和希望並存。」歐巴馬訪問肯亞時表示,年輕的肯亞人不必像父輩和祖輩那樣為殖民者效力,也不必遠赴外國去尋找受教育和發展的機會,「因為肯亞的進步和你們的潛力,你們能在這裡建設自己的未來。」在現場聆聽演講的肯亞人熱烈地鼓掌。

    歐巴馬稱,10年前他來奈洛比時,城市面貌完全不同。「想像一下,如果全球的商業領袖和投資人到這裡來考察、深談,而不是被成見蒙蔽,肯亞的發展將會更快。」

    作為東非最大經濟體,肯亞的經濟增長並不依靠石油等自然資源,其蓬勃的科技領域締造了世界領先的行動支付和眾包軟體。

    事實上,非洲多數新興科技企業與美國有著個人或經濟聯繫。一些非洲創業者從移民美國的日益富裕的同胞手中獲得了啟動資金。如今,在美的非洲移民每年匯進肯亞和衣索比亞的錢,比整個非洲獲得的國際援助總數還要多。

    「多年來,西方投資者只將非洲視為原材料產地。我們需要與美國建立更加系統的經濟聯繫,就像中國那樣。美國投資者應將肯亞公司視為長期貿易夥伴,我們擁有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提供了一個現成的市場和長期的市場保障。」27歲的肯亞人埃茲拉·蒙納裡說。

    《華盛頓郵報》稱,肯亞總統肯雅塔將歐巴馬的訪問看作向外部世界宣傳肯亞的契機。「讓他們知道,非洲是開放的,願意進行商業往來。」肯雅塔告訴歐巴馬,「在所有統計數字背後是,新一代非洲人致力於非洲的復興。我們全心全意歡迎投資者。」

    賴斯稱,歐巴馬的非洲遺產不僅沒輸給前輩,甚至會超過他們。但美國媒體提出,經濟存在周期和起伏,將經貿聯繫當做政治遺產的最大風險,就是它無法在17個月內實現。

    「不需要美國大兵」的反恐合作

    歐巴馬訪問期間,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將肯亞稱為「恐怖的溫床」。憤怒的肯亞人立刻在推特網上行動起來,發起了「糾正CNN」運動。連肯雅塔總統也參與進來,澄清肯亞是「有活躍的文化、壯美的自然景觀和有無窮潛力者的溫床」。

    隨後,CNN在網站上增加了注釋,稱原話希望表達的含義是,索馬利亞的恐怖組織帶來了區域性恐怖,而肯亞位於區域範圍內。

    肯亞一直努力抵制鄰國索馬利亞的「基地」組織分支帶來的威脅。今年4月,這個由阿爾沙巴布領導的組織在肯亞加裡薩鎮發動襲擊,導致近150人死亡。歐巴馬訪肯期間曾談及反恐合作。抵達衣索比亞時,他再次提及反恐問題,並稱讚埃是對抗伊斯蘭武裝分子的「傑出夥伴」。

    歐巴馬表示,自從衣索比亞向索馬利亞派出部隊,阿爾沙巴布的力量已經收縮。但26日發生在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沙的爆炸事件證明,「仍須持續施壓」。不過在反恐合作中,美國並不需要將海軍陸戰隊派到索馬利亞前線,因為「衣索比亞人是堅強的鬥士,肯亞人和烏幹達人也在認真戰鬥」。

    圖片來源 CFP

相關焦點

  • 歐巴馬的保守回憶:光明開場與危機四伏
    上周,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出版暌違十年的新作《應許之地》。他回憶了一路成長直至第一任總統任期內的故事,試圖回溯當今美國政治分裂的源流。 每位美國總統的任期結束之際,他們的政治遺產都在對手和民眾手中反覆掂量。
  • 居世界遺產逾16年,歐巴馬輕撫使它聲名大噪,土耳其網紅貓離世
    土耳其伊斯坦堡(Istanbul)網紅貓「葛莉」(Gli)長居於聖索菲亞(Hagia Sophia)清真寺,曾被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歐巴馬輕撫而聲名大噪,可惜它近日離世,大批粉絲湧至其Instagram帳號留言表達不舍之情。
  • 再見,巴拉克·歐巴馬!再見,米歇爾~
    兩黨政治是一場觀點的較量,這也是民主體制的設計理念。但是,如果每個政治團體沒有一些社會共識,不願意去了解新的信息,不願意去承認對手方的論點合理,也不願意通過科學論據理性思考,那麼這場辯論中沒有人在聆聽,雙方就不可能產生共識或者妥協。
  • 黑馬歐巴馬(圖)
    與此同時,形象太強悍―――在政治鬥爭中顯得太老謀深算―――也將抹殺歐巴馬的魅力。陷阱顯而易見。真正的天才在於讓野心深藏不露,視強悍為理所當然。歐巴馬的人生經歷證明,他有這樣的天賦。很早之前,歐巴馬就決定,他有機會成就大事。他一直小心翼翼朝目標靠近,雖然他的野心可能不被別人察覺,有時甚至被他自己忽視。
  • 歐巴馬豐碩的「科技遺產」,將在川普時代何去何從?
    但是任何安慰聽起來都像是虛張聲勢,大家對 USDS 的未來尚且懷有恐懼,更不要說這個國家的未來何去何從。歐巴馬總統不僅明白技術可以提升政府服務,並且他是一個真正懂技術的人。在對科技的判斷上,歐巴馬可以像矽谷沙丘路的VC一樣在一個電梯間搭訕的時間內評估完一個項目。
  • 歐巴馬:我的父親母親(組圖)
    一個取男孩名字的白人母親  伴隨著歐巴馬的高調參選,民調問卷上經常出現的一個問題是:「美國作好接受一個黑人總統的準備了嗎?」考慮到他的血緣—美國白人母親和肯亞黑人父親,歐巴馬其實只能算半個黑人。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歐巴馬的母親安·蘇託洛(S. Ann Soetoro)。
  • 歐巴馬如何令人信服
    系列醜聞,正讓歐巴馬本人的公信力遭受危機。此事可能迫使他不得不直面一直迴避的抉擇:是繼續監控美國的朋友,還是削弱與他們的合作?《紐約時報》說,關鍵的是,對於自己究竟想通過監控德國高官獲得什麼東西,美國難以給出令人信服的理由。    《華爾街日報》說,歐巴馬「一講話就可以獲得信任」已經成為過去時了。
  • 歐巴馬的影子 前總統對拜登有何影響?
    史密斯在報告中談及,歐巴馬——自川普上任至今四年來,歐巴馬消失在視線之外——現在突然在各個地方出現,出現在電視、廣播、網際網路和圖書館中。 作者表示,仍在發揮政治力量的歐巴馬(現年59歲)在回憶錄中表示,在卸任總統之後,他和他的妻子米歇爾·歐巴馬計劃擔任第二個不太重要的角色,但他們希望會對此感到滿意。
  • 美國「茶黨女王」佩林批歐巴馬是政壇「麥道夫」
    據美國媒體3月18日報導,共和黨前阿拉斯加州州長佩林16日在出席保守派政治行動委員會的會議上發表演講,大肆數落民主黨連任總統歐巴馬和在去年大選中失利的共和黨,佩林甚至批評歐巴馬是美國政壇的「麥道夫」。 麥道夫曾擔任納斯達克市場主席,他是美國史上最大的詐騙案製造者,其操作的「龐氏騙局」詐騙金額超過600億美元。
  • 歐巴馬走出夏威夷(圖)
    10月23日,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歐巴馬走上飛機準備離開印第安納波利斯前往夏威夷。 新華社/路透  夏威夷,一處風景如畫的度假勝地,突然間成了政治新聞的熱點,因為47年前誕生在這裡的歐巴馬或將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黑人總統。
  • 歐巴馬要求安保政策中反映全球變暖影響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馬麗】據日本共同社9月22日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21日向相關政府部門下達指導性文件,要求制定充分考慮全球變暖影響的安保政策。計劃在90天內由國防部、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等成立的工作會議匯總出行動計劃。積極推動全球變暖對策新框架《巴黎協定》等的歐巴馬希望使環境對策作為政府的遺產切實取得成果。
  • 美國版「豔照門」:歐巴馬、喬丹疑有牽連(圖)
    美國版「豔照門」:歐巴馬、喬丹疑有牽連(圖) 2008年03月17日 09:07 來源:廣州日報 發表評論 而在14日,媒體又將「10號客人」的身份鎖定在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歐巴馬和前NBA明星喬丹身上。與中國香港的「豔照門」一樣,召妓醜聞似有越演越烈之勢,也許將有更多名人被拉下水。  據報導,在案件的呈堂文件中,除了代號「9號客人」的斯皮策外,還提及另外9名光顧賣淫集團「皇家俱樂部」的達官貴人。不過,法庭文件只以1至10號客人識別透過網站嫖妓的富豪。
  • 歐巴馬為何取消美國胚胎幹細胞研究限制
    美國總統歐巴馬9日籤署行政命令,宣布解除對用聯邦政府資金支持胚胎幹細胞研究的限制。美國專家和媒體認為,此舉主要源於三大因素。  一、履行競選承諾。歐巴馬在競選總統時就表示,胚胎幹細胞的醫學應用前景非常廣闊,他強烈支持拓展胚胎幹細胞研究,布希政府的胚胎幹細胞政策妨礙了美國有關科學家的工作,也削弱了美國與其他國家在幹細胞研究領域競爭的能力。歐巴馬上臺前曾指出,他將通過一項總統令取消布希的相關限制命令。因此,美國專家和媒體對歐巴馬的舉動並不感到意外,認為取消這項限制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 1968「五月風暴」仍是當代政治必不可少的參照點
    一個引人注目的事實是,大約40年後,1968年仍然是一個當代政治必不可少的參照點。在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期間,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參加競選的承諾之一是他會超越20世紀60年代的各種分歧,將美國政治推進到一個和諧平穩期。
  • 美國馬丁.路德.金日:反思槍擊血案 珍視和平遺產
    新華網北京1月19日電(記者 胡若愚)美國17日迎來第25個馬丁·路德·金日,包括總統貝拉克·歐巴馬在內,成千上萬人以參加志願服務紀念這名黑人民權運動先驅。馬丁·路德·金一生倡導和平與非暴力,不久前發生的亞利桑那州圖森市槍擊案讓美國人在這個特殊日子更加感懷這份精神遺產。
  • 夜讀丨歐巴馬卸任9個月賺6000多萬美元丨男子兩次挽救同一陌生人
    【最掙錢】卸任9個月賺6000多萬美元 歐巴馬如何「撈金」的?華商報消息,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卸任已9個月了,這段時間,現任總統川普似乎在不遺餘力試圖毀掉歐巴馬的政治遺產,比如已經實現的退出TPP、退出《巴黎協定》,正在努力的廢除醫改法案和剛剛表態要廢除的《清潔電力計劃》。與此同時,歐巴馬本人則一改8年任期內的嚴謹勤奮,開啟了撈金生涯。
  • 和歐巴馬在一起時,貝爾吃什麼?
    今天貝爾將和歐巴馬一起參與荒野求生,節目開始,歐巴馬向他問了一下關於遇到野外野生動物如何自保,貝爾告訴歐巴馬,遇上熊時,可以發出大的噪音,同時讓他感覺你不想和他發生爭鬥。之後,貝爾帶著歐巴馬踏上了阿拉斯加州,觀察了沿途雪域冰川的遷徙,探討了關於最近全球氣候變暖所導致的問題,同時呼籲大家一起保護大自然。
  • 白宮宣布歐巴馬夫婦將赴南非悼念曼德拉
    劉磊 攝   中新社華盛頓12月6日電 (記者 德永健)白宮6日宣布,美國總統歐巴馬將攜夫人米歇爾赴南非悼念曼德拉,這將是歐巴馬半年之內第二次到訪南非。  據白宮發言人傑伊·卡尼當日通報,歐巴馬與米歇爾將於下周前往南非,參加悼念曼德拉的活動。晚些時候,白宮將通報歐巴馬夫婦的具體行程。
  • 歐巴馬:網際網路是「美國民主的最大威脅」
    【文/美國Recode傳媒高級記者彼得·卡夫卡】眾所周知,巴拉克·歐巴馬曾於2008年大選期間對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進行了充分利用並因此贏得了大選。入主白宮之後,歐巴馬並沒有放棄這一工具而是繼續對其加以利用。如今,歐巴馬卻表達了這樣一種憂慮: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已經成了「美國民主的最大威脅」。 其實在過去4年裡(也就是在離開白宮之後),歐巴馬一直在表達類似的觀點。
  • 歐巴馬提出癌症「登月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