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歐巴馬成為首位在非盟大會上發表演講的美國總統。這個象徵性大於實際意義的舉動似乎暗示著,美國希望增加與非洲大陸的聯繫,促進非洲經濟增長、政府治理,併合力解決地方衝突。不過對於任期只剩下17個月的歐巴馬來說,他似乎並沒有充分的時間去實現在非洲的政治遺產。
--
無的放矢的政治遺產
對美國總統歐巴馬來說,4年前南蘇丹共和國的誕生,是他的非洲政策最得意的時刻。他特意派出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蘇珊·賴斯去參加南蘇丹的建國慶典,賴斯甚至帶著13歲的兒子去見證了這個「難忘的時刻」。
4年過去,當時的勝利卻已淪為悲劇。殘酷的內戰撕裂了南蘇丹,帶來數以萬計的傷亡,200萬人流離失所。歐巴馬締造非洲之角輝煌未來的藍圖,被徹底打碎。
7月26日,歐巴馬結束在肯亞的訪問後直飛衣索比亞,成為第一位訪埃的美國現任總統。然而,在衣索比亞的時光比在肯亞沉重得多。
27日,歐巴馬召集了烏幹達、肯亞、衣索比亞、蘇丹的領導人,以及非盟委員會主席,試圖通過兩小時的閉門會議阻止南蘇丹衝突升級。這是衝突爆發18個月以來,歐巴馬首次親自介入。《紐約時報》稱,美國總統直接介入,通常意味著事態已接近絕境。會後,歐巴馬宣布與會國將分別向衝突雙方施壓,使其在8月17日之前達成和平協議。
歐巴馬手下的外交人員不再掩飾因南蘇丹而產生的挫敗感。蘇珊·賴斯7月曾表示,南蘇丹今天的樣子讓她「心碎」。同樣破碎的,還有歐巴馬在非洲的政治遺產。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非洲事務主管卡梅隆·哈德森也曾為小布希服務。他告訴《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雜誌,這兩位總統對非政策的根本差別是,小布希有更堅定的戰略,知道自己在非洲要幹什麼。
「布希上臺時,蘇丹、剛果、安哥拉、賴比瑞亞和獅子山都在內戰。到他第一任期結束,這些戰爭都結束了。」哈德森說,小布希在第一任期內結束這些戰爭,才能保證第二任期內推行宏大的發展計劃。
至於歐巴馬,哈德森「始終沒搞明白他對非洲大陸的設想是什麼」。
非營利組織「國際危機小組」非洲項目負責人霍根多恩告訴《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歐巴馬本應果斷結束剛果、索馬利亞、中非共和國、蘇丹和南蘇丹的衝突,「不幸的是,非洲在華盛頓的政治中優先級太低」。
「我對歐巴馬沒什麼指望。」18歲的辛巴威人維多利亞·貝連古告訴《紐約時報》,「說實話,西方領導人很少關心非洲和非洲人,除非涉及石油和能源。也許在肯亞,歐巴馬當選有積極的影響,但在南部非洲,他當總統與我們無關。」
非洲多數新興科技企業與美國有聯繫
當有人指責歐巴馬沒像小布希一樣為非洲帶來變革時,賴斯回應稱,今天美國和非洲之間的貿易和投資,比過去任何時候都強勁。
這一觀點似乎被許多人認同。奈及利亞億萬富翁、投資人託尼·伊盧梅魯說:「這是正在書寫的歷史,美非關係的新基調將由企業家主導。這是第一次有美國總統到非洲來推廣貿易和投資,而非援助。他說的和做的都是正確的事。」
「肯亞站在十字路口,此時此刻,危險和希望並存。」歐巴馬訪問肯亞時表示,年輕的肯亞人不必像父輩和祖輩那樣為殖民者效力,也不必遠赴外國去尋找受教育和發展的機會,「因為肯亞的進步和你們的潛力,你們能在這裡建設自己的未來。」在現場聆聽演講的肯亞人熱烈地鼓掌。
歐巴馬稱,10年前他來奈洛比時,城市面貌完全不同。「想像一下,如果全球的商業領袖和投資人到這裡來考察、深談,而不是被成見蒙蔽,肯亞的發展將會更快。」
作為東非最大經濟體,肯亞的經濟增長並不依靠石油等自然資源,其蓬勃的科技領域締造了世界領先的行動支付和眾包軟體。
事實上,非洲多數新興科技企業與美國有著個人或經濟聯繫。一些非洲創業者從移民美國的日益富裕的同胞手中獲得了啟動資金。如今,在美的非洲移民每年匯進肯亞和衣索比亞的錢,比整個非洲獲得的國際援助總數還要多。
「多年來,西方投資者只將非洲視為原材料產地。我們需要與美國建立更加系統的經濟聯繫,就像中國那樣。美國投資者應將肯亞公司視為長期貿易夥伴,我們擁有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提供了一個現成的市場和長期的市場保障。」27歲的肯亞人埃茲拉·蒙納裡說。
《華盛頓郵報》稱,肯亞總統肯雅塔將歐巴馬的訪問看作向外部世界宣傳肯亞的契機。「讓他們知道,非洲是開放的,願意進行商業往來。」肯雅塔告訴歐巴馬,「在所有統計數字背後是,新一代非洲人致力於非洲的復興。我們全心全意歡迎投資者。」
賴斯稱,歐巴馬的非洲遺產不僅沒輸給前輩,甚至會超過他們。但美國媒體提出,經濟存在周期和起伏,將經貿聯繫當做政治遺產的最大風險,就是它無法在17個月內實現。
「不需要美國大兵」的反恐合作
歐巴馬訪問期間,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將肯亞稱為「恐怖的溫床」。憤怒的肯亞人立刻在推特網上行動起來,發起了「糾正CNN」運動。連肯雅塔總統也參與進來,澄清肯亞是「有活躍的文化、壯美的自然景觀和有無窮潛力者的溫床」。
隨後,CNN在網站上增加了注釋,稱原話希望表達的含義是,索馬利亞的恐怖組織帶來了區域性恐怖,而肯亞位於區域範圍內。
肯亞一直努力抵制鄰國索馬利亞的「基地」組織分支帶來的威脅。今年4月,這個由阿爾沙巴布領導的組織在肯亞加裡薩鎮發動襲擊,導致近150人死亡。歐巴馬訪肯期間曾談及反恐合作。抵達衣索比亞時,他再次提及反恐問題,並稱讚埃是對抗伊斯蘭武裝分子的「傑出夥伴」。
歐巴馬表示,自從衣索比亞向索馬利亞派出部隊,阿爾沙巴布的力量已經收縮。但26日發生在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沙的爆炸事件證明,「仍須持續施壓」。不過在反恐合作中,美國並不需要將海軍陸戰隊派到索馬利亞前線,因為「衣索比亞人是堅強的鬥士,肯亞人和烏幹達人也在認真戰鬥」。
圖片來源 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