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為何取消美國胚胎幹細胞研究限制

2020-11-23 搜狐網

  美國總統歐巴馬9日籤署行政命令,宣布解除對用聯邦政府資金支持胚胎幹細胞研究的限制。美國專家和媒體認為,此舉主要源於三大因素。

  一、履行競選承諾。歐巴馬在競選總統時就表示,胚胎幹細胞的醫學應用前景非常廣闊,他強烈支持拓展胚胎幹細胞研究,布希政府的胚胎幹細胞政策妨礙了美國有關科學家的工作,也削弱了美國與其他國家在幹細胞研究領域競爭的能力。

歐巴馬上臺前曾指出,他將通過一項總統令取消布希的相關限制命令。因此,美國專家和媒體對歐巴馬的舉動並不感到意外,認為取消這項限制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二、改變布希政府以政治幹預科學的政策。布希政府任內發生了多起以政治壓制科學的事件,其對科學決策的幹涉讓許多科學家深感痛心。例如,「關心核問題科學家聯盟」去年4月份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在美國環境保護署工作的科學家中,超過半數的人承認他們在進行科研時曾受到美國有關部門的政治幹預,回答問卷的科學家中有半數認為,這種幹預行為是「經常性或隨時存在的」。

  歐巴馬一直強調,政府的決策應該基於最可行且具有科學有效性的證據,而不是某些官員的意識形態偏見。美國科學界的主流觀點認為,胚胎幹細胞是極有前景的研究領域,有望找到攻克人類諸多頑疾的新療法,但在這一問題上,布希政府奉行的是以政治壓制科學的政策。

  正如美國幹細胞研究專家、密西根大學幹細胞生物學中心主任肖恩·莫裡森所說,在國際胚胎幹細胞研究蓬勃發展且美國大部分民眾支持胚胎幹細胞研究的大背景下,歐巴馬的舉動表明「科學政策應建立在科學基礎之上」。

  三、促進美國在胚胎幹細胞研究領域的發展。近年來,由於無法得到足夠的研究資金,美國越來越多的胚胎幹細胞研究人員轉向別國尋求發展,美國在這一研究領域也有些落伍。歐巴馬力圖在改善民眾健康上有所作為,其對具有重要醫療潛力的幹細胞研究自然不會放棄。

  不過,也有科學家認為,這項政策短期內不會給美國胚胎幹細胞研究帶來顯著改觀,因為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還需要時間制定該國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的倫理規範,並確定用聯邦政府資金何時以及通過何種方式資助胚胎幹細胞研究。

  此外,美國現有法律仍禁止用聯邦政府資金製造人類胚胎幹細胞,也就是說用非聯邦政府資金製造的胚胎幹細胞在被研究時才有可能得到聯邦政府資助。(據新華社電)

相關焦點

  • 美國上訴法院「叫停」胚胎幹細胞研究禁令
    新華網華盛頓9月9日電(記者 任海軍)美國一地區法院法官日前頒布了胚胎幹細胞研究臨時禁令,而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巡迴上訴法院隨後決定暫停這一禁令,有關決定於9日生效,這意味著美國政府暫時仍可利用聯邦資金資助胚胎幹細胞研究。
  • 美批准13個人類胚胎幹細胞系用於研究
    這是美國總統歐巴馬今年3月解除用聯邦政府資金支持胚胎幹細胞研究的限制以來,美國家科研機構首次批准將人類胚胎幹細胞系用於研究。  柯林斯當天在一個電話新聞發布會上說,在獲得批准的幹細胞系中,11個由波士頓兒童醫院副教授喬治·戴利製成,兩個由洛克菲勒大學製成。該院還在對其他96個幹細胞系進行評估,預計今後數天將有更多幹細胞系獲批。
  • 日本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積極研究 謹慎應用
    新華網東京10月27日電 綜述:日本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積極研究謹慎應用——規範生物技術發展專題報導之四  新華社記者張可喜  人類胚胎幹細胞又被稱為「萬能細胞」。它能被培養為人類的幾乎各種組織和器官的細胞,在醫學和生物學上具有巨大潛力,因而受到各國的高度重視。在這一領域,世界性的研究開發競爭正在迅速展開。
  • 美國研究顯示:胚胎幹細胞疫苗可抗肺癌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一種用胚胎幹細胞製成的疫苗可使實驗鼠患肺癌的可能性下降。    據《自然》雜誌網站10日報導,美國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大學的首席研究員約翰·伊頓發現,在晶胚和腫瘤之間存在類似之處,受此啟發他研製出了這種疫苗。    晶胚是胚胎發育過程中的一個階段。
  • 嵌合胚胎:幹細胞研究的重大進展
    2010年,日本東京大學幹細胞科學家Nakauchi的研究小組在Cell上發表一篇極其具有創新性的文章,他們報導用大鼠的幹細胞注入胰腺發育缺陷的小鼠胚胎(apancreatic mouse embryos),這個嵌合胚胎最終在小鼠體內發育成具有大鼠胰腺的大-小鼠嵌合體。
  • 胚胎幹細胞研究最新進展
    小編針對近年來胚胎幹細胞研究取得的最新進展進行一番盤點,以饗讀者。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人胚胎幹細胞(ESC)在實驗室中構建出早期人類胚胎模型,並且這種模型要比之前任何實驗室構建的胚胎模型都要複雜。他們還發現蛋白BMP4的使用破壞這些胚胎模型(稱為胚狀體)的對稱性,或者說從圓球體變為一種具有前端和後端的結構。令人吃驚的是,這能夠發生在含有BMP4但沒有母體因子或胚胎外組織的胚狀體(embryoid)中。
  • 劉伯寧:評全球首個胚胎幹細胞藥物
    這些研究價值與應用潛力讓幹細胞技術被人們寄予厚望。「幹細胞的研究與應用」也被美國《科學》雜誌評為上世紀十大技術發現,併名列榜首。 備受爭議的「胚胎幹細胞」 胚胎幹細胞具備分化成人體200多種細胞的「全能性」。
  • 前沿|胚胎幹細胞研究最新進展
    利用這種方法,研究人員就能在活體細胞中隨著時間延續來監測SOX2和OCT4的波動情況,同時還能闡明這些波動如何影響胚胎幹細胞的命運。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人胚胎幹細胞(ESC)在實驗室中構建出早期人類胚胎模型,並且這種模型要比之前任何實驗室構建的胚胎模型都要複雜。他們還發現蛋白BMP4的使用破壞這些胚胎模型(稱為胚狀體)的對稱性,或者說從圓球體變為一種具有前端和後端的結構。令人吃驚的是,這能夠發生在含有BMP4但沒有母體因子或胚胎外組織的胚狀體(embryoid)中。
  • 重磅級文章解讀近年來胚胎幹細胞研究領域新成果!
    分子伴侶介導的自噬調節胚胎幹細胞的多能性,有望開發新的再生療法doi:10.1126/science.abb4467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胚胎幹細胞中稱為CMA(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 分子伴侶介導的自噬)的自噬過程可能作為修復或再生受損細胞和器官的新型治療靶點
  • Cell:miRNA操控胚胎幹細胞「命運」
    很多細胞信號通路,包括Wnt,Bmp和Notch中的組分都能在胚胎發育期間調節細胞命運,因此能被用於影響胚胎幹細胞的種系選擇。這類通路往往在轉錄過程中達到最大,所以調節多能或種系特異基因的轉錄因子表達是胚胎幹細胞研究領域的一個焦點。多能胚胎幹細胞的細胞命運決定通過激活或抑制種系特異性基因(lineage-specific gene)調節。
  • 胚胎幹細胞研究成果集錦!
    這些研究人員發現利用在兩個印記基因組區域中發生基因缺失的孤雌單倍體胚胎幹細胞培育出的雙母親小鼠在行為測試中表現異常並且具有較小的身材。為了讓它們更接近於正常的小鼠,他們隨後剔除了位於Rasgrf1基因上遊的第三個長12.1kb的印記基因組區域。他們選擇Rasgrf1基因是因為它在野生型成年小鼠和雙母親成年小鼠的大腦中差異性地表達。很顯然,他們的選擇是正確的。
  • 新聞連結:幹細胞、胚胎幹細胞和誘導多功能幹細胞
    新聞連結:幹細胞、胚胎幹細胞和誘導多功能幹細胞 來源:新華網 2010年01月28日13:51   新華網華盛頓1月27日電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
  • 20年間,胚胎幹細胞的「革命之路」 | Nature長文
    他帶領團隊利用胚胎幹細胞探索來源於成熟細胞的DNA經過重編程「還原」至胚胎狀態的可能,為糖尿病診療帶來新線索。2016年,Dieter Egli在《Nature》期刊發表重要研究,開發出一種全新的人類胚胎幹細胞(只攜帶一半數量的染色體),簡化對人類基因組的研究。
  • 關於胚胎幹細胞研究的倫理思考
    胚胎幹細胞(ES)成為當今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研究的熱點。這與它具有「發育全能性」的神奇功能密切相關。幹細胞是未分化的原始細胞,通常分為三類,即全能幹細胞、多能幹細胞和專能幹細胞。其中,全能幹細胞主要就是ES,它能分化成人體200多種細胞類型,形成機體的任何細胞、組織和器官。
  • 首批胚胎幹細胞臨床研究啟動
    本報北京4月11日電(記者趙永新)今天是第21個世界帕金森病日暨帕金森病發現200周年,中國正式備案的首批兩個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人胚胎幹細胞來源的神經前體細胞治療帕金森病」和「人胚胎幹細胞來源的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治療乾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今天上午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正式啟動。
  • 胚胎幹細胞研究最新進展(第4期)
    文章中,研究者對兩種名為SOX2和OCT4的重要轉錄因子進行研究,這兩種轉錄因子的水平在胚胎幹細胞中會隨著時間的改變而發生改變,其對於胚胎幹細胞的自我更新及分化為特定細胞類型都非常重要。利用這種方法,研究人員就能在活體細胞中隨著時間延續來監測SOX2和OCT4的波動情況,同時還能闡明這些波動如何影響胚胎幹細胞的命運。
  • 胚胎幹細胞發育研究取得新進展
    清華大學陳燁光研究組和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韓敬東研究組合作在胚胎幹細胞發育研究方面取得新的進展,相關成果文章「Genome-wide mapping of
  • PNAS:非轉基因原態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獲進展
    一直以來,科學家們都無法有效地將胚胎幹細胞維持在它們的原始幹細胞狀態,這影響了胚胎幹細胞在臨床上的應用。來自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導了非轉基因,初始原態人類多能幹細胞的產生,並詳細介紹了兩種實驗方法路徑,這將有助於幹細胞多能狀態的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來自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Derivation of na?
  • 胚胎幹細胞研究最新進展(第3期)
    1.Sci Adv:科學家鑑別出營養有效性和胚胎生長發育之間的分子關聯doi:10.1126/sciadv.aav2448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巴塞隆納基因組調控中心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鑑別出了一種調節幹細胞分裂速度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發現有望幫助闡明人類不育發生的機制並開發新型的不育療法。
  • 人類胚胎幹細胞終獲克隆
    科學家對克隆技術的研究一直沒有停息。  在世界各地的科學家經過多年失敗的嘗試之後,美國科學家終於通過使用與1996年製造克隆羊多利相同的技術,成功培育出了人類胚胎幹細胞(ES細胞)。這項重大突破發表在15日的美國科學期刊《細胞》網絡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