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虹橋機場停機坪發生一場慘劇,一名東航機務被停機坪上的牽引車撞擊身亡。這也讓停機坪的危險性暴露在公眾視角。事發後,虹橋機場方面也展開調查。
東航機務被碾壓身亡的消息在網上不斷發酵,大家紛紛討論,身價不菲的牽引車,怎麼會發生如此低級的錯誤?這也讓航空業開始正視停機坪管理和機務的安全問題。
牽引車主要負責在機場內部轉移客機,由於客機沒有「倒車」選項,大型機場中的空間又有限,因此拖車是大型機場的必備工具。由於飛機機頭高度的限制,牽引車通常不會太高。大部分的牽引車視線都不太好,因此司機早操作牽引車的時候都需要其他機務輔助。
當客機牽引到位的時候,牽引車就需要撤出,進行下一項任務了。航空樞紐客機運營很繁忙,這也給牽引車帶來很多額外壓力,需要他們頻繁「趕場子」。如果牽引車遵章行事,並注意觀察附近的情況,大概率會避免撞人概率。但是如果司機忽略了觀察周圍情況,有非常著急……
安全是航空業發展的基石,首當其衝的便是飛行安全。截至2020年8月24日,中國民航創造了新的安全記錄:安全飛行10周年!在此期間從未發生定期和包機航班重大事故,這個成績來之不易。大家都將目光瞄準天空的大飛機時,地面的輔助工作也不能忽視。
飛機在地面的移動可能是機場中危險係數最高的任務之一。這時候就需要嚴格的規章制度和培訓。地面人員通過手勢、無線電和機組進行溝通。但什麼時候用什麼樣的手勢非常關鍵。機務人員在接機時,地面會有各種標識,飛機引導員就需要通過專業的指揮保障飛機在地面的安全運行。
例如機務也是保障航空安全的重要閘門。對於機務人員而言,最大的不確定性便是穿梭的牽引車。由於航空公司對於時刻表和運營效率的追求,這就要求客機儘快推出,減少在地面上的無謂浪費。
平心而論,停機坪的工作環境還是比較惡劣的。我們看看美國同行是怎麼進行停機坪管理的。首先一個是噪音,我們知道大型噴氣式客機在啟動後,渦扇發動機會發出大量的噪音,尤其是APU啟動後,噪音更是源源不斷。通常情況下,APU在地面開啟時,能產生102~109分貝的噪音。機務在此環境中工作30分鐘就能導致永久性聽力損傷。因此航空公司必須制定保障機務的聽力保護計劃。而且員工還需要定期做噪聲檢查。當聽力檢查發現員工聽力下降時,還需要檢查單耳和雙耳聽力水平的聽力零級線。
如果機務出現聽力閾值的改變,就需要將他們的聽力和聽力零度線進行比較。用機務的聽力靈敏度圖,將聽力水平值設置在2000/3000和4000赫茲。如果聽力下降超過25分貝,就必須記錄在OSHA300的記錄表上。
大多數的停機坪受傷案例來自行李搬送,嚴重的時候會造成重大損失。通常情況下,行李車會將行李送至飛機旁。整個行李運送過程很複雜,因為行李的規格、大小不一。對於支線和重型客機運營商而言,由於飛機腹艙的空間限制,搬運複雜程度更是翻倍增加。因此搬運行李的工作會導致員工的後背和肩膀部位受傷。
飛機加油的環節也不容忽視。客機會消耗大量的燃油,尤其是越洋航班的燃油加注,持續的時間也比較長。加油員就面臨兩個風險因素,燃油溢出和火災。因此只有獲取相關資質的人員才能進行加油工作。而且加油設備必須經常檢查並確認合格才能使用。
加油員為了防止燃油溢出,還需要檢查加油設備的密封性和連接裝置,還需要檢查當前的油量和需要補充的油量。燃油溢出主要是因為加油車距離飛機太遠,或者使用開關不當。
火災是加油過程中最需要注意的問題,但受過嚴格訓練和使用合適的安全設備是完全可以避免火災發生的。因此防止事故發生最好的辦法還是做好預防工作,例如加油員需要取得相關資質,並經過嚴格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