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零時起,首都機場運行控制中心機坪管制正式啟用,首都機場航空器機坪管制職責由華北空管局正式移交至首都機場。民航局副局長王志清稱之為「民航運行模式的重大變革」「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時刻」。對這個去年旅客總吞吐量超過9500萬人次、排名世界第二的機場來說,航空器機坪管制移交機場管理機構,將促進機場運行提質增效;對旅客來說,則將減少他們在飛機上等待的時間,其中主要是從登機到起飛以及從飛機降落到下機的時間。那麼,航空器機坪管制移交到底是什麼,何以具有這般大的能量與影響?今天,透視小隊來深挖航空器機坪管制移交那些事兒。
第一:什麼是航空器機坪管制?
如果對機場控制區進行分類,大致能分為機動區和機坪區。機場機動區主要包括機場跑道和主滑行道,這裡面主要是飛機在活動;機坪區主要是停機坪,這裡面活動的不止有飛機,還包括相應的服務保障設備,如客梯車、擺渡車、行李車以及機務維修、安全監護等人員,運行情況遠比機動區複雜。航空器在機場控制區內處於運動狀態時,如從在跑道降落滑行到停機坪停穩,或從停機坪點火推出滑行道跑道起飛,這其中過程要對航空器進行嚴密管制,以防人、車、機相撞,確保機坪運行安全。
長期以來,我國運輸機場航空器機坪運行管理方式不統一,部分機場管制塔臺代行航空器機坪運行管制的職責。航空器機坪運行管制移交,就是將機坪區的管理職責由目前的空管部門移交給機場管理部門。移交後,空管主要負責航空器起飛、著陸、脫離跑道和放行許可;機場機坪管制負責航空器推出、開車、滑行、拖拽工作。
航空器機坪管制移交的主要法規依據:一是《民用機場運行安全管理規定》(CCAR-140)第九十九條和第一百條:機場管理機構負責機坪的統一管理,機場管理機構應當建立機坪運行的檢查制度,並指派相應的部門和人員對機坪運行實施全天動態檢查。機坪機位應當由機場管理機構統一管理。二是《中國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規則》(CCAR-93TM)第五條第二款和第十一條第一款:空中交通管制服務的任務是防止航空器與航空器相撞及在機動區內航空器與障礙物相撞,維護和加快空中交通的有序流動。
第二:為什麼航空器機坪管制要從空管移交給機場?
隨著我國民航快速發展,機場規模不斷擴大、布局更加複雜,多跑道、多滑行道、多航站樓、多機坪的機場眾多,大型機場地面交通流量大、密度高已呈常態化。在實際工作中,機場管制塔臺代行航空器機坪運行管理的矛盾和問題不斷出現,如有的航站樓面積過大或高度過高,一定程度遮擋了塔臺管制人員的視線,導致塔臺人員看不清航空器運行動態和停機位情況。上述情況的出現,不利於提升機場運行安全和效率。因此,需要進一步優化和完善民用運輸機場航空器機坪運行管理工作。
目前,機場運行管理機構在統籌機場各類運行主體,統籌各類航空器服務保障設施,統籌客貨服務保障服務設施,應用先進技術手段以及建立完善運行協調機制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運行效率得到了較大提升。然而,在航空器滑入、推出、開車、機位安排等方面,尚未實現真正統籌安排,信息不對稱,造成登機廊橋資源浪費、航空器關艙門後長時間等待、航空器滑入滑出時間增加等現象。機場運行管理機構承接機坪管制工作職責,在很大程度上將實現各類資源的統一有效配置,提高機場運行效率。
第三:實施航空器機坪管制移交有哪些好處?
好處一:減少機坪上飛機滑行與特種車輛的衝突,更加安全
好處二:減少飛機在機坪上滑行的時間,縮短旅客等待起飛和等待下機時間
好處三:提高廊橋使用率,更多安排近機位,旅客更方便上下機
目前,杭州、廈門、海口、鄭州、深圳、海口等機場實施或者部分實施了獨立機坪管制,機坪管制移交工作取得了一定進展。從上述機場的實施情況來看,獨立機坪管制對於減少航空器滑行衝突、縮短航空器地面滑行等待時間、提高廊橋使用率、改善航班放行正常率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以杭州機場為例。2015年5月13日,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機坪塔臺正式投入運行,杭州機場也成為了全國民航首家實現機坪管制責任移交的單位。此前,杭州機場在實施雙跑道、多機坪、多航站樓運行模式以後,T1航站樓和T3航站樓東側部分區域成為空管指揮目測盲區,影響機位50個,佔總機位數的45。8%。機坪塔臺主要負責航空器推出、開車、地面滑行、排序放行等指揮工作,加強與地面車輛及人員的溝通,減少航空器與地面車輛「搶道」事件、減少了機組滑錯事件;減少了與空管的溝通環節,優化快速推機程序;2017年1~9月,航班正常率同比提高4~5個百分點。
第四:航空器機坪管制移交涉及到哪些主體?
監管部門。民航局為有效統籌機坪運行保障,提高高密度機場運行效率,於2013年下發了《關於推進航空器機坪運行管理移交機場管理機構工作的通知》,啟動機坪管制移交工作;2017年10月召開航空器機坪管制移交工作會,部署推進高密度機場的航空器機坪管制移交工作;2018年4月印發《航空器機坪管制移交工作總體方案》,明確航空器機坪管制移交工作總體目標、基本原則、主要任務、工作要求等。組織修訂完善《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員執照管理規則》,對機坪管制人員開展集中差異補充培訓。(機坪管制單位定位為空中交通管制單位,機坪管制人員納入空中交通管制員執照管理範疇,由民航空管行業管理部門進行監管。)
空管部門。將航空器機坪管制職責移交給機場管理機構。在過渡期內,協助機場管理機構開展機坪管制的相關工作,為機場提供人員、培訓等方面的支持。
機場管理部門。設立機坪管制單位,承接航空器機坪管制職責。需要進行運行指揮員培養、機坪塔臺建設、制定運行程序、籤訂工作協議、進行風險評估等工作。
空管部門與機場管理部門要共同做好移交前的各項實施準備工作,共同完成設施建設、信息引接、運行程序制定、工作協議籤署等。
民航航空器機坪管制移交工作的
時間表是怎樣的?
根據民航局印發的《航空器機坪管制移交工作總體方案》,到2020年1月1日,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民用運輸機場,應由機場管理機構實施獨立的機坪管制:
·多跑道並有多個航站樓和機坪的;
·日均運輸飛行起降超過200架次或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的;
·機坪存在遮蔽,塔臺管制員不能目視觀察部分機坪上航空器運行,對運行安全有不良影響的。
另外,北京新機場、成都新機場、青島新機場等新建大型機場全部列入航空器機坪管制移交機場名單。
《方案》還明確,鼓勵機場管理機構委託航空公司對其獨立使用的機坪實施機坪管制。單跑道、塔臺通視良好,並計劃於2020年1月1日前完成遷建的機場,根據實際情況,現用機場可視情實施獨立機坪管制。
移交後,誰來實施航空器機坪管制?
機坪管制人員。將納入空中交通管制員執照管理範疇,由民航空管行業管理部門進行監管。
《航空器機坪管制移交工作總體方案》明確,自2019年四季度起,對機坪管制人員納入管制員資質管理範疇,實施「機坪管制」執照籤注。目前,民航局正組織制定完善機坪管制人員培訓大綱,對機坪管制人員開展集中差異補充培訓。民航局還負責組織修訂完善《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員執照管理規則》,完善「機坪管制」執照的註冊、檢查等內容。
民航局鼓勵各單位錄用具有管制基礎培訓合格證的人員或安排新錄用人員參加管制基礎培訓。機坪管制人員基礎培訓納入現有院校管制專業養成教育和大學生學習管制培訓。逐步建立完善機坪管制人員的崗位培訓和復訓管理制度,形成資質能力保持的長效機制。為做好納入管制員資質管理的準備,實現人員資質管理平穩過渡,已獲得機坪運行指揮員崗位資格,但未取得管制基礎培訓合格證的人員,可通過差異培訓獲得管制基礎培訓合格證。民航相關院校按照規範要求開展差異培訓。
航空器機坪管制移交推進情況一覽
2015年5月13日,杭州機場機坪塔臺正式投入運行,機坪運行管理職能由空管塔臺全部轉移到機坪塔臺。杭州機場也成為全國民航首家實現機坪管制責任移交的單位。
2015年8月5日,海口美蘭機坪塔臺投入試運行,2016年5月1日正式投入運行。
2017年10月26日,瀋陽桃仙機場機坪管制移交工作正式啟動。
2018年1月16日,河南空管分局第二階段航空器機坪運行管理工作順利移交鄭州新鄭機場。
2018年3月1日,長沙黃花機場航空器機坪管制移交工作正式進入過渡測試運行階段。
2018年3月29日,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航空器機坪運行管理移交工作拉開了試運行的帷幕。
2018年4月26日,廈門空港T3區域機坪管制扇區正式啟用,廈門空港正式完成機坪管制全面移交工作。
2018年6月21日零點起,首都機場航空器機坪管制職責由華北空管局全面移交給首都機場。
(中國民航報透視小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