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機坪上的悲劇:虹橋拖車碾壓機務,視覺盲區是最大「肇因」

2020-10-03 航空之家

圖:虹橋機場推飛機 攝影:拉上窗簾

拉上窗簾/文

近日「機務」成為熱詞。先是有人報料說9月24日上航機組在三亞辱罵為自己提供保障服務的南航機務人員,並且「用大燈照」。當時拉總還準備寫一篇文章講講機務與機組的「愛恨情仇」。

結果沒想到昨天(9月29日)上午,虹橋機場發生了慘劇,一位年輕的東航機務被自家的牽引車撞死了。

圖:保持三米距離 攝影:拉上窗簾

視頻流出後,很多人懷疑「故意殺人」。因為畫面中能夠看到,拖車似乎看準了似地加速撞上了機務,將其捲入了低矮的車底——其實真的不是故意的,拉總在機場遊蕩多年,對此有些了解,所以寫篇文章向大家解釋。

圖:飛機牽引車 攝影:拉上窗簾

牽引車俗稱「拖車」,是負責轉移飛機的工具。民航客機基本上都沒有「倒車功能」,但是在大型機場,飛機又停的很密,起飛前「機首位置」沒有足夠的空間轉彎,那麼就只能用拖車把飛機推出去,推到能自己能向前滑行的地方。

推車根據推力大小不同,但無一例外的都非常低矮。這是因為有些飛機的機身很低(例如MD-82和波音737),而前起落架距離機首通常還有一段距離。如果造太高的話,車輛會碰到飛機。

圖:必須很低矮 攝影:拉上窗簾

低矮的推車視線很不好,甚至無法看清全部的前起落架。很多航空公司在「拖車推飛機」時,都要求機務人員抵近觀察。另外飛機的翅膀也太寬,經常發生刮蹭,所以在後推時翼尖下方也必須各有一名機務人員實施觀察。你在坐飛機時經常能看到有多名機務送行,在日本最多時能達到五人——其中與「拖車操作」有一定關係。

圖:五人保障推出 攝影:拉上窗簾


拖車將飛機推到指定位置後,機務摘下連杆,拖車就可以離開了。大型機場的拖車非常忙碌,需要「趕場」,所以車速都很快。部分機務人員會留下繼續戴著耳機與機組交流,一直到揮手送別飛機滑出。但只負責推出的機務此時任務已經完成,是可以離開的。在日本,經常能看到這些機務緩步走回航站樓。

人走路肯定沒有車輛速度快,通常情況下。只要注意走在推車的後面,就不會有問題。但此次事故中,機務人員似乎忘記了這一點。

圖:與拖車保持一定距離 攝影:拉上窗簾

拖車司機因為剛完成「推送」任務,他知道身後的機坪是空白的(飛機已經被自己推走了嘛),所以難免會開得快一些。但是,如果加強瞭望,或者至少調回頭,不要「開倒車」,應該也不至於出這樣的事情。

總之,如果大家都按章作業,肯定不會出事故。但機務大意,拖車司機又「倒著開」,於是就發生了這場慘劇。

圖:推完之後倒著開方便 攝影:拉上窗簾

拖車司機為什麼喜歡「倒著開」呢?這個也不難理解。因為他剛才是「推飛機」,推到位置後,自然是「倒著脫離」最方便——難不成還要在飛機面前劃個圈調個頭,再慢慢回航站樓?

為了解決拖車司機的「快速脫離」問題,有些拖車的司機座位是可以旋轉的。還有一些大功率拖車,乾脆設計了前後兩個控制臺——也就是「前後都能開」。

圖:兩頭都能開的拖車 攝影:拉上窗簾

但近年來,隨著「抱輪拖車」的興起,「前後都能開」的已經越來越少了。很多拖車司機都喜歡「向前推」「向後倒」,脫離到一定距離時,再調頭行駛。

拖車可以推動幾十噸的飛機,功率都相當大,有時候撞到人根本沒有感覺。此次事故,據說就是司機根本沒有察覺,被旁邊的飛行員發現後,才喊停的。機坪操作噪音大,很多機務人員都戴著耳機,有時候也會帶來問題。

事故已經發生,後果不可挽回,只能向逝去的機務表示深刻的哀悼。拉總有不少朋友是機務人員,也在此提醒大家,務必注意安全!

圖:大興機場推行距離太長! 攝影:拉上窗簾

拉總覺得還需要特別提醒在大興機場工作的機務朋友,這座機場實在太大。它的航站樓夾角是U形,飛機推出的距離特別特別長,機務人員要走上將近200米才能回到航站樓,危險性實在是太大太大了!

相關焦點

  • 從東航機務在機坪被牽引車碾壓身亡案例,看停機坪安全管理
    停機坪發生一場慘劇,一名東航機務被停機坪上的牽引車撞擊身亡。這也讓停機坪的危險性暴露在公眾視角。事發後,虹橋機場方面也展開調查。東航機務被碾壓身亡的消息在網上不斷發酵,大家紛紛討論,身價不菲的牽引車,怎麼會發生如此低級的錯誤?這也讓航空業開始正視停機坪管理和機務的安全問題。
  • 上海虹橋機場發生罕見車禍:東航員工被牽引車撞倒碾壓去世
    航空圈訊 9月29日,上海虹橋機場發生罕見車禍,中國東方航空一員工在虹橋機場作業期間被牽引車撞倒、碾壓而不幸離世。據多家媒體報導,9月29日上午9時24分,上海虹橋機場停機坪上發生一起罕見意外,一名機務人員在停機坪上被一輛牽引車撞擊並碾壓。
  • 一員工在上海虹橋機場遭牽引車碾壓身亡,東航回應
    29日,東航一機務在上海虹橋機場遭牽引車碾壓身亡,29日晚,東航通過微博官方帳號回應此事:對公司同仁的不幸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微博原文:今日公司一員工在虹橋機場作業期間發生地面交通事故此前報導東航一機務在上海虹橋機場遭牽引車碾壓身亡
  • 拖飛機是高風險作業,此文值得每個機務研讀
    >在機坪遭牽引車碾壓身亡。,導致另一名機務人員(34歲)被飛機左主輪碾壓,不治身亡。根據警方以及機場提供消息,當時駕駛艙內有1名機務人員,地面有1名機務人員(死者)及1名助理。駕駛艙內機務人員獲得塔臺可以推飛機的指令後,正要與地面機務人員進行確認,但助理誤以為可以推飛機於是開始推飛機,死者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飛機左主輪碾壓。
  • 東航一機務遭牽引車碾壓身亡 東航回應:沉痛哀悼將妥善善後
    中新網上海9月29日電(李佳佳)對於29日上海虹橋機場一名東航機務人員在機坪遭牽引車碾壓身亡一事,中國東方航空公司晚間在微博上予以回應。東航在回應中稱,今日公司一員工在虹橋機場作業期間,發生地面交通事故,隨即被送往醫院治療。經醫院全力搶救無效,不幸離世。我們對公司同仁的不幸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將全力做好家屬關愛,積極妥善開展善後工作。
  • 一機務人員在機場碾壓身亡,東航回應
    昨天,有網友爆料,上海虹橋機場發生一起意外。據報導,9月29日上午9時許,一名東航機務人員在機坪遭牽引車碾壓身亡
  • 上海虹橋機場一人遭牽引車碾壓身亡
    今天,有網友爆料,上海虹橋機場發生一起意外。9月29日上午9時許,一名東航機務人員在機坪遭牽引車碾壓身亡,事發時該牽引車正在執行航班保障任務
  • 東航一機務人員作業時發生意外,被牽引車碾壓身亡
    9月29日,上海虹橋機場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位東方航空的機務人員在機坪作業期間被機場撤離的牽引車撞到,隨後機場方面立即將其送往醫院進行治療,不幸的是這名機務人員最終還是因為傷勢過重去世,機場也開始了對該交通事故的調查
  • 虹橋機場關閉四個半小時 浦東上空飛機盤旋
    最終在18點45分,通過各方努力,事故飛機更換了新輪胎,隨後被拖車拖離跑道,虹橋機場恢復正常營運。而機場候客大廳的提示廣播也異乎尋常地忙碌了起來,不斷地提醒乘客抓緊時間登機,並通知有航班即將起飛。  早報記者看到,飛往北京、銀川、廈門等地的航班陸續進入登機狀態。截至19點20分,滯留在候機大廳的多數乘客領了登記牌進入登機口。
  • 高科技藍領,航空安全的幕後守護者——機務維修行業揭秘
    公眾最常見到的機務,就是機坪上戴著耳機送飛機的航線維修人員了。機務維修工作的特點機務維修工作是一項體力智力要求雙高的工作,文能查詢英文手冊分析故障,武能拆裝上百斤的機械部件。機務對飛機上各個系統的理解和熟悉程度,要遠高於飛行員(修車與開車一樣的道理)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高科技藍領。
  • 東航一名機務人員被飛機牽引車撞倒身亡 東航回應來了
    2020年9月29日9時24分左右,在上海虹橋機場,東航一輛牽引車在牽引完客機後,撤離機坪的過程中撞上一名東航機務人員,被撞的機務人員送醫後搶救無效死亡。9月29日晚間,東航官方微博發布信息:今日公司一員工在虹橋機場作業期間發生地面交通事故,隨即被送往醫院治療,經醫院全力搶救無效,不幸離世。我們對公司同仁的不幸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將全力做好家屬關愛,積極妥善開展善後工作。
  • 機務,一個從來不會被乘客要求合影或者拍抖音視頻的民航技術崗位
    而在民航飛機背後那一群穿著各種顏色的工作制服、戴著耳機、制服上還有汗味的機務人員,恐怕就沒什麼乘客想與之合影了,其實,任何一架民航飛機能夠安全起飛和安全降落,都離不開背後一大群機務群體日常工作,而他們也可以被調侃成民航運輸系統中躲在最底層、躲在最背後的專業團隊。老鷹航空就來細說一下「機務的那些事兒」吧。
  • 東航機務遭碾壓身亡,生前薪資曝光:在人間有誰活著不是一場荊棘
    在上海虹橋機場,機務小劉(化名)日常在跑道上做著檢查。這個工作他已經幹了幾千遍了,無論是烈日炎炎,還是冰雪覆蓋,他都要一米一米地檢查情況,保證飛機起飛著陸的安全。小劉的工作有一定的風險性,每次出門前,家人都要反覆叮囑:多注意安全啊,那個大個飛機,你要躲著點。可是小劉總是安慰家裡:放心,安全著呢,等我回來。
  • 威廉頓陶瓷丨擁有悠久歷史的國際機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在倫敦舉辦的Skytrax「2019世界機場大獎」頒獎典禮上,榮膺國內4000萬級以上機場中首家Skytrax「五星機場」認證並連續第三年獲評Skytrax「中國最佳機場」殊榮◆於1950年重建,重建主跑道、滑行道及停機坪等。◆1964年,虹橋機場一期工程通過驗收,正式投入使用。
  • 警惕大貨車「死亡地帶」 老人過馬路險遭碾壓
    大貨車盲區圖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日常出行免不了遇到大貨車,這些車輛因其車型較大對駕駛人來說存在較大的視覺盲區,不利於觀察周圍情況,容易造成意想不到的事故,後果往往不堪設想。事故發生時,老人正處水泥罐車視野盲區,駕駛人並未察覺,當老人被撞倒後險遭車輪碾壓,所幸向左翻滾了半圈,這才逃過一劫。經核查,水泥罐車駕駛人駕駛機動車在人行橫道停車且疏於觀察、未確保安全駕駛,是造成此事故的全部原因;因此水泥罐車駕駛人承擔此事故的全部責任。
  • 重慶江北機場與上海虹橋機場未來哪個發展潛力更大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位於中國上海市長寧區,距市中心13千米,為4E級民用國際機場,是中國三大門戶複合樞紐之一、 國際定期航班機場、對外開放的一類航空口岸和國際航班備降機場,2019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45637882人次,位居大陸機場排名第8。重慶江北國際機場與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吞吐量都十分接近,勢均力敵。那麼在未來二者誰的發展潛力會更大?
  • 飛機會被颱風「吹跑」 虹橋機場採取措施固定過夜飛機
    因此,機務工程師為了增加飛機重量,會在颱風前夜提前給飛機加好第二天的油量;起落架的輪檔數量也會翻倍,並且還會把輪擋綁到一起固定。如果風力再大,就要把後面兩個起落架全部系留綁住。「機坪上空曠,無遮無擋,如果瞬時風力大,還有可能損壞飛機的舵面等結構。」鄒鐳說,這種情況下怎麼綁都不管用了,只能轉場到其他機場暫時「避風頭」。
  • 抬輪檔口引擎罷工,東方航空5510航班89年虹橋空難調查始末
    1973年從蘇聯進口並交付給中國民航上海管理局第五飛行大隊,民航改制後該機由民航華東管理局江西省局接收,但依舊由第五飛行大隊改制而來的中國東方航空公司執管,至事發時機齡16年,屬於一架老機)在從上海虹橋機場起飛過程中由於右側2號引擎突然失去動力,機組搶救失敗最終飛機墜入距離虹橋機場跑道口240米的周家浜河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