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創新的散射能量高解析度地震成像及解釋技術方法
在常規地震資料處理成像方法中,地震資料所包含的高達50%的地下信息遭到壓制或在處理過程中丟失。因為這些成像算法都是設計來表現連續性反射界面或區域不連續性特徵(例如大斷層)的強能量的(這種強能量稱作為「鏡像」能量),解釋人員通常也僅僅解釋這些地震數據中的主體能量。雖然解釋技術中的某些成像屬性(例如相干、曲率)能夠恢復或增強地震數據中的不連續性特性,但是,卻無法恢復那些具備高解析度、能反映地質細節的弱能量,因為這些能量早已在常規處理和成像過程中被丟棄或壓制了。
大量的與高解析度特徵(例如小斷層、地層尖滅以及油藏非均質性特徵等),都是以散射能量的方式被記錄並保存的。這些隱藏在散射能量中的大量信息可以極大地幫助解釋油藏的邊界、滲透率以及開發生產效能。然而,這種信息被佔主導地位的鏡像能量所壓制,並在後續地震資料處理和成像算法中的求和疊加過程中被永遠的丟失了。這些常規處理過程可以改善剖面信噪比,卻對這些可以揭示地下複雜地質細節、影響遠景決策(或者油藏特性控制)弱能量信息無能為力。
帕拉代姆公司的革新技術EarthStudy 360® 全方位地震成像系統可以對所記錄的地震波場做全方位的分解與重構,有效保留並分離鏡像和散射能量。其方法是在波場擾動的深度點對所記錄的地震波做全波場分解,算法過程沒有積分求和或疊加,因此,與地下散射有關的弱能量可以被鎖定並在後續的處理過程中進行選擇性加強。
EarthStudy 360®成像處理的技術關鍵體現在:做全波場分解,並分離出鏡像反射和散射能量。生成幾套全新的道集,反射鏡像疊加可以用來提高成像精度(主能量同相軸和主控斷層);散射疊加可以用來高解析度解釋,精細描述地下地層特徵和構造特性。解釋人員在地震解釋過程中可以根據需要非常便利地處理和調用這些道集。此外,這些在常規算法的處理成像過程中被完全壓制掉的散射能量還可以用來檢測油藏的非均質性特徵。
示例1:Eagle ford頁巖油田。反射、散射及散射、相干疊合成像
從地震資料中恢復散射能量是通過全方位方向特性和反射特性所定義的多維分解實現的。一旦鎖定了散射能量,就可以應用解釋過程中的成像手段來建立地下地層或者構造特徵的高解析度成像。
該方法可以廣泛地應用於所有勘探、開發項目中,包括深水、非常規頁巖氣、碳酸鹽巖及裂縫型儲層以及成熟油田。應用適當的條件下,可以為油田開發階段的風險管理生成精確、高可靠性地震解釋成果。
示例2:Barnett頁巖油田。構造分解可以突出卡斯特溶洞分布,上圖對比了鏡像能量佔主導的全波場疊加數據體切片和散射能量主導的部分疊加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