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杉科TAXACEAE
紅豆杉屬(Taxus Linn.)喬木或灌木;樹皮鱗片狀,褐紅色;冬芽有覆瓦狀排列的鱗片;葉線形,2列,背面淡綠色或淡黃色,無樹脂管;球花小,單生於葉腋內;雄球花為具柄、基部有鱗片的頭狀花序,有雄蕊6~14枚,盾狀,每一雄蕊有花葯4~9個;雌球花有一個頂生的胚珠,基部託以盤狀珠託,下部有苞片數枚;花後珠託發育成杯狀、肉質的假種皮,半包圍著種子或為盤狀膜質的種託承託著種子;種子堅果狀。
本屬約11種,分布於北半球。我國有4種1變種。攀西地區產2種1變種。
紅豆杉屬分種檢索表
1.葉質地薄,披針葉條形或條狀披針形,常彎鐮狀,中上部漸窄,先端漸尖,幹後邊緣向下捲曲或微捲曲,下面中脈帶上有密生均勻而微小的圓形角質乳頭狀突起點。1.雲南紅豆杉
1.葉質地厚,邊緣不捲曲或微捲曲。
2.葉較短,條形,寬2~4cm,先端具微急尖或急尖頭,邊緣微捲曲或不捲曲,下面中脈帶上密生均勻而微小圓形角質乳頭狀突起點,其色澤與氣孔帶相同;種子多呈卵圓形,稀倒卵形。2a.紅豆杉
2.葉較寬長,寬3~4.5cm,先端通常漸尖,邊緣不捲曲,下面中脈帶的色澤與氣孔帶不同,其上無角質乳頭狀突起點,或與氣孔帶相鄰的中脈帶兩邊有1至數行或成片狀分布的角質乳頭狀突起點;種子多成倒卵圓形,稀柱狀矩圓形。2b.南方紅豆杉
1.雲南紅豆杉
別名:西南紅豆杉、紫杉、神木。
學名:Taxus yunnanensis Cheng et L.K.Fu.
物候期:花期3~4月,果期翌年8~10月。
生態習性:生境在蔭坡、半蔭坡的中山、亞高山緩坡、溝谷、溪流兩岸暗針葉林、中山針闊葉混交林、常綠闊葉林中散生或塊狀生長,常成為下層喬木。
分布:涼山州木裡、鹽源、西昌等縣市。在木裡見於海拔3100~3450m處,在鹽源碧基見於海拔3350m處,在西昌螺髻山可分布至海拔2700m,常散生於山谷、溝邊或與針闊葉樹混生。
用途:肉質假種皮味甜可食。雲南紅豆杉材質優良,可用於建築、家具、器具等,其提取物紫杉醇有抗癌作用。
2a.紅豆杉
別名:紫柏、血柏、觀音杉、榧子木、紅杉、紅豆樹、格姑楚明列(彝名)。
學名:Taxus chinensis(Pilger)Rehd.
物候期:花期4~5月,種熟期10~11月。
生態習性:喜生海拔2200~2700m左右的針、闊葉樹混交林下或針葉樹混交林下。性耐蔭蔽,喜溼潤多雨的溫涼氣候,在溼潤而富含有機質的森林黃棕壤及灰化黃棕壤上生長良好,在多巖石的瘠薄土上也能生長。要求土壤pH值在5.5~7.0。
分布:涼山州美姑、雷波等縣。
用途:肉質假種皮味甜可食,常食能增強肌體免疫力。南方紅豆杉為世界珍稀瀕危樹種,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其綜合利用價值高,被人們譽為「植物黃金」。科學家研究發現:從紅豆杉中提取的紫杉醇可以作為抗癌藥物。
2b.南方紅豆杉
別名:美麗紅豆杉、南方紫杉、杉公子、杉巴公、紅葉水杉。
學名:Taxus chinensis(Pilger)Rehd.var.mairei(Lemée et Lévl.)Cheng et L.K.Fu.
物候期:花期3~6月,果期9~11月。
生態習性:常分布於海拔1000~1800m以下山林中。南方紅豆杉是我國亞熱帶至暖溫帶特有成分之一,耐蔭樹種,喜溫暖溼潤的氣候及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在闊葉林中常有分布。對氣候適應力較強,年均溫11~16℃,最低極值可達-11℃。不耐乾旱瘠薄,不耐低洼積水,要求肥力較高的黃壤、黃棕壤(酸性、微酸性土壤)。南方紅豆杉具有較強的萌芽能力,樹幹上多見萌芽小枝,但生長比較緩慢。很少有病蟲害,生長緩慢,壽命長。
分布:涼山州的西昌、美姑、會理、米易等縣市。
用途:假種皮味甜可食,種子含油量高,可供制肥皂及潤滑油,也入藥。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為優良珍貴樹種。樹皮中含的紫杉醇有抗癌性。邊材黃白色,心材赤紅,質堅硬,紋理緻密,形象美觀,不翹不裂,耐腐力強。可供建築、高級家具、室內裝修、車輛、鉛筆桿等用。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講到這裡,喜歡小編的文章的朋友歡迎轉發、評論和分享,我們下期見,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