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醫院動輒上萬的門診量背景下,管理上的細微疏忽,就會引發醫療事故甚至醫患矛盾。北京同仁醫院把掛在嘴邊的安全和質量,做成以年為單位的主題活動,讓全體員工在「安全為基」的文化氛圍裡,自發地去規避醫療服務環節上的漏洞,傾力為患者打造安全放心的醫院。另一方面,醫院從醫護人員和廣大患者兩方面入手,在不斷改善硬體和軟體基礎上,全力推進醫療服務的新升級。
張羅:安全為基 推進醫療服務品質新升級
北京同仁醫院是一所百年老院,自己已在這裡工作與生活了26年,從醫學生成長為一名知名專家,深刻意識到肩上的責任。
2016年初,北京同仁醫院實行眼科和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不限號,醫院瞬間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外界擔心專家號被「熔斷」,醫生被「累劈」。當時,張羅作為主管醫療副院長被推到臺前,在多次新聞發布會上代表醫院公布診療數據,向媒體耐心解讀醫院舉措。
同仁眼科:質量管控五步走
一流的科室背後總有一流的管理制度,來維繫這個團隊的卓越和榮光。
北京同仁醫院(下稱"同仁醫院")在建院之初,就將對患者的臨床治療視為其生存發展的命脈,因此,確保臨床治療的安全有效,早已鐫刻在各科室的管理規範中。眼科作為同仁醫院最大的科室,自然也不例外。
同仁醫院眼科現有醫生、護士、技術人員500餘人,外加每年實習的100名研究生和100多名進修醫生以及幾十位離退休專家,接近800人的龐大隊伍堪稱全國眼科的航空母艦。如何管理好這支龐大的隊伍,讓同仁眼科這塊"金字招牌"經久不衰,擁有10餘年管理經驗的同仁醫院眼科主任魏文斌,做了如下梳理。
創新看同仁:急診緣何「零投訴」?
急診科無疑是醫院裡突發事件最多的科室,來診病人多病情危重,工作處於高風險、高強度、高壓力;病種雜、環境雜,人員雜,工作十分繁重。是搶救時間最緊迫的科室。除了24小時待命,各種節假日甚至是春節,接診,搶救,縫合及治療室內依舊忙忙碌碌。
可是,面對如此繁重的任務量,北京同仁醫院(下稱「同仁醫院」)急診科主任丁寧卻認為是「家常便飯」,這些困難,絲毫不會削弱急診科生命奇蹟上演的進度。
「2014年,我們科室接診16萬患者,搶救2600餘例,死亡209例,無重大醫療差錯,無有效投訴,無經濟賠償。」丁寧向健康界細述同仁醫院急診科2014年的業務戰況時,堅毅和自信的表情掛在臉上。他說,如果醫院是一個生死較量的戰場,那麼急診科的醫護人員就是這場戰爭中的「特種兵」。
同仁肝膽外科:弱勢科室的「逆襲」之道
科室的發展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在科室由弱到強的演變中,會有一些獨到的管理手段能夠加速這一過程。
對於專科特色尤為突出的同仁醫院醫院來說,肝膽外科算不上醫院的強勢科室。2014年以前,肝膽外科每年的肝癌住院患者數還不足5例,這一數字對於綜合性三甲醫院來說,著實太少。而就在2014年這短短一年內,同仁醫院的肝癌患者住院數竟從5例上升到了100例,完成了量級上的驚人蛻變。
同仁醫院肝膽外科主任慄光明教授向健康界透露,2015年肝膽外科的腫瘤患者手術人數有望突破200人。弱勢科室「逆襲」的背後,慄光明教授道出了團隊在院內院外的務實努力和不懈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