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在5年前的TED演講中曾預言:「If anything kills over 10 million people in the next few decades, it’s most likely to be a highly infectious virus rather than a war. Not missiles, but microbes.」(如果在未來十幾年裡有什麼東西可以殺掉上千萬人,那更可能是具有高傳染性的病毒,不是戰爭,也不是飛彈,而是微生物。)」
2020,今時今日,我們正面臨著高傳染病毒的巨大威脅。從2020年1月中旬至今,此被官方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的高傳染性病毒,在過去兩個個多月的時間裡,迅速蔓延至全球,目前亞洲、歐洲乃至拉美等一些國家和地區,都成為了病毒的流行中心,成為了每一個人關注的焦點。來自全球的媒體、科學期刊,以及公共衛生安全組織、政府機構都從各自的角度來報導、應對這場席捲全世界的公共衛生安全危機。
如果你是一個大學生,那麼請你用中文來描述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你應該沒有問題。但是,如果是用英文呢?你知道新型冠狀病毒怎麼說?2019conv?疫情爆發怎麼說?確診病例又怎麼說?
01.我們為什麼需要用英文去讀懂疫情
或者可以更寬泛一點的說,我們為什麼要用英語去讀懂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重大新聞事件?在這次新冠疫情中,有一位武漢的李醫生,他因為在微信群以及紐約時報、中新網等媒體平臺發出疫情警告而被國人所熟知和敬佩。只是非常的不幸,李醫生亦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而離開了世界,他生前曾說過一句話:「一個健康的社會,不應只有一種聲音。」
至今新冠疫情已演變成一場席捲全世界的公共衛生安全事件。在每一個不同的政治文化環境下,每個人都會有不一樣的解讀,這就非常需要人們用更加審慎的視角去看待這場疫情,同時,我們需要去傾聽多種聲音,幫助我們在不一樣的,甚至互為矛盾的信息中去查找真相。
因此,用另一種使用極其廣泛的語言可以幫助我們獲得更廣泛、更多元的信息,而不僅僅只是一種聲音。我們學會如何去用中國的視角,並用全球通用的語言向全球發出自己的聲音,將我們的見聞、思想準確地傳達給地球上其他地方的人們。
02.用辯證的思維,不同的視角,讀懂中外英文報導中的疫情
在愛秀,專門設置了高級班、影視班,帶著學員們通過對文本、劇情信息中的尋找、分析與提取,在紛繁蕪雜的語言文本中提取作者最初的本意。接下來,讓我們愛秀高級、影視班的學習思維,來認真閱讀中外英文媒體,是如何報導記錄本次新冠疫情的。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例如 「How bad will it get?」 《這將會有多糟糕?》以及 「Will the Wuhan virus become a pandemic?」 《新型冠狀病毒會成為大流行病嗎?》
然後咱們再來看看人民日報海外版(China Daily)的報導:
所有的新聞報導都是基於當下正在發生的事件,但新聞報導絕完全等同於100%的事實。每一個新聞媒體,都會在其所處的國家、政治環境以及人文背景下,給予事件不同的解讀,甚至或多或少都會帶著媒體平臺或者個人的感情色彩以及評價。這就需要我們要學會用審慎、客觀、辯證去看待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每一個重大新聞報導;或者說,每一個新聞報導都為我們提供了另一種視角,但可能並不是全部的真相。真相往往來源於詳盡的調查、眾多的聲音、辯證的分析。
03.關於新冠病毒,你必須學會的英文詞彙與表達
病毒的命名:SARS-CoV-2 Vs. COVID-19
新型冠狀病毒在世衛組織官網相關解釋:WHO: A novel coronavirus (CoV) is a new strain of coronavirus that has not been previously identified in humans. The new, or 「novel」 coronavirus, now called 2019-nCoV, had not previously detected before the outbreak was reported in Wuhan, China in December 2019. (US CDC)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is a new virus that causes respiratory illness in people and can spread from person to person.
「novel」 在這裡的意思是「 different from anything known before, new, interesting and often seeming slightly strange」「新奇的,新穎的,與眾不同的」。
「corona」一詞本意是「a ring of light seen around the sun or moon, especially during an eclipse」, (尤指在日食或月食期間的)日冕,月華。在電子顯微鏡下可觀察到這種病毒外表的冠狀構造,因此得名「coronavirus」。
病毒的症狀
As with other respiratory illnesses, infection with 2019-nCoV can cause mild symptoms including a runny nose, sore throat, cough, and fever. (WHO)Patients with 2019-nCoV have reportedly had mild to severe respiratory illness with symptoms of
fever
cough
shortness of breath (CDC)
Respiratory means relating to breathing, 呼吸的。例如呼吸系統「the respiratory system」。
症狀的英文是symptom, 症狀的輕與重我們則分別用「mild」和「severe」表達。
症狀的表現有Runny nose:流鼻涕,sore throat:喉嚨痛 。當然,通過近期的新聞,我們也都了解到,有少數感染者沒有任何症狀,我們可以表達為「present no symptoms」。
病毒的傳播
病毒傳播一般用 transmission。病毒的傳播一般有兩種:直接傳播 — direct transmission , 和間接傳播 — indirect transmission (比如通過空氣,動物接觸叮咬,或者粉塵的傳播等)。 新冠病毒傳染性極強影響極大,正是因為都是直接傳播,也就是:
人傳人 person-to-person contact
飛沫傳播 — droplet:
針對此次新冠病毒,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宣布,將其定義為PHEIC的主要目的,是幫助那些衛生系統脆弱的國家和地區加強新冠疫情應對,更好地保護公共衛生能力較弱且準備不足的國家和地區,同時譚德塞還代表WHO對中國在抗擊新冠疫情上所作出的努力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讚賞。
愛秀國際英語一直致力於培養有中國文化認同的學子,我們期待,在愛秀的英文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讓學員們去學會說英語,更重要的是,將英語作為一種工具一種溝通的橋梁,接收不同的聲音,辯證的思維去思考,去向世界講述中國的故事。
寫在最後
1月下旬,愛秀國際英語便響應國家「聽課不停學」的號召,愛秀英語的老師們也紛紛取消春節休假,迅速投入到線上課程的備戰中,第一時間展開了和學員的溝通工作,解答學員對於線上課程存在的疑問,全身心投入課程備課階段,只為給學員們呈現一個無差別式的課堂,用熱情與愛為學生的學習保駕護航,在這個特殊時期為國家的教育事業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如果你也想學好英語,讓英語不僅是變成一門功能性語言,而是走出語言只存在於功能性的局限區,透過英文的表達,了解各種聲音和對這場疫情的各種報導,獲取廣泛、更多元的信息,去探討如何將語言視為工具,並用一個客觀、審慎的視角,在跨文化的環境下,去洞悉這場與我們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的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用全球通用的語言向全球發出自己的聲音,將我們的見聞、思想準確地傳達給地球上其他地方的人們,那麼歡迎你加入我們,加入愛秀,我們在愛秀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