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啟動「衰老的生物學基礎和幹預策略」戰略先導專項

2020-09-0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9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8日從中國科學院(中科院)獲悉,該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衰老的生物學基礎和幹預策略」專項啟動會,近日通過線下和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召開,正式啟動該戰略先導專項。

啟動會上,中科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副局長張永清介紹「衰老的生物學基礎和幹預策略」專項立項背景,並宣讀專項立項通知和諮詢專家組名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大)校長包信和、安徽省發展改革委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工作處處長朱的娥分别致辭。專項領銜科學家申勇作了專項整體實施方案報告,中國科大財務和檔案管理人員分別作該先導專項財務和檔案管理報告。

隨後,「衰老的生物學基礎和幹預策略」專項諮詢專家組與專項核心骨幹人員就專項具體實施進行討論並提出建議。中科院發展規劃局副局長陶宗寶就專項研究方向規劃和組織管理等方面表示支持並提出建議。

中科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局長徐濤總結表示,「衰老的生物學基礎和幹預策略」先導專項將中科院及國內相關科技力量凝聚到一起,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挑戰世界科學前沿難題。該專項最大的一個特色就是不僅涉及基礎前沿研究,同時也有中國科大附一院等臨床醫學團隊參與,將基礎和臨床相結合,意義重大。

對於「衰老的生物學基礎和幹預策略」專項後續實施,啟動會提出四點要求:

一是堅定創新自信,整合臨床資源和非人靈長類等動物模型,開發新的技術方法,勇於挑戰最前沿的科學技術問題,做出原創性成果。

二是注重做好與國家科技計劃的有機銜接,積極開展與中科院院內院外、國內國外科技界的交流合作、協同創新。

三是根據中科院B類先導專項的特點做好管理,支撐專項實施工作,加強各參與單位多方聯動,整合併優化科研資源。

四是通過專項實施,進一步夯實中科院在衰老生物學特別是神經退行性疾病領域的發展基礎,不斷實現創新跨越,力爭走在世界前列。(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中科院A類先導專項「空間科學(二期)」啟動
    中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專項領導小組組長、空間科學衛星工程總指揮相裡斌出席會議。  會上,空間科學(二期)先導專項負責人、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王赤匯報了專項實施方案。  相裡斌在講話中指出,空間科學意義深遠,先導專項使命光榮。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必須推動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全面發展」的指示精神,中科院啟動實施空間科學(二期)先導專項,目標就是聚焦最具優勢和最具重大科學發現潛力的熱點領域,補齊空間科學這一航天強國建設的「短板」,推動我國空間科學儘早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專項二期繼往開來,責任重大,不容懈怠。
  • 中科院先導專項(A/C類)2019年度工作會舉行
    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出席會議並講話,黨組副書記、副院長侯建國,副院長、黨組成員張亞平、相裡斌、張濤,黨組成員、秘書長鄧麥村,副秘書長汪克強出席會議。  會議聽取了15個A類先導專項2018年工作進展及2019年工作計劃報告,以及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務局、科技促進發展局、發展規劃局、條件保障與財務局等部門和項目監理部關於專項組織管理、宏觀管理、財務管理及監理工作的報告。
  • 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細胞命運可塑性的分子基礎與...
    專項聚焦「細胞命運可塑性的分子基礎與調控」這一生命科學前沿科學問題,以「細胞分裂方式的可塑性調控」、「細胞增殖、分化與死亡的可塑性調控」和「應激條件下細胞可塑性調控」作為主要研究方向,同時運用和研發「細胞命運可塑性研究新技術方法」。
  • 2020.9.8 星期二 中科院最新科研、科技動態
    8、大連化物所等在檸檬烯微生物合成研究中獲進展9、武漢植物園提出我國稻麥輪作體系應對氣候變化的可能管理策略廣州能源所與華潤電力投資有限公司華南分公司籤署合作協議4、中科院B類先導專項「衰老的生物學基礎和幹預策略」啟動會召開
  • 中科院A類先導專項「深海/深淵智能技術及海底原位科學實驗站...
    11月7日,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A類)「深海/深淵智能技術及海底原位科學實驗站」啟動會在京召開。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海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毛超峰等出席會議。會議由中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相裡斌主持。  會上,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務局副局長徐帆江宣讀了立項通知和專項總體組等有關任命文件。
  • 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個性化藥物——基於疾病分子分型的...
    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個性化藥物——基於疾病分子分型的普惠新藥研發」(A類,以下簡稱「專項」)正式啟動,現已進入實施階段。    專項核心是明確現有藥物及自主研發的候選藥物的敏感人群,提高療效、降低毒性;針對敏感人群研發適合規模人群的個性化新藥。
  • 衰老生物學:尋找人生「不老藥」
    中國近期啟動的若干衰老重大研究項目群也著重關注在全基因組範圍發現促進或抑制衰老的關鍵因素, 繪製器官和組織特異的衰老調節網絡圖譜。其目標是揭示人類器官和組織衰老的細胞分子機理,尋找新型幹預靶標,篩選並評價抗衰防病藥物,實現健康老齡化。而越來越多的生物技術公司也正在參與進來。
  •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答封面新聞:已啟動處理器晶片等「卡脖子」領域專項研究
    項目部署方面,除了承擔國家的一些重大任務之外,科學院自己設立了先導專項,分成三類,A類先導專項面向國家重大需求,B類先導專項主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C類先導專項是跟企業合作,解決「卡脖子」問題。2018年啟動了超算系統、網絡安全、潛航器三個C類專項。
  • 科研人員利用RNA編輯策略實現對逆轉錄轉座子的編輯幹預
    該研究利用逆轉錄病毒/逆轉錄轉座子生命周期中具有DNA和RNA兩個不同階段的特性,首次採用RNA編輯的策略,實現了對逆轉錄轉座子Tf1(類似於逆轉錄病毒的模式生物)的編輯幹預。同時,該工作還第一次採用CRISPR-Cas12a對逆轉錄病原體的DNA階段進行編輯,達到了100%的編輯幹預效率。
  • 中科院先導專項(A/C類)2019年度管理工作研討會召開
    12月16日至17日,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A/C類)2019年度管理工作研討會在深圳召開。會議由「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專項總體組辦公室、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承辦。  此次研討會旨在進一步加強先導專項過程管理,宣貫政策規定,搭建專項間交流平臺,促進各專項相互學習借鑑,從而提升先導專項管理水平,促進重大科技成果產出。
  • 中科院「器官重建與製造」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2017-2018年度研究...
  • 上海巴斯德所等利用RNA編輯策略實現對逆轉錄轉座子的編輯幹預
    該研究利用逆轉錄病毒/逆轉錄轉座子生命周期中具有DNA和RNA兩個不同階段的特性,首次採用RNA編輯的策略,實現了對逆轉錄轉座子Tf1(類似於逆轉錄病毒的模式生物)的編輯幹預。同時,該工作還第一次採用CRISPR-Cas12a對逆轉錄病原體的DNA階段進行編輯,達到了100%的編輯幹預效率。
  • 中科院動物所等開發延緩衰老的「基因療法」
    人類基因組中有多少個衰老調控基因?這些基因參與衰老調控的分子機制是什麼?能否在分子層面「操控」這些基因以延緩機體的衰老?圍繞這些衰老領域亟待解決的重要科學問題,我國科研人員有了新的見解。 細胞衰老是器官乃至個體衰老的基礎,這一過程受到遺傳和環境等多種複雜因素的影響。
  • 中科院啟動「大氣臭氧追因與控制」科技專項
    中新社北京9月14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大氣臭氧追因與控制」科技專項(簡稱「臭氧」專項)14日正式啟動,將著力破解臭氧怎麼來、如何控制等關鍵難題。「臭氧」專項啟動會當天在北京舉行,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出席並講話,「臭氧」專項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賀泓介紹該專項的立項背景、總體設想、研究目標和主要研究內容。
  • 中科院聯合北大開發出延緩衰老的「基因療法​」
    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Yun導言:中科院聯合北大首次利用全基因組CRISPR/Cas9篩選體系在人間充質幹細胞中鑑定出新的衰老調控基因,並在此基礎上開發了可以延緩機體衰老的新型人類基因組中有多少個衰老調控基因?這些基因參與衰老調控的分子機制是什麼?能否在分子層面「操控」這些基因以延緩機體的衰老?這些都是衰老研究領域亟待解決的重要科學問題。細胞衰老是器官乃至個體衰老的基礎,這一過程受到遺傳和環境等多種複雜因素的影響。
  • 吳嶽良院士:中科院正在啟動「太極二號」雙星計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福州9月1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在今天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空間引力波探測「太極計劃」首席科學家吳嶽良透露,在中科院戰略性先導專項已實施的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第一步「太極一號」的基礎上,中科院正按規劃路線圖啟動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第二步
  • 慧眼發射:四顆中國星,圓滿完成空間戰略先導專項十二五任務
    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專項正在打破這一僵局。HXMT衛星的成功發射,和暗物質衛星、實踐十號衛星、量子通信衛星一起,為空間戰略先導專項十二五期間的任務畫上了完美句號。「慧眼」,全稱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Hard X-ray Mulation Telescope,簡稱HXMT)是我國第一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同時也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專項中,十二五期間最後一顆發射的衛星。戰略性先導專項,顧名思義要優先發展,要傾斜資源,從而形成重大創新突破和集群優勢。那麼,為什麼要給空間科學設先導專項呢?
  • 人神經膠質母細胞瘤的幹細胞起源和精準幹預研究獲進展
    人神經膠質母細胞瘤的幹細胞起源和精準幹預研究獲進展 來源:生物物理研究所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12-08   今日/總瀏覽:2/1961
  • NATURE重大突破:世界首例長壽基因編輯猴模型在中科院誕生
    衰老是機體生理功能隨時間逐漸退化的過程,是神經退行性疾病、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和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的最大風險因素。衰老進程由遺傳和表觀遺傳因素共同調控,因此理解衰老的遺傳和表觀遺傳基礎是延緩衰老和防治衰老相關疾病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