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和諧穩定社會環境—吉林省政法機關工作掃描

2020-12-06 中國政府網

    2011年,吉林省各級政法機關以深化「三項重點工作」為主線,以平安吉林建設為載體,以加強政法隊伍建設為保障,忠誠履行使命,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吉林省政法機關自覺服務「三化」建設、「三動」戰略,為「十二五」開好局、起好步提供堅強有力的司法保障。出臺便企利民新舉措。

    全省法院普遍開通了涉民生案件「綠色通道」,全部建成了訴訟服務中心,在交通、勞動、消費、醫療、林地確權等領域設立297個巡迴法庭,刑事被害人救助、信訪救助和執行救助等工作取得實質進展。檢察機關推進落實服務民營經

    濟8條意見,突出服務涉及民生和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項目,全年僅3000萬元以上服務項目就調整和新增448個,累計服務項目達到2017個,建立基層檢察服務站569個。公安機關研究出臺了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改進群眾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32條意見和服務文化體制改革、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11條意見,配套出臺服務舉措200餘項,規範了175項行政審批項目。全省司法行政系統深入開展「百名優秀律師掛職百戶優秀企業」、「同心·律師服務團」、「服務民生辦實事」、「幸福·尊嚴法律援助」等實踐活動,法律服務機構共辦理服務經濟發展法律事務近28萬件。

    加大整治市場經濟秩序力度。公安機關嚴厲打擊各類鋒芒性經濟犯罪活動,共偵破各類經濟違法犯罪案件1461起,挽回經濟損失9.72億元。全省法院全面開展反規避執行專項行動,推出整治規避執行的12項具體措施。今年以來,全省政法機關集中查處破壞經濟發展領域職務犯罪860餘人。

    全省政法機關認真履行維穩第一責任,全力維護國家安全、政治安定、人民安寧,成效顯著。

    強化源頭防控。壯大和強化專群結合的信息工作網絡,加大社會矛盾糾紛搜集研判工作力度,部署開展了「人民調解防控網工程」,總結推廣了全省法院、遼源市公安局多元解決矛盾糾紛的工作經驗,在全省開展了培樹千名調解能手活動,在企事業單位建立人民調解組織1619個,大中型企業基本上建立了人民調解委員會。全省各級人民調解組織共化解基層矛盾糾紛19萬餘件,成功率達97%以上。其中防止「民轉刑」案件1639件,防止群體性械鬥332件。全省法院一審民事案件調撤結案率達到62.6%,刑事附帶民事賠償調解率達到68.9%,執行案件和解率達到52.9%。

    大力深化平安吉林創建,全省群眾安全感滿意率達到91.54%,同比提高0.66個百分點。狠抓全面防控。努力建立點線面結合、人防物防技防、打防管控結合、網上網下結合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全面完成全省公安機關「三臺合一」報警服務臺升級改造,城市報警監控探頭已達到19萬個。農村「平安之聲大喇叭」實現了全覆蓋,全面落實警力下沉和招聘協警、治安員、協管員等措施,提高社會面見警率,社會治安防控能力顯著提升。今年全省刑事案件立案同比下降8.29%。

    狠抓嚴打整治。全省共掛牌整治治安亂點、盲點168處。集中打擊整治黑惡勢力犯罪、涉眾型經濟犯罪、多發性侵財犯罪、涉邊犯罪等突出犯罪活動。全省現行命案破案率達92.4%。全省公安機關「清網行動」全國排名第二,受到公安部嘉獎,省公安廳榮獲集體一等功。

    強化公共安全治理。組織交通文明行動和預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攻堅戰,道路交通事故起數、死亡、受傷同比分別下降20.13%、6.65%、23.12%。全面推進消防安全「防火牆」工程和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火災死亡人數、受傷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同比分別下降了58.5%、80%、45.3%。工礦商貿企業事故和死亡人數同比分別減少20.4%和30.8%。8月份以來,全省端掉「四黑」窩點1150個,打掉犯罪團夥39個。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全面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

    進一步明確工作思路。省委政法委總結推廣了遼源市、延吉市和農安縣綜合試點工作經驗,鞏固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工作格局,拓展了多方參與、專群結合工作主體,建設了適應人流物流信息流加快的大信息系統,規範了一系列強化重點對象管理的制度機制。同時,結合我省實際,突出抓好重點任務落實。強化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強化「兩新」組織管理,建立登記管理機關、行業主管部門和政法機關三位一體的動態監管機制,形成整體管理合力,收到較好效果。

    全省政法機關積極搭建「法院人才戰略五年規劃」、「基層檢察院標準化建設」、「五項建設」、「五化達標司法所」、「向王紹精學習」等活動載體,不斷提高社會管理創新的能力水平。(胡鐵軍 記者趙聯洗)

相關焦點

  • 樹立四種意識 推動政法工作科學發展
    通過嚴格執法、熱情服務為經濟發展提供堅強保障,是政法機關義不容辭的責任。政法工作必須堅持以服務大局為中心,實現科學發展。在新的形勢下,政法各部門要進一步增強服務改革發展的堅定性和自覺性,繼續發揮職能作用,更加有效地為大局服務,更加善於運用法律手段調節經濟關係,為改革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 ...法治中國 ——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法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引發熱烈...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政法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在社會各界特別是政法系統引發熱烈反響。   更加注重系統觀念、法治思維、強基導向,切實推動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各級政法機關要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更加注重系統觀念、法治思維、強基導向,切實推動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
  • 羅幹廣東考察強調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
    羅幹還進一步提出,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要求,扎紮實實做好各項維護社會穩定工作。  羅幹要求民警,在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和利益關係日益多樣化的環境中,要處理好社會治安的新情況新問題。他說,當前,流動人口管理問題是社會治安工作中的一大難點,要堅持「公平對待,合理引導,完善管理,搞好服務」的方針,保障流動人口的合法權益,依法加強管理,不斷提高管理水平。
  • 芮城縣委政法工作會議召開
    仇紅學圍繞2018年工作回顧、2019年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安排、2019年政法工作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加強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四個方面作了題為《忠誠履職盡責、勇於擔當作為,以優異成績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的政法工作報告。張建軍指出,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
  • 政法機關一定要掌握主動權話語權
    本報及中央電視臺「朝聞天下」、新華社「新華每日電訊」頭版第一時間發表,都從正面宣揚南陽政法機關及時妥善處置、公開公正透明處理予以肯定。消息見報當日,全國多家媒體轉載本報記者採寫的稿件,此舉引起了南陽市委政法委的高度重視。昨日上午,南陽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建民作出批示,盛讚本報在這一事件的新聞報導中功不可沒。
  • 《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應知應會知識(含全文)……
    第五條政法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開展工作,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推動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加強過硬隊伍建設,深化智能化建設,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履行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主要職責,創造安全的政治環境、穩定的社會環境、公正的法治環境、優質的服務環境,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 環境倫理與和諧社會
    1972年召開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喚起了各國政府對環境問題的關注。1992年在巴西裡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不僅使可持續發展思想在全球範圍內得到了最廣泛和最高級別的政治承諾,而且使可持續發展思想由理論變成了各國人民的行動綱領和計劃,為生態文明社會的建設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20世紀後半葉以來,保護環境,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已經成為全人類的共識。
  • 優化法治營商「軟」環境 商丘政法機關推出「硬」核舉措
    發布會現場8月20日下午,商丘市影響營商環境執法司法突出問題集中專項整治工作新聞發布會在商丘市委一號樓二樓政法委會議室順利舉行,與推進法治建設、深化改革創新、建強政法隊伍結合起來,糾建並舉、標本兼治,推動工作作風實現新轉變、執法司法質效實現新提升、法治環境實現新改觀。
  • 消除安全隱患 創造和諧社會
    銷毀現場 記者 黃福興 通訊員 謝綿鳳 攝影報導   根據公安廳《2019年全區公安機關集中統一銷毀非法槍爆物品活動工作方案》,日前,我市在欽北區大垌鎮歌標村委統一集中銷毀一批非法、廢舊爆炸物品。  為順利開展此次銷毀工作,確保銷毀的絕對安全,市公安局成立廢舊爆炸物銷毀警戒工作領導小組,市應急管理局、市公安局治安支隊、交警支隊、欽南、欽北公安分局等參與單位按職責開展工作。經過多次現場勘察,周密選址,聘請有處置經驗的廣西桂大爆破工程有限公司擔任此次銷毀任務,以及聘請爆破技術專家對銷毀技術方案合議評估,修改完善。
  • 為「十三五」開局創造安全穩定社會環境
    副省長、公安廳廳長李建中在講話中強調,全省公安機關和廣大公安民警要忠誠使命、擔當盡責,銳意進取、紮實工作,為「十三五」良好開局、加快打造創新型「三個強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李建中指出,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底線思維、問題導向,堅持破解難題、補齊短板,以有效防控各類風險挑戰為重點,以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為主線,進一步提升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的能力水平,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
  • 中國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第四,始終維護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中國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第四,始終維護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一國兩制」包含了中華文化中的和合理念,體現的一個重要精神就是求大同、存大異。香港是一個多元社會,對一些具體問題存在不同意見甚至重大分歧並不奇怪,但如果陷入「泛政治化」的旋渦,人為製造對立、對抗,那就不僅於事無補,而且會嚴重阻礙經濟社會發展。
  • 陳一新:形成「五大共識」、推進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
    ——打響了社會治理現代化啟動戰。召開平安中國建設工作會議,部署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工作。突出打造市域前線指揮部,啟動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努力將大矛盾大風險防範化解在市域。突出打造基層前沿戰鬥堡壘,加強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努力把小矛盾小問題化解在基層。——打好了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試點工作前哨戰。
  • 2018年西藏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亮點掃描
    原標題:—2018年我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亮點掃描   2018年9月底,我區政府主導召開專題會議,圍繞「如何推進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提出儘快啟動《西藏自治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規劃》編制工作,開展全區自然資源資產與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深入開展碳匯經濟研究,建設碳排放權交易中心,建立「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等。
  • 紀檢監察機關與政法機關同步上案 查處涉黑涉惡和保護傘問題8.14萬起
    以山東省為例,該省紀委監委出臺《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一案三查」工作指導性意見》《關於進一步完善紀檢監察機關與公安機關在掃黑除惡工作中同步介入機制的意見》,建立問題線索雙向移送、查辦結果雙向反饋等機制,探索實行重點案件「雙專班」工作模式,公安機關偵破的198個涉黑案件中,紀檢監察機關均同步介入,其中175個查出公職人員違紀違法問題。
  • 革命化建設是政法隊伍的根本性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政法工作中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問題,提出了加快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加快推進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進政法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的目標任務,為新時代政法事業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是指引新時代政法工作的綱領性文獻。
  • 構建刑事和解平臺 促進鈍化矛盾共建和諧
    顧俊說 建立刑事和解平臺,實現輕微刑事案件的調解制度化,對妥善處理矛盾糾紛、促進社會穩定很有意義 作為今年全省政法領域的一項重點工作,希望全省檢察機關、司法行政機關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推動刑事和解平臺建設。 要努力推動《意見》的進一步落實,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組織在刑事和解中的重要作用,切實提升工作質效。
  • 人民日報評論員:在更高起點推進政法領域改革
    「政法系統要在更高起點上,推動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性進展」,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了政法領域改革的目標要求,就加快推進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是把政法領域改革引向深入的重要遵循,對於做好新時代政法工作、不斷譜寫政法事業發展新篇章必將產生重大影響。改革出活力。
  • 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吉林省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收入分配...
    吉政辦發〔2006〕39號各市(州)人民政府,長白山管委會,各縣(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省人事廳、省財政廳制定的《吉林省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實施意見》、《吉林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實施意見》、《吉林省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計發離退休費等問題的實施意見》、《吉林省完善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制度實施意見》等4個實施意見已經人事部
  • 「頭條」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堅定不移推進政法領域...
    ——立足「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深刻認識政法領域改革的重要性、緊迫性。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必須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發展和改革的關係,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政法領域改革,充分發揮政法機關職能作用,有效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保障作用。
  • 王東勝:馬克思「社會有機體」理論對構建和諧社會的啟示
    「社會有機體」內部關係的和諧體現在整體和諧、結構和諧與功能和諧等。外部和諧既包括它與其他「社會有機體」之間的協調關係,也包括它與周圍環境之間的協調關係。   因而,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要形成和諧的社會結構,這包括以下幾個基本方面。   第一,社會結構合理。社會結構是社會的框架。社會結構合理是社會和諧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