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蘇貝爾的學習分類理論

2020-12-01 中公教師網

奧蘇貝爾是我們在教育基礎知識考試中無法繞過的一個人物,他提出了很多的思想觀點都是我們的常考知識點。今天就讓我們來研究一下他的學習分類理論——按照學習性質與形式的分類。

奧蘇貝爾將學習進行了兩維度的分類:按照學習進行的方式分為「接受學習和發現學習」,按照學習材料與學習者原有知識的關係分為「機械學習和有意義學習」,首先我們分別來理解一下這兩類分別是什麼。

一、按照學習進行的方式的分類:接受學習和發現學習

接受學習是將學生要學習的概念、原理等內容以結論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比方說中國的老師大多喜歡的方式:「來,把筆拿出來準備記……」這就是最典型的接受學習,也可以說就是單純的Copy。

發現學習是指學生要學習的概念、原理等內容不直接呈現,需要學生通過獨立思考、探索、發現而獲得。注意,這裡包含了一個重點信息:要「獨立」思考,所以我們的同學們在做一一些小發明小製作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哦!原來是這樣」的感嘆,其實這時候他們就是在完成發現式的學習。

二、按照學習材料與學習者原有知識的關係的分類:機械學習和有意義學習

機械學習是指當前的學習沒有與已有知識建立某種有意義的聯繫。比方說,我們小時候老師特別喜歡做的一件事:「生字聽寫錯誤的同學每個錯字抄10遍。」這就是一種機械重複的學習方式。

有意義學習是指當前的學習與已有知識建立起實質性的、有意義的聯繫。比方說在中學學習時候,我們的老師在講解知識時候會以已知的知識為基礎來講解新的知識,其實就是在幫助我們理解材料間的意義。

很多同學在學習這兩個分類的時候特別容易將這兩個緯度搞混。大家一定要注意,這兩個維度互不依賴,彼此獨立。所以其實兩個維度是可以相互結合的,所以才會產生了更細的四個分類:

1.機械的接受學習:單純的記憶(記乘法口訣表);

2.機械的發現學習:嘗試以排除錯誤(走迷宮);

3.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從理解出發幫助記憶(搞清概念間的關係);

4.有意義的發現學習:通過獨立思考完成個體自身未知知識的發現(科學研究)。

而結合了我們常見的教育心理學的知識點就更好記憶了,我們可以用如下的圖形來幫助大家記憶:

這樣今天我們就進行了一次有意義的接受學習,不知道同學們體會到了沒有。接下來做一道題感受一下吧:

奧蘇貝爾認為學生的學習主要是( )。

A.機械學習 B.有意義的發現學習 C.有意義的接受學習 D.研究性學習

答案:C。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範」查看各學科視頻示範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奧蘇貝爾的理論
    一、同化說奧蘇貝爾認為遺忘實際上是知識的組織與認知結構簡化的過程,即用高級的概念與規律代替低級的觀念,使低級觀念發生遺忘,從而提煉和簡化了認識並減輕了記憶負擔,這是一種積極的遺忘。如:學習高數之後做小學的數學題不會做。
  • 奧蘇貝爾相關理論整理
    提到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的知識,奧蘇貝爾是繞不開的一個考點,有很多的學員在學習的時候覺得特別的繁瑣,在很多的領域中都提到了這個人物,那麼接下來就對奧蘇貝爾的觀點進行整理性的介紹。一.學習的分類從學習性質與形式來說,奧蘇貝爾根據以下兩個維度對認知領域的學習進行分類。
  • 奧蘇貝爾認知同化學習分類
    認知主義心理學家奧蘇貝爾教師招聘、教師資格考試中經常涉及到的一個人物。奧蘇貝爾理論貫穿在教育心理學始終,所要考查的知識點眾多,其中關於奧蘇貝爾的認知-同化論是眾多考試過程中常涉及到的考點之一,不僅考查概念本身,也會涉及到案例的分析。一、考情分析認知-同化論主要是以單項選擇題為主。
  • 奧蘇貝爾:認知同化學習理論
    一、考情:奧蘇貝爾此部分內容常考核單、多、判等客觀題,部分地區也會有論述題考核,內容相對來說較少,但部分內容區別較難,因此特為各位進行詳細介紹。二、詳細內容1.有意義學習的實質和條件:實質:是將新知識與已有知識建立起非人為(內在的)的和實質性(非字面)的聯繫。
  • 奧蘇貝爾考點梳理
    奧蘇貝爾,美國認知教育心理學家。在教師招聘筆試的試卷中,有關奧蘇貝爾的考點大多屬於經常考查的重點,其中有很多又屬於學習理解的難點。因此,對有關奧蘇貝爾的考點進行的梳理,就顯得尤為必要了。歸納起來,有關奧蘇貝爾的考點分為以下三大模塊:一、有關遺忘的同化說關於遺忘的原因,奧蘇貝爾認為是因為認知結構出現了簡化,高級的概念與規律代替了低級的概念。例如,在學習掌握了「文具」概念之後,再學習「鋼筆」概念,「鋼筆」作為低級概念就會因為被高級概念「文具」同化而被遺忘。
  • 「奧蘇貝爾有意義學習」與「羅傑斯有意義學習」大比拼
    (三).奧蘇貝爾有意義學習VS羅傑斯有意義學習奧蘇貝爾有意義學習:強調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它只涉及理智,而不涉及個人意義。屬於認知範疇。羅傑斯有意義學習:關注的是學習內容與個人之間的關係,強調學習中對個人潛能的發揮、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影響和培養。屬於知情統一表現。
  • 2021教師招聘備考奧蘇貝爾和羅傑斯的「有意義學習」你會區分嗎?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師發布:2021教師招聘備考奧蘇貝爾和羅傑斯的「有意義學習」你會區分嗎?,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學生很難準確區分幾個流派的觀點,尤其是奧蘇貝爾(認知)有意義學習和羅傑斯(人本)的有意義學習的比較,雖然兩者都強調「有意義的學習」,但對於學習的本質,有著不同的觀點。通過歷年學生做題情況發現,學生非常容易混淆兩者的觀點,現將兩種有意義學習進行如下比較:   一、在學習理論流派方面   奧蘇貝爾有意義學習屬於現代認知結構主義學習理論。
  • 2019甘肅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奧蘇貝爾考點大匯集
    為了讓大家比較好的備戰2019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2019甘肅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奧蘇貝爾考點大匯集,請各位考生及時查詢。比較多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關注「甘肅中公教育基礎知識欄目」在心理學的各人物當中,有一個人物被反覆提及且多次出現在講義的各個角落——奧蘇貝爾。
  • 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簡介
    認知學習理論是通過研究人的認知過程來探索學習規律的學習理論,它源自于格式塔學派的認知主義學習論。主要流派有格式塔完型學習理論託爾曼的符號學習理論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奧蘇貝爾的有意義接受學習論加涅的信息加工學習理論各流派的在探討學習時側重點不一樣,格式塔完型學習理論,託爾曼的符號學習理論強調的有機體的全域學習,而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和奧蘇貝爾的有意義接受學習論則是強調在校生的學習。
  • 教育心理學:四大學習理論的區別
    教育心理學:四大學習理論的區別 http://zhejiang.hteacher.net 2019-03-21 10:37 浙江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心理學考點之認知學習理論主要人物觀點對比
    心理學考點之認知學習理論主要人物觀點對比認知學習理論流派認為:學習不是在外部環境的支配下被動的形成S—R聯結,而是主動地在頭腦內部構建認知結構;學習不是通過練習與強化形成反應習慣,而是通過頓悟與理解獲得期待;當有機體當前的學習依賴於他原有的認知結構和當前的刺激情境時,學習受主體的預期所引導,而不是受習慣所支配。
  • 教育心理學知識點:羅傑斯的學習理論
    除了在心理諮詢方面做出極大貢獻,他還推動了教育理論的發展。在教師招聘筆試中,羅傑斯的觀點也是重要的備考知識點,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梳理一下與羅傑斯的相關學習理論,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知情統一的教學目標觀:人本主義的心理學家認為人的潛能是自我實現的,而不是由於教育的作用。
  • 學習的一般理論之認知主義
    一、知識來源本知識點來自於《教育學心理學》,「學習的基本理論」章節,本章節首先介紹了學習的本質和學習的基本分類,學生在充分的了解了學習的基本概念之後,學習「學習理論」的內容,整體知識的條理性會比較清晰。二、考情分析題型:客觀題,選擇題居多。
  • 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學習及行為主義思維導圖及其重點內容
    學習概述有兩個重要的人物:加涅和奧蘇貝爾。1. 個體在特定的情景下由於經驗和反覆練習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比較持久的改變。2. 學習的五非原則:非本能,非成熟,非疲勞,非疾病,非藥物。3.
  • 從動機理論看如何培養與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複習了教育心理學的同學會發現,在學習動機這一專題中,知識點多,我們不僅要記住一般學習動機和奧蘇貝爾成就動機的分類、學習動機與學習效率的關係;更重要的是要記住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習動機,這在我們考試中常以簡答題的形式出現。
  • 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發展,學習,行為主義重點人物總結
    整篇文章的主線跟隨教育心理學和聯結派學習理論的人物來寫,內容難度適中,眼看著教招的日子就要到了,跟我一起查漏補缺吧。教育心理學成熟時期(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末)主要以認知主義和人本主義為主導;美國計算機輔助教學開始研究;認知主義:布魯納——課程改革運動;奧蘇貝爾
  • 第四章 中學生學習心理 第四節 學習心理
    學習動機的分類一般分類(例子單選)動力來源:內部學習動機(內在需要);外部學習動機(外部獎勵);社會意義:高尚的動機 (利他);低級的動機(利己);目標遠近:遠景性目標(長遠目標);近景性目標(近期目標);與活動的關係:直接動機(興趣);間接動機(社會意義)。
  • 2020年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美國人物篇之認知主義學習理論三大咖
    ,成就了當時赫赫有名的認知主義學習理論思想。接下來,將聊一聊認知主義三大咖——布魯納、奧蘇貝爾和加涅,對其學習觀點考點及考情進行歸納整理,以利教綜備考中快速找準考點,理解記憶,對於教綜小白者達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 學習理論中四大主義易混淆知識點辨析
    大部分考生對學習理論中四大主義的觀點容易出現知識點混淆。現在針對大家經常出錯的點進行一下辨析:1.行為主義與認知主義的核心觀點行為主義理論的核心觀點認為,學習過程是有機體在一定條件下形成刺激與反應的聯繫從而獲得新經驗的過程。
  • 2020福建教師招聘教育學備考:建構主義學習理論2
    學習的基本理論有四大流派: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知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是我國新課改的理論基礎,是考試中重要考點,因此幫助大家梳理一下主要內容,從而輕鬆應對考題。一、建構主義的產生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從行為主義發展到認知主義後,在吸取認知等理論觀點後,朝著與客觀主義更為對立的方向發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