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蘇貝爾有意義學習」與「羅傑斯有意義學習」大比拼

2021-01-08 中公教師網

有意義學習是奧蘇貝爾和羅傑斯共同提倡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在江西教招考試中,多以客觀題考查有意義學習概念、例子反選。辨析題考查兩位教育心理學家關於有意義學習的區別。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例子重點去理解相應的概念以及區別。

(一).認知主義—奧蘇貝爾有意義學習

有意義學習概念:

是指在學習知識過程中,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實質性的、非人為聯繫的過程。

實質性聯繫:是指新符號或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觀念能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表象、有意義的符號、概念或命題建立內在聯繫,而不僅僅是字面上的聯繫。Eg:例如,在學習「重力加速度是一個物體在僅受重力作用的情況下所具有的加速度」這個概念時,學生首先會聯想到「重力」和「加速度」這兩個已知的表象,再將兩者進行聯結,形成「重力加速度」的概念。

非人為聯繫: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認知結構中的有關觀念表象建立的是符合人們所理解的邏輯上的聯繫。Eg:例如,「重力加速度」是一種特殊的「加速度」,兩者是特殊與一般的邏輯關係。

對於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我們可以再用一個例子理解它。Eg:一個學生原來的認知結構中已經有了在物理中I、U、R分別表示電流、電壓和電阻的知識,現在要學習新知識I、U、R三者的關係即歐姆定律I=U/R。在這一知識的學習中,學生用已有的I、U、R分別表示電流、電壓和電阻的舊知識來學習新知識I、U、R三者的關係歐姆定律,就需要使新舊知識建立聯繫。這種聯繫包括要知道是I、U、R這三個單獨的字母構成了公式I=U/R,而不是別的字母;還要弄清三個字母之間具體是一種什麼聯繫;更進一步說,還要明白歐姆定律中三個字母之間的關係、聯繫是實質性的,也就是物質世界客觀存在著的,是可以為學習者從邏輯上進行理解並且誰都認同的。那麼,這樣的學習就是有意義的。

總之有意義學習強調新舊內容本質上的關聯,這樣習得的知識可以擺脫字面表述形式的限制,即用不同的說法去描述也能理解。因此,可以用學生能否對同一概念的不同描述進行正確判斷作為是否進行有意義學習的檢驗方法。在學校裡面的講授教學,多數是有意義學習。

(二).人本主義—羅傑斯有意義學習

所謂有意義學習,不僅僅是一種增長知識的學習,而且是一種與每個人各部分經驗都融合在一起的學習,是一種個體的行為、態度、個性以及在未來選擇行動方針時發生重大變化的學習。

Eg:例如,當一個剛學步的小孩的手碰到取暖器時,他就學會了「燙」這個詞的意義,他同時也學會了以後對所有類似的取暖器都要當心。他會以一種不會馬上就遺忘的、有意義的和投人的方式保留所學到的內容。

(三).奧蘇貝爾有意義學習VS羅傑斯有意義學習

奧蘇貝爾有意義學習:強調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它只涉及理智,而不涉及個人意義。屬於認知範疇。

羅傑斯有意義學習:關注的是學習內容與個人之間的關係,強調學習中對個人潛能的發揮、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影響和培養。屬於知情統一表現。

按照羅傑斯的觀點,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只是一種「在頸部以上發生的學習」,並不是羅傑斯所指的有意義學習。

可以通過例子再次理解二者區別。Eg:如果請一個教師去教一個五歲的小孩語言教學,在教學中使用對教師有意義的材料,那麼學習速度將會極其緩慢,甚至停滯不前。這種學習不涉及個人意義,只是與學習者的某個部分(如大腦)有關。但倘若五歲小孩遷居到另一個國家,讓他每天與新的小夥伴們一起自由的玩耍,完全不進行任何語言教學,他在幾個月內就會掌握一種新的語言,而且還會習得當地的口音。因為他是以一種對自己有意義的方式在學習,所以學習速度極快。這與完整的人有關,因而學習者會全身心地投人這種學習。

【例1】被羅傑斯稱作「在頸部以上發生的學習」理論是下列( )所提出。

A.奧蘇貝爾 B.布魯納 C.馬斯洛 D.加涅

1.【答案】A。解析:按照羅傑斯的觀點,奧蘇伯爾的意義學習只是一種「在頸部以上發生的學習」,並不是羅傑斯所指的有意義學習。

【例2】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與羅傑斯的有意義學習是內涵是一樣的,無所謂區別。

2.【參考答案】

此說法錯誤。

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是指在學習知識過程中,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實質性的、非人為聯繫的過程。其強調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羅傑斯的有意義學習是一種與每個人各部分經驗都融合在一起的學習,是一種個體的行為、態度、個性以及在未來選擇行動方針時發生重大變化的學習。其強調知識與個人的關係。因而二者不可等同。例如學生在學習「燙」時利用之前學過的「湯」和「火」,理解「燙」的意義,學生此時學的慢並且易忘記,這屬於奧蘇貝爾有意義學習;而學生如果摸了取暖器,就可以理解這個「燙」字的意義,以後再也不去摸了,迅速學到的內容可以長久保持在學生頭腦中,這是羅傑斯所提倡的有意義學習。

故此說法錯誤。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2021教師招聘備考奧蘇貝爾和羅傑斯的「有意義學習」你會區分嗎?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師發布:2021教師招聘備考奧蘇貝爾和羅傑斯的「有意義學習」你會區分嗎?,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學生很難準確區分幾個流派的觀點,尤其是奧蘇貝爾(認知)有意義學習和羅傑斯(人本)的有意義學習的比較,雖然兩者都強調「有意義的學習」,但對於學習的本質,有著不同的觀點。通過歷年學生做題情況發現,學生非常容易混淆兩者的觀點,現將兩種有意義學習進行如下比較:   一、在學習理論流派方面   奧蘇貝爾有意義學習屬於現代認知結構主義學習理論。
  • 奧蘇貝爾:認知同化學習理論
    一、考情:奧蘇貝爾此部分內容常考核單、多、判等客觀題,部分地區也會有論述題考核,內容相對來說較少,但部分內容區別較難,因此特為各位進行詳細介紹。二、詳細內容1.有意義學習的實質和條件:實質:是將新知識與已有知識建立起非人為(內在的)的和實質性(非字面)的聯繫。
  • 奧蘇貝爾的學習分類理論
    奧蘇貝爾是我們在教育基礎知識考試中無法繞過的一個人物,他提出了很多的思想觀點都是我們的常考知識點。今天就讓我們來研究一下他的學習分類理論——按照學習性質與形式的分類。奧蘇貝爾將學習進行了兩維度的分類:按照學習進行的方式分為「接受學習和發現學習」,按照學習材料與學習者原有知識的關係分為「機械學習和有意義學習」,首先我們分別來理解一下這兩類分別是什麼。
  • 教育心理學知識點:羅傑斯的學習理論
    羅傑斯,美國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從事心理諮詢和治療的實踐與研究,首創非指導性治療。除了在心理諮詢方面做出極大貢獻,他還推動了教育理論的發展。在教師招聘筆試中,羅傑斯的觀點也是重要的備考知識點,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梳理一下與羅傑斯的相關學習理論,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奧蘇貝爾認知同化學習分類
    認知主義心理學家奧蘇貝爾教師招聘、教師資格考試中經常涉及到的一個人物。奧蘇貝爾理論貫穿在教育心理學始終,所要考查的知識點眾多,其中關於奧蘇貝爾的認知-同化論是眾多考試過程中常涉及到的考點之一,不僅考查概念本身,也會涉及到案例的分析。一、考情分析認知-同化論主要是以單項選擇題為主。
  • 奧蘇貝爾的理論
    二、學習分類奧蘇貝爾按照學習性質與形式分類,分別將學習做了如下分類:1.根據學習進行的方式,學習分為接受學習和發現學習接受學習是將學生要學習的概念、原理等內容以結論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教師傳授,學生接受。如:記乘法口訣表、聽講演、看材料等。
  • 奧蘇貝爾考點梳理
    奧蘇貝爾,美國認知教育心理學家。在教師招聘筆試的試卷中,有關奧蘇貝爾的考點大多屬於經常考查的重點,其中有很多又屬於學習理解的難點。因此,對有關奧蘇貝爾的考點進行的梳理,就顯得尤為必要了。歸納起來,有關奧蘇貝爾的考點分為以下三大模塊:一、有關遺忘的同化說關於遺忘的原因,奧蘇貝爾認為是因為認知結構出現了簡化,高級的概念與規律代替了低級的概念。例如,在學習掌握了「文具」概念之後,再學習「鋼筆」概念,「鋼筆」作為低級概念就會因為被高級概念「文具」同化而被遺忘。
  • 奧蘇貝爾相關理論整理
    提到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的知識,奧蘇貝爾是繞不開的一個考點,有很多的學員在學習的時候覺得特別的繁瑣,在很多的領域中都提到了這個人物,那麼接下來就對奧蘇貝爾的觀點進行整理性的介紹。一.學習的分類從學習性質與形式來說,奧蘇貝爾根據以下兩個維度對認知領域的學習進行分類。
  • 2019甘肅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奧蘇貝爾考點大匯集
    為了讓大家比較好的備戰2019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2019甘肅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奧蘇貝爾考點大匯集,請各位考生及時查詢。比較多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關注「甘肅中公教育基礎知識欄目」在心理學的各人物當中,有一個人物被反覆提及且多次出現在講義的各個角落——奧蘇貝爾。
  • 教育心理學:四大學習理論的區別
    四大學習理論主要是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知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每種主義的學習理論都有其前因後果,明白了相互之間的借鑑,就能夠更好的熟悉每種主義的學習理論。行為主義反對用內省法,主張用實驗法研究;反對研究意識,主張研究行為;強調學習是刺激和反應(s-r)之間聯結的作用形成,或者說形成行為習慣。因此在整個行為主義的主張中,每一個具體理論的提出都有其相應的實驗;而且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實驗主要以動物的實驗研究為主。
  • 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簡介
    主要流派有格式塔完型學習理論託爾曼的符號學習理論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奧蘇貝爾的有意義接受學習論加涅的信息加工學習理論各流派的在探討學習時側重點不一樣,格式塔完型學習理論,託爾曼的符號學習理論強調的有機體的全域學習,而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和奧蘇貝爾的有意義接受學習論則是強調在校生的學習。
  • 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發展,學習,行為主義重點人物總結
    教育心理學成熟時期(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末)主要以認知主義和人本主義為主導;美國計算機輔助教學開始研究;認知主義:布魯納——課程改革運動;奧蘇貝爾——有意義學習;加涅——將學習進行分類;人本主義:羅傑斯——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
  • 心理學考點之認知學習理論主要人物觀點對比
    認知理論流派有幾個代表人物,關於這幾個人物,我們常常會混淆他們的理論思想,接下來我們就來對幾個著名人物的觀點做一下區分:1.苛勒的完形頓悟說苛勒是格式塔心理學家,曾在1913年-1917年之間,通過對黑猩猩的問題解決行為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研究,從而提出了完型-頓悟說。
  • 小學生英語音標識記之奧蘇伯爾學習法,不要再死記硬背了
    但是,這樣的學習方法很不標準,你可以標註good為狗的,他可能標為狗打。也不利於系統的學習。但是英語的音標有多少呢?元音20個,輔音28個,有些發音很相近,確實不太容易學。那麼怎麼才能讓孩子學會,會用呢?死記硬背?還是循序漸進?這裡要介紹一種學習方法:奧蘇伯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
  • 心理學人物大薈萃
    3.桑代克:①教育心理學之父;②學習理論:試誤說、學習三定律(準備律、練習律、效果律);③學習遷移理論:共同要素說。4.巴甫洛夫:①經典性條件反射理論;②遺忘理論:痕跡衰退說;③氣質類型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
  • 第四章 中學生學習心理 第四節 學習心理
    第四章 中學生學習心理 第四節 學習心理1、學習動機(1)學習動機=學習需要(內部需要)+學習期待(外部誘因);(2)學習動機的功能(例子單選):激活(激起行為)-指向(使學習行為指向設定的目標)-維持(集中注意力,克服無關刺激);(3)
  • 提出「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心理學中關於「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主要代表人物有馬斯洛、康布斯、羅傑斯 ,那他們有對於「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的具體闡述是怎樣的呢?他們對「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有哪些獨到的見解呢,下面我們來具體看看吧!馬斯洛的學習理論馬斯洛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創始人,被譽為「人本心理學之父」。他認為,學生本身生而就有內發的成長潛力。教師的任務不是教學生學知識,而是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自由選擇,並給學生提供輔導。教師輔導得當,學生會因學習而成長,輔導不當,學生反倒因輔導兒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