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絲子,旋花科、菟絲子屬的一年生寄生草本植物,屬於莖纏繞植物(右手性纏繞的植物)。
菟絲子的莖柔細如絲,顏色金黃,因此也被叫作雞血藤、金絲藤等,古人也叫它金錢草、黃絲草、金絲草等,這些名字都十分貼切。
作為寄生植物,菟絲子是沒有葉子的,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菟絲子靠吸器獲取養分,它的吸器與毛毛蟲的腿外形相似。
菟絲子的莖一旦纏繞住寄主的莖幹後,就會在接觸部位長出一個吸器,並努力刺入寄主體內。最可怕的是,菟絲子的吸器刺入寄主體內後,會與寄主的維管束結合。慢慢地,菟絲子就和寄主長到一起了。隨後,菟絲子的根開始退化並最終消失,葉子則退化成半透明的小鱗片,而主莖卻迅速生長,努力抽生出許多新莖,更加緊密地纏住寄主。
維管束是生長在植物莖、葉等器官中的一種組織,起著輸送養分和支撐植物體的作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站穩腳跟後,菟絲子開始長出串串花蕾,開出朵朵白色的小花,最後結出許多球形的蒴果。
菟絲子繁殖力驚人,一株可產生近百萬粒種子,撒落在地上,重新培育出新一代的「不勞而獲」小能手。
蒴果是一種果實的類型,成熟後會裂開,可以看到一室或多室,每室都有多粒種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菟絲子纏在寄主身上,不斷分枝、生長,向四周蔓延,嚴重時,整株寄主植物上都會布滿菟絲子。
遭受菟絲子危害的植物有很多,比如木槿、杜鵑花、薔薇、馬鈴薯、胡麻等。
菟絲子一旦「進攻」農田,危害是很大的。
從出苗到成熟,菟絲子只需要三個月的時間。大豆、花生、馬鈴薯等農作物一旦被菟絲子纏上,輕則減產1—2成,重則減產5—6成,更嚴重的甚至顆粒無收。
菟絲子很有生存智慧。種子落地後,為了等待最佳的生長環境,可以四五年不發芽。當附近出現寄主植物,且對方具備足夠養活它的能力時,菟絲子才開始發芽、生長。
農田一旦被菟絲子侵入,其他植物連續數年都會遭受菟絲子的侵害。
作為植物,菟絲子惡名在外。不過,其乾燥成熟的種子卻是一味極有價值的中藥,內服可以補肝益腎、安胎、止瀉等,外用則可以消風祛斑。
菟絲子屬的植物全部是寄生草本,全世界約有170種,廣泛分布於暖溫帶,主要生長在美洲。我國有其中的8種,南北方均有分布。
菟絲子屬的植物雖然會對寄主植物造成危害,但「寄生是一種成功的生存方式,是特殊的生命現象,在自然界中具有一定的生態位」。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吳建強博士如是說。
在適者生存的自然界,菟絲子無疑是成功的物種。
本文刊載於《天天愛科學》雜誌2020年第7—8期「自然觀察課」欄目。